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在田龙见楼
2023-01-23林晓文
林晓文
黄田村距平和旧县衙所在地九峰镇不过数里之遥,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古村落,于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田村有很多土楼,咏春楼和龙见楼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两座。咏春楼因了建楼者曾萼是个进士公而名声在外,龙见楼则以规模宏大而著称,当地人称其为“大楼”,其直径超过80米,在圆形土楼中堪称巨无霸。
龙见楼位于黄田村溪坝社,黄田村三面环水,蜿蜒环绕的溪流给黄田村增添了几许灵动之韵,由空中俯瞰,就像一个高高昂起的龙首,龙见楼所处正是龙眼的位置。提起龙见楼,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易经》中一句话“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就是“龙出现于田中,比喻大人活动于民间,人见之则有利”。后以“龙见”指王者能有治绩。我没有去探究“龙见楼”是否喻合其义,只是当我站在楼前时,委实是被这个庞然大物震撼到了。大到何种程度呢?走到龙见楼西南侧水泥村道空旷处,我退到边沿拿手机拍摄,但哪怕用上了广角功能,还是没能将这座龙见楼收入画面。
在楼下村道边泊好车,沿着卵石铺设的外台明往前绕行,来到东南面的楼门前。这是一副由块状花岗岩砌成的拱券门,宽约1.67米,高2.9米,门上置有两枚方形浮雕门簪,再往上则嵌着一块砖框匾额,上书“龙见楼”三个繁体行楷大字,两则未见落款。与别处土楼高大厚重的花岗岩条石方框拱券门相比,这样的楼门显得平淡无奇,与龙见楼直径超过80米、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浩大规模相衬更显得低调而不张扬。踏进楼门,走过狭长的通道,迎面是宽敞的楼埕,水泥地面,靠西侧有一口留有3个取水口的水井,除此之外楼埕别无他物,显得特别宽旷通透。整个楼埕直径达到35.2米,边沿留有一条约0.6米宽的排水沟。
站在楼埕中环视,整座大楼为三环单元式圆楼,靠中间楼埕一侧外立面为青砖墙体,楼内共计54个开间,其中正对大门单元和大门南侧第二单元为三开间格局,另有8个单元为两开间,其余单元各自独立,门前内台明亦以砖墙隔断。单元含前墙进深21.7米,平面呈扇面状,最窄单元靠入户门面宽约2米,靠外墙最宽处约5米。单元内均为“三落两天井”格局,前落和中落为单层,后落或两层、或三层不等,最高处超过12米。单元门为条石矩形门框,迎门是浅浅的小门厅,紧挨门厅的是小天井,构成一个小庭院;跨过小庭院,中落用屏风隔成两半,前半部分置一张祭祀台,个别单元中落未隔断,直接当客厅使用;后半部分为厨房灶间,连接中落与后落的是个大天井,后落又以屏风隔成两半,形成敞开式前厅和封闭式后房的格局。厅侧有斜梯通往二、三层。单元各自独立,楼上未设互通连廊,仅个别单元内侧设有两、三个开间相连的阳台式廊道,既方便晾晒衣物,又可歇息乘凉。
关于龙见楼的肇建时间,楼名匾额未见落款,依据当地曾氏族人提供的资料显示,龙见楼始建于康熙辛酉年(1681),由寿宁县教谕曾逢时告老还乡后发动宗亲兴建。经查阅平和曾氏下湖房裔孙曾剑峰先生提供的《开漳九和曾氏雍睦堂派题名谱》可知,曾逢时系武城曾氏66派孙,康熙辛酉年岁贡,曾任寿宁学教谕;另据道光版《平和县志》记载,“曾逢时,清宁里人,(康熙)二十年贡,寿宁训导”。转而查阅康熙二十五年版《寿宁县志》,在“教谕”“训导”项下均未见曾逢时之名,故曾逢时到寿宁任职应在该版县志成书之后。依此推断,曾逢时既为康熙辛酉年岁贡,又是在寿宁任上告老还乡后才发起兴建龙见楼,那么始建时间应晚于康熙辛酉年。诚然,无论是否建于康熙辛酉年,龙见楼迄今也已有300余年历史,比肇建于乾隆庚寅年的咏春楼早了七八十年。据了解,曾逢时发起兴建龙见楼后,因参与建楼的曾氏宗支复杂,因此未在楼内设公厅祖堂,而是在楼外另行修建了曾氏祖祠“丰豫堂”,并辟有启蒙学馆,延聘塾师教化族中子弟,仅曾逢时6个儿子就出了4个秀才。
