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牛场生物安全防控要点
2023-01-21易勤涛业蓉张新玲
易勤涛,业蓉,张新玲
(1.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青龙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玉溪 652803;2.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玉溪 652803;3.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玉溪 652899)
0 引言
养牛业近几年发展迅猛,随着规模养殖场的不断增多,养殖规模也在逐渐增大。但部分养殖者没有全面认识动物疫病的相关防控知识,同时在技术上参差不齐,造成很多养殖场不断出现各种疾病,经济受到严重损失。在养殖过程中,很多人员在疾病防治时抗生素滥用及不合理使用导致药物在牛肉中的残留超标。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必须在养殖过程中做好疫病防控工作,让养殖场可以更加顺利的运行生产。
1 牛场传染病防控要点
传染病的防控对于规模化养牛场至关重要,尤其对于玉溪市,近年林牧业总产值在不断增长,特别养牛场在其中占据很大比例,尤其玉溪当地物产丰富、气候温和,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气候条件。在养牛场发展中,针对各类传染病进行防控时,具体需通过传播途径和易感群体及传染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将传染源消灭。牛类在整个畜牧养殖中属于大型动物,在此类动物的养殖中,很难将传染源彻底消灭,如牛结节性皮肤病等,这类疾病对于牛都是外来传染病,无法将其彻底消灭,在牛中可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其次,对易感动物加强保护。在牛场的养殖过程中,对易感动物进行保护时,一般主要通过兽药产品和高质量疫苗等。如结节性皮肤病等疾病,现阶段进行治疗时,依然没有特异性疫苗,治疗过程中一般会采用羊痘疫苗免疫,在治疗和免疫效果上相对比较显著,也有部分个体在完成疫苗注射后效果并不理想。对传染病进行防控时,可通过一些高质量疫苗加强防控效果,对易感群体实施全面保护。进行防控时,如果高质量疫苗不足或没有此类物品时,可利用中间环节将传播途径切断,以此让生物安全防控效果显著提高。如非洲猪瘟在进行防控时,如果没有特效疫苗,切断传染途径属于最主要的防控手段,最大程度上做好生物安全防控,使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2 科学选择消毒剂
全面落实规模养牛场的内、外部生物安全防控工作,选择消毒剂时通常都为低、中、高3种级别。安全防控采用高效消毒剂,可将所有微生物有效杀死,比如各种类型结核杆菌、真菌、芽孢、细菌繁殖体、非囊膜病毒及囊膜病毒等。在高效消毒剂中,碘制剂、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甲醛及戊二醛等,都属于比较常见的种类,这些消毒剂一般会应用在病牛区、牧场的出入口等位置。
针对中效消毒剂进行分析,此类消毒剂并不能将细菌芽孢有效灭杀,但可将病毒、真菌等其他病原有效灭杀,尤其细菌繁殖体的灭杀效果显著。一般可将其分为氯制剂和酚类及醇类等,可将其用在奶厅、兽医器具、实验台及操作台等部位的消毒。
对于低效消毒剂,仅有部分囊膜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可被灭杀,非囊膜病毒、芽孢、结核杆菌无法灭杀。其中金属离子类、双胍类、季铵盐类都属于比较常见类型,具体可用于皮肤粘膜、手术器械的消毒[1]。
3 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
牛结节性皮肤病还称为牛结节疹,也可称为牛疙瘩皮肤病,在各类牛传染病种比较常见,主要因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导致。针对此疾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疾病的传播,一般主要为节肢动物的机械传播,牛与牛之间可以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饲料或饮水进行传播。疾病的发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般较多出现在春季、夏季及秋季,因为节肢动物会在这些季节进行繁殖,反而冬季通常较少发病。玉溪市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最低气温不低于15 ℃,最高气温不超过30 ℃,当地的规模化养牛场中此类疾病比较常见。
已发病的养殖场,首先,如果牛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在发现后必须对此病毒的潜伏时间进行充分考虑,明确在养殖场中具体潜伏时间,或此病毒在牛中的具体流行时间。展开调牛等工作时,在养殖场内部调牛的运动史仔细记录,如果牛出现了疾病症状,要明确具体调于哪个区域,通过此处事件防控范围逐渐缩小。其次,病毒的来源最大程度上进行追溯,具体可从车流和物流及人流等方向展开,明确病毒是运输淘汰牛的车辆带来,还是运输饲料饲草的车辆带来,这些因素必须全面考虑。人员和车辆及牛调运仔细记录,其他一些可能传播病毒媒介的活动也需仔细记录。最后,当牛出现结节性皮肤病时,疾病的早期症状,很可能和其他疾病类似,牛所表现出的症状要仔细鉴别诊断。在养殖场中的兽医如果不能利用感官进行鉴别,可以仔细观察牛表现出的临床症状然后进行鉴别,鉴别过程中最好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相结合。
4 疾病生物安全防控建议
4.1 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进行养殖
