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后”青年的网络行为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略论析
2023-01-23闫方洁唐振耘
闫方洁 唐振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00后”青年构成了当代青年的主体,他们普遍出生在电子信息技术发达、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时代,常被人们称为“Z 世代”和“数字原住民”。“00 后”青年塑造了具有鲜明代际特征的网络行为模式,他们的日常生活数字化程度高,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强,网络社交依赖性大,等等。针对“00后”青年的网络行为特征及其背后的观念世界进行剖析,对于提升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意义重大。
一、表现与特征:“00 后”青年网络行为画像
截至2022 年6 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10.5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2]。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体现为用户数量和普及率的提升,更表现为网络资源与功能的提升及其与社会生活的深度勾连。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发展,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逐步走向繁荣,新媒体、网络文娱、在线教育等新兴产业纷至沓来,网络对社会的影响由“虚”向“实”。因此,尽管同处网络时代,“00后”青年相比“90 后”更充分、更广泛、更深度地享受着互联网的发展红利。就如麦克卢汉所言,“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3]。互联网已成为“00 后”青年活动、栖息其中的真实与基础场域,他们在网络空间中发展出多元、个性、具有时代气息的行为,建构出“Z 世代”的专属生活方式。
(一)“00 后”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强,网络信息获取行为的自主性、常态性提升
如今的互联网在储存信息的基础上,具备各类搜索和分门别类索引功能,还能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为“00 后”,他们大多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搜索引擎有针对性地查找所需信息,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还可以运用数据库和在线课程平台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地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素养与技能;又能借助具有社交和共享功能的网络平台诸如“知乎”等,实现跨领域的知识交汇,开阔自身的思维视野。通过浏览网页、收集资源、阅览文献、使用应用程序和视频平台等行为,“00 后”青年全方位、全时段地置身于由网络信息编织的“景观”世界中。他们在需求、兴趣或是冲动的引导下,点按屏幕、与之交互,逐步习惯和依赖于诸种“注视”图像、文本和视频的行动,由此奠定了数字化、信息化生活方式的基础。
在数字化生存路径的加持下,“00 后”青年通过网络感受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样貌,随着自身眼界、阅历和知识的拓展,人生轨迹也逐步趋向数字化发展。“00 后”青年的人生追求、从业理念也紧跟网络时代的步伐发生变迁,不再执着于单一领域的专业化发展,而是经由网络媒介向多个领域延伸和弥散,在兼顾生存需求和个人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兴趣导向、自由职业理念与网络亲和性等特征。就如同曼纽尔·卡斯特所描述的那样,网络社会正在催生出“网络工作”新形态、“无工作”的社会压力和“弹性工作”潮流等从业特征[4]。
(二)“00 后”青年的网络消费和娱乐行为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迭代化特征
在资本与互联网充分结合的当下,随着传媒和电商业务的兴盛,随着快捷的线上消费和互联网文化的繁荣发展,“00 后”青年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生活选择,网络文化娱乐及消费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一方面,“00 后”青年的网络消费娱乐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面对网络文化和消费品,他们表现出多样的兴趣、品位和风格偏好。例如,影视、网络文学和在线游戏都是青年热衷的领域,各类设计新颖的文创产品一经问世均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另一方面,“00 后”青年的网络消费娱乐行为受到消费主义思潮影响较大,呈现个性化特征。所谓个性化,是指试图通过娱乐和消费行为彰显与众不同的文化品位,在消费中寄托与众不同、自由开放的自我意识。“00 后”青年更加注重消费过程的良好体验和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占有。例如,近年来“国潮”商品和“盲盒”类产品依托网络强化对商品形象、文化特质的宣传,有效迎合了“00 后”青年的消费意愿,满足了他们对商品文化意涵和娱乐性质的双重追求,掀起消费热潮。除此之外,“00 后”青年的网络消费娱乐行为呈现迭代化特征。在网络时代,文化作品和消费品种类多、传播快、销售途径广、市场竞争激烈,生产者须持续推出新款式、新型号和“续作”以维系竞争力。“00 后”青年则在兴趣和商家双重引导下,始终将消费热情和娱乐趣味聚焦于新品类,热衷于追购新款,消费行为更新周期短、更新速度快。
(三)“00 后”青年的网络社交活动体现出圈层化、参与化和公共化特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6 月,各类即时通信软件(如微信、微博、QQ、论坛等)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已达97.7%[5]。这充分表明,在线通信和网络社交已构成大众在网络空间的主要活动方式,“00 后”青年群体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成为网络社交行为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围绕社交行为,青年衍生出“社牛”、“社恐”等系列话语,并在网络空间引发现象级讨论,可以说,网络社交已成为“00 后”最典型的网络行为之一。
