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构成逻辑与推进路径

2023-01-23

重庆行政 2022年6期
关键词:三个务必牢记斗争

梁 静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作为全新的政治话语概念,“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思想的精神传承和重大发展,是新时代党的作风的鲜明标识,是党在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的具体体现。“三个务必”既有对党在新时代奋斗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有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发扬传承,更有对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积极回应,深刻体现了大党“担当”的自觉与自信、“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拼搏”的坚强和韧劲,彰显着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蕴含着特有的政治属性和鲜明的实践导向,必将对新的赶考之路产生深远影响。

一、“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

“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既宣扬党的宗旨和作风,又彰显党的清醒和坚定,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传承优良传统的历史自信和善于总结历史规律的历史自觉。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三个务必”内涵尤为丰富,贯穿着“担当”“赶考”“拼搏”的关键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勇担使命任务的历史自觉、勇于自我革命的清醒坚定、战胜风险挑战的决心信心。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终身课题和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初心和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已经融入中国特色政治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标识和鲜明标签。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这不仅在内涵意蕴上清晰地厘清和阐释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何要、如何要”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的命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具有丰富的理论本性和政治底色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基因传承,内蕴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与理论自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与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继续前行、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源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永不忘本”“永不变质”“永不自满”,体现着建党、强党、兴党、忧党的整体性统一,要求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革命性锻造、勇于自我革命、炼就“刀刃向内”的自觉和勇气。因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4]。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直接反映,是党的作风建设与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内容参数,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5]经过对新时代党建经验和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自我革命被科学地定位于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被凝练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一方面,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独特标识,在内容上蕴含“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马克思认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6]。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经常进行自我批评、自我革命是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区别。另一方面,党的自我革命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锻造革命作风,在目标上包含“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归根到底是要发现自身问题、直面自身问题、解决自身问题,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偏差、革除病症,避免腐化蜕变、脱离群众,提升执政能力、实现长期执政。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重大风险和挑战时的奋斗姿态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实践史中呈现的精神风貌,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与借鉴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生成的精神产物。“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7]一方面,虽然国内情况是经济形势稳定、社会趋于稳定,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风险挑战,尤其是党内存在腐败蜕变的风险以及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发展的制约困境和疫情防控的挑战。另一方面,国外形势不容乐观、比较紧张,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交织在一起,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是暗藏汹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三重叠加的视域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进军,风险考验只会越发复杂,甚至会有惊涛骇浪。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必须深刻把握国内外复杂形势,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深刻认识到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认真解决重大矛盾、坚决应对重大挑战、克服任何重大阻力,在大是大非、矛盾冲突、危机困难、歪风邪气面前坚决斗争、善于斗争。

二、“三个务必”的构成逻辑

“三个务必”既强调使命任务,又明确方式方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其内部构成要素既相对独立、自有逻辑,但又内在关联、辩证统一,共同生成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共同统一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

(一)“三个务必”构成要素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基

追根溯源,“三个务必”所遵循的理论逻辑尤为深刻,其理论源头来自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以及斗争哲学。

首先,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能不能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区别。“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8],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初心和使命最鲜明的表达,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标。初心和使命的提出和践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新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赋予的新内涵,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坚持和发展,为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提供了价值遵循。

其次,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作风观的内在彰显。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永葆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9]。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时期讲:“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0],在革命胜利前夕告诫全党“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永远也不要翘尾巴”,绝不能“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骄傲自满的不良作风与马克思主义政党作风观完全相悖、格格不入,这意味着身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抵御腐化蜕变的永恒作风。

最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本质规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深刻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主动精神。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从讲阶级斗争开始的,《共产党宣言》毫不掩饰地宣示着共产党人斗争基因:“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而且“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1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萌生、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就把敢于斗争、勇于革命写在旗帜上,通过斗争的形式来谋求自身合理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因此,坚持原则、坚持批判、敢于斗争、勇于革命是贯穿于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的主线,共产党人绝不能放弃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

(二)“三个务必”构成要素之间辩证统一、自成体系

“三个务必”是相辅相成、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在架构上包含的三大构成要素自身相对独立、自成逻辑、形成体系,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作风和斗争实践的方向和价值;“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践表达。

