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论述探析
2023-01-23段刘娇
□段刘娇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教学科研部,江西 井冈山 3436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就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客观依据、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论述,解决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痛点与堵点,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1]P188这既是基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破解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的需要,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怎样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方向。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增强和提升政治功能为根本任务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整个组织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政治功能是农村基层组织最核心、最本质的功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政治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强化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是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2]P252落实到农村基层,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始终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始终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党的基层执政基础坚实牢固。二是发挥政治熔炉作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锤炼党性、提升觉悟的“大熔炉”。如果“炉子”温度不高,甚至冷冷清清,终究是炼不出好“钢”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真正‘热’起来,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3]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经常给“熔炉”生火、加温。从“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的党内组织生活抓起,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让农村党员干部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砥砺淬炼、百炼成钢。三是全面完成政治任务。党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符合时代特色的目标和任务。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4]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立足新时代使命任务,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任务,“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确保党和人民交付的任务圆满完成。
(二)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几百万农村基层干部,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同农民直接打交道,是推动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高低,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因此,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意义重大。一是努力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以乡村领导班子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农村干部队伍”“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大力推进“领头雁”工程,通过本村选、外面引、上级派、公开聘等方式培养选拔村干部。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村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让他们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干部长期在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工作很辛苦,对他们要倍加关心”[5]P45,要全力保障村干部的政治、经济、生活等各项待遇,让他们说得起话、挺得直腰、干得成事。二是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党员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肌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党的战斗力。列宁曾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6]P51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同时,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动态型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三是充实农村工作人才。在推进脱贫攻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并多次强调,“在村级层面,要注重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根据贫困村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他强调“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不断为农村注入新的血液,逐步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农村协调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三)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顽疾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的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7]P19一段时间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与维稳处突等工作中,出现了工作决策中的命令主义,任务落实中的应付主义,考核考评中的痕迹主义等问题,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害了群众的利益。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必须综合施策,抓牢抓实。一是改进调查研究。在传承并弘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8]。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要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用双脚丈量农村,以真心体贴民情,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提取经验,提高看问题的眼力,谋发展的能力。坚决杜绝“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钦差”式调研和“嫌贫爱富”式调研,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在了解和掌握民情中解难题,全心全意解决好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二是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针对农村基层会议多、填表多、检查多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严厉批评,并反复强调“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坚决防止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不能把加强工作搞成开会、发文件、打电话、填表格、报数据、搞评比。坚决纠正督查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等问题,严格控制“一票否决”和过多过滥的“责任状”,把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三是倡导新风正气。“要通过清晰的制度导向,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中解脱出来,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敢于碰硬,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遁形。
(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9]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联系最紧密,这个群体如果“苍蝇”成群,则其害如虎,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给老百姓一个公道清明的乡村。”一是要突出惩戒和震慑功能。“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以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和力度,对基层干部吃拿卡要、贪污侵占、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等行为严厉追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决惩治基层“蝇贪”,有效惩戒和强烈震慑的作用得到极大发挥。二是强化制约和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10]P15-16当前,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要重点厘清基层干部的权力边界,强化规则意识和程序制约,坚决防止权力越界。同时,要加强日常监管,抓早抓小,层层设防,防微杜渐。三是强化教育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失,精神迷茫”[11]P159。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要聚焦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教育,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精神之堤,防止精神滑坡,始终讲规矩,守纪律,划清公私界限,涵养好家风家教,保持党员干部的政治气节和政治风骨。
