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与美好生活的耦合共进关系论析

2023-01-24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关键词:文明消费价值

吴 昊(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古往今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的探索和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天下大同、人人为公的和谐理想,又有幻想安宁和乐世外桃源的社会憧憬。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带领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使命,是中国人民迈进人类文明新时代的重要途径。美好生活溯其本质,就是旨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致力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从而使全体中国人民都享有物质优裕、政治安定、文化丰富、社会公平、生态和谐的普惠式幸福生活。新时代美好生活既包含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蕴含了生态文明的时代新要求,涉及人、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关系。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过程是一个在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有机统一中推进一体化的动态的过程,生态文明是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和价值基础,要以绿色发展方式、先进的生态文化、生态生活的价值理念引领美好生活,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生态文明是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表象上来看,实现美好生活需要以物质条件为基础,在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反映为一定的财富关系、经济关系。于是,部分人将“生活”这个词与财富的多寡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的好坏”定义为占有财产的数量,认为“好的生活”就是拥有数量较多的金钱、房产、土地、物资。这种观点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美好生活,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但是,简单从人与社会关系这个方面理解,忽视了实现美好生活必须指向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理论上有失偏颇,在实践上窒碍难行。因此,从本质上来看,美好生活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不能将物质条件作为唯一判断标准。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人,指向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管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好人与自身的关系,发展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优化关系中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必然使整个社会文明进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要实现人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就要达到人的两大提升和两大和解,“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1]422以及“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2]63,并且,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作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关系,它们同时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前者为后者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就不可能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后者为前者的保障,没有协调的社会关系也不可能享有优美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政治发展,涉及了社会演进,影响着文化优良,体现为民生诉求,由此可见,美好生活的实现直接受到人、社会、自然之间多方面关系的影响,这些关系系统决定了美好生活能否实现、如何实现、实现程度,每一种关系缺一不可。因此,“美好生活”实质上是一个复杂多样的整体性概念,作为一种人民不断追寻的理想存在状态,同时也具有具体性、历史性、发展性的特征。简单概括来说,美好生活涉及人民基本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既包含了经济学的概念,也囊括了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念,在不断协调优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系统的实践中得以实现和发展。

中国人民构建美好生活的历史印记深深地烙印在新中国不足百年的奋斗历程之中。摆脱贫困落后的社会局面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第一次尝试,自此,美好生活被赋予了实践的意义,具有了阶段性的特征。首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开始“独立生活”以此满足美好生活的渴望。社会主义建立初期中国人民的“生存”方式本质上就是尝试“独立生活”的开始,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独立发展道路的探索,实现独立的经济发展、独立的政治制度以及独立的民族文化,这是中国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的第一次尝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孕育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落后的中国社会得以在新理论的引领下发展,中国人民开始“独立生活”具有了历史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执行下,中国人民开始“独立生活”拥有了社会条件,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需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开始“独立生活”处于关键节点,针对社会主义矛盾随后实施一系列重大的解决措施,社会主要矛盾得到缓解,满足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其次,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民步入“富裕生活”以此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3]24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内在一致性的特征决定了步入“富裕生活”意味着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需要破解固化生产力、提高生产力。1978年年底到1987年,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一切工作重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序幕,在人们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中实现重要突破,让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享受到富裕的美好生活。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解社会发展壁垒,为发展提供活力,人民不再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开始注重生活质量,讲究追求生活品质,美好生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生活的幸福感进一步提高。人民对“富裕生活”的追求不仅指政治、经济、文化的“富裕”,也包含了对生态、社会等全方位的诉求。在经济层面,人民从基本生存需要转向高质量的生活需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经济上的重大反映;在精神层面,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民开始关注精神生活,精神的空虚和不足是阻碍精神文明的关键问题,提升精神文明是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社会层面,人民需要基本生活保障,改善住房问题、促进就业问题、改进医疗问题、解决教育问题;在环境层面,人民不再只谋求发展,意识到环境问题是能否实现“富裕生活”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保障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在文化层面,“富裕生活”要求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文明。改革开放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是实现“富裕生活”的基本途径。再次,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享有“富强生活”以此达到美好生活的需求。“富强生活”对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独立生活”为基础,是“富裕生活”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4]362美好生活与人民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离不开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新时代的“富强生活”不局限于物质的富裕、精神的富足,更需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都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坚实基础,才能享受到美好的生态生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要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就是要以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前提条件,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重要基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共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达到高质量的美好生活。因此,要实现“富强生活”,满足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把生态环境当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水就是富裕、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的现代富裕观和幸福观,是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美好生活与生态文明具有耦合共进关系

