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中的劳动意蕴

2023-01-23张修良刘相臣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产教劳动融合

张修良 刘相臣

(1.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6; 2.南通大学 江苏南通 226019)

劳动教育与高职教育并非独立的两种教育,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劳动意蕴,这种意蕴体现在对产教融合的推崇、对工匠精神的注重、对现代新型技能人才的培育。

1 劳动教育的特征

1.1 全属性

劳动教育具有全属性,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的历史唯物主义特点使劳动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核。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一切历史的起点,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起点。劳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本身。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是所有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人的本质得以实现的唯一路径。基于此,劳动教育具有了全属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将“五育”提升到新的现代高度。德智体美“四育”的内涵和实践都离不开劳动,劳动可以有效融入“四育”之中,进而演化为以劳塑德、以劳育智、以劳强体、以劳促美。

1.2 生产属性

劳动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属性。第一,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劳动最初的含义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是生命存在的标志,因此,生产劳动既是劳动的本义,也是劳动的自然属性。第二,生产劳动又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就是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各类关系的总和。这体现了劳动至上、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因为只有在生产劳动中,一切有价值的社会关系才能形成,人的本质也是在这种关系中得以实现的。第三,生产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劳结合概念中的主要含义,也是推翻剥削制度、崇尚劳动育人、劳动完人的有力武器。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面的体力、脑力、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第四,生产劳动在新时代具有了新意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决定了现代的生产劳动不再仅局限于体力劳动,而是体脑结合下的全面性劳动,是智能性、科技性和服务性相结合的劳动形式,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也因此具有了理论基础和载体支撑。高职教育推崇产教融合,即在教育中融合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在生产中加强精神和技能的培育,这正契合了新时期生产劳动的新内涵,也印证了新时期劳动教育的生产属性。

1.3 价值属性

劳动教育具有价值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源于凝结在其中一般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这种抽象劳动展示了马克思对于劳动、劳动者的认可与关注,他认为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和专注程度,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高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以及机器化大生产的发展,劳动者在创造商品时所耗费的时间缩短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凝结在其中的人类劳动却并没有减少。劳动教育提倡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的价值性和劳动至上的价值观。当今,随着智能化、数据化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积极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工匠技能的人才,而劳动教育的价值属性则对此培育过程具有较大的启发性。一方面,工匠技能体现了追求生产效率在新时代的突破;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也诠释了马克思对于商品中人类劳动宝贵性的结论,体现为新时代对于精益求精、劳动至上等价值观的推崇。

2 劳动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统一

2.1 劳动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内涵上的统一

高职教育并非培养博雅型人才,而是要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但是高职教育虽不指向博雅,却蕴含了博艺和博技的意蕴,要求技术技能的广与博,这在本质上与劳动教育的要求一致。劳动教育不但是五全育人中单列的一项,还被广泛列入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标准中。同时,产教融合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内容涉及人才培育、技术服务、就业创业、文化协同等,企业与学校构建的命运共同体也让劳动成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纽带。最后,1+X证书试点工作的推进也体现了高职教育对学生应用型能力的重视和对现代新型劳动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2.2 劳动教育和高职教育在特征上的统一

高职教育具有注重创造性、提升技术技能的特征,其教育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要完成理论知识的获取。第二,要将获取的知识运用到技术技能的实践,而并非单纯地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注重技术技能的创新与创造,开辟实践的新层次。高职学生通过劳动、创新把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各种成果,实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在劳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摸索规律,提升综合能力。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对技术变革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创造型劳动成为主导型的劳动形式,而高职教育则应担当起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劳动者的时代责任。

2.3 劳动教育和高职教育在目标上的统一

当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提升生产效率。而新时期劳动教育的目标则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精神,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二者的目标一致。

3 劳动教育为高职教育人才培育指明方向

3.1 高职教育要以劳动教育为载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劳动教育观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的劳动教育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劳动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1949年到1975年,体现为以知识分子的劳动化为核心的教劳结合;二是1975年到2000年,劳动教育体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劳动技术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三是2001年至今,倡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劳动教育里程碑式的发展。因此,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效结合,将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育与劳动思想的培育结合起来。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媒介,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相结合,树立高职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观、按劳分配的价值观,让其充分认识劳动的教育意义;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学习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在思政课程的教材中增加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在思政理论的学习系统内设定劳动教育的学习机制;三是要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劳动教育活动相结合,在思政工作中渗透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如在学生奖惩、综合素质评定、党员考察和学生干部任用等方面要考评正确的劳动观。

3.2 高职教育要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融合,是职业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劳动不仅是人的本质规定,更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创造过程。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能创造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这表明了劳动的指向,即产出和产能。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关注企业产出、经济增长的社会效应。二者在融合时,要将其互相作用的力度和广度相结合,不是单纯为了教而融合,也并非单纯为了产而融合,而是为了利益共同体而融合。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和产生经济效能的同时,企业的文化氛围、职业精神、优良传统等元素应成产教融合的范畴。因此产教融合过程中,要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真正意义上做到校企师资融合、技术融合、过程融合、意识融合以及利益融合等。

3.3 高职教育要基于现代劳动培养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的含义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五育并举”中劳动的含义,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劳的含义有较大区别。新时期青年大学生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进入职场后,高职学生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地劳动。高职院校要为祖国培养大批善于劳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在新形势、新环境、新发展过程中,现代劳动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其区别以往劳动的主要特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既要有吃苦耐劳的体力劳动,又要有努力钻研的脑力劳动,这也再一次说明了现代劳动的复杂性。二是劳动价值观与劳动实践的统一,高职学生要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愉快劳动,使劳动与个人身心成长有机统一。三是全面性与专业性的统一,高职学生要成为善于劳动的劳动者,提升劳动的精细化、专业化程度,同时也要提升劳动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方面的关联意蕴,全面提升劳动者的素质。

猜你喜欢

产教劳动融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