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根本大计 把握根本任务增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2023-01-23杨燕滨

重庆行政 2022年6期
关键词:团支部团组织共青团

杨燕滨 刘 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青团要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百年共青团奋进新征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校共青团处于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高校共青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深刻认识新时代青年学生新特点和成长成才新需要,持续纵深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增强高校共青团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一、落实“三从”,着力增强高校共青团引领力

共青团是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高校共青团工作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提出了“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年特点出发”的明确要求。高校各级团组织、团干部要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特点,准确把握其成长成才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规律,积极推动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发展,切实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政治性、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

(一)从政治上着眼,提升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政治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在高校,共青团要积极承担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青年学生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引导青年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要重点抓两个层面:一是针对全体青年学生广泛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感受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培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理想信念;二是针对青年骨干,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发现、培养、举荐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并充分发挥其在青年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这是共青团的光荣使命。

当前,高校共青团要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党百年奋斗历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召青年,用党百年奋斗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牺牲精神教育青年,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年,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二)从思想上入手,提升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任何思想认识的产生都有其深刻复杂的现实根源,当前青年大学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只有深入把握青年学生思想困惑点、现实需求点、情感阵痛点,找准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着力点,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才能触动青年,做到学生“心坎上”。

高校各级团组织、团干部要进一步树牢“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的理念,主动深入学生,在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科研、交友恋爱、就业择业等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分析把握其情感需求和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引领工作,既提高青年学生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又增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如,密切关注青年学生的精神成长,对少部分同学存在的“躺平”“佛系”现象,引导他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再如,面对职业选择的困惑,及时邀请基层一线优秀工作者、校友回校,用他们奉献祖国的生动事例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到党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三)从青年特点出发,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亲和力

互联网是当代青年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抖音、微博、知乎等APP和QQ群、微信群等兴趣爱好群组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高校共青团要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互联网原住民”这一最突出的特点,建强互联网阵地,运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加强网络思想引领工作。一方面,要调研、遴选、确定一批本校学生常用的APP和常在的群组作为思想引领阵地,匹配专门工作力量,加强新媒体产品研发,建设学校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高校共青团网上形象;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加快构建更加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话语体系。长期的移动互联网生活造就了学生独特的网络话语体系,形象化而非文字化、互动化而非单向化等特征愈发明显。高校各级共青团干部要立足本校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深学精研党的创新理论,深入解决话语体系错位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表达、青年化阐释、本校化表达、本校化阐释能力,让青年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二、大抓基层,着力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敏于把握青年脉搏,依据青年工作生活方式新变化新特点,探索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模式。”当前,高校共青团要从学生学习生活方式新变化新特点出发,自觉对标我们党持之以恒大抓基层的经验做法,加强非层级化团建,做到“团支部规范化建设、活力团支部创建”两手抓两手硬,一体化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

(一)把握学生聚集分布新常态,创新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

当前,高校学分制改革不断深化,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大力推行使一个班的学生选课不一样、任课教师不一样、不在同一间教室上课等现象越来越普遍。另一方面,学生会、学生社团、志愿服务队、学生科研团队、艺术团等各式各样的学生组织、学生团队吸纳了大量学生,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阵地。

高校各级团组织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切实加强同这些学生组织、学生团队的联系,努力创造条件、主动把握时机,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的组织就应该建在哪里”的要求,适时建立团的组织。在织密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围绕组织成员的兴趣爱好发展、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共青团活动方式,提供有针对性的常态化服务,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增强青年学生的归属感。

(二)培养高素质学生骨干队伍,进一步加强团支部规范化建设

团支部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团员教育管理、智慧团建系统运行维护以及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等诸多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文件陆续出台,明确了团支部建设标准。有了科学统一的标准,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骨干队伍就成了高校学生团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关键。

高校共青团要以提高学生骨干岗位实践能力为目标,区分新任、连任等类型,常态化办好校院两级学生骨干培训班和岗位实践能力大比武等交流平台,帮助新任学生骨干快速上手、连任学生骨干提升工作能力,切实提高广大学生骨干政治素质、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和群众工作本领,为团支部规范化建设提供保障。

(三)以工作品牌建设为抓手,全面激发团支部活力

规范化是团支部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但团支部建设不能止步于此。高校共青团要以“活力团支部建设”为总抓手,进一步激发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首先,高校各级团组织、团干部要全面准确理解“活力团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努力纠正把“活力团支部创建”简单等同于“五四红旗团支部”或“样板团支部”翻版的认识,切实做到以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激活整个共青团基层组织;第二,各团支部要在认真梳理工作全局的基础上,本着“宁少勿滥”的原则,研究确定对本支部团员青年具有广泛号召力的项目,持久用力,形成团支部工作品牌;最后,校院两级团组织要积极搭建各类“活力团支部”风采展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团支部进一步拓宽建设视野、激发建设动力。

三、以学生为本,着力增强高校共青团服务力

共青团的根基和力量在青年,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要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主动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高校共青团要切实增强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学生现实需要的意识和能力,建设服务型团组织,切实履行好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政治责任。

(一)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高校共青团要主动服务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仅要依靠第一课堂主渠道,也有赖于第二课堂的培养。高校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高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校共青团要把第二课堂成绩单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进一步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作用;积极推动团委、学工部门、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协同,开展第二课堂项目的供给侧改革,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参与的机会,发挥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全员育人作用,构建育人合力;搭建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化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形成反映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全方位情况的电子成长档案,为学校研判学生成长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学生合理规划学业、主动补齐发展短板、提高综合素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二)深入学生身边,精准服务现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的最大优势在于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高校共青团要进一步深化落实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各项制度安排,引导各级团干部常态化深入基层团支部、深入广大青年学生,切实掌握最需要服务的学生和学生最需要的服务,建立健全“众创众筹众评众议”各项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既问需于青年又问计于青年,把服务做到青年学生心坎上。

具体来说,要做实两方面工作:一是围绕“学生迫切需求”,做好“雪中送炭”的服务。如为学习、科研、升学、就业困难的学生精准提供帮助。二是围绕“特殊困难群体”,做好“长期帮扶”的服务。如重点组织动员那些性格内向、有人际交往方面问题的学生多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带动沉溺网络游戏的学生回归正常学习生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设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等。

(三)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建设服务型共青团

团章总则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是党领导的群团组织,也是青年人自己的组织。”

作为群众组织,高校各级团组织、团干部要聚焦破解“行政化、机关化”顽瘴痼疾,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意识和本领,少用行政命令方式推动工作,多用、善用新时代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组织动员方式。作为青年人自己的组织,高校共青团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开展共青团工作,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少让青年学生感到“被组织”“被活动”,建设更有温度的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高校共青团要坚持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始终心怀“乡村振兴”“就业民生”“疫情防控”等“国之大者”,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踊跃投身改革发展的前沿、一线,着力提升高校共青团大局贡献度。

党的二十大已吹响新征程的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共青团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感、责任感,切实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团支部团组织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做好基层团支部工作刍议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