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推进高校“四史”教育的内在关系与优化路径

2023-01-20李茂红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四史三全育人育人

李茂红

(百色学院,广西百色 533099)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2021年以来,全党全国以党史为重点,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加强构建“三全育人”体系,以多种形式开展“四史”教育。

为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理论界围绕高校“三全育人”和“四史”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两条主线开展。

第一条主线是关于“三全育人”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研究,包括“三全育人”本体研究、体系的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等。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376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之后,党和国家出台系列文件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2]例如,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3];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4]。学界围绕高校“三全育人”进行了系列研究,如邓国彬针对高校三全育人协同保障机制不健全、育人实践创新性不够和科学评价体系缺乏等现实问题,认为科学构建新时代“三全育人”格局体系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协同联动、创新实践模式、完善科学评价体系。[5]董秀娜和李洪波从协同理论角度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包括教育主体协同、教育过程协同和教育资源协同三层内涵,在具体路径上要通过构建“四位一体”教育主体协同机制,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全员育人。[6]张振霞结合高校“三全育人”的内涵和战略意义,从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三全育人”教育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育人合力、有序衔接、多方联动的实施路径,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

第二条主线是关于“四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研究,主要包括“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第二课堂的方法和途径等。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推进“四史”教育,要求“四史”教育同高校办学育人相结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8]158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申:“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10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要求:“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9]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的重要讲话内容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纵横古今,对“四史”教育话语体系和高校思政学科建设体系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为高校在开展“四史”教育指明了方向,推动高校在思想政治建设中把学习党史和国史同爱党、爱国紧密联系起来。

学界围绕高校“四史”教育进行了系列研究,如宋俭和廖玉洁阐述“四史”教育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意义,是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举措。[11]李丹和徐晓风提出“四史”中蕴含育人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历史思想智慧,应不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四史”教育为内容,从提升和完善课程思政理念和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12]周苏娅从逻辑关系、现实意义、发展策略三重维度揭示“融入”的科学合理性、时代价值性、发展方向性,旨在动态发展中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提供基本思路和发展指向。[13]

“三全育人”要求高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而“四史”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高校开展“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所以,“三全育人”和“四史”教育在高校中都指向“立德树人”。因此,本文遵循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文件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全育人”和“四史”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借鉴学者的相关研究,探讨“三全育人”与“四史”教育的内在关系,以及“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推进“四史”教育的路径优化问题。

二、高校“三全育人”与“四史”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剖析

“三全育人”作为一种发展的、开放的育人体系,包含了高校十项基本思想政治育人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不能只作为一般原则和教条来随意使用,只有作为推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体系来把握,才能在高校切实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四史”育人的目标。“四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学科知识,但“四史”绝不仅仅是历史学科教育,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引领大学生政治导向的功能。高校“四史”教育是“三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具有共同的实践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都以“立德树人”为共同目标。

(一)“三全育人”与“四史”教育之间具有共同的实践基础

“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制保障和实践指导原则。“三全育人”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14]。“全员育人”从“育人”主体规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体人员: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职员工,不仅包括学校一线教师、行政领导、辅导员,还包括学校后勤、管理、服务等岗位人员,涉及岗位人员众多。“全过程育人”从“育人”历程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时间段,贯穿了大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甚至延伸到入学前和毕业后的时间段,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备课授课、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在内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时间跨度重点集中在高校整个阶段。“全方位育人”从“育人”范围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了高校显性和隐性的教育内容,包括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学生成长成才的各方面教育内容。

“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史”教育不是孤立的、单纯的史实呈现,而是具有鲜明的学科性和思想政治性的特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以理论课程形式或与其他课程的交融方式或以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涵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时,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15]“四史”以其学科性和思想政治性培育学生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三全育人”和“四史”教育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之间具有共同的实践基础,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四史”教育不仅以理论课形式开展,而且融入其他课程或以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通过“三全育人”贯穿“四史”教育过程,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体系指导下开展“四史”教育。

(二)“三全育人”与“四史”教育之间有共同的实践目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16]32中国自古重视对人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人立于世的要求。“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三全育人”体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高校的课程、实践、科研、文化、管理、资助等“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和实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全面开展,创造了全新的育人生态环境。高校作为育人的关键主体,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17],通过“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从时空范畴全覆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在高校“四史”教育中,大学生要明晰自己国家的历史,从历史中认同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四史”以其史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涵养了高校学生历史思维、政治站位和理论水平,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18]33,认识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通过“四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三全育人”和“四史”教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具有共同的实践目标,即“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19]的根本问题,“四史”教育在高校中充分发挥了育人的作用。两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着“立德树人”同向同行的目标。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推进“四史”教育的要求

