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3-01-23郭月楠吕建永
郭月楠,吕建永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由此需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能旗帜鲜明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深挖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各教学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1]。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既发挥了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又融合了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优势,打破了专业课与思政课长期貌合神离、各说各话的局面,实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同向同行,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任务的基本方向,意义重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方面缺一不可,而且需要融为一体,在高职院校尤其不能有所偏颇。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可以紧紧抓住思政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地位,也可以全面发挥课程思政这一“主战场”的作用,还可以兼容所有教师队伍这一“主力军”的合力,让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能够承担好育人的责任。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政课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专业课、通识课的教学更灵活多样、更具有人文关怀、更具有灵魂和方向,让各类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其来源是当今的在校大学生,因此,也可以说,在校大学生的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最为重要,大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做事之前必须学会做人,做有德行的人。但当代部分大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错误、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等问题。因此,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仅靠有限的思政课单兵作战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不可能的,尤其在高职院校,更需要把思政教育融入更受重视的专业课程和更多的通识课程中,实现协同育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完成新时代艰巨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提高职教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体现了落实立德树人、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一技之长,还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开展思政教育,一方面,要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因高职思政课程设置有限,要想达到润物无声、生活无处不思政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借助和发挥专业课的力量,让专业课也成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打通各类课程之间的桥梁,在发展学生职业技术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四)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与思政课是分离的状态,甚至互相排斥,个别专业课教师对思政课比较轻视,认为思政课程安排过多会挤占专业课的学习时间。个别思政课教师又不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无法融入学生专业发展,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因此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会认为思政课只是唱高调,华而不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打破专业课与思政课长期“离心”的局面,可以将思政教育和专业发展融合起来,让专业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将专业课和思政课、职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统一起来。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当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思政“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加快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在职业教育中贯穿思政教育,真正发挥育人功能。
二、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要符合社会需求,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但是一些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过多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而忽视文化素质和思想素养,在院校和师生群体中整体出现重专业轻思政的理念和现象,导致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未真正发挥合力。
(一)协同育人效应的“两张皮”现象
当今,思政课程受到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高校对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理念基本达成了共识。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定位、教师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协同育人落实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两张皮”现象。一是课程的定位问题,思政课重价值引领,但是教师不了解学生所思所想,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没有差别,不能贴近学生实际,针对性不足,体现的是抽象性、政治性,大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专业课重技能培养,但是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轻价值引导,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思政教育元素的顶层设计,课程的整个开发过程未能贯彻思政教育[2]。二是高校的定位问题,有的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独立开展,缺乏融合交流,各自为政、各行其道;有的高职对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仅仅是传达文件,缺乏实际的重视和行动;有的高职虽有行动,但仅仅是跟风迎合上级指令,缺乏长效发展机制;有的高职虽有探索,但是尚在摸索,专业和思政如何融合,缺乏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缺乏合作机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在教师。各类教师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键问题是缺乏合作,没有有效的互动沟通,思政课教师对专业很难有清晰了解,指导专业课教师也就缺少针对性,专业课教师也难以在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难以形成育人合力。认识方面,有的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情感上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对于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也不明确,想当然地把思政教育归责于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身上,认为与自己的教学职责关联不大,没有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分内职责去推进,课程育人意识淡化,在行动上缺乏积极性。能力方面,有的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虽认同协同育人、思政育人理念,但是知识和能力不足,投入不够,生拉硬扯思政教学内容,在课程中简单粗暴地贴上思政标签,教学设计不科学,课程思政内容不丰富,引起学生反感,不能真正落实思政教育。
