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思考
2023-01-23承晓伟
承晓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视、手机终端、电子阅读器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由于新媒体具有互动性、虚拟性、个性化和共享性等特点,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广泛使用的传播工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价值观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职院校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导向性,提升吸引力,突破网络传播“碎片化”考验,强化话语权,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1 新媒体的概念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超越了信息的传播时差,改变了信息处理的方法,实现了人类与信息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利用数据库使信息生产、储存、加工、传输、控制等能力不断提升,进而使信息的发布与接受之间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理解新媒体概念:①技术层面,其是依托于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②渠道层面,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等渠道;③终端层面,以手机移动媒体、数字电视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等方式呈现;④服务层面,向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
2 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
2.1 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广受大众喜欢的原因之一。在传统媒体中,人们受限于技术手段、文化环境、社会因素(种族、民族、收入、年龄)等各种因素,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因此在传统媒体中,思想政治教育师生间是“施教—受教”的单向关系。而新媒体非线性的双向传播方式淡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身份,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再是权威的象征,也不再独具支配和塑造学生的权利,教师要注重与学生间的平等互动,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学生能通过新媒体在海量的信息中自主甄别、分析、选择有益信息,合适地表达自己观点。在即时互动的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关注师生二者的主体性特征,教育双方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地位的平等。
2.2 虚拟性
有学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是一个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或虚拟社会。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了以往时空界限、主客限制等多重束缚,学生不再是传统媒体中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可在网络空间中扮演信息的浏览者、搜索者、解读者、发布者、传播者等主动接受者的角色,可按照自己的意图较为自由地呈现新媒体世界中的个人虚拟世界,并根据喜好及接受目标去有针对性地关注、选择、理解、记忆思想政治文化信息,灵活地建立人际交往网络。总之,在网络空间的信息互动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都呈现一定的虚拟角色。
2.3 共享性和个性化
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仅实现了信息的“一对多”传播,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的出现,用户能够参与到传播内容的制作,并将各自独立、分割的内容集中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知识互动模式,在此模式下实现信息共享。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不再是传统的静态、平面呈现方式,可融合文字、声音、图像、音频、视频、H5等全媒体媒介为一体,使有些枯燥、乏味的抽象理论以立体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现给受众,且能更便捷地实现共享。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指社会所要求的、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学校要引导学生接受这些理论,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媒体可有助于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大多零散简短,文本信息多不成体系,适合人们碎片化阅读,因此其受众较容易根据喜好进行个性化的点阅和关注。例如深受青年人喜爱的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社交软件,会利用大数据算法,根据年龄、教育层次、性别、职业、喜好等个性化特征,定制化地向受众推送信息,使得信息传播更具个性化。
3 新媒体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3.1 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模式
新媒体的发展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知识来源,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笔者对所在二级学院的2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85.2%的学生使用新媒体目的是获取资讯,68%的学生赞成新媒体授课方式,这表明高职学生利用新媒体自主学习目的性较强,新媒体教学方式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
调查中显示,32.5%的学生上课时经常使用手机,41.3%的学生上课期间偶尔使用手机;上课期间使用手机在10分钟以内的学生占比为54.1%,10~20分钟占比为25.9%,20~30分钟占比为13.4%。新媒体能给高职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利,改变其学习模式;但是新媒体沉浸性、个性化等特点让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沉溺和依赖心理。学生非理性地通过新媒体信息的“无屏障”传播,盲目吸收某些价值观、既成知识和负面信息;加之有些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新媒体移动终端的过度使用,导致其沉迷手机或游戏,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些都会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被动。
3.2 改变了高职学生的交际模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超文本传输变得更加便捷,以微信、QQ、微博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平台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多跨时空、及时性和娱乐性的交流空间,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高频度的人际交往,能迅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空间感,但是过度的虚拟化交往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需要眼神、表情及肢体语言的表达,而新媒体平台的交流大多通过网络纯文本或语音的方式进行,其相对安全的环境,网络的延时性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法深入,甚至还会出现言行的失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情感疏离,长此以往会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
3.3 促使高职学生思想观念更加多元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丰富,也让高职学生有了更多的信息选择权,给其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观、知识结构带来较大影响。当下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心理方面还未发展成熟,作为网络信息的直接受众,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新媒体传播的各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形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高职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使其呈现多元化发展。
4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创新
新媒体技术的变革,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其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持续渗透,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方法、交往方式以及价值观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4.1 更新工作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认为教师是施教主体,通过说教式、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方法,对学生发挥着教育、引导、塑造作用;而学生是施教客体,要服从教师。这种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体差异,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新媒体环境下成长的高职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获取方式在不断更迭和发展,其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创新创造思维突出,对新事物有较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更新理念,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宗旨,积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善于创新,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思路,以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兴趣为契机,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以贴合生活情境模式为手段,全面开展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新媒体网络的融合下焕发新活力。
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在高职院校具体工作中可从以下方面推进。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充分把握其思想动态,明确其思想需求。其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以平等的对话姿态,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终端与学生进行友好的交流,促进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最后,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深入剖析高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4.2 丰富工作载体
随着新媒体终端的普及和发展,高职学生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也发生了变化,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思想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点,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丰富工作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引导力。
具体建设工作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①完善校园网建设。把校园网建成既能弘扬主旋律、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又能为学生提供生活资讯、学习资讯、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的便利平台。②强化即时交流平台管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向学生及时传达、分享有关信息,组织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学生遇到生活问题、思想困惑也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向有关教师求助,并能快速、便捷、有效地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帮助。③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在遵循真实性、典型性、导向性和开放性的原则下,大力借鉴、利用外部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和运用学校内部资源,建设涵盖理念信念、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世界观、人生观等多层次、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资源素材可通过文字、音像、网络、实物等展示。
4.3 挖掘新媒体潜能,提升高职学生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当前高职院校较为常见的媒体整合方式就是新旧媒体共存,但部分高职院校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发展明显处于劣势。而受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各高职院校之间新媒体同质化竞争难以避免,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注重多元化与校本化建设,挖掘新媒体技术中的潜能,将其功能和特点放大,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符合本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新媒体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比如为了将国家最新政策与方针传授给高职学生,引导其主动了解国情、党情等,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并安装“学习强国”“智中党建”“文科汇”等App,在微信中添加“求是网”“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新华社”等官方公众号,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中占主导地位。同时,高职院校可开设相关媒介素养培育课程,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应用;充分利用当下已有的新媒体技术,加强多学科融合教育,将有关教育资源充分整合,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4.4 健全新媒体协同育人机制
受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影响,高职院校通常比较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扩充生源、增加教学设备等,对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从顶层设计层面形成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甚至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思政教学部门、学工部门、二级学院辅导员负责,没有树立“大思政”的工作意识,没有真正形成协同配合、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高职院校可以成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项目,吸引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教师参与,从而集思广益、共同参与研讨,实现部门联动、学科互动,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社会活动等得到合理有序开展。高职院校还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多维网络平台,比如开发家校互通App、搭建校际网络平台,强化高校、家庭、社会、学生、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协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5 结束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把握机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进行师生互动。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方案,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推进网络育人典型项目,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有利条件,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