首先,“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目标归宿”。“初心”原义是“本意、本愿”,意指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它是源于个体生活的话语文本,并蕴含着个体生动多样的具体期愿中,更多是强调最初的目标志向;“使命”是指出使的人所领受应完成的任务、应尽的责任,虽然含有任务、责任之义,但更多指向崇高、光荣的任务。初心和使命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意志的政治话语,二者是不可完全分割开来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紧密贯通。作为首要构成要素,初心和使命深刻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价值问题,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归宿。

其次,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必要条件”。“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在时间上既恰逢重大的历史关头,又启程新“赶考”之路;在内涵上既相互联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在作用上宣扬党的宗旨和作风,彰显党的清醒和坚定。“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三个务必”对“两个务必”精神内核的传承,透射出“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党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赶考精神”的与时俱进,“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都是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力回应。所以,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勇于自我革命的昭示,事关党的形象和作风,直接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奋斗姿态,积极回应的是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的重大命题,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实现目标所需的必要条件。

最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重要方式”。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宝贵经验,“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应对复杂形势和抵御战胜风险挑战、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的必然要求。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越需要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善于斗争的战略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必须继续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精神。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所以,“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深刻体现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和鲜明品格,回答的是在前进道路上如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考验、挑战的方法论问题,是保障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重要方式。

三、“三个务必”的推进路径

“三个务必”既是思想作风,更是实践操守,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必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自警、自律、自省,战胜新征程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必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以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战略支撑

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是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内在要求。首先,必须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1]。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初心使命就会更加坚定自觉。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把握好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用最新理论成果凝心铸魂,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筑起党员干部精神世界的“铜墙铁壁”。其次,必须持之以恒强化正风肃纪。要清醒认识“两个长期存在”和“两个永远在路上”,坚决纠治“四风”、祛疴治乱,坚决反对特权现象和破除特权思想;保持反腐败韧劲,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提高“三不腐”综合功效,坚决惩治“大腐”“蝇贪”;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铲除政治生态“污染源”。最后,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树立新时代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统筹抓好干部育选管用工作,注重培养选拔政治过硬、对党忠诚,业务精通、本领高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干部。尤其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有效克服“斗争本领恐慌”的问题。

(二)以开展好落实践行“三个务必”主题教育为重要抓手

开展好落实践行“三个务必”主题教育是不断深化党内集中教育深化、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实践。主题教育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党的自我革命。《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提出:“紧密结合党中央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12]这为在全党开展落实践行“三个务必”主题教育作出了政治要求、提供了重要契机。一方面,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注重推动主题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切实抓好学习培训、集中开展宣讲活动,举办好精神研讨班、专题培训班和学习班,着力增强学习宣讲活动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性。同时要以精心组织新闻宣传、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办好相关理论研讨会和主题征文活动,进一步深化对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借鉴和利用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重视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发扬和变革创新。在开展过程中科学把握阶段环节、集中发力精准整改、从严从实层层压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强化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党性锤炼和作风养成。

(三)以积极构建践行“三个务必”的长效机制为常态导向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的鲜明特色。“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13]。深入领会和贯彻践行“三个务必”既要发挥思想建党的思想引领作用,又要发挥制度治党的规范约束作用,实现两者优缺互补,产生双重叠加效应。一方面,不断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部署。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也必须与时俱进、完善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应贯彻党的二十大的部署,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监督体系,增强党内法规系统性、协调性,继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把监督制度融入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监督网,增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实效,完善巡视制度、问责制度建设,不断开辟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另一方面,推动集中性教育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集中性教育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以制度形式把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好、坚持好,旨在于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党的创新理论、党规党纪等内容的过程中,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理论水平、树牢纪律意识、永葆优良作风、发扬斗争精神,筑牢践行“三个务必”的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

三个务必牢记斗争
“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让“三个务必”成为新时代的思想引领和行为遵循
极高火险期,阿坝州如何防火?做到“三个务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安全知识要牢记
牢记使命担当 忠诚履职尽责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