“三全育人”背景下推进“四史”教育,就是在高校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四史”教育。“全员育人”主体在“四史”教育内容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过程育人”以学生学习“四史”的整个时间段为主,跨越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学生在主要时段中的“四史”学习教育反馈“三全育人”体系方法推行的实效;“四史”连续且系统的史料内容和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检验“全方位育人”体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文化、科研、组织等进行实践,探索发展“三全育人”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在此过程中,“三全育人”具有方法论意义,指导“四史”教育实践,而“四史”教育通过实践检验“三全育人”体系的科学性。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四史”教育的优化路径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各高校立足本校实际并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四史”教育。笔者通过对广西区内部分大学生进行网络平台的问卷调查,分析广西高校在“三全育人”体系下开展“四史”教育活动的情况。此次问卷调查是使用“网络问卷星”平台对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进行调研,共收集1277份问卷。问卷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题目,即通过学生在高校“四史”教育中的认知、态度、需求来探索符合学生的成长之路。问卷设置16道题目,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主要从三个维度了解大学生对“四史”教育的认知情况:第一,从教育主导者(全员)维度,了解学生对“四史”教育主导者的认知;第二,从时间(全过程)维度,了解学生学习“四史”的历程、不同阶段“四史”教育的针对性;第三,从空间(全方位)维度,了解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动静环境,了解学生关于“四史”的学习动机、心理倾向、具体实践等。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合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实践和“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四史”教育的情况,得出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主要有这么几点:第一,就“四史”教育主导者而言,思政课教师是“四史”教育的主力军,其他教师在“四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教师在教育途径上仍需探索学生易于接受的多样化教育方式;第二,就“四史”内容而言,教师关注地方资源的挖掘和使用,得到学生的认可,使“四史”教育内容和地方资源得到有效融合,深化了“四史”教育的内涵;第三,就“四史”教育方式而言,部分广西高校主要以课程为载体,以系列主题活动、融入其他课程或是其他实践活动开展“四史”教育,但是并未形成“四史”教育体系。

本文立足此次调查问卷结果,结合各高校开展的有效案例,拟从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建立一贯制全程育人体系、建立动静相宜的全方位育人方式三个方面来探究“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四史”教育的路径优化问题。

(一)建立全员协同育人机制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20]500-501国家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体现“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立德树人”和培育国家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21]高校“四史”教育的推进,要建立以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全员协同育人机制,思政专任教师为主,其他专任教师、行政人员共同参与育人过程,提高学生对“四史”的认识。

1.建立高校顶层设计者协同育人机制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党委对本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14]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党委主要肩负着全面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及政治责任。例如,问卷中的一道单选题“您的学校对‘四史’教育重视吗?”学生回答“非常重视”占41.05%,“比较重视”占46.59%,“一般”11.35%,“不太重视”占0.7%,“完全不重视”占0.31%。通过此问答及深入探究,以学生的认可度为参考,高校应建立“四史”教育顶层设计者全员协同育人机制。高校以党委领导,党政结合,各部门相协调,从顶层到一线进行一体化设计,对推进“四史”课程、活动、实践等给予有力的保障,如“四史”教育的组织领导、宣传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学分要求、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教师教学要求、“四史”课程建设、“四史”教育评价等形成高校顶层设计的协同育人机制。

2.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兼教师协同育人机制

“四史”教育以思政课教师作为主要专任教师力量,其他课程教师由于同时兼有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可作为“四史”教育的兼任教师。高校“四史”教育的开展需要这两支教师队伍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建立专兼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如问卷的一道多选题“哪些教师讲授‘四史’内容较多?”学生回答“马院思政教师”占87.31%,“专业课教师”占53.41%,“公共通识课教师”50.9%,其他“课程教师”占30.7%。在“四史”教育中学生对马院思政课教师的认可度最高,其他教师在课程中融入“四史”内容有待提高;单选题“教师讲授‘四史’的过程中能激发您的学习兴趣吗?”学生回答“完全符合”占16.13%,“大部分符合”占51.45%,“有点符合”占27.33%,“有点不符合”占4.07%,“大部分不符合”占0.78%,“完全不符合”占0.24%。两支教师队伍如何激活“四史”教育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四史”课程的专业教师,要求在政治上过硬、知识上深厚且信仰坚定。教师的“四史”理论知识要扎实,要熟知“四史”内容,并能对“四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进行解读和运用;还要能结合当前国内外态势解读“四史”知识。另一方面,“四史”教育兼任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对“四史”教育的主体内容要熟悉,并能结合教学内容有效融入课程,不能使“四史”知识人为地割裂,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四史”的基本史实,并结合学科结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对学生准确地传播真理,能够因地制宜地打造课程思政的精品,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

