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推云南脱贫地区乡村旅游业的探索与思考
——以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为例
2023-01-18邹学润
黄 晴,韦 翌,邹学润,金 昊
(1.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云南 昆明650051;2.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云南 昆明650029;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云南省委员会,云南 昆明650021)
0 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必须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乡村产业振兴位居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之首,“产业兴旺”更是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的第一要求。强化以科技创新驱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核心是乡村产业振兴。
云南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元,为脱贫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可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止返贫,现已成为云南省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科技资源聚焦服务云南脱贫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重点在于根据不同区域主体差异,因地制宜,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营销等短板,强化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强化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生产模式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将乡村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加快以科技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1 云南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是形式单一,缺乏特色。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乡村旅游业部分景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起点低,多处于自发状态,规模比较小,景点分散,缺乏足够的策划包装,旅游产品没有完全开发,景区功能和文化内涵特色不鲜明,缺乏特色和吸引力,没有很好地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整体发展。
二是旅游产品的文化挖掘开发不够,缺少知名品牌。生态村或是农家乐,没有形成“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的农村生态旅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经营户就是把城市的酒店和餐厅搬到了乡村,缺少文娱旅居、乡村民族文化体验等复合型体验,也缺乏特色文化旅游生态产品来促进消费,推动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有机融合一体化发展。
三是经营管理效能低。许多具备乡村旅游条件的村镇,基础设施滞后,智慧游水平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新农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少农村创新创业技术能人或乡村企业家队伍和乡村经济组织带头人,乡村绿色持续发展技术模式示范作用没有发挥,服务水平良莠不齐,乡村旅游处于低效能、低质量、低收入状态。
2 科技助推云南脱贫地区乡村旅游业的探索
与全国同步脱贫出列的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传承铜商文化、会馆文化,有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白雾村,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娜姑镇等历史文化遗产,交通便利。但缺乏整体的规划,缺乏景区间的联动,缺少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单纯的观光游模式,留不住游客,带不来消费,制约了脱贫后的娜姑镇更多依靠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逐步形成由点到线成面,全域发展的现代乡村旅游业布局。坚持娜姑镇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农民美好生活需求相协调的原则,分析利用娜姑镇资源禀赋的独特优势,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历史文化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为基础,加大科技在特色经作、淡水渔业发展中的引导应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进乡村生态宜居技术应用,开发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因地制宜确定定位清晰且互为补充的功能分区,形成联动,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关系,并与周边景区实现借力发展与错位发展,实现由初级的休闲观光向体验度假转变。
优化布局后的娜姑镇,形成科技引导的特色产业旅游模式,以自然风光美景为基础(娜姑坝子),以本土文化品牌为特色(名镇名村,盐水石榴),以挖掘历史传奇为依托(水工传奇,马帮传奇,红色传奇,名人传奇),以体验归园田居为载体(长寿山下古村落,哪咩秘境,铜运古道,野奢驿站),以吸引游客到来为导向(内容为王,体验至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打造特色产品为亮点(传统作坊,特色小吃,民俗活动,软籽石榴、天天节庆),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一业为主导,多业促一业,百业齐发展),达到全员持续稳定收入的目标(投资者受益,经营者受益,参与者受益,贫困户受益)。
二是突破产前、产中、产后及流通全链条各环节技术,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娜姑镇石榴种植历史悠久,栽种在盐水河两岸的盐水石榴更是远销港澳地区,但市场知名度远远不够,再加上品种退化、保存技术应用不高、标识包装不统一、销售渠道单一等因素,高原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旅游资源没有形成良好互动。
娜姑镇发挥农科人员和乡土人才作用,针对老品种树龄老化、品种退化、产量减少等,引进突尼斯、红如意等软籽改良品种,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石榴土壤修复试验和养分测定,解决土传病害、果实炸裂问题,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掌握施水深度,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积极推广声波、色诱、光诱等病虫害防治和套袋等绿色防控技术,不断提升种植水平和石榴品质。同时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立电子商务网上销售渠道,形成本地消费+水果经销商采购+网络销售+石榴节+旅游商品+农副产品展销会+供销洽谈会+软籽石榴交易市场等多重渠道组合的渠道规划。并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会泽娜姑同心软籽石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国邮政邮票发行认证,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
三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着力扶持引进培育农产品加工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旅游业有机融合创新创业示范,新增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一批绿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2个盐水软籽石榴种植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娜姑镇发基卡村成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联合授权的“全国农民专业合作观测点”。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行业领域专家服务团队建立长期稳定对接帮扶机制,实施线上与线下、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开展多层次,更具针对性的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逐步培养一批种植大户或农村创新创业技术能人等进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提高产业发展时效,同时到省内外先进典型地区交流学习经验,并结合现阶段技术需求,招商引资,培育带动本土化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所需新农人综合素质。强化全方位的节日体验系列活动辐射带动效应,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文化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搭建娜姑全价值链节庆文化平台,拉动消费。
3 思考
乡村振兴的过程就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尽快建立能够满足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符合农业科技自身规律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农业科技运行机制迫在眉睫。完善乡村产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或有助于推进运行机制。
逐步改变政府作为科技服务业投资主体的格局,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创立科技服务机构,加快构建和完善由科技中介组织及其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共同组成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结合,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将技术中介、推广、服务和信息传播合理合规纳入产业化、市场化运行轨道,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科技中介服务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各种性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交易,进一步活跃农村技术市场。完善制定贷款、税收、金融、保险等鼓励性引导政策,引导和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进入农业科技领域,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成立农业科技基金,改善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状况,以及农业科技研究、开发、推广,壮大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