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冷水鱼流水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简析
2023-01-21高宏
高 宏
(新疆伊犁河水利水电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新疆 伊犁 835400)
冷水鱼品类多样、肉质鲜美,通常指生活在18~23℃水域环境中的鱼类,涵盖了冷水性鲑鳟鱼、鲟鱼等,该类鱼群对水域清洁性要求较高,鱼肉中还含有大量的EHA、DHA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城建事业高速发展,冷水鱼市场潜力也被充分挖掘出来,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促进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成活率下降问题也困扰着诸多养殖场所,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究和讨论。
1 新时期冷水鱼流水养殖技术要点
1.1 科学选择养殖场地
冷水鱼流水养殖中对水域环境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只有清洁度、含氧量达标的水域才能最大限度满足鲟鱼、虹鳟等鱼类的生存需求,保障流水养殖成活率的提升。因此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可以优先考虑森林保护区域,利用自然流淌的地下水、天然泉水等优化养殖条件,提高各类冷水鱼的生存适宜性。考虑到该类养殖场地有别于传统养殖方式,因此选定场所后还需要关注补氧问题,可以选择瀑布临近水域,利用高落差过程增加水体氧气赋存量,注意水温不能过高或过低,最好能保持在18℃左右。养殖地址确定后还应当关注坡度水深等问题,大规模养殖中更推荐并联排鱼池方案,以设计尺寸为16m×2.5m的长方形鱼池为例,规划搭建过程中务必要按照需求布设进排水口,池底留出1%~3%的坡度,合理控制进水池水深,维持在0.7~0.9m为宜[1]。这种坡度的设置更有助于日常管理和维护,冷水鱼产生的粪便垃圾可以在坡度作用下集中汇聚,一定程度的高差也能制造出水体跌落效应,使得水体富氧量始终保持在稳定状态,避免各类冷水鱼出现缺氧问题。
1.2 优化调整放养密度
养殖密度同样是冷水鱼流水养殖中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若池中放养密度过高,水体耗氧量就会成倍增加,鲟鱼、虹鳟等鱼类很容易出现缺氧问题,给鱼类成活率的提升带来阻碍。同时,密度过大还会增加单位面积内的鱼类代谢物含量,造成水体清洁度的显著下降,给细菌类、真菌类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而放养密度过小又会导致养殖资源浪费,损伤整体的流水养殖收益。基于此,实践中要结合鲟鱼、虹鳟等冷水鱼的年产量情况,开展系统科学的放养规划,选择的鱼苗应当规格整齐,外表完好且体格健壮,严禁使用带病带伤的冷水鱼鱼苗,投放前用盐水浸泡5~10min,盐水浓度维持在3%~4%即可。后期养殖过程中,也要定期展开清洁处理,可以15d为周期,开展系统化的鱼池消毒工作,配置2%~4%的食盐溶液,保持5~10min的浸泡清洗[2],以减少烂鳃病、寄生虫病等群发性疾病出现概率。
1.3 强化日常投喂管理
为保障冷水鱼鱼苗存活率、产出量的提升,正式养殖环节还应当做好日常投喂管理,结合鱼类各生长阶段的习性特点和营养需求制定投喂规划,以满足鲟鱼、虹鳟、七彩鲑等的生长需求。注意各类营养物质的占比要科学适宜,其中粗蛋白物质占比应当达到38%~52%,粗脂肪、粗灰分分别控制在5.5%~15.5%和4.5%~13%,另外把控好碳水化合物、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的投放量。考虑到冷水鱼对脂肪酸物质存在一定的摄入需求,因此在常规饲料喂养环节,还应当掺入少量的维生素混合物质,结合需求加入适量矿物质混合剂,保障冷水鱼营养摄入均衡,防止出现烂尾、休克等问题。对于饲料的选择、采购也要加强控制,选择具备生产资质且口碑信誉较好的厂家。饲料投喂量要结合养殖区域水体温度科学分析,对于水温在10~20℃的鱼池,每日投喂次数控制在2~3次为佳。若冷水鱼处在育苗期且对营养需求较为旺盛,则要适当增加喂食频率,每日不得低于3次,在每年11月~次年2月期间水温降低,冷水鱼的活跃度也会显著下降,进食量相应减少,要尽可能选择温度适宜的时段进行投喂,诱饵投放一次即可,用量降低至1%左右。
2 冷水鱼流水养殖常见病害及症状分析