美好生活与生态文明并非毫不相干,而是具有相互促进、紧密相连、耦合共进的关系。古埃及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依赖尼罗河而生,沙漠为古埃及提供了绝佳的封闭生存空间,然而由于保护不当草原变成沙漠,降雨骤减,宜居的土地减少直接导致资源抢夺、战争爆发。自然给予了古埃及人民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优越的农耕条件,但生态环境在给人类带来丰收和希望的同时,也能使一切文明付之东流,如昙花一现。同样,玛雅人和古挪威人也是由于环境退化以及气候变迁导致了国家的消亡、文明的消亡。环境的恶化以及恶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是文明消亡的直接原因和致命因素,人类文明的诞生、发展、消亡皆依靠自然,不可能脱离自然的界限,也不可能超越环境的限制,“生态兴则文明兴”是古今中外所遵循的发展规律,“生态衰则文明衰”是从古至今所证实的客观事实,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文明的兴衰,事关人类的命运前途,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社会繁荣、文明兴盛,恶劣的生态环境导致社会崩溃、文明衰败。文明的进程需要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依赖环境的优良,生态环境、社会文明和人的发展构成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命运共同体,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必须把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相互促进、紧密相连、耦合共进的关系中推动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美好生活与生态文明耦合共进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在实现美好生活的进程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系统,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进程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二者协调共进的关系。一方面,生态文明为美好生活提供条件和创造前提,生态文明意味着风调雨顺、天平地安,在此基础上才会呈现出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局面,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实现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提升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美好生活反作用于生态文明,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促进人自觉地深化对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推动人对自然发展规律的理解,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绿色消费方式、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构成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美好生活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紧密相连、耦合共进的关系是由于二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共性问题所决定的。

首先,美好生活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紧密相连、耦合共进的关系是由于二者主体一致所决定的。生态文明的主体不是非主体的物,而是客观现实的人,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稳定,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共存,关键在人。生态文明从本质上来说,不是指“生态”有什么“文明”,而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赋予了生态文明的意义,人的行动和态度决定了生态的文明程度,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生态的文明和野蛮。美好生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虚假的需求,而在于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况决定了美好生活能否实现、如何实现以及实现程度。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态度、利用方式以及采取的措施,都直接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影响到人的发展,以及美好生活的实现情况。人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政治活动、精神文化生产,都涉及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发展,而人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措施都必然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和谐程度。因此,如果人在实现美好生活进程中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充分考量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过程中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仅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并且在维持生态和谐的前提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果人不顾未来发展的需要,忽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牺牲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生态系统必然遭到破坏,而人类将面临威胁生命健康、现有文明败落等恶劣后果,在这种情况下,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得不到保障,美好生活只能化为泡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5]164我国古代河西走廊曾是水草丰茂、人丁兴旺的富庶之地,但是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乱砍滥伐,严重破环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这里黄沙弥漫、寂静荒凉。我国唐代中叶以来经济中心的迁移,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且东部、南部地区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历史上诸如此类因环境变化所承担的代价是巨大的,这些教训引人深思,同时也充分印证了生态文明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人类文明兴衰的重要影响以及对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必然反馈于人绿水青山和蓝天碧海,提供给人创造金山银山的物质资源,与此同时,绿水青山能够给予人审美享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升华人格,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鉴古知今,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寻求永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美好生活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紧密相连、耦合共进的关系是由于二者价值目标相同所决定的。实现人的价值和实现自然价值是一个互馈互利的过程,生态文明推动美好生活的实现,实现美好生活促进生态文明,是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的双向实现。人与自然处于生命共同体之中,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就是人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实现的过程,人的价值涉及物质、精神、生态三个层面,还包含了个体和群体的价值,并且,人的价值还在于能够创造价值,实现美好生活就是推动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的统一,促进代内价值和代际价值的统一,创造民族价值和全球价值的统一。人类只有同时顾及自身价值和自然价值,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维持人类社会的安宁稳定,人类应当与生态环境达成亲密伙伴的关系,尊重规律、顺应自然、保护生态,为自然界提供价值就是为人类创造价值,维护生态安全就是保障人类自身的安全,恶意征服和肆意破坏必然遭到自然的反噬,承受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实现人的价值,关键是尊重自然的价值,保护自然多样性,维护生态稳定,在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双向实现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坚持实现生态文明,就能达到生产发展、物质充裕、精神富足、生态和谐的价值目标,坚持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能使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人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实现更高水平的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态的和谐。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物质财富的支持和精神财富的支撑,更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物质、精神和生态构成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基本内容。在实现美好生活的进程中,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富足,都是为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的需要建立前提,以生态文明推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就必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良性互动,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义利观和生态系统观同时并举,提倡生态生活推进合理消费及反对浪费齐头并进。

