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2023-01-24狄献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国有企业财务

狄献新

(浙江温州安邦护卫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25)

1 引言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缺乏财务管理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得企业重视业务发展规模而忽视风险防范,从而制约了国有企业综合价值的提升。因此,本文论述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通过掌握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相关理论、方案和措施,为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思路,同时,进一步弥补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和方案研究的不足,为国有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2.1 财务风险的概念

简单来说,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受到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干扰,导致企业的收益达不到预期,从而产生财务损失。在狭义上,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资金偿还贷款和利息,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获得的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从而导致企业负债。

2.2 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2.2.1 筹资风险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为了实现发展壮大的目标,通常借助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由此产生筹资风险。首先,企业负债数额较大,即债务增加,可能导致资本结构紊乱。当债务数额超过一定量时,将导致企业偿债压力增加。在市场波动的环境下,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市场信誉度存在下降的可能性,使其无法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赢得更多的利益。其次,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也会带来筹资风险。债务期限结构是指企业的总负债中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构成结构与所占比重,企业负债与企业盈利应在时间上匹配,如果企业短期内负债较高,超出企业盈利数额,则会影响偿债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信誉度,使其难以在未来筹集更多的资金,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2.2 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主体为实现其投资目的而对未来经营、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亏损或破产所承担的危险。投资风险贯穿投资活动的始终,决策失误、管理不当和外部经济、政治因素都会影响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极易导致经济活动产生的收益达不到预期,投资成本高于所得收益,甚至“血本无归”、投资失败。

2.2.3 营运资金风险

营运资金风险是指库存商品在转换为资金或应收账款时资金利用率的高低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库存,但由于部分产品的保质期相对较短,或者产品变现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存在资金占用的风险。因此,企业有必要控制库存时间和数量,并找到促进产品尽快变现的方法。如果营运资金风险控制不力,将无法充分利用资金,导致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这将带来一系列资金风险和问题。

2.2.4 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是财务资金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在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方面,由于考虑不周或者利润分配不协调,导致不利于企业持续性发展的风险,为企业的后续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要注意保持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之间的平衡,不仅要注重投资规模,也要注重股票价值,对收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3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3.1 外部原因

3.1.1 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等。对于主要市场在国内的国有企业来说,社会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相对稳定,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经济环境因素。目前,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使得全球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对国内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逐步稳固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但是随着政府对产品监管的升级,要求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投入更大的成本,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但为了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销售价格难以提高,这无疑增加了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了利润。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外资品牌的竞争,还包括银行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金融环境因素,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加了筹资压力和风险。

3.1.2 行业背景

行业背景主要是指市场环境。如今各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的竞争从原本的原材料、供应链的竞争发展到现在的产品创新、营销策略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竞争,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竞争对手,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关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并且需要比之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为了获得长期利益,大多数企业会采取大规模扩张的策略,这导致投资规模与自身盈利能力不匹配,不得不筹集大量资金,导致各类筹资渠道紧张,使企业负债累累,增加了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

3.2 内部原因

3.2.1 资本结构不合理

为了扩大国有企业的规模,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涉及国有企业的筹资策略和融资渠道。当前,仍有部分国有企业不懂得筹资融资之法,盲目筹集资金,导致投入资金和贷款融资资金比例失衡,导致财务风险。如果一家国有企业负债累累,仅凭贷款利息就使企业入不敷出,这将影响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一旦投资者发现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有限,就会认为国有企业出现了财务危机,不适宜投入大量资金,甚至纷纷撤资,这极易打破无法正常运营的国有企业的资金链,从而使其陷入财务危机。同时,如果国有企业不举债或负债金额较少,这极易导致国有企业难以在企业规模和产品创新上实现突破,或者如果维持国有企业正常发展的资金周转不到位,就会被其他规模大、实力强的国有企业压制,难以在行业中立足,这也将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3.2.2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我国许多国有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制度,这导致财务管理制度存在许多漏洞,缺乏实际效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不完善。部分小型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传统固化,甚至各部门的领导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关系密切,裙带关系严重。不完善的组织结构极易掩盖各部门领导在财务工作中犯下的错误,而这些领导大多缺乏财务管理的专业能力,他们不仅没有做好财务管理,而且不重视财务管理,使国有企业难以顺利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二是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其他制度的支持。财务管理制度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需要和薪酬制度、激励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共同发挥效用,只有这样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得到有效落实。但是目前国有企业将财务管理制度孤立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难以发挥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

