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自治县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3-01-21唐锦志
唐锦志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黄田铺镇政府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永州 425006)
1 前言
基层动物防疫员是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一支推进现代畜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任务,不仅负责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强制免疫工作,而且协助开展疫情普查、宣传、协检、档案填写等工作,发挥着联系广大养殖(场)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其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提供服务的优劣、队伍的稳定不仅关系到畜牧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全稳定。如何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踏实苦干的基层防疫队伍,推动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当前畜牧行政部门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2 江华瑶族自治县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江华瑶族自治县基本情况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湘西地区开发县和革命老区县。全县总面积3248km2,共辖22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499个行政村。2020年12月成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2020年全县出栏肉猪52万头,肉牛4.6万头,家禽400万羽,同比分别增长0.85%、2.2%和23.07%,肉类总产量4.86万t,水产品产量2580t,同比分别增长2.8%和1.2%,牧渔业产值11.75亿元,同比增长8.8%,占大农业总产值的39.2%。全年共开展产地检疫生猪12.2万头,牛2.6万头,羊2.0万只;屠宰检疫生猪11.35万头,检出病害猪18头。河路口边境站加强对过境车辆检查,全年共检疫消毒出境车辆1426台次,查验猪52095头,牛6000余头,禽类120余万羽。
2.2 江华瑶族自治县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现状
根据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对全县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1日,全县共有66名基层动物防疫员。
2.2.1 性别结构不合理,男女比例失调
在66名基层动物防疫员中,其中男性57名,占86%,女性9名,占14%。男女比例为6:1。除了河路口镇、白芒营镇、桥头铺镇、码市镇、沱江镇这些人口密集的大乡镇,有少数女性动物防疫员外,其他乡镇动物防疫员均为男性,这说明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员男女性别比例存在失调的现象。
2.2.2 年龄结构不合理,服役年限过长
在66名基层动物防疫员中,年龄在50周岁以上有12人,40~50周岁有14人,30~40周岁的有38人,30岁以内的2人。分别占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员的比例为18%、21%、58%、3%。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共29人,占44%;工作年限为10~19年的有15人,占23%;工作年限为20~29年的有6人,占9%;工作年限为30年以上的有16人,占24%。全县所有基层动物防疫员平均工作年限为21.3年,这充分说明了全县青年动物防疫员力量严重缺乏,将较难适应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期发展需要。由于受编制、收入水平、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动物防疫工作对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吸引力不够,近6年来全县新进动物防疫员仅有1人,意味着动物防疫后备力量严重匮乏,长此以往将出现动物防疫工作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2.2.3 文化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不高
在66名基层动物防疫员中绝大多数是畜牧中专学历,而大专学历者为数不多,本科学历者更是凤毛麟角。在66名基层动物防疫员中,大专学历5人,中专(高中)学历56人,中学学历5人,分别占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员的比例8%、85%、7%。高中以下学历的动物防疫人员绝大部分是跟师学徒或随父学艺,文化素质低,年龄偏大,业务学习受限,照顾性的考进入了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其防疫技能主要来源于生产实践,他们虽通过了上岗培训考核,但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专业基础非常薄弱,较难接受新的防疫理念和新的技术,对防疫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处理能力不强,服务质量较欠缺。虽然随着形势发展,有45人参加了畜牧兽医的大专函授班学习,但仍难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要。
2.2.4 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执业水平不高
当前,在66名基层动物防疫员中,技术职称呈金字塔结构,获得技术员职称的有11人,占17%;获得助理兽医师和助理畜牧师的初级职称的有30人,占45%;无畜牧师和兽医师中级以上职称;其他无职称评定的共25人,占38%。全县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中,共有检疫员45人次,占68%;共有防疫员66人次,占100%。
2.2.5 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作设施缺乏
近年来,国家虽然投入资金对乡镇动物防疫站进行改建,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难到位,乡镇动物防疫站改扩建项目的效果不佳,全县22个乡镇动物防疫站,只有桥市乡、清塘乡、大石桥乡、桥头铺镇、界牌乡、小圩镇6个乡镇动物防疫站有自己的办公用房;大锡乡、湘江乡等6个乡镇动物防疫站经过与乡镇政府协调,搬入乡镇政府大院进行办公;河路口镇、沱江镇、码市镇10个乡镇动物防疫站是租赁居民住房或者在自家建房里办公。乡镇动物防疫站不仅缺少业务用房,而且无疫苗冷藏室、检疫检验室、防控物资储备室等。22个乡镇动物防疫站有冷藏柜22台、冷藏包66个、铝制煮沸消毒锅46个、瓷盘50个、镊子100把、剪刀89把、注射器130把等基本的设备,缺少必备的消毒、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和检测设备、化验仪器等基础设施,仅凭一个出诊箱、一支体温表、一把注射器、几颗针头就构成了出诊设备。当前疫病种类增多、病原变异快、流行特点复杂多变,一些疫病虽然经过免疫,但免疫效果如何,免疫抗体水平怎样,以及需不需要免疫,是否真正达到了对该病的切实监控,由于没有任何检测设备做测定,这些都一无所知。虽然,全县从2010年开始,已经着手对免疫畜禽进行免疫抗体测评,但由于经费、条件等限制,成效不大。
2.2.6 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不健全,补偿费用低
基层动物防疫员在免疫工作中,因畜禽机体差异、环境因素等客观因素影响,被免疫动物会出现免疫反应,甚至导致死亡,虽2008年1月1日起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明确规定“因依法实施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的应及时给予补偿”,但在操作层面上无具体标准和办法,实际发生免疫副反应时,由防疫员出示证明,交到县畜牧水产局,再由县畜牧水产局上交市畜牧水产局,但近几年由于某种原因,上级部门一直没有拨付免疫副反应费用;而且由于补偿费用过低,比如一只耕牛可以卖几千块钱,免疫副反应死亡后,才补偿几百块钱,导致一些畜主对正常的防疫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防疫员对其动物进行免疫,
