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融通共生
——以“给英雄写致敬词,向党的20 大献礼”项目式学习为例

2023-01-21阎晶晶黎育琳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学阅读

阎晶晶 黎育琳

(建阳师范附属小学,福建 建阳 354200)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强调“创意表达”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目标的深度阅读行为。这一教学理念的转变,指导教师以“阅读与表达”二者融通为重要路径,双向建构教学样态,其最重要的建构点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再逆向设计学习的真实情境,驱动学生在主动阅读中“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实现学习从结果型“成品”到过程型“作品”的价值性转变。让文学阅读赋予学生事实性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同时赋予文学作品以生机与意义。

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革命题材”小说《金色的鱼钩》中“学写致敬词”的项目式学习任务设计为例,结合党的二十大,探索凸显文本核心价值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双向建构、互促共生的路径(见表1)。

表1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双向建构路径表

一、结果导向,在“留住”中建构读写任务

《金色的鱼钩》安排在六年级“小说单元”,其阅读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本课是尾篇略读课文,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最后一环。学生已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桥》和《穷人》两篇精读课文,着重体会人物的语言对话、心理活动,并结合情节和环境描写,大体感受人物的轮廓形象。因此,六年级学生在《金色的鱼钩》预习检查中,大部分都能检索摘抄出该文的长征背景“水草地”、老班长的外貌(第2 段大体形象、第23 段聚焦描写),以及事件的主要内容,并且能感受老班长舍己为人、舍生忘死、忠于职守等英雄形象(见表2)。

表2 《金色的鱼钩》基本信息检索表

从表2 来看,学生似乎领会了小说的要旨,既能提取关键信息,也能领会主题主旨。但是,细读下来,有两个关键性问题存在:

1.对小说的理解表现为碎片化,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层。首先,文章篇幅相较于同组课文更长,足足34段都散落着老班长的言行,学生在逐段阅读“言行”、交流感动时,所产生的大多是碎片化的认知。其次,文章的背景也较之前两篇文章更加“隔”。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背景,就不可能进入文本,贴近真实的文本情境,与文本中的人物所思所感同频共振,进而把文字读到心里去。因此,就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经验性的概括来看,并不能从“舍生忘死、忠于职守”等词语读出任何与“老班长”的特殊形象紧密关联的感人色彩。

2.只有感受,可能不久就会忘记,而失去阅读好书的价值。学生由阅读学习产生的感受还只是表层意义的,如果不及时应用而深化,就很容易遗忘。爱德加·戴尔的“学习吸收率金字塔”揭示了学习效能的秘密:阅读的吸收率仅仅是10%,而转教别人或立即应用的吸收率达到90%。[1]特别是阅读文本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距甚远时,不能在认知上形成熟悉的对话,自然不能刺激大脑皮层对其有吸收性的反应。

如何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住”有价值的“文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三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学习要求指出,要“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2]余文森教授也指出:表达是对阅读和思考的检验,学生到底有没有读进去、有没有想明白,关键看他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来。[3]阅读目标是“感受人物形象”,运用目标是“展现情感体验”。既然要“展现”,就必须站在文本的全局观上,聚焦“这一篇”小说所强调的背景、情节构思、人物塑造,才能通过言语材料,把其中所折射的独特文学魅力与人文价值展现出来,达到二者的双赢。

基于此,从“运用”逆向“阅读”行为的“语用样本”格外重要。它要满足:在内容上,是对文本核心内容的思考内化——沉入字里行间去具身体认;在形式上,是对核心价值的升华再现——在运思中表达主题思想,达成“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因此,把该课的语用任务设定为“给英雄写致敬词”。既然是“致敬”,就要让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进入文本;既然对象是“致敬的人物”,就必须结合文本的方方面面,整体阅读这个人身上“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感动点”;既然是“词”的形式,意味着要契合人物精神的“非常”提炼,能直击读者的心灵,从而受到教育、被其感染,而不是直接摘抄。同时,要考虑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才能凸显“致敬点”,实现“词”是在学生认知加工后的活运用、再创造,更具运用的含金量。

二、创设情境,在理解中提炼关键内容

“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内容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因此,写作教学应从内容入手,即首先让学生明白‘写什么’。这是公认的教学基本原则。”[4]新课标理念倡导下的“内容”,不是为“写”而“写”,而是在“阅读与表达”的双向建构过程中,逐步发展语言、思维,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品质和文化内涵,让学生终身受用。《金色的鱼钩》教学,要在“学习语言材料”与“体会革命英雄内心”之间发掘真实的创作意义——歌颂革命先辈们平凡而不朽的牺牲,更要让后辈们深刻体会革命精神,深入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体认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从而陶冶性情、坚定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为学生从小“植入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

(一)创设“有价值”的情境,是写好“致敬词”的前提

结合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教育契机,确立“读英雄文章,写英雄诗篇,向英雄致敬”的项目主题,以“‘星星火炬’公众号向全体少先队员征集‘给英雄写致敬词’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为活动情境,以利用阅读材料写好致敬词为主要任务。这是打通学习与生活的能引导学生“接触并掌握某学科的主要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情境,推动学生在应征“致敬词”时,产生阅读的诉求,主动思考:“提取哪些关键信息,与展现英雄形象相关?”“要如何提炼这些关键信息,才能更好地体现‘致敬’?”

