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
——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实录及点评

2023-01-19刘文坛

辽宁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观沧海刘老师教学活动

邓 鑫 刘文坛

(大连教育学院初中研训中心,辽宁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一、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古代诗歌四首》的《观沧海》。这是我们在初中学习的第一首古诗,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有所收获。

师:关于这首诗,同学们在预习作业中提出了一些疑问。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发现大家集中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二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就围绕问题展开学习,以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屏幕显示)

教学目标:

·运用重音、停连和声音延长等朗读技法,读出古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在具体情境中想象诗歌画面,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运用背景资料、字源知识、意象意境分析等方法赏析诗歌,逐步掌握欣赏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激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背景介绍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写作背景。教材中有相关介绍,同学们打开教材,看课下注释③,请一位同学朗读。

生: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北征乌桓(学生误读为héng)时曾途经这里。

师:注意“乌桓”的“桓”字,应读为“huán”。请同学们动笔在书上注音。

师:老师再对背景做如下补充,请看大屏幕。

(屏幕显示)

乌桓:北方边塞地区游牧民族,当时经常入侵边境,是北方的大患。

胜利: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乌桓和劲敌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

时间:同年九月,写下此诗。

意义:这次胜利稳固了曹操的后方,也为他第二年挥戈南下,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打下了基础。

师:请同学们把课下注释和老师补充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以此揣摩曹操在写这首诗时,心境是怎样的?

生:意气风发。

生:骄傲、自豪。

师:同学们的揣测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

(三)初读——整体感知

师:学习古代诗歌,朗读是很重要的方法。朗读的重音和停连也是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尤其要读出诗句内部的停顿。

(屏幕显示)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师:这位同学不仅读出了句子的停顿,还读出了更高的层次——韵律感。请你以“东临碣石”为例,说一说在哪里做了停顿?为什么停顿?

生:在“东临”后面停顿,因为我发现“碣石”是个地名,所以前面要停顿。

师:这位同学通过注释知道了“碣石”是个地名,所以借助注释读懂内容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那么,没有地名的诗句要怎样停顿呢?比如“以观沧海”这一句。

生:这句的意思是要看沧海,所以我在“沧海”前面停顿。

师:是的。《观沧海》是一首四言诗,确切地说,它是一首乐府诗。请同学们动笔把“乐府诗”写在题目旁边。乐府诗是合乐而歌的,刚才那位同学已读出了一些古诗的韵律感。下面同学们再次练习朗读,读出韵律。本次练读,要注意对重音和声音延长的处理,运用重读、延长声音和适当的节奏,把诗歌的韵律读出来。

(四)品读——入境体悟

师:初步朗读感知后,让我们走进字里行间,细细品读,感悟诗人的情感。

师:对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有同学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澹澹”是水波荡漾的样子,是形容水的,为什么“澹澹”前面不是“河”而是“何”呢?

生:我觉得“水何澹澹”的意思是水多么地荡漾,“何”是“多么”的意思,而不是“河流”的意思。

师:理解得很正确。那么作者想用“何”字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生:一种感叹。

师:是的,是惊叹和赞美。既然“何”字渗透着作者的情感,那么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读,读出惊叹的感觉。

师:接着看“竦峙”这个词。看注释,“竦”和“峙”都有耸立的意思,由此引申出了“庄严、肃穆”之义。在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中,水是动态的,山岛是静态的。所以这句诗就有了动与静的相互映衬。请大家动笔把“动静结合”写在诗句的旁边。

师: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有同学问,既然都已经是“秋风萧瑟”了,为什么还能“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萧瑟”一词在语境中的解释。请同学们查阅字典,看看它有几个义项。

生:老师,字典里有两个义项,一个是形容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另一个是形容景色凄凉。我觉得在这句的语境中,应该是第一个意思。

师:判断得有理有据。在这个语境中,“萧瑟”并非我们通常认为的“凄楚、凄凉”之意,而是形容声音的。同学们把“声音”写下来。这里面不但没有凄凉之感,反而有一种生机盎然的韵味。

师:“萧瑟”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再看“洪波涌起”。如果你是一个视频短片的导演,想来拍一段视频呈现这句诗描绘的景象,你会如何拍摄?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来构思。

(屏幕显示)

如果你是导演,如何拍摄这句诗描绘的景象?