3.建立高校师生协同育人机制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四史”教育是学生主动获取,从而进行内化的过程,如问卷中的一道单选题“如果不是必须,您会自主学习‘四史’相关内容吗?”学生回答“经常”占15.67%,“有时”占59.04%,“很少”占22.24%,“不会”占3.05%。通过此问卷的回答,可了解到部分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任重道远,需要大力提高学生“四史”教育主动参与率。从学生学习“四史”教育的角度,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各方面都离不开网络,网络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也考验教师在网络社会的教学能力,建立师生协同育人机制成为必然要求。“四史”教育育人目标的达到,离不开师生协同共进。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探索革新,树立正确的“四史”教育观。高校“四史”是不同研究对象的四门具体历史学科,也是四门历史课程,但是在一定意义上,“四史”教育更重要的是政治思想和历史思维的培养,其范围已经超过了历史事件本身,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站位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看清楚历史的真相。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历史观,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清楚“四史”间的接续传承,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教师在“四史”教育教学方式上应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以学生熟悉的网络话语体系,通过高度凝练、极具趣味、可视性表达方式传播“四史”育人价值,通过教学方式的革新使师生教学相长。

(二)建立一贯制全程育人体系

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时间范畴的角度,在“全过程育人”视角下开展“四史”教育的时间主要是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所接受“四史”教育的历程,甚至延伸至学生入学前和毕业后。高校通过建立一贯制全员育人体系,从时间上确保学生“四史”教育的时效性。

1.整体设计推进“四史”一贯制育人体系建立

对大学生的“四史”教育时间是延续的,大学生从入校就开始基础的通识必修课学习,接触到“四史”相关内容,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持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持续性。如单选题“您的年级是?”学生的回答中:大一学生占比55.44%,大二占22.24%,大三占12.69%,大四占9.63%。在2021年—2022年第一学期,大四同学基本参加校外实习,参与率最低;大一同学入学时间短,但直接接受“四史”教育,参与活动积极性最高,参与率也最高。在低年级开展“四史”教育较为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选择在低年级开设“四史”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较为合适,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整体设计“四史”教育时段内涉及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以一贯制全程育人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时期。建立“四史”一贯制育人体系,即从大一到大四整体设计思政课程体系,并将“四史”教育设置其中。“四史”教育以思想政治通识教育课程独立开展,且与专业教育课程融入协同育人。

2.梯度设计推进“四史”一贯制育人体系建立

大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对学习“四史”的总体需求具有差异性,高校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和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具有梯度的“四史”教育课程和活动,使“四史”教育的开展更符合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例如,问卷中的一道单选题“您为什么学习‘四史’相关内容?”学生回答“兴趣、喜欢”的占17.78%,“提高个人历史素养”占60.77%,“学校要求”占15.66%,“其他”占5.79%;问卷中的一道多选题“您对学习‘四史’持什么态度?”学生回答“非常喜欢,很有意义”占74.08%,“没时间学习”占27.64%,“学习用处不大”占12.06%,“相关内容太枯燥”22.08%,“不清楚”占10.57%,“其他”占19.66%。这两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学习“四史”的认知度,学生学习“四史”的兴趣爱好。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占比较高,学生更多关注个人成长发展。学生态度也给思政教师提出了教育提升的难点和提升空间,即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教学方式转变的挑战。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内容、方式因对象层次差异需形成梯度设计时段,广西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通识课程设置上,大一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融入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大二第一学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融入社会主义发展史。自2021年秋季学期,广西部分高校另设“社会主义发展史”;大二第二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融入改革开放史。大三、大四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和其他“四史”相关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四史”教育与低年级思想政治课融合度最高。在不同时段,教师“四史”教育应根据不同时段的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3.终身发展设计推进“四史”一贯制育人体系建立

高校“四史”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其育人效能还有待提高。例如,问卷中的一道单选题问及学生是否了解“四史”相关内容时,学生回答“经常提起”占25.76%,“偶尔提起”60.38%,“很少,几乎不会”占12.37%,“从来不会”占1.49%。从学生回答可大致了解学生对“四史”在生活中的交流情况,“从来不会”提起的仍有极少数。关心党和国家的过去及未来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延伸至学生终身发展是值得高校思考和践行的一个着力点。

再如,问卷中的一道多选题“您觉得‘四史’教育在哪些方面有帮助?(多选题)”学生回答“思想层面”占95.3%,“个人学习”占78.54%,“以后的工作中”占68.83%,“其他”占34.61%。“四史”教育对学生思想影响最大,认为在个人学习和今后工作有帮助的比例较高,更体现“四史”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四史”教育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应融合“一贯”的特质,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坚守成长的客观规律,以终身发展的理念设计“四史”教育,使“四史”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伴随学生终身。

