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调查及提升途径研究*
——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3-01-24陈华陈海香

智库时代 2022年44期
关键词:政课思政课中医药

陈华 陈海香

(江西中医药大学)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中医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可见,有效帮助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引导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基本内涵

“获得感”一词最初是指作为一种检验社会发展最优标准的“标尺”。2017年教育部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此后,“获得感”就成为思政课教学中常提常新的话题。

在《现代汉语辞典》中,对“获得感”的解释为:“获得”有取得、得到之意。“感”在词典中大多是感觉、感想的意思。“获得”和“感”紧密相连,“获得”是“感”的基础和前提,“感”是“获得”之后的结果和情感的升华,二者具有因果递进的关系[1]。因此,获得感是一种获得了才会有的感受。

目前,学术界对“获得感”还未达成一致的认识。本文认为思政课获得感,就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得到与自己心里预期相符合的正面的、积极的持久心理感受。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大学生现实需要是获得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大学生的心理感受是获得感产生的依据。两者相符合时,就会产生正向的心理体验,即获得感,反之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获得感。

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

为了能够深入掌握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状,笔者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星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共有3101名大学生参与。其中以中医药类专业学生为主,占68.17%。考虑思政课开设主要在一、二年级,因此调研对象主要选取大一、大二学生,共占74.14%。问卷内容主要从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的认同度,思政课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思政课获得感提升措施及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调研,获取了相关数据,掌握了我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并针对性提出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途径,期望对中医药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一)在对学校开设的思政课课程认同度方面

笔者通过调查显示,对“思政课开设有无必要”这一问题,51.02%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43.6%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对“上思政课的目的”这一问题,90.71%的学生认为上思政课有利于提高政治意识,71.56%的学生认为毕业后有利于考研、考公务员,20.54%的学生认为只是因为课程学分,没办法要上思政课;对“通过上思政课最大的收获”这一问题,34.47%的学生认为有利于道德的提升,22.48%的学生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增强了,22.38%的学生深刻领会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11.35%的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方法;在对待上思政课态度方面,79.68%的学生能够积极上课,掌握课程知识,64.91%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但也有29.54%的学生认为主要是应付考研或者考公务员,28.8%的学生认为主要是应付考试;在对学校思政课总体评价方面,有55.27%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刚刚好,有24.93%认为非常满意,感觉还想上,18.19%的学生认为一般,还有提升的空间,仅有极少部分人不满意。这些数据说明我校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思政课总体满意,认为对他们是有帮助的,上思政课的目的也很明确,我校大部分学生也愿意,并积极主动上思政课,对学校思政课有获得感。

(二)在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方面

通过调查显示,问到影响您对思政课持积极态度因素方面,82.68%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学方式及个人魅力,67.14%的学生认为教学模式,65.95%的学生认为课程对自身的综合素养的提升程度。在思政课教学中,希望老师能够用经典的案例分析社会的有80.17%,用真理的力量吸引学生占72.82%,透彻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有63.53%,高尚的道德情操指引学生有59.5%。在课堂教学中,有87.13%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引用案例、影像资料,加深理论理解。有63.24%学生认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互动性教学。有53.76%的学生认为走出课堂,开展实践。45.63%学生分组讨论,老师点评。影响学生对教师评价的主要因素,其中有59.17%的学生认为是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单一。54.72%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语言没有吸引力,理论知识掌握的不深、不透,也缺乏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32.41%的学生认为有教师讲课照本宣科,没有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做到真信、真懂。27.25%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会与学生沟通,对学生学习关心不够。对“教学内容”是否有印象的回答,其中您觉得部分有深刻印象,部分忘记了,占了76.39%。基本没印象,偶尔记得一点点,占12.19%。全部有深刻印象,占10.32%。可见,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及教师个人魅力等方面,这些都会影响到大学生上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希望教师教学内容能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采用案例式方式教学,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采用互动式教学,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在提升思政课获得感措施方面

通过调研显示,有86.52%的学生认为思政课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要回应学生关注的重难问题及社会热点问题,63.62%的学生认为思政课要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要加强实践教学。30.86%的学生认为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30.35%学生认为缩小课堂规模。在对学校哪些思政课教学让您有“获得感”问题上, 有 63.88%学生认为红色影院,有54.24%认为大学生讲思政课,有44.86%学生认为学校举行的历史剧表演大赛,有36.12%认为参加暑期校外实践教学,有36.12%学生认为模拟法庭。从这些数据分析得知,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主要取决于所学知识是否与实际相结合,有无解答难点,回应热点。是否采用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等。从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思政课满意度数据也可以看出,走出教室观看电影,能让学生参与的如大学生讲思政课、历史剧表演大赛、模拟法庭等活动,这些与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不同,能够充分有效发挥大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接受教育,启迪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四)在思政课获得感影响因素方面

在问到“您觉得所谓的‘获得感’主要来自于”的问题时,72.7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所学的课程知识对自身思想、行为等有帮助;68.85%的学生认为教学模式多样化、生动性;62.79%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58.85%的学生认为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转换学生思维方向。 对于“从个人角度讲,如何才能有效获得‘获得感’”这个问题,80.26%的学生认为,积极结合社会热点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71.04%的学生认为积极与老师沟通、多互动解决问题;57.08%的学生认为多观看视频,提高自己对政治的理解;51.89%的学生认为课后要多复习。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结合社会实际,切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答疑学生对社会认知的困惑,引导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三、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途径分析

通过以上调研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思政课是认可的,认为学习思政课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帮助,也表示对思政课有获得感。但通过问卷分析也发现要提高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我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就需要从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手段、思政课教师队伍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优化,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

当前,在校大学生都是“00后”,他们都是生活在一个价值观多样、经济开放、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这一代青年具有追求实现个性化的价值、网络生活方式、务实的人生理想等几个特点,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把握这一群体的现实特点及需求,从他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调整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

同时,结合调研分析得知,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要有获得感,思政课的内容就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学校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如可以将抗疫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作为教学案例来讲授;将中医药经典文献、红色卫生事业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的相关指示批示精神等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融入教学中。课堂上,也可以向学生讲述大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如我校附属医院的抗疫故事、国医大师的故事等,以增强课程内容的说服力。

总之,要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就需要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即不仅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还要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的疑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二)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2]。要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就要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不断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

当前,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还要传递思想,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为此,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不可替代,这就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讲授中采用案例式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采取互动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走出课堂,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增强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因此,深化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课堂上,要坚持问题导向,改变教师传统的“一言堂”,采取灌输式与启发式相结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形式,如演讲、小组讨论、开展主题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同时也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大背景,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优化思政课教学手段。借助新媒体技术,如抖音小视频、西瓜视频、VR、慕课等手段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既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又触及他们的心灵,不仅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又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三)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增强思政课的保障力

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因此,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关键取决于思政课教师。调查中发现,学生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掌握的本学科知识等方面。因此,要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教师中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高校思政课教师需具备广博的知识素养,即不仅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还要具备文、史、哲等各个方面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道理,避免干巴巴的说教。否则,课堂教学就会空洞单调乏味,教学效果不佳。

另外,要健全完善教师选拔培养机制,确保将素质优良的教师选拔到教师队伍中来。同时还要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因为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干事有热情、有干劲,是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学校要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及教学综合水平,积极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坚守育人初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提升育人能力;要立足学生实际,从教学方法入手,改进老方法,创新新方法,着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使思政课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

总之,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检验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立足学生需求,从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不断优化,以提高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质量,积极打造鲜活而有温度的思政课,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从而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努力使之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政课思政课中医药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疫情之下线上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