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政产学研共育乡村振兴人才路径探索*
——以西昌学院为例

2023-01-24西昌学院王丽丹陈小虎马燊

区域治理 2022年4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民族

西昌学院 王丽丹,陈小虎,马燊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贯彻国家发展新理念,提升我国整体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发展新格局的关键环节。少数民族地区在脱贫奔康之时,农村经济振兴的任务也会更为繁重。少数民族地方院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肩负着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奔康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的重任。

四川省凉山州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彝族人口占全国52.98%,也是中央政府重点扶持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西昌学院作为凉山州内唯一的一所本科学院,切实根据城乡振兴的重大任务需求,加强与地方合作,构建政、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与管理体系,积极探寻符合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与乡村振兴发展有效衔接要求的优秀人才培育途径,是学校当务之急。

一、民族地区高校目前政、产、学、研平台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因素,长期参与地方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在服务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做好服务地方村振兴和防止返贫工作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一)改善民族地区高校办学条件和环境

民族地区高校针对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对民族地区高校在财政、办学地点、办学条件、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大力争取地方政府、教育部以及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例如,在2020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印发《关于共建西昌学院的意见》,西昌学院获得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深化改革、提升办学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师资培训、国际合作与交流、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重要支持和强力支撑,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及培养服务民族地区的优秀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切实服务地方

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就业面向和服务定位指引下,民族地区高校根据地方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成立了专门服务乡村振兴的学院,为学科专业深度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和脱贫奔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西昌学院为例,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学院,秉承“立足凉山,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办学理念,以行政管理、城乡规划和旅游管理这三个深度对接乡村振兴的专业为主要依托,成立了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以“大旅游、小城镇”为办学理念,整合农学、电子商务等学校优势专业的教学资源,形成了精准对接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无边界化专业集群,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彝区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了积极准备。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民族地区高校在学校发展定位及专业发展定位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实习基地建设路径,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建设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在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部门的支持下,民族地区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单位及各类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同育人,形成了地方、行业参与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执行的全过程的协同育人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契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西昌学院就与凉山州机关事业管理局、凉山州政务中心、西昌市政务中心、西昌市邛海泸山风景景观管理处、无锡万达喜来登酒店等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参与了“2017—2020年四川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工作”、建设了“大小民族地区彝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进行旅游扶贫,带领学生参与西昌市地方基层治理、城乡规划等工作切实服务地方,并获得了积极评价。

二、民族地区高校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不足

目前看来,民族地区高校在服务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相对于契合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人才需求来说,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协同育人平台体系的结构、质量不够优化。各民族地区高校的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主要采取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建设,再依托实践基地来搭建协同育人平台的模式进行。这就导致很多高校在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时首先考虑的是数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在实践基地数量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才考虑如何搭建高质量的协同育人平台,而不是根据学校、学院、专业人才培育的实际需求,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搭建符合要求的有机高效的协同育人平台体系。因此,导致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存在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整体性欠缺,协同育人效能不足的情况。

(二)师资队伍协同不足

在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对协同育人师资队伍进行优化整合,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理论和研究优势和行业教师的实践与操作优势互补,加强多方联系和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育人。但从具体情况来看,高校教师与行业教师的协同育人及高校内部教师协同育人均存在较大“鸿沟”。从高校内部来看,长期以来按照学科、专业、学院来进行管理的体制、机制设计,让高校内部教师之间的协同产生了天然的壁垒,各学院、各专业以及教师形成了固化的各行其是的行为模式,导致高校内部优势资源整合和协同的效能不足。从校内外联动来看,一方面是高校与地方行业之间存在因双方工作目标和性质差异而导致真正有效的交流存在制度壁垒。高校与行业、企业各自都有一套管理制度,要实现双方的真正交流和协作,需要从整体上对相关制度安排进行梳理和调整,才能实现真正的协同。另一方面是由于双方身份、立场和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双方在交流、协作过程中存在思想意识壁垒,再加上交流沟通的频率不高,要实现高效协同比较困难。

(三)协同机制建设不足

协同机制建设的目的是保证学校协同育人平台系统顺利运行,发挥协同育人效能的重要保障。但实际上,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前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大多停留在学校统一标准和格式的各类制度文件所规范的教育实践平台与共建的层次,并没有真正符合各学校、各学院、各专业实际状况的,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的机制构建。二是,协同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没有形成政、产、学、研联动人才培养、合作教育和共享体系,不能系统地实现各教育阶段与教育实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协同制订体系,缺乏对协同育人各阶段实施管理和执行的监控机制,解决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城乡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相关问题的机制不健全。

