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考核视角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2023-01-24李照伟
李照伟
(临邑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有限公司,山东 临邑 251500)
1 引言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减小,要想维持良好的效益,就必须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管理,包括设置预算目标、编制全面预算、执行控制、考核评价等环节,一方面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用,另一方面能对各类业务的开展进行精准把控[1]。如今,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所有员工均应了解全面控制思想和预算管理方法,尤其财务人员更要熟练掌握这一管理工具,促进企业高效健康发展。
2 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2.1 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升级,它是利用预算的方式,对企业内的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控制与考核,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预期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主动性、效益性、市场适应性的特点,其中全面性是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管理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预算目标逐层分解后在基层落实;二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对预算方案进行编制、执行与评价,实现全流程管控。总而言之,全面预算管理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效率,是日常经济活动的控制工具,也是协调各部门关系的手段,调动全员参与到预算管理中,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2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种手段,是采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对员工的任务完成、职责履行、个人发展等情况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员工。通过绩效考核,员工能了解自身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有助于调整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促进员工不断进步发展。在企业层面,绩效考核能帮助管理层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引导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完善发展模式、调整经营战略、优化管理方法,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2]。可见,绩效考核在达成目标、挖掘问题、分配利益、促进成长、人员激励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
2.3 二者的关系
2.3.1 全面预算管理是绩效考核的基础
全面预算管理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降低经济成本;而绩效考核则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施评价,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绩效考核的基础,没有全面预算管理,也就没有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与结果反馈,一方面能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明确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另一方面是实行奖惩的依据,能调整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战略规划进行修正。换言之,绩效考核作用在员工、企业两个层面,可检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果,并且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2 绩效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手段
绩效考核的对象,是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考核目标是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包括岗位职责的落实、工作任务的完成、对部门及企业的贡献等,是推动个人进步、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需要全员参与其中,将所有人员的智力集中起来,形成共同控制的局面[3]。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及时反馈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而绩效考核就是一种反馈手段,不仅能了解各个岗位人员的绩效情况,还能明确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联。通过绩效考核,有助于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尤其落实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3 二者均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
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不论是全面预算管理,还是绩效考核,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均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来看,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需要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细分到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上,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推动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则是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全面预算管理等制度,来制定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方案,利用评价结果掌握员工的履职情况,最大程度上激发个人潜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另外,全面预算管理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而绩效考核覆盖员工工作绩效的全过程,这二者协同运作,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发展潜力,更好更快地实现战略目标。
3 绩效考核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如今,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在企业内推广运用,但受到外部环境、内部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意识、组织、方法、监管、考核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下。
3.1 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大型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较为深入,树立了较强的预算管理意识。但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将经营活动作为第一要务,管理上相对滞后,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具体表现包括:第一,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错误认知,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执行预算的过程会受到明显限制,可能失去良好的发展机会,因此将全面预算管理抛之脑后。第二,企业领导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不熟悉,甚至个别人存在抵触心理,认为预算管理是对自身工作的约束与限制。
3.2 预算目标不明确
上文分析可知,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均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预算管理目标时,应该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然而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不明确,与企业战略目标发生偏离,甚至一些管理者为了追求效益,在财务工作中出现舞弊行为。例如,销售人员为了实现销售目标,虚构一定时间段内的销售收入,虽然账面上销售目标已经实现,但长远来看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中,目标不明确会影响到工作方法和员工态度,容易出现追求短期利益、损害企业形象、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决策和行为。
