经典作品的人物称呼探味
2023-01-24顾建荣
顾建荣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称呼往往体现着这个人物的社会地位、职务、身份、情感等因素,有的时候还体现着人物双方关系发展的程度,以及表现出独特的社会习俗。在一些经典作品中,有时为了艺术创作的需要,对同一人物的称呼也会随着一些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人物称呼的变化不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形象的塑造,还会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隐含着一些矛盾冲突。仔细品味作品中的人物称呼及其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在一些经典作品中,人物的称呼不但有指称作用,还可以影射故事情节,暗示作品主旨,概括人物的性格等。
一、人物称呼的变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称呼的变化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物内心世界和内心情感的一些变化。我们在阅读课堂上要善于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外引和内因,其中有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对人物的赞美,更有对人物某种心理活动的折射和一定主旨的掩饰。首先表现为作者对人物称谓的变化是其真实情感的抒发。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内心表达出来的真善美、假恶丑的情感是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表达的,作者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改变对人物的称呼,这是情感不经意间的真实流露,更是不带有一丝功利性的改变。例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在平日里称呼阿长为“阿妈”,这样的称呼是带着客气的,但是当“我”得知隐鼠是被阿长害死的时候,“我”内心开始憎恨他,于是不客气的叫她“阿长”。这一称呼的变化表现为小孩子内心的喜怒哀乐被直接地表现出来。但是,当阿长出乎意料地给“我”带来了《山海经》时,“我”的内心是何等的激动和震撼,于是对阿长有了“新的敬意”,甚至长大之后都无法忘记,内心由衷地称她为“我的保姆”“长妈妈”。在文本中,作者对阿长称呼的微妙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对长妈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这样的温情是何等的真挚。
再如在《邓稼先》这篇文章中,根据杨振宁的介绍和回忆,他对邓稼先的称呼基本全部用的是全名,以此显示出郑重,当然这也符合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但是当作者在介绍邓稼先事迹被深深感动之处时,却不由自主地称呼其为“稼先”,这个不起眼的称呼虽然只是去掉了人物的姓,但是却能给读者以一种亲切的感觉,仿佛两个人物之间聊天的情境就在眼前,读者能够更深层次地体味到作者对亡友的思念之情。
在有些作品中,人物称呼的变化是作者自己心理活动的掩饰。经典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一般会通过其外在的言行和神态体现出来,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对别人的称呼会很自然地发生一些变化,借此掩饰自己内心的活动。例如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当唐雎在不能接受秦王的提议之后,表现出毫不畏惧、针锋相对、拼命抵制,此时,秦王表现出害怕的心理,说道:“先生坐,何至于此。”一开始秦王称呼唐雎为“公”,这个称呼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外交的礼节性表达,比较客气,但是秦王看到唐雎的大义凛然之后,尤其是看到唐雎敢于和自己拼命的态度后,开始称呼唐雎为“先生”。这一称呼在古代大多是指对那些有学问、德高望重的长者,而秦王在这里称呼唐雎为先生,可见秦王内心的怯懦,以此来掩饰内心的害怕和恐惧。
二、人物称呼的变化折射了社会人生
在社会结构当中,人物的称谓和每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有着很大的关系。鲁迅先生对旧中国社会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的文学作品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文化特征,通过作品中的人物的称谓就能看出鲁迅揭示等级森严的社会阶层人物的独到功底。例如《狂人日记》中的赵贵翁、《阿Q 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从这些人物的称谓中,读者一眼就能读出他们是当时社会中有钱有势的人物。再如《阿Q 正传》中的秀才、《孔乙己》中的丁举人,我们一看也知道这是读书人;还如《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贺老六,我们也容易从他们的名字中知道他们的身份是农民。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阿Q 正传》中的阿Q,当他自己又一次喝了两杯黄酒,说自己和赵太爷是本家的时候,赵太爷便给了他一巴掌,不让他再姓赵;当阿Q 在革命风暴来临的时候,表示自己要参加革命的时候,一直霸道的赵太爷却胆怯地迎合着叫他“老Q”,赵白眼则称呼他为“阿Q 哥”。这些称呼的变化非常形象的展现了在革命风暴来临之前,乡村上层社会人物内心的不安,也正是因为革命的原因,无业游民阿Q 却身价倍增。从这个人物称呼的侧面,鲁迅先生让人们能够窥见了中国革命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作为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读者自始至终不知道祥林嫂的姓名。之所为称她为祥林嫂,是因为介绍她工作的卫婆子称呼她祥林嫂,所以人们就一直这样称呼着。至于她姓什么名什么自始至终没有人去问询,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个称谓的来源对别人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根据读者的推断,可能祥林嫂第一个丈夫的名字是“祥林”,所以就被人们习惯地称为“祥林嫂”。如果我们去深究的话,可以看出,祥林嫂不但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财产继承权,甚至连自己的姓名权也没有,一直到死就和自己的第一个丈夫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身上还背负着死去男人的束缚。从这里可以看出,旧中国妇女所受到的压迫是多么的严重。在鲁迅的其他小说中,一些人物的称谓和自身的职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称谓彰显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例如《社戏》中的“铁头老王”、《故乡》中的“豆腐西施”等称谓,就能从一个侧面窥见出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物的社会地位。
三、人物称呼的变化反映了作者的独具匠心
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往往在人物称呼上是经过精心思考、反复琢磨的。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一直富有“诗体小说”的美誉,小说以诗情画意的笔调表现了白洋淀人民抗击日寇的生活,作者用简短的语言成功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新时期女性形象,富有深刻的艺术魅力。这篇小说除了具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之外,在人物的称谓上也是别具匠心的。作者在文本中随着第三人称视点的变化和语境的变化来使用称谓。对水生嫂的称呼有:女人、这女人、她、水生的女人;对女性群体的称呼有女人们、四个青年女性、这几个女人、她们、妇女们等等,这些不同的称呼不但使这篇文章在语言使用上多姿多彩,更在内涵上有一些特殊的意义。首先,人物称呼的变化在引导着读者从自己的视角去了解人物。《荷花淀》一共分为三部分,每个部分作者都是按照自然顺序,由远到近地去描写人物的活动,既有远景、中景,也有近景的描画。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物的称呼可以说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一种引导。例如在“水生参军,夫妻话别”中,作者女人——这女人——她——女人的不同称呼,慢慢地引导读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月色编席这一环节中,作者描写了在月光下,在白洋淀水乡一个“女人坐在校园中,……”在这里,作者用“女人”去称呼女主人是非常切合实际的,这里表达了人物生长的自然环境,视野开阔,读者在小说开始只能用“女人”这一模糊的中性词来称呼,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仿佛在作者的笔下读者走进了白洋淀的众多女人中的普通一位。同时也符合主人公的身份,用“女人”去称呼也表现了水生嫂的普通,暗示着她在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总之,我们在研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地品味人物称呼变化这样的细节,从作者独居匠心的称呼去品味文章的主旨,这也是文本阅读需要关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更是经典阅读正确的打开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