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2023-01-20黄建军

活力 2022年22期
关键词:红色育人思政

黄建军 陈 群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泰州 225300)

引 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出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各地区有关部门和各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也有了更明显的重视和更有效的举措。现如今,高校已经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首要政治任务。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近年来陆续印发了相应的指导文件,在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红色文化洋溢着凛然正气和昂扬激情,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诉求,体现着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的崇高品质,不仅凝聚着珍贵的历史记忆,并且已经积淀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增强新生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在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上程度较高,但也存在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度较低,认为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对于参加学校展开的各类活动也不够积极,总体表现出随遇而安的状态;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没有课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在宿舍睡觉、打游戏,去图书馆的次数越来越少,临近考试时才会临时抱佛脚进行突击复习,对于成绩多数也是抱着只要及格就行的态度;三是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积极的态度与明确的目标,毕业后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岗位标准存有较大差距。而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高尚品格与爱国精神,特别是在长期奋斗中构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进而激发和培育新生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契合高校立德树人基本教育理念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重要的后备人才力量,也是国家未来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普遍处于20岁上下,这个年龄段是一个人优良品格和精神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若能接受优质的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与精神。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仍然重智育轻德育,轻视或弱化思政教育工作。高校应有效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通过革命战争时期伟人的红色事迹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让大学生能够成为拥护党与国家的积极分子,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思政教育方式切合了高校立德树人基本教育理念。

(三)培育新生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如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做出了明确的部署要求。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社会的发展,部分大学生缺少对政治的敏锐度,自身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阅历与成熟程度都是有所不足的。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加上自身的政治判断力和领悟力不足,影响整体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

针对上述问题,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让大学生了解红色事迹,近距离参观革命活动者的故居及根据地,激发大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通过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来让大学生感受到当前国家昌盛与社会安定的来之不易,使其对现如今的生活倍感珍惜。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持续培育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奋斗、刻苦学习,在未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不高,对红色文化认知不足

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受到了一定影响。国际社会频繁的动荡及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融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受到了影响,尤其在大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自身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就容易遭受外部不良思想与风潮的干扰,导致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薄弱。同时,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也存在一定不足,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枯燥无味的,是跟不上时代的。此外,由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大学生的经济情况较好,因此面对一些外界事物往往会抵制不住诱惑,对于新鲜事物较为感兴趣,而对于红色文化感觉与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不匹配的,对红色文化缺乏相应的认知,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较为薄弱,对红色文化没有求知欲。

(二)思政教育创新力度不足,无法契合大学生需求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方式还遵循着传统的方式,只是通过课堂或者讲座的方式对地方红色文化进行讲解,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为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在这种思政教育方式下,创新力度不足使得教学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为浅薄的层次,大学生虽然能够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大概的了解,却无法深入红色文化深处进行探索,无法将红色文化资源中的优质内容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与道德素养中,这种思政教育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无法契合的。

(三)思政工作队伍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对红色内容讲解较浅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开展思政工作队伍的红色文化素养是存在一定不足的,在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上无法达到均衡,不能有效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育教学之中,致使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强。久而久之,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就会较为抵触,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一些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中,自身的思想存在松懈问题,并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对红色内容的讲解较浅,在教学中没有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去讲解,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削弱了红色文化育人实效。

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若想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与价值,就必须提升人民群众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和认同,将地方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融入学生心中。但是,从当前我国部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来看,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性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社会方面应该针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关注,充分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与价值。让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功用,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

(二)提升地方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程度,完善思政教育体系

在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高校的教育作用,将高校作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础,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教育文件。总的来说,高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充分融入思政教育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收集相应的红色文化,完善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课程,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的教师团队,定期进行学习培训,加强思政教育质量,巩固思政教育价值。

(三)将地方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成长

在传统的思政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单一化的讲解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是现如今,随着地方红色文化逐渐融入思政教学,再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是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标准的。在这个基础上,应该积极拓展教学方式,利用创新式教学方法联合日常生活内容,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事件,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将知识与内容更好地展现到学生面前,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理解得更加深刻。

同时,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实践育人,将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积极建设一批实践育人与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可以积极利用革命纪念地、革命纪念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红色文化的内涵,高质量开展红色文化思政教育。高校可以与相关的红色文化场所进行合作,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前往红色文化场所进行教学,通过这种现场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应的革命历史,深入发掘历史事件,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价值,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着红色精神,助力自己的成长。

(四)运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创建线上红色思政教育平台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因此通过互联网开展更加优质的思政教育、传播红色文化就成为可能。在这个基础上,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设置相应的网络教育模式,通过互联网的高传播性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力度。此外,高校还应该深挖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中的内容进行利用,建立相应的红色文化网站,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开展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利用自己的网络官方账号,发布高质量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高校红色文化环境质量。

高校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形成一个红色文化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创建线上红色思政教育平台来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点利用个人时间在线上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开展相应的红色文化交流活动,让教师与大学生都能够在线上进行深度交流,掌握相应的红色文化知识,接受高质量的思政教育。

(五)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高校在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利用校内宣传,通过社团资源等多元化的途径来向学生分享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为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让学生的意识形态变得更加完善,对学习所产生的价值能够予以重视,提升红色情怀。

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的建筑物,如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及食堂等建筑进行宣传,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拓宽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的广度,帮助高校加强红色文化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可以与社会中的红色文化场所进行合作,将其作为高校的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基地,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用这种更加直观的思政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与思想政治素养。

结 语

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能够助力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高校需要一体化构建,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多方位的思政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断激发新时代大学生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自觉增强使命担当,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红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