2.1 病毒性出血病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简称VHS,根据爆发规模和速度又可以被分为三种,其中急性型发病尤为迅速,患病冷水鱼体色发黑,眼部结缔组织也会出现明显的充血情况,腮部苍白或者呈现为花斑状,整体的死亡率是极高的。慢性型VHS的病程相对较短,同样会出现眼球突出、体色发黑等状况,但死亡率较急性型要低得多。此外还有神经型VHS,患病冷水鱼会出现明显的运动异常,在水中静止、沉降甚至激烈挣扎,病程进展同样较为缓慢。注意VHS的发病规律具有一定季节性特征,在冬末春初季节最容易发生,此时流水水温多在6~12℃,后期气温回升、水温渐暖,上升到14~15℃后,病症暴发率和危害性都会缓慢降低,且鱼种、1龄期鱼苗对该病的反应尤为灵敏,死亡率可以达到80%以上[3],危害性较大,后期还会隐藏在病鱼的粪便、鱼卵中传播扩散,因此要做好检疫与防护。
2.2 真菌类疾病
水霉病是冷水鱼真菌类疾病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别,当鱼体表面存在伤口时,水霉菌动孢子就会在水体携带下运动侵袭,吸收冷水鱼伤口养分并萌发分裂,遇到伤口较深的情况还会侵入肌肉组织。这些分裂出的菌丝危害极大,缠绕黏附在细胞组织上,并且不断分泌蛋白质分解酶,最终导致患病区域组织坏死,患病冷水鱼也会感受到明显不适,表现出焦躁不安、运动失常等状况,最后食欲减退虚弱而死。发生该类病害的原因是较为明确的,比如鱼卵质量过差,引进鱼苗存在外伤或者养殖密度过大等,在水温15~20℃的环境下,霉菌活跃度还会明显上升,生长繁殖及传播扩散极快,因此捕捞、转运过程中务必要做好防护,避免冷水鱼出现外伤,对于养殖密度的控制也要尽可能科学合理,减少水霉病菌的滋生和感染概率。
2.3 寄生虫疾病
三代虫、小瓜虫是虹鳟等冷水鱼养殖中最为常见的寄生虫病诱因,前者通常寄生在体表、头部、腮部等处,可以在锚钩作用辅助下紧紧依附,损伤冷水鱼表皮组织,当寄生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后,鱼体表面还会出现灰色黏液,患病鱼群集体出现食欲减退、消瘦虚弱等情况。三代虫的分布是极为广泛的,我国云南、辽宁、甘肃等地均发现过三代虫流行案例,春夏季节水温升高至20℃左右,三代虫的活跃性和繁殖能力还会得到加强。小瓜虫病同样可寄生于冷水鱼体表,部分情况下还可以侵袭冷水鱼口腔、眼球等组织器官,使眼球出现浑浊发白等情况,同时导致皮肤组织增生发炎,对患病冷水鱼进行诊断检查时,可以发现皮肤表面出现多个病理性白点,寄生数量过多时,还会在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薄膜,长期吸食体表养分并造成冷水鱼鳞片脱落、腐烂,最后招致死亡。稚鱼阶段的鲑鱼对该种寄生虫反应最为敏感,经常会引发急性死亡,在15~25℃条件的密养池中最为多发。
2.4 肠炎及烂鳃病
肠炎多由鳗弧菌引发,患病冷水鱼鳍条基部充血严重,且体色发黑、肛门红肿,病理解剖后还可以发现肠道等处有明显的发炎症状,部分情况下还会出现出血点,淡黄色黏液、溃疡等局部分布,排出的粪便性状也会发生改变,呈现出黄白色黏液状。该种疾病流行范围较广,数月到1岁龄的虹鳟鱼等冷水鱼均可感染,且后期病程发展迅速,死亡率也相对较高。造成该种情况的原因较多,饲养过密、水质污染甚至饲料变质等,均可能加剧感染风险。与之类似的还有细菌性腮病,球菌、杆菌等均可能成为致病诱因,患病冷水鱼会出现食欲下降等状况,仔细观察可见鱼鳃部位淤血、肿胀,后期甚至出现腮盖难以闭合的情况,腮丝棒状化趋势显著。该病症同样有一定的发病规律,在13℃水温环境下更容易出现。
2.5 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多由投喂管理不当引发,常见的如肝脂肪变性病,如果投喂环节饲料发生氧化、霉变,或者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脂肪酸、维生素等过于匮乏,该种病症的发病概率就会显著上升。脂肪作为多种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在冷水鱼饲料中占据的地位极为关键,但脂肪来源选择不当同样会导致肝脂肪变性病,这主要是因为冷水鱼生长环境温度较低,当饲料中选用温血动物脂肪时,由于熔点不匹配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脂肪氧化的过程中还会产生醛、酮等物质,食用后造成肝病、贫血等状况,因此饲喂环节最好选择低熔点脂肪,含量控制在35%及以上最佳。维生素同样是冷水鱼投喂环节容易忽略的营养素类型,维A、维D、维B族以及维K、烟酸、叶酸等均是冷水鱼生长必需物,长期缺乏很容易导致体重下降、免疫力受损等状况。
3 冷水鱼流水养殖常见病害防护与治理技术探析
3.1 做好免疫清洁工作