一方面,“00 后”青年的网络社交行为具有鲜明的圈层化特征。圈层泛指一种具有一定内部分层结构的社群体系。“00后”青年在网络社交过程中形成的圈层,大致是围绕着共同的兴趣、话题、经历和理念所凝聚起来的朋友圈,并在其中依据经历、才能和人脉等要素划分层次。通过成员间的信息共享和意见交流,对圈内“典故”和成句的运用,以及不定期的线下集体活动等,“00 后”青年在圈层式网络社群内体验着“抱团取暖”、“以趣会友”带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00后”青年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在网络社交中积极表达自我、创造话语体系、参与意义建构。他们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话题,借用各类文化产品中的要素阐释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利用新的原材料,制造新的意义”[6],形成各种流行语、表情包、“梗”等,以意义游离、内涵新奇的符号和话语体系展现青年群体的观点和态度。除此之外,“00 后”青年的网络社交也呈现出一定的公共化特征。从近年来网络的热点话题走势来看,各类社会现象、公共问题和国家发展事务日益成为“00后”青年网络社交的中心话题,他们在交流讨论中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在网络社交与公共领域逐步交融的趋势下,“00 后”青年以网络为媒介展现出渐趋成熟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认知,凸显了“网生代”的独立思维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信息获取、娱乐消费、社会交往构成了“00 后”青年网络行为的主要面向。不可否认,“00 后”青年的网络行为与以往的青年网民相比具有相似之处,都符合青年成长和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与此同时,两者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新时代宏观社会语境的革新,也来自日新月异的技术变迁。在“00后”青年娴熟地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新媒体、社交平台的过程中,网络的新兴数字化功能被深度挖掘,“00 后”青年的生活世界与网络空间深度融合,网络行为成为透视他们内在精神世界和心理需求的反射镜。
二、观念与价值:“00”后青年网络行为背后的主体诉求
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生活是有意识的生活。透过“00 后”青年丰富的网络行为,我们能从中窥见他们作为生活主体在人生价值选择、个体需求满足和自我表达意愿方面的诉求。对青年的精神世界进行概览式认知和把握,综合考量其观念中的积极向度和负面因素,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00 后”青年在数字化生存样态下的发展行动显示出他们渴求个性、追求前卫、重视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
在认同层面,“00 后”青年借助网络时代的技术资源和信息优势,在数字化社会背景下持续寻找自我与时代的关联性,从互联网所提供的知识、意象和社会观念等“他者”之中,映射和塑造个体的形象和精神世界,并不断审视和超越既有的自我镜像,逐步确证关于自我的独特性质。传递着丰富信息的互联网,是能够让他们在多元复杂的观点中进行独立思考与判断、做出自主选择的理想场域;在理解、吸纳多种专业知识和流行观念的过程中,“00 后”青年逐步摒弃单一化的认知方式,构建起具有批判性的、博采众长的、兴趣鲜明的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
在发展层面,以信息化学习和生活为基础,“00 后”青年的生涯规划和发展意愿更加清晰,从自我认同走向更为积极的自我建构。在这一过程中,“00 后”青年更进一步地诠释了个性与时代的联系,将互联网带给他们的众多信息、意义和观念转化为实践活动的质料,展现出主体在不同领域,尤其是在新兴领域中发挥能力、创造价值的无限可能性,并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个体之于社会的影响力和建构性,诠释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
总之,相较于从物质财富、社会地位等外在维度诠释自我的传统路径,“00 后”青年在人生规划方面更多地体现出英格尔哈特所说的“后物质主义”特征,即他们能够较为全面地理解和阐释个性,在个体发展道路上注重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并且期望个人的进步与社会的良性发展能够达成一致性[7]。“00 后”青年讴歌和拥抱个性、追逐时代潮流、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他们相较于以往的年轻人更为独立、开放和积极的观念与态度,也凸显出他们在网络影响下更早觉醒与成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诉求。
(二)“00 后”青年网络生活的消费、娱乐和社交行为表明了他们建立属于新生一代的独特符号系统的渴望
相比于“80 后”、“90 后”的青年来说,“00 后”青年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兴趣,更多地以自身的意愿和兴趣为基点,坚决拒斥来自家庭的“婚姻焦虑”,对植根传统价值观念的既定秩序不愿接受,试图以“解构”和“去中心化”的态度抵抗这些如同福柯所言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观’权力”[8]。于是,网络消费和娱乐活动就成为他们暂时隔绝这些“规训”的避居之所,让他们能够在遍布权力的学习和工作领域之外,追求直观的情感释放和压力排遣。在网络消费和娱乐中,他们作为消费者支配生产的成果,而不必作为劳动者受到生存焦虑和科层关系等因素的框定。除此之外,他们能在网络中接触到处在自身既定生活方式之外的“他者”的故事,体验到异于日常生活的情感和意义,远离父母长辈等对他们的教导与谕令。
