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2023-01-20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
■ 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 黄 敏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将思政教育与美育相结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对此,在“大思政”视域下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功能方面具有统一性、相似性与互补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基础条件。针对当前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面临的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出解决对策,推动二者的深度融合,发挥出二者融合育人作用。
1 “大思政”视域下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1 教育目标的统一性
在“大思政”视域下,立德树人成为根本教育任务,而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符合“大思政”要求。一方面,美育的教育目标是通过正确引导学生对美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欣赏作品,从中汲取文学美。另一方面,思政教育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感知,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美育与思政教育二者在教育目标方面存在统一性,有利于二者在教学中顺利融合,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1.2 教育内容的相似性
美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本质上均比较重视学生精神内在的教育与发展,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培育,基于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相似性。一方面,思政教育通过良好的道德品质感化人,采用榜样激励人,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而美育通过对美的认识与感悟,不断陶冶学生情操,从美的作品中感悟人文素养。另一方面,思政教育通常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榜样、道德品质等元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美育也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中发现美与感悟美,并通过美的教育提升审美价值与素养。二者在教学内容中均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开展教学,为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可能。
1.3 教育功能的互补性
思政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而美育的主要功能是发现与感悟真善美。二者可以在教育功能方面进行互补,相互进行补充教育。一方面,思政教育可以吸取美育内容,通过美的事物进行引导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美的事物中获取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优良的品质。另一方面,美育可以对人的精神、思想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与道德观,在对美的追求与欣赏中,促使学生的情感与心境更加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二者可以在教育功能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形成融合育人的效果。
2 “大思政”视域下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意识薄弱
在“大思政”视域下,教师未认识到二者融合的重要性,缺乏融合意识。一方面,教师对“大思政”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大思政”只是顺应时代潮流,应付任务而实施的,导致在“大思政”视域下忽视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将其作为应付任务,导致大多数教师对二者为什么融合、如何融合缺乏充分认识,更不会花费精力在二者的融合上,进而导致对二者融合意识淡薄。
2.2 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不合理
一方面,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比较单一。通常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创新,将重点放在理论的传授上,无法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导致美育与思政融合育人作用在生活实践中无法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通常以大课程为主,由几个班级或者几个专业的学生共同开展教学,无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这种单一固定教学模板下,学生的自主性不高,缺乏创意,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2.3 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深度欠佳
在“大思政”视域下,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其深度欠佳。一方面,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将美育与思政合并,将二者生硬拼凑在一起,对二者的融合深度把握不足,导致二者融合教育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没有把握住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美育与思政内涵与价值没有全面掌握,进而在对二者进行融合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深度融合,大多数停留在简单的融合层面,导致二者融合效果欠佳。
3 “大思政”视域下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
3.1 正确认识与落实融合教育理念
在“大思政”视域下,教师应正确认识到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发挥出二者融合育人效果。一方面,在“大思政”视域下树立融合育人理念。“大思政”视域下,要求促进思政工作的全面开展,并实现“三全”育人格局。而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推动思政工作在学校各专业中的全面实施,进而达到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将融合教育理念与“大思政”的全面育人理念相结合。在“大思政”视域下,需要明确“三全”育人的重要性,在对学生全面育人过程中,需要融入美育与思政融合教育理念,无论是在线上线下,还是课内课外,需要全面观察融合教育理念,凸显出融合教育的作用,达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美育与思政融合教育重要性,从根本上意识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功能,坚持二者的融合发展,通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三全”育人格局。
3.2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元融合措施
首先,建立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平台,充分挖掘网络中有价值的美育与思政资源。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账号、学校网站等,对网络中有价值的美育与思政资源进行充分发掘,以此建立教育资源库,为融合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支持。借助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案例进行教学,将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责任感,学习与掌握主流思想,增强政治判断能力与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开展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共享性、开放性特点,将美育的艺术内容与思政教育的技术内涵有机融合,通过视频、音频、图文结合等方式展示更多的美育与思政教育内容,向学生传播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美的作品创作中,如短视频作品、文创作品、网页海报等有关美育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创作,促使美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
最后,开展线上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让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中均能获取参与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的途径,合理控制网络教学时长,借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开展美育与思政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美育与思政教育内容。
3.3 增强教师融合能力,营造融合氛围
一方面,增强教师融合教育能力。由于美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是两个育人系统的协同合作过程,需要教师增强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育能力,准确掌握政治判断能力与责任意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融会贯通到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教育中,准确把握学生学习与成长规律,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使教师在道德品质、政治、心理、审美等方面提升自身素质,并形成自身的综合素质结构体系,掌握融合教育规律与方法,将其更好地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融合教育氛围。在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其营造良好的融合教育氛围,为二者深度融合提供环境支持。首先,需要突出校园文化环境的审美特点。将精神文明内涵融入到校园景观中,以便达到育人的目的,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审美价值,确保校园环境具有独特的审美性与感染力,需要根据学校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对校园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在校园场所中合理布局,实现自然、人文、经济实用的和谐统一美,确保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如在校园内张贴名人名言,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图书馆中丰富馆藏,设计美育与思政教育专题图书,合理布局图书馆结构,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图书与优质的服务;在食堂张贴节约粮食标语等,将思政内容融入到校园环境中。其次,学校或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各种文化活动,通过文化活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凸显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育人作用。例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诗歌朗诵、书法、传统文艺活动等,在纪念日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学习红色文化精神。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4 结语
总之,在“大思政”视域下,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教育在“三全”育人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快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