提示:镜头的远近、角度、声音等。

师: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构思?

生:我觉得要拍一个仰视的镜头,这样显得浪更大一些。镜头不用离得太远,能拍到一两个浪峰就可以。要加上水的声音,还要很大的声音,显示浪的猛烈。

师:猛浪若奔,表现海的波涛汹涌,不错。

生:我觉得镜头可以稍微远一些,这样能收进来更多的浪花,更能显示出浪大。可以通过俯视的角度,这样更符合登碣石居高临下观海的意境。

师:很好!你关注到了原诗的视角。

生:老师,我觉得镜头可以拉得再近一些,给浪拍特写,更能体现出汹涌。

师:用特写镜头拍,虽然距离更近了,但是同样可以表现一种“大”。看来俯仰远近皆相宜,都可以表现这种“大”。

生:我觉得先要拍一个俯视的远镜头,这样能表现海的辽阔和波涛汹涌;再把镜头一点点拉近,拍出惊涛拍岸的样子。

师:看来这几位同学都很有做导演的潜质。大家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拍摄展现了画面的立体感。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导演正在拍摄,这样就能走进诗歌的情境了。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拍摄,都要表现海的辽阔和波涛汹涌,依据是什么呢?

生:原诗中有一个“洪”字。

生:还有“涌”。

师:是的,“洪”有“大”的意思,因为“大”才能“涌”。“洪”和“涌”很有表现力,所以同学们能够一下子抓住波涛的特点。

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句诗里面既有日月又有星汉,它到底是写白天的海还是晚上的海?请同学们练习读一遍,思考这个问题。

生:“日月之行”就是太阳和月亮不停地交错旋转,这是想象;“若出其中”是大海把太阳和月亮都给吞纳进去了,这是夸张。所以这与写白天的海还是晚上的海没有太大关系。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想象?

生:我觉得是“日月之行”这句话。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太阳和月亮不可能一直在交错旋转,所以是想象出来的。

师:是的,这里把日月运行的速度和时长夸大了,所以你认为是想象。

生:我觉得两个“若”字能看出来是想象。“若”是“像”的意思,日月像是在里面,所以是想象。

师:请动笔把“好像”写在“若”字旁边。所以,这句不单单是写白天或晚上,而是把白天和晚上的情景都放进了自己的想象中。为什么诗人描绘的都是这样的大场景呢?同学们可以结合开课时提供的背景资料思考。

生:我觉得曹操当时北征乌桓,全胜而归,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而且他胸怀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只有大场景才能跟他当时的心境相匹配。

师:分析得很透彻。此时此刻,他的胸怀就像眼前的这片大海一样广博、深远。因此,作者用了大胆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来表现,看似是写眼前景,实则是写胸中志。这就是“融情于景”的写法。请同学们动笔把“融情于景”记下来。

师:到这里为止,大家课前提出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有了这样的分析和品读之后,再来朗读,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师:最后,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方法层面的。

生:《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是曹操在征乌桓获得胜利之后写的。

师:是的,你记住了背景。

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

师:是的,同时理解也可以促进朗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生:可以借助注释和字典更好地理解古诗。

师:对,看注释、熟练运用工具书很重要。

生:通常有“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句的都是乐府诗。

师:这个知识虽然没讲,但是你通过注释发现了,主动发现学习中的知识点,这是知识和方法的双重收获。

生:这首诗突出作者壮丽的景象、博大的胸怀。

师:不是突出作者壮丽的景象,而是描绘了壮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生:了解相关背景,也可以帮助我们领悟诗歌。

师:是的,这是一个学习古诗的方法,叫做知人论世。

师: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知识的获得、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大家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实践,相信你们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爱上古典诗歌,爱上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天的作业是运用课堂上所学的方法朗读、理解并赏析“课外古诗词诵读”的第一首古诗《峨眉山月歌》。