(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良性互动

社会历史进程中,由于资本逐利和粗放式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生态危机,直接表现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对立,从表象上看,只要发展经济,必然破坏环境,若保护环境,必须损害部分经济利益,新时代生态文明的产生破解了这一对立矛盾,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印证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也并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指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促进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途径。首先,以高规格顶层设计彰显生态文明极端重要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是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意志的基本要求,是对人民意愿的根本回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缓解了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摒弃传统线形发展模式,提倡循环式生产的先进生产方式,做到节能、节水、节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创新,要求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出绿色理念和内涵。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谋篇布局,保障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开创新局面、迈进新征程。其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破解美好生活发展难题。科学的生态自然观总的来说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深刻把握,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世界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对新时代环境保护问题的全新认识,打破了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历史发展壁垒,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生态环境诉求的积极回应。这要求把保护生态环境制度化、法制化,规范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为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最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还应当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面对生态危机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以全球性的视野建立生态文明的共赢全球观,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最后,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美丽中国目标实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的历史交汇时期,综合国力的发展使我国有能力有条件着力解决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满足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生产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因此,需要构建起“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6]275生态文明蕴含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内在含义,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系,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了美丽中国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也保障了人民享有美好生活权利的实现,是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指南。

(二)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义利观和生态系统观同时并举

实现美好生活必须实现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文明必须由先进的生态文化作为价值引领,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庞大的过程,生态文化是其构建的关键和核心,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发展性质、自然环境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的发展高度,进而对人民是否能过上美好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实生活中违法排污、违规建筑、乱砍滥伐、乱掘乱挖、乱捕滥杀等无视生态规律的行为还时有发生,究其深层原因是我们还缺乏深厚的生态文化。因此,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7]48

所有的生态问题并非是指生态本身有什么问题,实质上是人的活动导致了生态出现问题,阻碍了美好生活的实现,人的思想外化于行为,究其根本,是人的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偏离,所以,解决生态问题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价值观的偏离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必须弘扬生态义利观和生态系统观为价值取向的先进的生态文化。第一,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生态义利观。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根本目的是建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时代生态文明不是给少数人谋求发展享受生态环境福利,是为所有人民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民生福祉,也是党的根本宗旨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方面仍然存在部分突出问题,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急需得到有效的解决。生态义利观决定了生态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坚持生态惠民的生态义利观,可以避免误入错误的利益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防止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生态层面“生态为民”的思想得到落实,在社会层面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国民谋幸福,也是普惠全人类的民生福祉,关乎人类未来的发展。第二,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系统观是面对当前时局变换、矛盾复杂最科学有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于对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人、社会、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8]452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既要尊重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又要考虑到人类与自然的外部联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实现美好生活,不仅要满足人民当下不断增长的生态诉求,更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态诉求,为人类未来做出长远的规划。要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在进行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时避免出现时间碎片化和空间割裂化的问题,统筹考虑各层面之间相互影响,从整体角度和全局的视野构建生态文明的整体意识,才能使美好生活行稳致远。

(三)提倡生态生活,推进合理消费与反对浪费齐头并进

生态生活理念能否有效实施取决于人们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差异性、社会性等特征,依据人们的价值和观念通过具体活动表现出来,不同的群体和个人都存在不同的生活方式。新时代,人们基于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在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这一价值观达成共识,强调把生态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追求绿色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是生活的前提,因此,正确辨认消费和生活的关系,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反对浪费行为是生态生活的重中之重。

生活引起消费,人们的消费活动是生存和发展必要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消费创造生活,人们对生活的不同需求导致了消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满足了人们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合理的消费方式有利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各方面的协调进步,从而人们能够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如何消费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其一,倡导责任消费。责任消费概括来说就是消费主体在进行消费活动时具有责任意识。在个人层面,责任消费要求个人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消费,防止对物质生活的过度吹捧,不浪费、不从众、不攀比消费,在社会层面,责任消费要求政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监督市场上出现的不合理消费的行为,严惩不良消费行为。其二,倡导互惠消费。互惠消费指依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消费活动,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消费的互惠性使消费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趋于生态化,摒弃奢侈性消费、数量型消费,向绿色消费行为的转变,这是真正符合生活的消费方式,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维护了生态环境,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其三,倡导适度消费。生活离不开消费,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必然要提倡适度、科学的消费观。适度消费就是要反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错误的消费方式,坚决抵制奢侈消费和不理性消费。当消费有了一定的界限,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维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满足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好生活需要。

提倡生态生活还需要反对任何形式的浪费行为。党的百年历史印证了我们所有成绩都是依靠党带领人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而取得的,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弘扬勤俭节约、拒绝浪费这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反对任何形式下随意的不合理的浪费行为。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群体的浪费行为,如果不能有效制止,将浪费宝贵的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失去我们的优良传统,给国家、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加大贫富差距不利于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浪费可耻,我们应当时刻把勤俭节约铭记在心,在行使消费权利的同时牢记我们没有行使浪费的权利,做到合理消费,反对浪费。高质量的消费必然需要高素质的消费者,想要享受美好生活必然需要高度文明的人,在实际生活中,思想上树立合理消费的正确消费观念,行为上杜绝浪费的可耻行为,真正地把绿色科学的生态生活理念落实到每一个行动之中,伴随这样的生态生活的理念,人们一定能够从环境危机的泥淖中走出来,真正去享受生活,实现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是生态文明给予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回馈。

猜你喜欢

文明消费价值
请文明演绎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漫说文明
40年消费流变
对不文明说“不”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文明歌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