疾病预防在冷水鱼养殖工作中重要性显著,由于集约化模式下鱼群采用流水养殖方式,鱼群本身的活动变化较为隐蔽,不容易直观观察和识别出来,一旦发生真菌性、细菌性疾病后诊治难度较高,投加内服药时也只能依靠鱼体自身摄入,如果疾病较为严重甚至已经失去摄食能力,那么诊疗难度会更高。而体外用药生效范围又相对有限,对于大规模养殖来说适用性明显下降,因此实践中务必要做好免疫、防护工作,通过主动免疫和定期清洁减少真菌、细菌侵入可能,从根源上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对于细菌性肠炎病症来说,可以使用甲醛灭活苗进行主动免疫,施药方法为注射、口服或浸泡,细菌性腮腺炎可以使用杀鲑气单胞菌疫苗,部分真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并未有高效免疫药物,主要通过定期清洁和消毒来预防。注意肌肉注射法使用环节,通常在背鳍基部下针,进针角度维持在30°~40°,根据鱼体大小确定深度[4],口服免疫环节,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用药剂量、次数,防止剂量过大使鱼体产生耐药性,同时也避免药物残留影响冷水鱼食用安全性。
3.2 规范消毒打捞流程
从前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养殖场所清洁度不够、冷水鱼体表损伤等是造成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感染的重要诱因,因此实践过程中务必要做好质量把控,严格规范养殖地消毒打捞流程。打捞时要做好防护,避免渔网、运输船等意外磕碰冷水鱼,造成表皮损伤等问题,打捞完成后也要及时用2.5%~3%的生理盐水浸泡消毒。若亲鱼在繁殖过程中出现损伤,切不可置之不理,而是要用孔雀石绿软膏涂抹患处,防止细菌侵袭感染。现场要建立起完善的消毒工作制度,流水养殖的水源可选取山涧溪水、冷泉水等,不仅要水量充沛,更要确保清洁无污染,另外设置检疫池,池内用水要确保独立且不能循环使用。作为冷水鱼栖息的主要场所,池塘环境清洁度至关重要,池壁尤其容易滋生、黏附各种细菌,要定期洗刷消毒。如果已经发生细菌性肠炎、腮病等病症,则要及时捞出病鱼,用强氯精等药物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维持在0.4~0.5mg/L即可。对于发生寄生虫疾病的养殖池塘,还需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将小瓜虫等的孢囊彻底杀死。如果发现真菌类疾病肆虐迹象,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消毒措施,在鱼卵孵化等特殊节点尤其要给予关注,可以用7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消毒,初次消毒时间维持在10~15min,后期每隔一段时间消毒一次,发病鱼池也要迅速加注新水,同时泼洒漂白粉等消毒用品。
3.3 科学开展诊断治疗
冷水鱼疾病多具有一定突发性,患病冷水鱼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异常性状,疾病初期加强识别和诊治可以将危害降到最小,最大限度阻断疾病传播、扩散风险。基于此,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要做好识别管理,通常来讲健康的鱼群应当是反应敏捷、喜欢集群的,饲料落水后会激烈抢食,患病后则会出现以下几种表现:(1)活动行为异常,比如活泼度、集群度下降,部分冷水鱼沉降到池底且静止不动,部分则在池边缓慢游动,对外界声响等刺激反应迟钝,后期甚至会出现回旋式游动情况,摄食量也明显减少,打网筛选后发现死亡病例增多。(2)鱼体变化,正常状况下冷水鱼体表应当是光滑、富有光泽的,患病后冷水鱼体表发黑或发灰,甚至附着黄色黏液,腮部、眼球等位置出现充血症状,腮盖向外张开闭合困难。(3)内脏器官变化,对患病冷水鱼进行解剖检查,会发现其腹腔内部发生病理性改变,充满半透明液体且肠壁变薄,肝脏等器官还会萎缩、肿大。如果饲养中出现此类情况,就要及时开展专业性诊断,并根据症状对症下药,对于细菌性腮病来说,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浓度控制在1~2mg/L左右,同时在饲料中掺入磺胺类药物,每千克鱼掺量维持在150~200mg即可。对于寄生虫疾病来说,则要做好清洁与消毒,可以用90%的晶体敌百虫浸泡病鱼[5],浓度控制在1~3mg/L,时间维持在20~30min,以达到杀虫诊治的目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冷水鱼流水养殖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可以为农产品品类的丰富、区域农业产业的优化提供强劲助力,实践中务必要正视其价值功能,结合冷水鱼习性特征科学选择养殖场地,优化调整冷水鱼流水养殖密度,防止过于集中造成的缺氧、代谢物增多问题,同时强化对冷水鱼疾病的监控和识别,积极完善免疫清洁、消毒打捞流程规范,把握好诊断治疗要点,为冷水鱼丰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