(四)课程建设协同不足

课程建设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质量建设和优质课程打造。课程建设是确保民族地区高校协同育人体系、机制发挥实效的关键环节,也是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实际体现。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在与地方行业协同开展课程建设课方面并不理想。只是在课程体系搭建环节会邀请地方、行业、企业人士提出意见建议,但在课程质量建设及优质课程打造方面极少发挥协同效应,导致课程建设协同实效难以体现。

(五)实践教学协同不足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理—实”转化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在建设应用性高校的背景下,实践教学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的占比大幅增加,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判定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高校适应时代背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幅提升了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比,但由于民族地区高校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以及开展的各类实践项目与地方、行业、企业实际的岗位技能需求不符,以及行业教师真正参与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师协同培养程度较低等协同不足的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普遍存在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行业岗位工作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实践课程和技能与地方、行业、企业所需技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三、民族地区高校政、产、学、研共育乡村振兴人才路径选择

(一)优化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回应乡村村经振兴战略对乡村基层治理人才、农业生产运营人员、科技创业人员、乡村经济管理人员、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等的特殊需求,民族地区高校首先应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积极研究和发展协同教育,创新协作模式,全力搭建与地方、行业的合作关系,构建起多渠道、订单式、系列化的人才培养系统,把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资源优势、人才培养优势、专业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同当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管理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相结合,为建设脱贫摘帽地区而积累新成果、共同促进发展和振兴。培养造就一批懂政策、懂管理、懂行业、懂技术的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紧缺人才。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应精准对接地方发展现实需要,明确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所需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结构,引入行业标准、法规和执业资格,科学合理制订培育规范。依据地方、行业需要,有针对性地编制人才培养规划,科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强调思想意识的引领,强调教学基础知识的培训,强调技能训练,注重技能运用,加强与乡村振兴各领域、各细分产业的深入结合,造就高素质管理人才以及科技创业型和专业技术型人才。

(二)优化师资队伍,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协同机制

根据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首先,民族地区高校应采用以“内培外引”+“协同育人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成专业、技术、能力、学历等方面符合需求的师资队伍;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要明确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注重教师成长,要在政策制度上引导和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师成长培训和教育,要以学校组织和个人自发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开展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建设学习型高校,确保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再次,要做好教师薪酬管理和职称晋升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本导向来设计教师薪酬管理和职业发展路径,引导全体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最后,充分发挥高校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的优势,实现校内外师资队伍优势互补,协同育人,提升教学质量。

(三)优化专业建设,强化协同管理机制、优势资源共享机制和激励评价机制建设

一是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共享体系,促进把社会优秀资源转变为优质教学内容,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建设,实现行政管理、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相关专业的深度融合,升级改造现有专业。二是积极衔接区域,探索人才培育的合作机制,培育真正服务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在突出基层治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城乡规划等学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的合理衔接,做到一体化培训、立体化输出、全程化服务,通过分类培育满足不同需要的各层次人才,最大限度地推动人才培养领域与地方、行业领域的互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三是构建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全流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促进协同育人的达成。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及各教学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估,提升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性。

(四)优化课程建设,提升协同育人机制实效

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在新文科背景下,要做好学科、专业融合,设置体现地方性、民族性的实用性课程。如在各学科专业加入数字化乡村治理、智慧乡村、大数据分析运用、数字化市场营销、新兴传媒运用等课程;在各学科专业添加其他学科的若干概论性课程实现交叉融合,如在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类专业可以开设一些城市规划类、制度管理类、环境资源类选修课程等。二是围绕城乡振兴需求,建设若干线上线下的精品课程、特色学科,建设成金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优质课程建设中通过专任教师和行业教师的互相协作和比较优势的发挥,提高优质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课程的提质增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三是在课程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建设、考核方案等环节实行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的互相协作,实现课程教学的优化。四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与地方、行业合作,实现专任教师教学能力与行业教师专业能力的优势互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五)优化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在实践教学方面,首先,应根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综合性、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培育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善于民族地区基层治理,又擅长农村经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重点,强调“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加强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为广大民族地区乡村发展定向培养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其次,要建立学校实践性教育平台和校外实践平台互动的实践教育平台,打造一个政、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平台,使师生能够在校内外系统地开展教育教学和创新创业。促进政、产、学、研与乡村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采用顶岗实习、实地见习、实训、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各类实践、实习、实训中锤炼专业本领的同时,兼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乡村治理、科学规划、环境修复、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民族地区高校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实效,是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发挥主要阵地,是民族地区高校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满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高校应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和体系建设,优化协同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深化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协同水平和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育人,为实现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协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民族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的民族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