相传,龙见楼与位于芦溪镇芦丰村的丰作厥宁楼系同一个师傅主持修建,因此在整体布局、外观样式与内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仅个别细节略有不同。此说法未必真实,但两座楼的肇建年代应不会相差太远(丰作厥宁楼亦建于康熙年间)。300多年的岁月浸蚀,足已改变许多事物,龙见楼亦当如此。如今所见,龙见楼外环后落两、三层不等,显得参差不齐,显然并非原貌。据悉原来后落均为三层,后曾多次损毁重建,第一次为同治三年秋季,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属朱利王从大埔进入平和之际,武进士曾金榜误为土匪来袭而组织抵抗,一箭射杀对方首领,导致龙见楼被太平军朱利王部围困烧毁大半;第二次则是1927年10月土地革命开始之际毁于战火;第三次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农业学大寨”热潮,在那个化肥奇缺的年代,人们大搞“广积肥多打粮”运动,有人认为龙见楼楼墙“三合土”就是最好的肥料,于是將没人居住的单元楼墙拆掉大半,给龙见楼主体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如今所见,有多处墙体或由黄土重新夯起,或以土砖垒砌修补,整体外观参差不齐。更为可惜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为了方便晒稻谷,将楼埕卵石地面改成了水泥地面,使楼埕失去了古朴韵味,整体观感大打折扣。
与相邻的咏春楼相比,龙见楼少了些许人文气息,但也不乏拥有一些趣味性的传说。据悉,龙见楼墙基厚度超过1.7米,容得下一张八仙桌和4只太师椅,可见其楼墙截面有多长;用一条面线绕楼外巷道一周,这条面线足够几个“后生家”饱食一餐,可见其楼体周围有多长;旧时年末习惯在楼内演“神明戏”,可同时搭设3个戏台,可见楼埕有多宽旷。在楼埕中间曾置有一块分金石,站在分金石上说话会产生很好回声效果。据说在上世纪集体化年代,生产队长站在分金石传达上级指示或分配生产任务,群众在家里就能听得清清楚楚,无须扩音设备。如今楼埕被改铺成水泥地面,那块分金石也已消失,但许多外来访客站仍会站到中心点一试,果然耳边回音阵阵,颇为神奇。另有一个说法,龙见楼所处系“蝙蝠地”,在楼门外十多米处水沟边有一块蝙蝠石,蝙蝠专吃蚊子,因此龙见楼内一年四季不滋生蚊子。此传说是否真实呢?在楼内巧遇一年逾八旬的老者,他表示,以前楼内人多确实极少蚊虫,如今许多单元人去楼空,有些还饲养禽畜,有没有蚊子却是不好说了。
《左传·桓公五年》有言:“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这里的“龙见”指天上龙星(一般在孟夏的黄昏)出现于南方之时;“而雩”,举行求雨之祭。楼名龙见?,想来不乏祈望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之意蕴,在过去的岁月里,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这不就是最大的愿望么。
另:《易经·乾卦》有言:“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见楼之于黄田村,犹若巨龙显现于田间。无独有偶,就在相邻不远的诏安县官陂镇曾有一座直径达94.5米的“在田楼”。此“龙见楼”与彼“在田楼”是否有关联,期待有心人进一步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