3 对策
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尽管江华瑶族自治县基层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环境差、任务重、难度大、待遇低,但其仍然对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财政投入不足、政策支持不够、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是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中的大核心问题。
3.1 加大动物防疫财政投入,稳定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动物防疫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是该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提供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继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范围,……”。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1.1 加大动物防疫的资金投入
当前,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应建立健全动物防疫经费保障机制,将乡镇防疫站办公费用、管理费用、计划免疫购苗经费、防疫工作的成本,尤其是冷链体系的运行费用,纳入年度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追加,保障动物免疫、监测、扑杀、消毒、疫情应急处置等工作的开展。还要加强对动物防疫经费的统一监督和管理,防疫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做到专款专用。
3.1.2 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畜禽防疫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必须有冷藏设施、化验药品仪器、防疫用品器械等。因此,要继续通过国过扩大内需及项目建设投入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加强乡镇防疫站基本的办公、休息、集中学习的场所建设;加强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控制及扑杀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冷柜、冰箱、疫苗冷藏箱等冷链设备,化验、检疫等设备;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的原则,每个动物疫病监测点,能开展免疫抗体检测、常规疫病诊断。进一步提高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服务能力,以满足时代发展的步伐和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3.2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优化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兽医工作队伍,必须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因基层防疫员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工资待遇等因素导致基层动物防疫员防疫体系建设运转不规范。因此,建立一支稳固有效的基层防疫员队伍,并形成有效地管理运行机制,是落实好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的关键。这也是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要求一致的。
3.2.1 加强技术培训,鼓励进修深造
扩大“阳光工程”和“知识更新培训”的覆盖面,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员知识培训,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畜牧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县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计划和在岗培训制度。每年对基层防疫员进行1~2次系统培训,重点讲解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系统地学习动物疫苗的保管与使用,动物疫病的预防、疫病普查、疫情报告、当前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诊断和防疫技术,突发性动物疫病的病料采集;疫区封锁、动物隔离、捕杀等专业知识和技术要领。鼓励基层动物防疫员在职进修学习深造,抓好防疫员理论的学习,丰富专业和相关知识,提高其业务素质、分析、判断形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一支与发展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基层动物防疫队伍,逐步达到人员专业化、技能化水平,使基层动物防疫员掌握多种畜牧兽医技术,更好地为农牧民提供各项服务。
3.2.2 重视人才培养生源,实行定向培养计划
“从2010年起国家面向农村高中毕业生实行招生单列,放低门槛,适当降低分数线,定向招录和培养大专教育的农村卫生技术医疗人才,毕业后直接到农村从事医疗服务工作,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服务”。县畜牧水产行政部门完全可以参照此做法,委托农学高校招生、办班,为有志献身农村畜牧水产事业的农村应届毕业生提供“定向培养,免费学农”的平台和机会,让其享受在学校学习期间获得减免学费、补助生活费、优先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优先获得勤工助学的机会,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顺利完成学业。逐步实现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专业化,使其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3.2.3 完善人才制度,引进优秀人才
及时建立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人才引进机制,充实基层动物防疫队伍。首先优化人才工作环境,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工作氛围,打破传统的歧农观念,不断加大吸引高学历人才工作力度,保证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畅通。营造拴心留人的干事创业环境,注重设置基层防疫项目,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形成以业聚才、以才兴业的良性循环。
3.3 完善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减轻防疫人员工作压力
造成免疫副反应的原因很多,如动物的个体差异,当然也不排除疫苗质量、运输保管等因素,免疫副反应客观存在,难以避免。因此,要完善动物免疫副反应补偿制度,明确动物免疫副反应认定标准和程序、补偿标准和办法等,让基层动物防疫员操作时有章可循;同时,建立免疫副反应责任界定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
4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江华瑶族自治县繁重动物防疫任务与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现状已成为一对较为突出的矛盾,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同时,基层动物防疫员又是四级动物防疫体系中最基础的部位,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对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保护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