(三)思政教学方法有待完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兼顾思政教育的内容,必然是一种新的挑战。实际上,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形式单一,方法滞后,教学缺乏实效性,课程思政常常陷入为了思政而“思政”的困境。另外,协同育人的考试考核办法缺乏更新。考试考核体系缺少对学生平时表现、品德方面的考量,主要是针对卷面书写和简单记忆。一次卷面考不好,还可以补考,补考不及格,还可以清考,导致学生不重视考试,不重视学习,更加不重视思政教育,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品德养成形成自觉引导和约束力,导致部分大学生不仅仅对思政课甚至所有课程都消极对待、被动应付。
三、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应用范围、效果十分有限。协同育人有效机制的探索建设依赖于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沟通合作,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实践,强化夯实思政课程主渠道,着力开拓课程思政,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一)保证思政课程主导地位
倡导课程思政理念,是在强调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但不代表忽视、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思政课程,在合唱中,它始终属于“主唱”“领唱”,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辐射和引领作用,在同向同行中,思政课程始终占主导方面,其他课程是协同方面。
思政课主导引领作用的有效发挥依赖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角度链接理论高度,和思政课理论特点结合。思政课突出理论性要和学生听得懂、听得进有效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认同,引发共鸣,学生既能走心又可动容。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改变以往思政课教学空洞的说教,注意改变授课表达方式,用轻松、简洁、接地气的语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善于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地结合起来,运用生动事例解释抽象理论,消除枯燥。二是要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创新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学要讲道理,从学生思想深处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要达到这个效果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变化和创造,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有所遵循与有所坚守相互结合,借助更多手段和形式来做突破。如在开展现代化线上教学的同时,传统教学方法中面对面的课堂讲授使教学更有温度、有情怀,我们亦不能否定,必须坚守。
(二)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加强体系建设、健全课程思政运行机制、科学设置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开展课程思政要强化党委领导,在体制机制上加强顶层设计,确保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注重统筹联动,纵向上层层激发动力,横向上协同配合、互相支持,突出特色。
课程体系上,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要统筹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将各专业、各类课程以及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挖掘出来。课程思政效应的充分发挥也要有所侧重,依赖于学科、课程的特点分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首先,明确建立课程思政改革制度,专业课教师从所教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目标、内容以及实训实践等方面分析挖掘思政元素,并渗透进课程教学大纲,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完善教学工作机制,组织思政教师或教学督导队伍专项听课,对具有思政教育元素的课程进行评估指导。在学生评教中,设立“课程思政”部分专项,考评专业课教师[3]。最后,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组织观摩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堂、分享推广课程思政建设成功经验,提升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整体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三)建设教师队伍沟通合作机制
协同育人的关键是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与联系、沟通与合作。从机制角度而言,要强化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的互动,形成交流共享机制,构建通力合作的育人平台。思政课教师要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指引与帮助,与专业课、通识课教师一起研究教学方式方法。专业课教师要拥有较高的思政教育水平,能够自主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消化、融解、运用在专业课堂中,也应同思政课教师分享专业特点,将就业方向趋势等跟学生密切相关的信息一起分析研究,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申报课题、共同著作、开展研讨等形式进行深度合作,双向渗透,互通融合,搭建教师合作的平台,实现两课双赢的新局面。
师资建设上,要重点打造思政课教师队伍,发挥思政骨干教师在理论研究、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升课程思政水平,课程思政教师作为决定性因素,要提高政治站位和育人意识,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执教能力。一是加强课程设计。课程思政不是教师凭想象所做的随意行为,要有整体的课程设计和明确的价值教学目标,有详尽的教学大纲和具有个性特点的教案。二是增强协同育人理念,深化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在融入、挖掘思政元素时,不仅要与所讲课的内容相吻合,还要与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相适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四)引导学生转变认知和行为习惯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即为学生成才服务,学生的身心体验体现着协同育人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认知和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转变认为思政课不重要的看法。思政课不传授具体技能,不代表其不重要。思政课是针对灵魂塑造,是教学生“做人”的学科。一个人思想政治出问题,其职业道路是不会宽阔、是走不远、走不顺的。思政教育永不过时,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生活有指引作用,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思政教育要改变考试考核办法、制定硬标准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提出硬要求严格考试纪律、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通过这样的硬约束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进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
在高职院校,研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以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为依托,打通课程之间的学科壁垒,整合资源,既要继续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和功能,实现两者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