当牛出栏后,垫料和牛粪等进行彻底清理,牛舍的石槽、牛栏、墙壁和用具及地面等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尤其对天花板、通风口和排风扇等缝隙与角落的冲洗加大重视,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死角。当完成冲洗后,使用聚维酮碘、烧碱溶液或其他消毒液对整个牛舍彻底进行消毒,然后保持牛舍空置状态7 d左右,牛进入前还要再次进行冲洗消毒1次,当舍内彻底干燥后将新牛转进其中。消毒工作每周至少进行1次,必须保证食槽水槽干净卫生,牛体干净和牛栏干净,尤其注意牛用具的干净清洁。在产犊前产房要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剂在使用前将水的温度控制好,消毒剂的稀释要掌握好温度,热水的温度≤50 ℃,否则会降低消毒效果。控制水温时也不能使其过低,大多数消毒剂的温度都要保持在17 ℃以下,消毒效果会因温度降低逐渐减弱。对于生产区来说,每间隔60 d需进行1次彻底的大扫除,通过此方法可让病原菌极大减少。全场环境的消毒每30 d需进行2次,进行消毒时消毒液尽可能选择低残留和高效低毒的类型。
4.2 加强防疫机制制定和落实
随着养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工作越来越重要,如果在养殖中防疫不到位,导致动物突发疫情,很可能对整个养殖效益造成影响,甚至阻碍产业的长久发展。随着养牛场的规模化发展,依然有很多疾病并未得到良好控制,尤其一些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更是会产生严重危害。如养殖中比较常见的口蹄疫、炭疽病和牛瘟等,不仅会危害个体健康,还可能造成大面积传播。在规模化养殖中,要将各类疾病防疫加大重视,养殖者也要始终保持警惕,将防疫机制完善并贯彻落实。如果当地的疫情比较严重,要及时通过相应的防疫机制落实各项防疫手段,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将防疫机制作用和价值凸显出来。对相关机制进行完善时,首先将畜牧兽医岗位责任意识进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出防疫机制效果。其次还要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掌握好相关工作细节,做到及时上报和层层防控,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安全防控效果[2]。
4.3 病牛处理及车辆控制
在规模化养牛场中,每个牛舍都预留一个病弱牛栏,如果牛中出现病牛需在第一时间将其转移到此牛栏中。对其治疗2 d后,如果病情没有好转,需将其转移到隔离舍进行治疗。尤其在治疗中,每头牛都需使用对应的针头,避免一针多用的情况发生。其他昆虫和动物也需进行严格控制,如鸡鸭等家禽、鸟类及蚊蝇等生物都可能带有病毒,但自身并不会发病,当这些昆虫和动物出现在养殖场中,会严重威胁牛场生物安全。鸡鸭等家禽和猫狗等动物不能在牛场中进行饲养,还需做好杀虫灭菌和防鼠防鸟等措施。患有布氏杆菌和结核的人员禁止进入养殖场中。对车辆进行控制时,运送草料的车辆在生产区中禁止离开,而且必须严格做到专车专用。车辆进入养牛场前,要对车身等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冲洗。场外车辆消毒和清洗需在距离养殖场1 km外的地点进行,通过消毒后才可让车辆靠近养殖场。运输病牛和死牛的车辆需远离养牛场。
4.4 加强人员及物品控制
养牛场生产区需严格落实人员控制措施,只有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才可进入其中,其余无关人员只能在生活区中。一些外出、休假的人员,在回场后必须先严格消毒、隔离,然后才可回到生产区工作。外访人员只有通过彻底消毒后,才可在生活区域进行相关业务。非养殖场人员如果必须要进入到生产区,必须通过相关部门批准,同时根据规定流程进行全身消毒和淋浴后,将衣帽鞋裤等穿戴整齐才可正式进入,而且必须由工作人员进行引导,根据规定的线路在场内行走,禁止私自随意走动。对于饲养人员,在养牛场中工作时禁止出现串岗的情况,牛舍中技术人员离开后要立刻进行严格消毒灭菌。每个牛舍的相关物品要固定使用,禁止不同牛舍的物品相互混用,避免养牛场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3]。
4.5 饲草饲料及引种控制
在牛养殖过程中,饲料和饲草是与牛直接接触的物质,因为养殖中很多疾病都直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饲料和饲草很容易遭受污染,在受到污染后还可能通过动物和人员及机械等因素进行大量扩散,导致疾病在养牛场中不断蔓延。饲草饲料在加工和运输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要严格控制,疫区的饲草、饲料严禁购买。尤其对于规模化养牛场,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这些原料很可能会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如果牛长时间使用此类饲料,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随着时间推移,牛的抵抗力会逐渐下降,最后导致群体性发病。在生产过程中,仔细检测原料的霉变情况,针对原料供应商和原产地展开生物安全评估。
5 结束语
随着养殖场不断向规模化发展,养殖数量增多的同时,各类疫病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些疫病不仅会影响牛的生长发育,甚至还可能阻碍产业发展,导致养殖者无法实现经济增收。养殖人员在养殖中必须了解各类传染病的防控要点,同时通过制定防疫机制、强化病流处理,以及控制引种与饲草饲料等方式,加强养牛场的生物安全防控,营造更加优质健康的饲养环境,确保牛健康生长,促进养牛场实现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