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学校内部深层变革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
2023-01-17侯明飞
侯明飞
(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以下简称“学校”)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深层次的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切实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学校通过理性研究和实践检验,以体制机制为改革切口,采用管理扁平化、课程校本化、空间教育化、时间结构化等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综合改革,形成了以“一堂两段三清”的课堂模式提升学习效率、以班主任月轮换制激发办学活力、以基本能力进阶成长赋能全面发展、以脑动力校本课程提升认知效能、以学生综合素质月报告制度助推“五育”融合的创新举措,打造了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家长满意的办学新样态,产生了一定的区域辐射影响力,获得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一、遵循规律: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
(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发展抽象认知能力,破解学习理解力不足问题
学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出抽象认知系统理论,研发脑动力课程,发展学生抽象认知能力,从根本上破解学生学习理解力不足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抽象认知系统包括五个子系统,即图像系统、图形系统、结构系统、符号系统、概念系统(见图1),横向从左到右依次是比例变化,纵向从下往上依次是层次变化。学生关于抽象认知的五个子系统发展得都很完备,就基本具备了学习的底层编码系统,学习学科知识会变得轻松、高效。
图1 抽象认知系统的五个子系统
脑动力系列课程在学生科学思维处发力,强调生发思维的逻辑性,涵养学生指向学习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借由逻辑思维达成,脑动力课程能够训练学生的逻辑理解能力,对学科学习形成有力支撑,促进教育向科学的、学科的、逻辑的方向发展。从功能层面来说,脑动力课程能修复学生思维断层、激活大脑动力,提升学生指向学习的系统抽象认知能力,延长学生思考长度,提高学生思考复杂程度,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遵循语言习得规律,设置学习进阶课程,破解语言学习困难问题
学校创设进阶式课程,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奠基。如在英语教学中,学校创设英语课程基本架构(见图2)。首先,基于学生听觉辨音先发生的规律,学校在儿童6~8岁设置一阶课程“学英文歌”、二阶课程“唱英文歌”,学生每天至少唱1个小时的英文歌曲,当学生形成完备的感音系统之后,学校在教学中引入多语言歌曲;然后,学生视觉辨识开始参与,并往听觉辨音上统合,此时学校设置三阶课程“唱读英文”、四阶课程“默写歌词”;最后,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规律,设置五阶课程“英语编程”。课程建构尊重听—说—读—写—思维的规律,依次阶梯递进,通过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英语学习负担。
同时,培养学生学唱外语歌曲,目前学校全体学生基本会唱至少400首英文歌曲,会唱意大利语、德语、新西兰语(毛利语)、俄语等30多种语言的歌曲。
图2 英语课程基本架构
(三)遵循学生学习规律,通过开口读,破解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效率问题
知识学习强调温故知新。学校引导学生复习上一个年级的练习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助力学生形成内化的系统知识;研发开口读学习方式,即学习的逻辑起点是学生与知识先建立联系,进行模糊理解之后教师介入,三者再建立联系,引导学生精确理解,解决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和学习效率问题。
(四)遵循教师发展规律,通过师生共学,破解教师结构性短缺以及专业提升难问题
学校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晰了“实践—经验—理性—理论”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教师不断提升读懂学生的专业能力,走进学生学习新知的理解逻辑中,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学生在理解逻辑层面紧密咬合、相互推升,达到师生同步提升认知水平的目的,实现教学相长。通过校本研修,学校针对全体教师开展校本课程研究与学习,从学生认知规律、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组织教师开展理性研究与教学实践,实现一师多能。
二、深层变革:一体化推进课程改革、管理改革和评价改革
(一)课程改革
学校实现课程的校本化重构,形成培养国家课程陈述性思维与脑动力校本课程的深层次融通互动,提升校本课程,修复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国家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减轻学生因“学力”不足而造成的学习负担。学校从直接经验起步,向间接经验转化,遵循“能力—知识—升级能力”的发展路径,实现两种思维双向交互,赋能学生成长。
学校每天安排学生参与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课程,通过大运动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学校2017级学生连续三年测试肺活量,其优秀率占比从2017年的30.41%上升至2019年的71.55%。学校基于脑科学研究,通过技巧类运动发展学生小脑功能,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力。为此,学校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1个小时的耐力跑课程,学生每天耐力跑3000米,每天至少参加1节体育课。
(二)管理改革
学校设计“1+3”管理扁平化模式,即开门办学+“年级组长全领域负责制、班主任月轮换制、教师两级管理制”,通过变革让资源向教学一线汇聚,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
学校实施年级组长全领域负责制,即年级组长拥有所在年级的人员配置、绩效分配、教学管理等各项事务的自主权与决定权,直接简化了学校管理路径;班主任月轮换制,实现了宽视角、多维度评价学生,使学生的成长差异性得到涵养,多元智能得到生态性支持,学科育人生态更加平衡,让“五育”融合发展落实高效,推动教师在赢得学生、家长满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教师两级管理制,将教师分为“校管教师”(从事行政事务)以及“年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与年级组采取自主申报、双向选择的模式,充分发挥教师提升业务能力的主动性。学校将传统的绩效评价、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多种考核并轨,以教学劳动科学量化为统一评价标准,让考核变得简单科学,让教师将精力聚焦在教学与专业提升上。