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坚强保证,是确保乡村始终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明确了实践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9]农村地区范围广阔,情况千差万别,村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决定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成效。一是优化组织设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把基层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针对农村社会结构变化、撤乡并村的推进,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覆盖不到位,甚至出现空白等新情况,要突出以政治效益为首要目标设置党组织,坚决摒弃简单以村庄数量和人口密度设置党组织的惯性思维,注重在新行业、新业态中设置党组织,符合要求的采取单独建、区域联建、行业共建等方式强化组织覆盖,让党组织真正在农村社会中有效嵌入,落地扎根。针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平衡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弱的村要靠好的党支部带领打开局面,富的村要靠好的党支部带领更上一层楼。”要采取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先进村带落后村的方式,建立村村联合党组织,达到“1+1>2”的效果。深化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着力加强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二是选好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要坚持政治标准为第一标准,打破界限、广开门路,着力扩大村级组织带头人选拔视野,从农村内部选拔和外部选派双向发力,让能力强、威信高的党员挑大梁,让服务好、干劲大的党员担重任。“内部选拔”——注重从退伍军人、经商、务工和本土大学生中培养和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断激发农村内部活力。同时,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侵蚀基层政权行为。“外部选派”——对班子老化、弱化,一时难以选拔出合适人选的村,从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从因年龄原因调整下来、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或专业技术特长的干部中挑选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内外结合,构建起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选拔的良性机制。三是锤炼斗争本领。农村社会发展始终处于矛盾运动中。解决农村矛盾需要党组织、党员干部具有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都要在农村各项矛盾斗争中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不断增长服务群众才干。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任务重、压力大,不仅要与重大自然灾害作斗争,把生产发展好,把生态治理好,还要与既得利益者、黑恶势力以及因循守旧的乡村落后文化、生活陋习作斗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二)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历史实践证明,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绝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加强教育训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12]P177农村党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表面化与形式化现象。对此,必须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让广大农村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三会一课”重要功能,综合运用现场培训和远程平台等手段,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要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员干部系统领会、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找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切入口和突破口,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二是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9]切实抓好农村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让广大农村党员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坚定广大党员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三是加强纪律作风教育。要充分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实际情况,采取案例说法等形式,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不断强化农村党员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引导农村党员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构建科学管用的制度体系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把制度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实践中,构建科学管用的制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民主决策机制。作决策一定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多方听取意见,综合评判,科学取舍。在农村基层只有民主决策,才能确保基层的工作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决策前充分吸取广大群众和专业人员的智慧和意见,把村级班子的意愿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提高群众对党的工作的满意度。制定重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议事决策原则、范围、程序、监督等内容。二是构建党员管理制度。针对农村党员实际情况,形成分层分类管理机制。对在职党员设岗定责,督促村支书和支委成员履行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强化履职考核。为无职党员创造履职条件,组织无职党员参与疫情防控、维稳处突、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基层一线。充分借助新媒体,以微信群、微党课、微直播等方式,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建立年老体弱党员、困难党员结对联系制度,及时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对所有农村党员,都要创造条件让其参与村务监督管理,增强党员的公共事务参与感和组织归属感。三是构建培养选拔、精准考核和淘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13]P562。注重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认识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建立“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能人中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机制。坚持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的机制,不断为农村基层充实一批热爱农村、熟悉农村的“新鲜血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对农村干部的考核,特别要在近距离、多角度了解基础上精准画像,强化目标管理,使选出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在干部筛选机制上,建立村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真正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农村基层骨干队伍。
(四)聚焦农村发展主题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14]P230这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明确了方向。经过建国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努力奋斗与不懈探索,农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当前广大农村最大的问题与矛盾还是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物质基础相对薄弱,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能力相对不足。如何凝聚群众的力量,更好地完成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可低估。由党组织带领群众聚焦农村发展主题,这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定位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心任务就是要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护航者、引领者与促进者。一要积极做实农村集体经济。鉴于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现象,农村党组织需要强化领导,协调组织、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与财政部门共同参与,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二要担当责任,履行使命。农村党组织要在努力打造和培育乡村股份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产业公司等市场化运营主体中,起到撬动政策资金、社会资金、政府产业基金与银行贷款等作用,不断拓展参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同时,也要防止资本对基层政权、基层组织的干扰和侵蚀,必须设置资本运行的“红绿灯”。三要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领航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标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上的引导作用,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方向、选好产业项目,以党员中的产业发展能人带头领办产业项目,带动农民创新创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户多业”的发展格局,让农民紧紧吸附和联接在党组织引导和建立的产业链条上。四要为聚焦农村发展主题选配优秀干部。近年来,中央大力推动与选调大学生村官充实基层,开展资金、人才与技术的对口援助,用先进理念、科技知识等武装农村。要大力推动项目下乡,以项目带动资金、技术、人才与信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不断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