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脏黏液性小管和梭形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23-01-18郑星星张转敏李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髓质右肾梭形

郑星星,张转敏,李薇

肾脏黏液性小管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类型,目前国内外报道不足200例,大多为个案报道[1]。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在体检时发现,术前检查误诊率较高。本文对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TSCC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本病影像诊断水平,避免术前误诊及过度治疗。

1 临床资料

病人女,48岁,因体检超声发现右肾下极占位入院。病人自发病以来,无腰背部疼痛不适,无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寒战、高热,无恶心、呕吐,睡眠欠佳,体质量无明显变化。病人既往体健,无相关家族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均未发现异常。自述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未予诊疗。

2 影像表现

超声可见右肾下极低回声包块(约3.0cm×2.9 cm×3.0 cm大小),有明显“球体感”并向外突出,边界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上包块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肾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上可见右肾下极约3.2 cm×2.7 cm×2.9 cm大小的轻度强化密度影,边界清晰,CT值约43 HU,右肾下动脉从肿块外侧缘弧形绕行(图1)。MRI平扫示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呈浅分叶;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ADC值为1.27×10-3mm2/s;增强扫描皮质期病变轻微强化,髓质期有所增高,延迟期呈最大强化,然而不同阶段强化程度较正常肾组织皆偏低(图2)。

图1 MTSCC的超声和CTA影像。超声(A)示右肾下极见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明显向外突;CDFI(B)可见包块周边血流信号;肾动脉CTA(C)示右肾下动脉分支在肿块周围弧形绕行。

图2 MTSCC的MRI影像及病理图。病变T1WI呈低信号(A)、T2WI呈稍高信号(B),DWI呈高信号(C),ADC图呈低信号(D);增强扫描皮质早期肿瘤呈轻度较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条絮状较明显强化区域(E),髓质期和延迟期呈持续弱强化(F、G)。病理(H)镜下可见条索状、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存在于黏液样基质内(HE,×100)。

3 手术与病理

病人行腹腔镜下右肾部分切除术。切除标本示肿物呈灰黄色,质地致密,无出血或坏死,侵及肾被膜但未穿透,病变大小约3.5 cm×3.5 cm×2.5 cm。免疫组化显示:CK(+)、CK7(+),CD117(-)、Vimentin(-)、SMA(-)、CA9(-)、CD10(-),PAX-8(+++),Ki-67(<5%)。病理诊断为右肾下极MTSCC,见图2H。病人术后恢复良好,门诊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

4 讨论

200 4 版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将MTSCC界定为低度恶性的独立多形性肾上皮性肿瘤,将其划分为肾细胞癌的一种独立亚型,以黏液性小管和梭形细胞为肿瘤病理学特征[2]。大多数MTSCC均进行手术切除,与其他类型的肾细胞癌相比,MTSCC预后良好,术后复发和转移少见。也有文献[3]报道MTSCC伴肉瘤样分化,术后随访可出现复发和转移。

4.1 临床特征MTSCC发病年龄为17~82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为1∶4。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如果肿瘤体积较大,病人可能会出现腰腹痛、腹部肿块或肉眼血尿[4-5]。本例病人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只是在体检中发现,与以往文献报道一致。

4.2 影像学表现MTSCC主要检查方法以CT与MRI为主。CT平扫病变多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可合并钙化,少数病例可能会出血。Zhu等[6]研究了17例MTSCC病人的CT特征,发现肿瘤中心均位于肾髓质;在平扫CT上呈低密度,边界清或不清,在所有阶段的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和髓质。该肿瘤T1WI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的信号特点与肿瘤的成分有关,其T2WI高信号主要是由于黏液间质不同比例造成,黏蛋白越多,信号强度越高,T2WI低信号主要为出血或钙化。DWI有助于区分恶性和良性实体肾脏病变,有研究[7]表明ADC值<2.2×10-3mm2/s在表征恶性肾脏肿瘤时具有接近9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病例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且ADC值较低,病变明显扩散受限,主要是与梭形细胞为主有关。该肿瘤中分布着较少微血管,体积通常也非常小,此为乏血供肿瘤的典型强化特征[8]。在本例中,病变各期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表明为乏血供肿瘤,这与以往文献报道一致。

4.3 鉴别诊断MTSCC常和少/乏血供的肾癌混淆,主要涉及肾集合管癌、乳头状肾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①集合管癌,发病年龄轻且预后差,主要位于肾髓质。CT平扫上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可伴有钙化或囊性成分,增强后呈渐进性由周边向中心填充式轻中度强化;病变向周围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肾脏分界不清,同时会出现淋巴结或者远处转移等多种征象。②乳头状肾细胞癌,T2WI多呈低信号,少数呈等信号或高信号,且具有较高的囊变坏死率。此外,可同时发生在同一肾脏的多个区域或双侧肾脏,肿瘤直径一般<2 cm。③嫌色细胞癌,钙化更多见,增强比MTSCC更明显,且强化峰值多出现在皮髓质期及实质期。如果肿瘤较大,通常会出现放射状或辐条状强化。

4.4 病理诊断 病理表现上,MTSCC边界清晰,不存在包膜结构,多数分布在肾实质中,表面结节状突出,若其较大,会造成肾盂肾盏受压。切面显示灰白色或者棕黄色,质地致密,少数可发生出血或坏死,极少数可呈囊性变。镜下典型病变可见小管状结构、梭形细胞及细胞外黏液性间质,这几种成分在不同的位置内其对应比例也有一定差别。MTSCC免疫表型较为复杂,通常上皮标志物(CK19、CK7、AE1/AE3等)和远端肾小管标志物(CK7,EMA、E-钙黏蛋白等)多呈阳性,而近端肾单位标志物(CD10、CD15等)通常阴性[9]。

4.5 小结MTSCC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早期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结合肿瘤大小、位置、肾脏功能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多项因素合理选择手术形式。但随着该病复发、转移且致死的报道持续增多,我们需要更为深入分析其相关诊治原则与术后效果等。此外,有必要进一步建立MTSCC的系统治疗指南。

猜你喜欢

髓质右肾梭形
右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增强CT评估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受损
人类独特的脑细胞
多带宽DTI-IVIM技术评估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价值
后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处理方法比较
阿巴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右肾动脉变异一例
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技术在肾脏皮髓质分离中的应用及时间参数优化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诊断价值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