(二)提炼“有价值”的内容,是写好“致敬词”的关键

汪曾祺说:“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思想和语言之间并没有中介。世界上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也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5]既然要以“致敬词”参加向党的二十大献礼活动,在教学中,自然要先聚焦一篇课文为写致敬词的材料,指导学生明确“写什么”——高度提炼文本中有价值的材料,让思想和语言统一起来。下面以《金色的鱼钩》为例展开论述。

1.关键信息。提取与展现英雄形象相关的信息,如表2 呈现的基本内容。重点讨论“要如何提炼这些关键信息,才能更好地体现‘致敬’”。关于创作,汪曾祺曾说:“笔要紧紧靠近人物的感情情绪,不要游离开,不要置身事外。拿起笔来,要随时和人物生活在一起。”[6]因此,需引导学生一次次甄别提炼内容的标准,即“什么是最感动的”“为什么最感动”“是否能让‘读者’感动”。

2.背景。学生要准确把握长征途中对“草地”的理解和提炼,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通过问题引思,组织学生交流:“你们知道那是怎样的草地吗?为什么一定要过?”结合史料,提炼突出历史的关键事件“二万五千里长征”,草地环境恶劣,“水草地”“沼泽”“无边无涯”,让学生迅速进入革命战略重大转折的大背景,体会老班长让鱼汤于小战士的强烈矛盾,也为他的牺牲埋下伏笔,凸显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的紧密联系。

3.外貌描写。对老班长的外貌描写主要集中在两处:①“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②“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组织学生思考:在致敬词中,提取哪些外貌词,更能体现人物形象?从而发现第①处的形象冲突在“四十岁”与“布满皱纹”,可见老班长饱经风霜;第②处的形象变化快,“皮包骨”和“眼睛深陷”的外貌变化背后,是他全心全意要把三位“小病员”带出草地的决心以及为之付出的生命。故而,外貌描写提炼出:“四十岁”“布满皱纹”“皮包骨”和“眼睛深陷”。

4.典型言行。老班长的言行所折射的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甘于付出与自我牺牲。教师在组织交流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课文随处可见的是老班长令人感动的言行,若每一笔都要迁移到“致敬词”中,就不能形成人物的“非常”形象;必须提炼出典型言行,才能突出老班长人物的“独立性”“特殊性”,让读者记住的同时,还深受感染。因此,我们提炼的“言行”,自然要聚焦于老班长所做的“非常”之事:“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是事件的起因,也是核心;“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过程性表现;“突然,手垂了下去”是事件的结果——再度提炼出关键词:“缝衣针制的鱼钩”“硬咽下的草根和鱼骨头”“牺牲自己”。

5.精神品格。对于老班长的精神提炼,当然也要与“非常之事”完全贴合。此时,学生发现“舍己为人、舍生忘死、忠于职守”等词语都较为宽泛,并不是为老班长量身订写的,不足以体现“这个人”的创作价值——“贴到人物来写”。[6]为了量身订“写”,就要结合老班长的言行,来提炼他的典型品格。

三、组织语体,在鉴赏中创新表现形式

适恰的形式,表现适恰的内容;语言是本体,也是载体。有了写作的内容,就要思考如何用适恰的形式来表现,才能更明确地转化为言语材料中的“致敬点”,使英雄值得后人敬仰学习的部分凸显——“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深受震撼和鼓舞,便于传扬开来。《金色的鱼钩》教学中,如果仅仅把之前提炼的内容组织成叙述性语言,则略显平淡,并不能起到表达情感的作用: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水草地时,老炊事班长护送伤员过草地,用缝衣针钓鱼给伤员吃,自己饿得皮包骨、眼睛深陷,最后牺牲自己。他舍己救人的精神,熠熠闪光。可以借助什么语体来建构“致敬词”?叶圣陶对于“抒情诗”的定义,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首先,抒发“我”的情感。“编几句和谐的语言,把当时的情感纳在里头,易于朗诵歌咏出来。”[7]强调交际语境——以我的身份向“您”致敬,触发学生意在笔先,把课文中碎片化的星星点点连贯成充分的情感,激荡于心间,确保文本真挚情感的流露。其次,内容具体。“必得把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化为具体的语言,然后可以见得感动在什么地方,以及感动到什么程度。”[7]要求每一篇致敬词都把具体事件的“感动点”拎出来,减少细枝末节的叙述,让所有的语言都只呈现故事要素中的“非常”内容——以“非常背景”铺垫沼泽环境极度恶劣,渲染氛围感;把老班长饱经风霜、饥病不堪的“非常印象”推到读者面前,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才年过四十,就“布满皱纹”?经历了什么事情,让他“眼窝深陷”“皮包骨”?进而带领学生聚焦“非常情节”中老班长那令人感动至深的“鱼钩”,以及无法直视的“硬咽下的鱼骨头”,此时,老班长的“非常精神”溢满心胸。最后,节奏合适。“语言的节奏适合当时的情感,然后歌咏起来,可以收到宣泄情感的效果。”[7]根据“致敬”需要,可以短语排列、长短句交错,以凸显“可歌可泣”的画面感。比如,把之前引导学生“拎出来”的“感动点”短语,根据“背景”“形象”“情节”“精神”作分行有序排列,既突出“感动点”,也推进“致敬”的层次感、氛围感:

