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机制研究*

2023-01-24王玉烁熊淑萍

智库时代 2022年44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个体心理健康

王玉烁 熊淑萍

(南昌理工学院)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性的,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修课。[1]。因此,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机制,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人格和“三观”的形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育符合时代特色和要求的综合性人才。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教育的学习氛围浓厚、竞争压力大,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影响其人生的成长轨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教学,能够从不同层面出发,双线交叉,解决内心矛盾,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和对事、对物、对人的认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2]。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性研究

(一)目标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一致具体表现在追求目标一致性和教学目标一致性两个方面。

第一,追求目标一致性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在实现的目标上具有趋同性,二者在学校学生教育中都强调在知识学习、生活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有着良好的追求和向往。第二,教学目标一致性是指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学目的具有一致性。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个人生活层面,思想道德教育侧重于人与社会的层面,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以中小学生为教学主体,培育学生在心理和思想层面的认知观念,培养正确的“三观”,养成科学、正确的思维模式,达到学生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进行奠基和开发的教学目的。

(二)内容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虽然隶属于不同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育内容应用上,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3]。二者都是以人为教育主体,通过心理、思想等渠道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个人素质教育内容进行灌输,信念、理想、品德、自控等优秀人格特征通过教师的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小学生个体。在二者的教育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和奠基,以达到进一步从思想意识层面的育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引导,规范和校正情感认知的发展方向,在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符合社会思想意识的要求下个性化的发展,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实现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基础,能够有效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小学生个体的教育实现,需要教师通过教育传播的方式传递思想道德内容,而中小学生内在吸收程度则受到个体的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是心理健康因素。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社会环境、人际圈、校园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心理健康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建立,对个体的意识、动机、情感、认知等内在心理因素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受早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容易产生对教育传播内容的排斥现象。故想要充分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位,教师引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吸收打下基础。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导思想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精神层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主体是中小学生个体,通过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施以适当的科学教育方法和心理教育方法,促使学生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下能够从教育传播的“社会层面”转向“个体层面”,通过对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为其自身的素质素养提供科学的引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能够进一步地从社会层面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传播,以促进学生个体在社会的适应和发展。

(二)思想道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思想道德教育能够有效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引导和稳定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4]。思想道德教育从影响层次来说,是影响个体思想意识的教育学科,通过对学生的“三观”、认知、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是学生个体形符合时代发展特色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思想道德。然而,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易受外部各种信息内容、思想意识的影响,对其自身的思想道德发展产生影响和偏差,更有甚者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教学,能够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从思想意识上拨乱反正,巩固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三观”的健康发展,达到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同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为薄弱,受西方的研究理论和教育方法影响,往往会出现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方式和培养方向,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的“上层”引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的中国特色发展,支持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积累,形成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

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

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体系,作为教育教学的开展环节,当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教学的教学模式与实际不匹配。由于教师未能及时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特色和需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导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有效融合,出现生硬结合、教学内容干涩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实际的教学效果。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发展方向不清晰。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在过去都是相对独立的教学课程,融合教学经验不足,课程改革发展尚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导致中小学在教学实践上存在较多的问题。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效果反馈上不能像传统的课程一样通过考试成绩的方式了解教学情况,需要研究和制定科学的评价反馈体系。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中小学生在成长发展中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对事物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性,所以如何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了解中小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实现素质育人的教学初衷。

(二)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主体之一,只有及时解决当前中小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职教师多为思政课教师或其他兼职教师,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或思想道德教师,导致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读书人”的现象,照搬书本内容缺乏教学实例和现实教学意义,不切合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要求。

(三)政策管理

在教育系统中,政府承担了教育发展方向和教育管理等相关职责,为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融合,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强其职责的实现。第一,教育融合政策不完善。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这两门课程的融合是一个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课程改革实例,需要政府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融合指导,解决其存在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不清晰,教师配置不理想等实际问题,规范课程融合的方向和进程,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第二,部门责任不清晰。学校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危机干预的布局和建设。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阶段,思想活跃情绪不稳定,易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同时,学校各部门在实际的实践操作中存在责任不清晰、工作协调不流畅,导致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影响事件的发展动向。

五、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的建议

(一)教学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应当从教学体系入手,深化课程改革内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素质教育课程。

第一,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提高育人的实效性。学校在开展实际的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共性,找出二者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的相似点,以便更有效地将二者融合。同时,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心理健康变化和思想道德教育要求,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制定具有现实性的融合教学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实践。

第二,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不断融合,其一直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应当顺应教育现代化趋势进行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与学”为主,在教师单向的知识输出过程中,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吸收存在一定的限制,通过革新教学输出方式,由传统的“单向”转为“双向”,增加学生的课堂表现内容,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育传播的发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合过程中,也应当不断尝试现代技术的红利。依托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获取更丰富、更多元的心理、思想内容,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平台,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同时,通过互联网的远程交流,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遭遇的问题,避免了在面对面环境中产生的尴尬、焦虑等情绪。

(二)师资队伍和教育观念

教师团队的建设使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过程中的保障主体,学校学务必要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第一,教师要提高德育的意识观念。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两个学科的共性,要积极将学科知识和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相互渗透的方式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第二,教师要提高自我教学业务水平。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业教师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能力;思想道德教育从业教师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内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以便更好的开展融合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应当积极开展交流合作,相互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学校应当积极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从业教师安排技能培训和思想讲座,不断提高从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助力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管理落实

作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学科融合发展的决策、引导主体,政府及学校行政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强对学科融合工作的投入。第一,政府部门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学科融合的前期,已经在政策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厘清了融合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但是为进一步促进融合的成效,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财政、人力支持,为学校购进专业的教学设备,为学学科教师提供培训、强化学校在工作开展的质量。政府部门在做顶层决策规划的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监督职责,确保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符合工作指导思想的要求,在制度、方案上符合要求,切实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开展。第二,学校作为政府工作的落实部门,应当充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工作机制。德育工作不只是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两个学科的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长期性的教学过程,学校应当采取多部门联动的方式,从不同方面入手,共同商讨符合学生阶段发展的教学培养方案,形成主动高效的素质教育管理机制。

六、总结与展望

在立德树人的现代教育观念下,为培养符合时代特色和要求的综合性人才,我们要逐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把握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一致的共性特征,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融合模式。从中小学生个体层面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把握中小学生在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成长方向和自我认知;从社会层面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能够为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方向提供参考,从思想意识入手,培养学生的个体思想意识,进而影响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发展,形成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下的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在融合的模式探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潜在的限制因素,作为教育行业的参与者和从业者,必须从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政策落实等层面入手,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机制,促进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障我国教育稳健发展,进而为我国社会平稳发展提供保障前提。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个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