除此之外,“00 后”青年的这些需求背后隐匿着精神世界的感性化、平面化和碎片化趋向。一来,宏大叙事隐没于网络时代的丰富视听、图像和舆论环境中,网络文化以变化万千的内容、直观明快的外观吸引着青年,带来了本雅明所阐释的“震惊”效应[9]。这使得“00 后”青年对感官的刺激、情感上的触动与释放形成了独特的偏好与依赖,他们更倾向于直接发泄与展露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主观情绪和感情需求。二来,“00 后”青年的兴趣与诉求是游离的、碎片化的,总是在生活的片段与局部之间跳跃。对他们而言,网络时代的世界凝聚于个体的生活中,只有具体可感的行动、事物与变化才会带来存在与自我的实感。例如,他们热衷于“晒”与共享生活片段和细节,热衷于探索网络流行文化世界中虚构角色的形象、情感、心理等。这都表明身处“微叙事”时代的他们,更愿意在“瞬间”和个体的微观叙事与话语中,寻找情感和身份共鸣的“微情结”。
总之,“00 后”青年在发掘意义、寻求认同和交流的过程中,极力从长辈们树立的传统理性、道德等话语空间中挣脱出来,独立地表达和追寻自身的诉求;并试图让一切意义、价值和信念能够以直接、明快的形式发散和传递,渴望更为简捷地建立起属于新生一代的独特符号系统。
(三)“00 后”青年在网络环境下的批判、重构与创造行动表现了他们强烈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自由展现自身能力、意愿和目标的特性;能动性是指主体能够对来自外部世界与环境的挑战做出积极、主动而有计划的反应和行动的特性。
从话语的角度来看,“00 后”青年的主体意识集中体现为,他们在网络环境中渴望成为“意见主体”,对话语权、解释权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今“00 后”青年仅仅通过接入互联网的电脑和手机,就能随心所欲地调用海量的信息和知识,参与各类文化和社交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既让“00 后”青年体验到了身为网络主体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权利,又使他们的视野、观念和思维得到锻炼。相比之下,在现实的学业、社会和职业环境下,“00 后”青年一代的阅历、经验和相应的权力总是显得有限,其意见与观念难以受到长辈和“主流”的认可。因此,“00 后”青年在网络空间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平等、开放的氛围,于是他们更加积极地借助网络展现自身对人生、社会、文化的观点,并以“后喻文化”代表的姿态呈现出他们对既有的文化、观念的看法。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00 后”青年渴望在既有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不断创造出带有新生代印记的、能够走在时代前列的新事物与新理念。青年的这种愿望受到自身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往往并不能得到充分展现,因此青年更倾向于依托网络表达自己的心声和“主体意识”。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00 后”青年高度适应网络空间的“参与式文化”氛围,能够通过各种技术和媒介手段加入文化创作、自媒体运营和平台构建等活动中。他们在网络时代储备形成的知识、技能和理论素养,不仅仅以文本和符号的形式在网络领域一掠而过,而且能够在生产的意义上创造出完整的劳动成果,在社会场域中留下自己的主体印记。
三、需求与供给: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与策略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精神满足。“00 后”青年在网络时代行为模式与观念世界的变化,充分表明他们在精神层面的新需求与新期望。如何有效回应、引导“00 后”青年的诉求,以精准的供给满足他们与时俱进的需要,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一方面,要调适和纠正那些背离社会发展与个体健康成长的不恰当需求;另一方面,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使教育内容适应、满足和激励那些有益于“00 后”青年综合发展的需要。总之,理解“00 后”青年精神诉求的表征与内涵,分析辨别各类需求的合理性,是做好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首要原则。
(一)要重视“00 后”青年的诉求,以对话打开观念圈层
毋庸置疑,旨在强调普遍性与整体性,追求统一化、模式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难以应对时代变迁之下“00 后”青年日趋分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这些需求大多隐匿于他们在网络世界的文化圈层和敏感的内心世界中,再加上青年的逆反心理,其真实观念和意愿往往很难被长辈、教育者直接知晓。即使教育者主动尝试从“00 后”青年的行动中窥探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时常会受阻于青年流行文化、网络话语和符号价值的丰富多变性,望“代沟”而却步。面对新的挑战,要让“00 后”青年能够接受、理解和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就必须秉持客观的态度,体认、接纳“00 后”青年需求变化这一事实,接近和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青年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晴雨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摒弃“自上而下”、“趾高气昂”的说教者姿态,避免以“圈外人”的立场在代际优越性视角下,对青年看似“逾矩”的网络行为与文化活动进行指责。要以平等、尊重和包容的态度与“00 后”青年开展沟通和交流,借助网络时代的多元渠道进行跨越代际、跨身份的对话,要尽可能深入地接触和观察“网生代”的兴趣和价值倾向,并进行科学分析,为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剖析“00 后”青年的意愿,辩证地分析其精神需求
在熟谙“00 后”青年的网络行为和精神诉求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必须认识到,这些需求和观念具有双重性。具体来说,有一些需求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果,对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但也有一些需求和观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在培育期的青年对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极端化、消极化反映,会对其人生发展、道路选择产生负面影响。教育者应该在总体性、发展性的视野下,对“00 后”青年的需求进行剖析、研判和辩证分析,做到满足需求、塑造需求、引导需求的有机统一。