二万五千里长征

水草地,沼泽,无边无涯

满脸皱纹皮包骨,眼睛深陷

缝衣针制的鱼钩

硬咽下的草根和鱼骨头

还宜用反复、排比的手法来强调结果、增强语势、放大精神。在《金色的鱼钩》中,最令人传唱的是老班长并不是不能活,而是为了伤员能活着走出草地、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们”,奋进全力,最终牺牲。因此,牺牲固然要强调,更需要一唱三叹的是老班长的初心——要把“我”生的希望给“你”啊!这里可以用反复的手法呈现出来。在精神的表达中,以象征的意象“非常物件”体现“非常之人”的“非常精神”,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金色”当然不是“鱼钩”的本色,而是老班长的革命精神赋予鱼钩以“金色”。因此,可以“金色”象征老班长的精神品质,再以反复的手法呈现,在一唱三叹中,以“金色”向老班长致敬:

把生的希望给你,给你——

鱼钩,金色

老班长,金色,革命精神,金色

永永远远,熠熠闪光

教学过程可分三步走:1.依据小说特点,讨论适恰的表达形式;2.学生和老师当堂创作“致敬词”;3.交流言语范本,反复朗读、分层朗读——感动在其中,促发自主创写“致敬词”的表达激情。

四、真实运用,在实践中生成言语经验

师生共同经历在《金色的鱼钩》阅读中的“致敬词”创作过程,即是高质量的“阅读与表达”相融共生、双向建构的过程。在“给英雄写致敬词”的活动情境驱动下,以“什么是最感动?为什么最感动?怎样让人感动”为阅读活动的起点,把视角定位为面向“整体”的阅读活动,直入“人物”来串联地思考“背景、事件、精神”的“感动词”;再从形式出发,选择“长短句简述事件、排比句歌咏精神”的抒情方式,入情入境地将课文的内容转化成“致敬词”的表达输出。这正是余文森教授谈到“有价值的表达”中的第三种转化形式:“用途(功能)转化”,即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机组合,加工成新的作品或产生新的观点,这种表达力的核心是设计和创新能力。[2]在《金色的鱼钩》教学中,力求将课文的价值最大化,实现第三种转化,增添知识本身的功能,丰富课文本身的现实意义——让英雄模范的美好形象深入学生的心灵,通过致敬词创作活动中的思考,不断加深体验,不断内化,用最贴近“共鸣”与“宣传”的方式,把不同英雄人物所经历的非常事迹和非常精神更好地传播开来。

“学习”的前方是“应用”,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使用知识。“读英雄文章、写英雄诗歌、向英雄致敬”的项目主题,以“给英雄写致敬词,向党的20 大献礼”为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深情回顾曾经学过的讴歌革命英雄人物的课文。可将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活动提前到该课来“预热”:《十六年前的回忆》《毛主席在花山》《十里长街送总理》《飞夺泸定桥》《狱中联欢》,都是以伟人或者革命先烈的典型事例来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前两篇侧重“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后三篇侧重“体会场景、细节描写蕴含的感情”。再指导学生以《金色的鱼钩》中提炼的此类文章的“阅读习作双向建构”方法,迁移到以上五篇课文中,形成以“非常之人,非常之事,非常之举动,非常之精神”体会革命文化类课文的阅读思维结构。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红岩》等革命文化作品,为“江姐”等英雄烈士写“致敬词”。再回到评选“致敬词”的大情境任务,对照阅读支架“事件背景、人物肖像、感人事件、革命精神”,在小组辨析、全班交流评价中,落实读写思维,生发审美体验,增强文化自信,形成语用经验。

猜你喜欢

文学阅读
微信公众号的文学阅读特点分析
浅谈儿童文学阅读的策略
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研究
互联网+,助力农村儿童文学阅读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
高三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探究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得法于课内,施法于课外
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