3.2.3 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首先,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预警、分析和化解,导致企业在发生财务问题时,应变能力不足、应对手段单一,容易带来财务风险;其次,在领导者的错误观念下,许多员工也忽视了财务风险管理,甚至财务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尸位素餐、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其没有仔细研究财务报表数据所反映的财务状况,而是盲目跟随领导的步伐,忽视了财务风险控制。

3.2.4 收益分配政策不科学

国有企业在盈利之后要对资金和股权进行分配,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在股权分配和收益分配上存在问题,例如,不是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或者出资多少的分配制度进行收益分配,而是根据国有企业领导者的个人喜好进行分配,这样会打击为国有企业付出更多劳动的人才和投入更多资本的人员的积极性,其将不再努力工作或为国有企业投入大量资本。这样一来,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方面就会出现问题,从而使国有企业转盈为亏、入不敷出,最终产生财务风险。

4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4.1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国有企业应该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在能力范围内建立专门的内控团队或者选择合适的人才作为内部控制专员,目的在于发挥内部控制的效用。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这项工作需要基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真实数据进行相关指标计算,同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从而对风险进行判断,并提前制定可行的控制措施。其中,内部变化包括企业资本结构变化、销售情况变化等;外部变化包括政策变化、供求变化等。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可以建立专门的内网平台以供信息共享。当某个商品的销量出现长时间的下降情况,此时销售部可以将这一信息告知生产部,生产部就可以据此调整生产计划,减少此类产品的生产。当财务部发现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下降,其要对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若发现某些客户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应当提醒销售部门的员工注意,当这些客户企业在后续的购买行为中仍然要求赊销时应当拒绝或者部分拒绝,以此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利润空间。

4.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参考国外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制度体系,但是绝不能照搬,因为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具有差异性,但是其先进和优秀的部分是可以学习和参考的。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时,要注重完整性和详细性,换言之,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和制度。对于生产活动来说,要从原材料准备到产品生产完毕整个过程制定具体的规则和标准,以此对原材料使用情况、产品生产进度等进行精准的掌握,有利于下一期生产计划的制定。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价值最大化作为其制定制度的导向,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同时,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对财务工作进行更好的约束,将权利和责任进一步划分,减少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的行为。

4.3 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要想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聘用专业的管理型财务人员进入企业,让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开展内部管理监督等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这些工作的效用,加快企业优化升级的步伐。这要求企业支付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和福利来吸引人才,这似乎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是这一成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更多其他环节的成本,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这是一项高性价比的投入。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取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两种。定期培训大多是对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补充和学习,不定期培训则是从外部邀请一些行业内的顶尖人才进行宣讲,使企业内部员工耳濡目染地体会和理解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想法。当然,企业要对现有的晋升机制和薪酬架构进行完善,应使晋升机制更加透明、明确和完善,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出色的工作成果获得晋升机会,并奖励工作态度好、工作效率高的员工,以激发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

4.4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第一,要完善国有企业的决策机制。采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形式来明确国有企业的监督者和所有者的职责,国有企业所作的任何一项财务决策都要经过董事会及下属部门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决定是否通过该项财务决策。这样可以充分行使董事会对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能,将一些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及时消除。

第二,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预警系统。首先,广泛收集各部门的财务数据信息和市场发展趋势信息,将这些数据信息输入财务预警系统。其次,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标准和规范,既可以参照其他大型国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标准和规范,也可以根据国有企业自身多年来的财务管理经验教训制定财务预警标准和机制。最后,将收集到的财务数据信息输入预警系统后,可以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比对,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云计算技术高效完成数据分析。如果数据信息中存在问题或风险因素,财务预警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数据并分析问题原因,从而不断调整财务活动,确保财务数据回归正常值。通过财务预警系统可以有效检查出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中的风险因素,并及时处理,确保国有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5 结论

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受到外部市场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影响,在筹资、资金回收和资本营运等方面产生财务风险,这可能为国有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应重视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潜在风险。只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才能真正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降低国有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国有企业财务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