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究
2023-01-21黄海军
黄海军
(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 243041)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具有高素质、完善的职业技能、可以服务一线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相匹配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这种能力在学生今后就业甚至转岗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具备完善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优秀的综合素质,比如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等。保证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可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敢于克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已经成为衡量中职院校创造人才价值的重要保准之一。
1 中职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是中职院校教育的一门重要专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它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以及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机械制造行业完成设备制造、操作、检修、安装与调试的技能型人才。
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很大一部分是留在一线工作,一线工作环境对人才的专业技术以及思想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线工作注重技能、智能以及体能的三方和谐,这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机电专业技能的展现需要依托强大的知识储备,知识的吸收使得个体拥有技能发展的潜能。知识的获取量也许决定不了一个人的能力,但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能力发展。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学生如何把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可以应用的技术,是中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步骤以及培养目标。
2 中职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开展建构不合理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校,相较于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课程的安排会多于理论知识。尤其是机电专业的中职学生,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加需要学生通过勤动手、勤操作、多上机来完成技能的提升。所以很多课程都是偏向于技术型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有一个弊端,就是这种课程一般都是采用设定好的模板操作,会出现的问题甚至故障也已经设定好了,学生知道操作到哪一步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出现了问题翻书按部就班地解决就行了。直接就把学生的创新意识扼杀在摇篮里了。这种课程构建无法培养出符合时代、社会标准的技术人才。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解决预设好的故障,无法应对任何突发情况,无法更深一层次去了解机械的组织,运行原理,如此死板僵化的思维模式无法胜任岗位上的疑难杂症。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应该是灵活的,甚至是会举一反三的。
2.2 教学方法死板
机电专业是一门强实践的专业,对于学生们来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模式,中职院校的教师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实践课的特殊性,比如需要事先准备场地、准备需要用到的机械器材、甚至挨个进行调试等原因,使得上实践课变成了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远远没有直接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甚至照着课本宣读案例来的轻松,学生甚至也觉得偷懒很舒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行为,比如过多地讲解理论知识,忽视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导致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他们的才华也无法施展,让教学无法发挥它应该有的价值。
2.3 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欠缺
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教学成果的好赖。但近些年来中职院校的教师群体大多是由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这些教师给学校带来活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弊端,比如实际教学经验缺乏,与学生不知如何相处,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等等。
3 中职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
3.1 调整优化机电专业教学内容
时代在发展,中职院校也应该跟上改革创新的步伐,积极地优化调整教学模式,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其实每个中职院校都有属于自己学校甚至学科的特色,所以学校在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调整的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注意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就业的大环境是怎么样的,判断出企业对于机电人才的需求是什么样的想法。同时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出发,把企业的要求和学校特色相融合,对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改良,使得学生可以和当前甚至未来几十年机电行业的需求相适应。
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时刻更新教学内容,保证课堂的高效完成。为了教学更具有条理性,建议教师可以从三个模块来进行分类,比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从这三个层次来展开教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方式。
3.2 形成合理的课程计划
形成合理的课程架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完成,第一,对教学结构体系进行优化。中职教学需要在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的同时分析市场需求,找出职业分析点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原理。中职院校可以在下半年开设一个名为“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的活动来进行校园调查,让用人企业的HR、经理、基层技术员等企业员工对学校的毕业生、实习生甚至在校学生进行职业评估,对课程开展的可实用性进行评价。学校可以根据他们的意见建议进行课程的调整。突出机电专业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第二,调整专业课的结构。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下,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把难、繁、偏的内容删减,突出基础专业课的位置,增加基础专业课的教学时长,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比如开发机械设计基础课、电子基础课等。
第三,开发优化本校课程。有些地方的这样教育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国家的通用课程可能无法满足专业教育的需求,所以中职院校对自己学校的课程进行开发研究就显得很重要,成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学校可以以职业专业性为基础,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为学校课程本位体系。同时中职院校可以和当地企业联合,开发适应本地企业的特色课程。
3.3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训
实践和实习训练是中职院校技术培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同时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在合理的训练中发挥学生自身积极能动性,主动投入机电行业的操作中来。
学生在新入学的第一年可以按照机电专业的公共课进行基础打牢,第二学年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想要从事的方向进行学科分类,比如数控、电工焊工等。让学生自主报名和教师自由组合,组成技能实践班,从而提升专业积水水平。第二可以把学生放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去,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比如建设校企结合,把突出的学生送到企业去完善技能,强者更强,让学生和特定工种学习实习,教师带队协助管理,让学生提前熟悉职业环境,甚至边带问题边实习,同步解决。第三把学历和执业证书挂钩,实现“双证”就业。比如获得技能执业证书的学生可以免除期末理论考试,或者折算成相应的理论考试成绩,鼓励学生多考取和专业相接近的技能证书,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学校在毕业时不光看考试成绩,也要参考包括身体素质、思想道德、技能水平、实习经历等综合素质。优秀毕业生可以优先推荐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4 结语
总之,学校需要通过外在内在来发挥作用,当前中职机电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为了此项人才,教师要进一步探索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出路,提高教学水平,以为社会推送人才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