(三)建立动静相宜的全方位育人方式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22]141学习需要多听、多看,还要实践,扩大知识的来源和范围,学生习得“四史”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深化。恩格斯指出:“绝对的静止、无条件的平衡是不存在的。个别的运动趋向于平衡,可是总的运动又破坏平衡。这样,静止和平衡在其存在之时只是有限制的运动结果,不言而喻,这种运动可以用自己的结果来计量,可以用自己的结果来表现,并且通过某种形式从自己的结果中重新得出来。”[23]65“动静相宜”,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和静适度地交融。从动静哲学辩证关系角度,在“全方位育人”视角下“四史”教育的呈现方式及内容可以视为运动的和相对静止的,高校通过建立动静相宜的全方位育人方式,从教育呈现方式上凸显“四史”教育的覆盖内容。

1.探寻动静互融的“四史”教育过程

“四史”教育主要由各高校相关部门制定制度或方案,以文字呈现的制度或方案相对来说是静止的,通过教师与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等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制度或方案与“四史”教育实施过程是动静互融的。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规定:“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统筹校内通识类课程,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宪法法律等,开设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1门课程……”[24]政策的制定相对是静止的,推行“四史”教育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补上高年级学生缺失的“四史”教育,需要高校制定相应的教育制度或方案,与教育过程相结合,实现动静互融。同时,师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开展“四史”教育,实现了动静互融,如问卷中的一道多选题“您的学校开展过哪些‘四史’学习活动?”学生回答“网络课程”占75.96%,“专门的‘四史’课程”占61.47%,“选修课程”占71.73%,“主题班会”占68.68%,“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占60.14%,“知识竞赛”占73.14%,“参观革命纪念馆、展览馆等”占61.47%,“基本没有开展过”占9.87%,“其他”占15.19%。网络课程占比最高,体现当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选修课程”占第二,和学校课程设置密切相关。各高校在“四史”教育方式上应采取灵活多样且符合学生需求的方式,与本校相关的制度、方案相辅相成,各高校在“四史”教育方式上应探寻动静相融的“四史”教育过程。

2.挖掘动静互通的“四史”教育资源

高校所在地域环境和校园环境蕴藏丰富的“四史”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既是相对静止的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例如,本地的革命遗址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纪念场馆等,校内的“校史馆”“易班”“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一系列“红色”教育新阵地,这些资源在一定时空范畴中是相对静止的,但是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不断扩充变化,教师在充分挖掘校内外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内涵和价值元素时既要关注相对静止的资源,也要了解相关资源的前沿研究。高校要挖掘动静互通的“四史”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实地学习了解相关历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四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高校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结合地方特色,与红色旅游胜地、纪念馆、博物馆、故居、烈士陵园、基地、企业等对接,挂牌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另一方面,教师充分挖掘与“四史”相关的校内外资源,通过组织学生分期有序地学习、参观,把素材变成教材,在历史发生地讲历史,用细节、图片、故事、成就感悟学生,将情感体验融入理性思考,这种教育效果来得更真切、更深刻。

3.搭建动静互助的“四史”教育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5]在网络普及与知识“大爆炸”时代,学生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利用网络获得信息是最为普遍的。例如,问卷中的开放型填空题“您认为开设‘四史’教育有哪些路径可以创新?(多选题)”学生认为通过实践活动开展的占比最高,占65%;视频占比33%;网络占比32%。学生对“四史”教育的需求,是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方向。通过此问题可了解学生对“四史”教育的期望,合理分析“四史”教育创新路径存在的可能性,寻求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方式,对学校“四史”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高校通过搭建“动静互助”的“四史”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更有利于“四史”教育目标的达成。一方面,高校在相对静止的教室空间和激烈变化的网络空间搭建教育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教育的互助模式。如部分高校使用一些网络智慧平台,将课堂教学与网络使用相结合,搭建了学生较为欢迎的线上线下互助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逐步转变传统课堂以单向传播为主的教学模式,建构学生为主体、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手段互助的师生动态学习为主的双向互动型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实现传统课堂与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互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召力。

总之,开展“四史”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高校应切实重视“四史”教育,依据“三全育人”原则将“四史”教育落实、落细。“四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教师培育、学生学习、教学资源的利用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索,在“三全育人”体系下不断创新“四史”教育的途径,才能真正发挥“四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成为富有思想道德的人才。

猜你喜欢

四史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队史连“四史”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