3.3 组织体系不健全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一是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包括决策、执行、监控、考评等组织机构;二是落实部门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才能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在部分企业内,全面预算管理停留在空喊口号的阶段,因组织体系不健全,一方面,导致预算编制、执行、考评流于形式,并未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战略目标,影响管理成果和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各个部门,要求所有人员参与其中,实际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跨部门矛盾。由于组织体系不健全,这些矛盾无法及时有效处理,为全面预算管理带来阻力和障碍。
3.4 预算编制不准确
预算编制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有可能出现编制方案不准确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缺少业务活动的支持,预算编制与业务活动没有紧密联系起来,闭门造车降低了编制方案的准确性,无法真实反映出财务信息。另外,部分人员思想过度保守,例如,下级为了完成预算目标,会刻意设置一个较低的目标,而上级则加码提高目标;编制成本预算时,下级故意高报成本费用,上级则进行削减。二是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单一。虽然规范中明确提出预算编制方法,但预算时间相对紧张,整个编制工作较为仓促,因部门沟通不足、业务与财务脱节,也会影响预算方案的准确性,导致预算与实际情况不符。
3.5 监管工作不到位
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体现在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价、反馈全过程。企业的预算监管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注重预算的编制、指标的分解,后续执行环节不受重视,容易出现盲目执行、随意执行等情况,影响到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二是评价工作流于形式,受到组织体系、考核体系的影响,评价活动滞后,出现较大偏差但没有及时处理,没有发挥出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作用。三是没有及时跟进反馈环节,怎样整改、改进效果如何都是未知数,出现不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情况。
3.6 考核指标不科学
考核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检验管理成果的关键指标。拥有科学、完善、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进而为后续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就目前来看,一些企业的考核指标并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一是考核指标体系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战略目标相差较远,失去了考核评价的意义。二是部分人员对考核过程不配合,认为考核是监视、控制手段,是为了扣工资或奖金,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三是缺少激励机制,或采用的奖惩措施不合理,并没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
4 绩效考核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现途径
基于绩效考核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现应重视预算管理工作,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健全预算组织体系,采用科学编制方法,加大预算监管力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详细介绍如下。
4.1 重视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果,首先应该重视这项工作,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第一,发挥出企业领导的带头作用,主动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个人、对部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遵循“谁花钱,谁编制预算”的原则,引导各个部门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减小管理阻力[4]。第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求每一个员工均要参与其中,尤其是财务人员。在宣传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前者如横幅标语、宣传栏、工作例会,后者如官网、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整合、利用各项资源,既能扩大宣传范围和影响力,又能满足不同员工接收信息的需求。
4.2 遵循目标导向原则
针对预算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应遵循目标导向原则,以企业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综合考虑战略目标、年度经营计划,来设置科学合理的预算目标,以这个目标为准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了总目标,下一步是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人员身上。结合以往实践,分解预算目标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详细具体,覆盖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囊括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与绩效考核密切关联起来。二是可以度量,部门预算目标要有一个能计量的标准,方便后续执行、监管与评价,确保工作人员心中有数。三是协商一致,部门预算目标不是随意提出的,应得到各个责任部门的反复分析与协商,并经过企业高层的认可,兼顾整个企业与各个部门的权益[5]。
4.3 健全预算组织体系
拥有健全的管理组织体系,提供人力和制度保障,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第一,从人力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包括决策、执行、监控、考评等部门,涵盖全面预算管理的所有环节。在此基础上,明确这些机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部门之间既要独立运行,又要加强协作,发挥出管理上的合力。第二,从制度的角度出发,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纲领性文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包括总则、管理架构、制度措施、实施细则等内容,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改变工作开展限于口头、流于形式的局面。
4.4 采用科学编制方法
在预算编制上,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为预算执行打下基础。第一,预算编制前要做好预测分析,综合所有资料信息;设置预算指标时,既要保证先进性,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又要留有一定余地。第二,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开展编制工作,需要考虑到预算期的目标利润、销售总额、物资储备情况、工作标准、工料消耗定额等因素。第三,遵循“上下结合”的原则,上下层级之间要反复研究论证,从经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支出、应收账款等方面提出指标,确保预算指标和实际生产活动相吻合[6]。
4.5 加大预算监管力度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应做到:第一,建立预算协调会议制度,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汇报与交流,跟踪执行结果。同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预算方案,确保在后续活动中科学有序执行预算,避免偏离企业的战略目标。第二,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针对关键指标实时监测,设置预警功能。以预警功能为例,对比部门每月预算执行额度和预算目标额度,执行额度达到目标额度的85%时发出预警信息,控制下一步执行工作,或提出预算调整申请。第三,在监管工作中引入绩效考核思路,监管需要涉及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例如,事前审查审核,事中跟进预算执行,事后开展考核反馈。
4.6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的预算支出类型多样,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真实可靠。第一,构建基本评价指标,评价立项的规范性、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第二,构建预算目标评价指标,评价预算目标是否合理、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财务监控是否有效。第三,构建预算执行评价指标,评价资金到位情况、预算支出增长情况、预算资金的闲置情况等。第四,构建预算成果评价指标,评价预算成果对部门、企业及社会经济的影响。需要注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一方面要确保内容详细具体,有操作细则、计算方法、奖惩措施等;另一方面要利用好评价结果,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5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具有协同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手段。针对目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重视预算管理工作、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健全预算组织体系、采用科学编制方法、加大预算监管力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6 个方面,阐述了基于绩效考核视角下的实现途径,希望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