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会提问的教师,教善思考的学生
2023-01-23刘荣华
刘荣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问是古老而又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做会提问的教师,教善思考的学生,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追求。
20世纪80年代,我师范毕业刚到杭州市学军小学工作,在浙江省特级教师杨一青老师引领下,开始走上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之路。阅读教学中常常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语言进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记得1986年我上公开课执教三年级课文《海底世界》的教学情景: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中“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象,如果自己是贝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长途旅行时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结合课文中描写海底世界的内容进行想象,有的学生结合课外书、电视中看到的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展开想象,这一问题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为了将实验稿课标的教学理念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参加了杭州市“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开放性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记得2004年自己上公开课执教《望庐山瀑布》的教学情景:在学生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李白《望庐山瀑布》和徐凝《庐山瀑布》进行比较,提出“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等教学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两首古诗都采用了夸张、比喻的方法赞美庐山瀑布壮丽景色等相同点,发现李白的诗注重想象、徐凝的诗注重写实等不同点……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多元解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了“义务教育语文課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并把“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列入九大课程总目标之一,同时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思辨”一词,我国文献最早出自《礼记·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析。思考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辨别分析。在思辨的过程中,思是辨的基础,辨是关键。思辨是人类最高级的思维活动之一,思辨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思辨为主要特征的批判性思维,也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之一。思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辨的导火索。思辨性问题具有多元选择性、矛盾冲突性、质疑批判性等特点。设计和实施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与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一个全新概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设思辨性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有效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同生共长,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