二、教学评析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有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意思是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目的。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对语文教学而言,“知”即教学目标,“行”即教与学的活动,知行一致,才能成就高效课堂。刘文坛老师执教的这节《观沧海》,教学目标明确,教与学活动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很好地践行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一)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在开课伊始,便屏显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既有对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的思考,也有对学情的斟酌。

目标1 指向朗读训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段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60 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统编版语文教材初中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音韵之美”,所以本节课的目标1 既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相吻合,也符合学情。本节课的目标2“想象诗歌画面,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切中了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教学核心。目标3 指向学习方法和课程的人文性。教材选录的篇章是有限的,课堂的时长也是有限的,教师只有在有限的时空内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才能助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知人论世、字源解字等都是打通理解之径的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教师借助一切可训练之机对学生开展训练,学生才能融会贯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能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制定了科学的“知”——教学目标,还要辅之以坚守正道的“行”——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成就一节好课。然而在长期的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造成课堂低效的原因之一恰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各行其是,有的教学活动甚至与教学目标南辕北辙。而刘老师的这节课,每个教学活动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每一项任务都针对目标的达成而设置,从而成就了一节好课(见表1)。

表1 《观沧海》的教学活动与目标指向

1.朗读训练指导具体,有梯度且贯穿始终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三设置了两个环节:一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句中停顿);二是再次朗读,读出韵律(重音、声音延长等)。从中可见,两个环节的要求十分具体且具有操作性,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着力点在哪里。教师的点评也从要求的角度展开,使训练得以聚焦。其次,朗读训练由字音到节奏再到韵律,要求由低到高,有鲜明的梯度。这种梯度性还体现在教学活动三与教学活动四这两个板块的关联上。活动四主要是引领学生品悟诗歌的情感,但其间有五次关联到朗读,这就使朗读由活动三中的朗读技法训练,逐渐上升到依据情感表达需要,运用朗读技巧的层面。最后,由朗读展示结束全课,首尾呼应,达成目标。

2.问题设计富有匠心,巧妙开展能力训练

这节课中,刘老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渗透了文本的解读方法,可谓独具匠心。如在介绍诗歌创作背景环节,刘老师用一张PPT 展示背景内容,请学生先阅读课下注释,之后再补充出相关的信息点,这种做法很有意义:一是有助于学生养成借助注释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训练了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三是训练了学生有逻辑表达的能力。

再看表2中五组问题的比较:

表2 五组问题的对比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刘老师提出的问题更具情境性,而情境性的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那么如何设置具有情境性的问题呢?

首先,基于学生。从实录中可以看出,第一、三、五组中的第1 个问题均来自学生课前预习中的提问。教师让学生在预习时提出问题,一是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二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三是自己的问题被教师采纳并在课堂上加以探究,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被认可,会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基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如这节课对“竦”字的释义具有满满的“语文味”。从字源及字义演变角度来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及其自带的情感倾向,充分展现了汉字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恰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学习兴趣的不竭动力。这样的设计也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

第三,基于教学智慧。“如果你是一个视频短片的导演,想拍一段视频呈现这句诗描绘的景象,你会如何拍摄?”这个问题设计得十分巧妙。一是妙在情境的设计上。对学生来说,短视频并不陌生,教师把学生热衷的事物与古诗词的理解结合起来,可谓投其所好。二是妙在这个问题的设计指向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依据是什么?”这一追问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依据文本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具备合理性。三是妙在“屏显”中括号里面的提示:“镜头的远近、角度、声音”。这种提示给第一次做“导演”的学生提供了角度,让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既有发散的空间又有聚焦的抓手。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刘老师执教的这节课面向初一新生,对于初中要求具备的学习习惯,学生尚处于养成阶段。对此,刘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反复强化,如在本节课中多次提醒学生做好记录,查阅注释和词典,通过反复强化,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记录的习惯。

综上,刘老师的这节课简洁而不乏内涵,质朴而不乏可借鉴之处。

猜你喜欢

观沧海刘老师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观沧海
陶瓷绘画《观沧海》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