例如,“00 后”青年在网络时代乐于自主学习、积极表现自我,并借此彰显他们对个性、自由与日常生活的偏好,这其中便蕴含着现代化进程中对创新创造、人格独立以及综合素养的要求,具有进步特质和解放意义,这些需求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充分关注、尊重和激励。但同时,“00 后”青年在网络时代多元社会思潮和娱乐主义的影响下,极有可能产生对崇高和超越性价值的抗拒,对社会主流观念的解构和逃避,对思辨和理论的庸俗化认知等,这些观念可能导致他们走向虚无主义、物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道路,消解掉人的社会属性、发展维度乃至存在意义,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对于这些片面化和极端化的精神诉求,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时代背景出发,认真辨析各类不良社会思潮和观念的特点,从理论实质的高度加以批判,明确其负面影响和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方向和具体策略。
(三)要精准对接“00 后”青年的精神需求,提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要使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真正起到改造青年主观世界的作用,就必须充分调动网络时代的多重资源,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避免教育的陈旧感和过时感。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放宽视野,广泛吸收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知识与思想,在交流、融合过程中立体地展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真理与道义力量,提升教育内容的诠释力和穿透力。在对“00 后”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应将宏大、抽象、概念化的道理简单陈列在他们面前,而是要从日常生活与年轻人的兴趣点入手,理解和贴合“00 后”青年的网络化兴趣与思维习惯,在问题意识和现实情境中引导青年进行启发式、浸润式思考,鼓励他们见微知著地分析和思考现实生活,在深入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社会认同感,确立积极的信念,避免居高临下的“大水漫灌”。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推动方法革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开放性。事物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网络时代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网络的便捷性转化为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相关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间、场所和形式朝更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借助青年更易于接受的视频、图像、动画等载体,使“00后”青年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国家政治、社会历史、道德价值等宏大话题。总之,灵活运用互联网资源,是化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紧跟时代节奏的重要举措,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我调适精准引领“00 后”青年发展的关键环节。
(四)要发挥建构功能,引导“00 后”青年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面对“00 后”青年在网络空间展现出来的对个性的期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引领,帮助青年全面正确地理解个性的内涵,引导青年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确立兼具历史性和综合性的个性与自由观,推动其在社会大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探寻真正的个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11]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拥有将美好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更好环境和条件,广大青年要运用好这些环境和条件,在奉献社会中凸显个人价值、在实现普遍性中凸显个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和大局的制高点,让“00 后”青年认识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个体与行动对于社会的影响,使其领悟“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道理,引导他们从社会发展与个人解放的双重价值出发,确立自身的价值选择、人生道路和理想信念。总之,应当帮助“00 后”青年实现“网络身份”与“社会身份”的有机链接,引导他们将网络空间中饱满的主体意识与能动性投入到现实的社会建设和变革中,从线上空间走向线下,在广阔的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塑造个性,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建构性与生产性活动中感受更为积极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