(三)评价改革
在评价改革方面,学校建立基于“五育”并举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夯实学生核心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优势;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活力,支持学生全面发展;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形成内外合力,延长评价效能。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月填写一张“千分考”综合素质报告单,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解读学生发展。“千分考”是一种基于全面测量的评价体系,有设计地采集学生发展信息,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关键。
学校建立家校沟通机制,营造家庭支持学校变革的舆论场。实施全面开门办学,将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展示在家长面前,倒逼学校和教师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通过蒙正讲堂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教育理念、解答教育疑问、缓解家长焦虑,在理念认识层面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长观,在实践操作层面指导家长在孩子的成长点上精准发力,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三、构建“课程+”:完善育人体系
学校以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为核心,构建“国家课程+脑动力课程+开口读”课程体系。在按规教学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自主研发脑动力系列课程,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形式,发展学生抽象认知理解能力,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高效高质完成国家课程的学习。
(一)构建“国家课程+脑动力课程+开口读”课程体系
学校在不同年龄段调配不同比例的课程,国家课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加大比重,校本课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缩小比重。校本课程强化直接经验的获得,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小脑功能以及系统抽象认知能力、多语言学习能力等,为学生高效学习国家课程提供保障;通过国家课程引导学生获得间接经验,遵循学习规律,利用开口读、回头做等方式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系统,进行能力升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两条线咬合前行,实现学生能力到技能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课堂上实现陈述性思维和程序性思维切换呈现,让知识学习与逻辑思考双线进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涵养了学生的自信;学校以有力的系统课程、多专多能的教师队伍支撑起高质量课后服务,挖掘学生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校的课后服务时间成为发展自身兴趣的个性化成长时间。
(二)搭建“五维”系统育人空间
学校以校园实体空间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紧密联系,并进行校园安全领域的空间延展,不断营造校园空间育人场景,形成了学生成长特色能量场,使学校处处是育人空间、处处是教育场景,教育自学生进入校园时即刻发生、时时发生。学生在“五维”系统育人空间中自主活动、灵活切换,不断积累亲身体验、成功体验。学校创设多彩立体运动空间、启智休闲阅读空间、和谐互动生态空间、绿色劳动实践空间和全境共享艺术空间,通过“五维”系统育人空间延展育人效能,打造学生成长能量场。
(三)促进三个维度的融合,赋能学生发展
1.学生“身、脑、心”发展融合
学校洞悉学生“身、脑、心”三维次第发展,以系统的身体教育强健学生身体;以“国家课程+脑动力课程+开口读”“灵动教育”课程体系活化学生大脑;以体教融合、多语种演唱、“五育”融合点亮学生心灵,实现指向学生终身能力的全维度发展。
2.实现“五育”融合
学校通过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聚焦各学科的培养关键点,构建课程的内在联系,促进“五育”融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通过“1+4”综合改革打造一师多能、活力昂扬的教师团队,为“五育”深度融合提供管理保障;创设丰富体验、渗透融通的“五育”交融育人空间,提供空间基础;设计综合素质报告单,评价内容实现“五育”多维全覆盖,导向学生全面发展。
3.校内外教育融合
课程资源方面,学校深度挖掘校内课程潜力,灵活整合校外课程资源,为课程的校本化重构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基础,形成“灵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资源优质供给;通过开门办学、蒙正讲堂、新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缓解家长焦虑,解答家长疑问,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理性的教育观,实现家校观念统一、行动协同、互为支撑的融合育人生态。
四、实现突破:力求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
(一)教师行为规范,一专多能
教师专注于提升专业能力,减弱对学生的控制力,实现潜心从教、多劳多得,家长满意率持续走高。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主动申请讲授公开课的教师占年级管理教师总数的96.08%,家长满意度达到96.3%。2021年3月,主动申报接受年级管理的教师为100%。
教师形成群体性共研成长模式,“与生同学、先学后上”的职业价值观日益稳固,有效解决了优秀师资不均、课程供给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学校平均每位教师可进行2~3门跨学科教学,教师人均教学6门以上校本课程,最多者教学近10门校本课程。
(二)学生负担减轻,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灵动教育”课程体系和“在校做、有效做、回头做”“三做一监管”“一堂两段三清”等课堂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水平;通过积极钻研的教师陪伴赋能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
学校通过体教融合、体脑结合,切实破解“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涵养学生的心智培养。
学校开设运动类、脑动力思维游戏类、艺术类、劳动技能类和作业辅导五大类共32门“五育”课后服务课程。仅2022年暑假托管期间,除本校学生外,学校共服务北京、上海等外省、外校学生552人。
学校始终贯彻党的育人方针,以“身、脑、心”三维发展为根本、四项变革为驱动、五大规律为理念,破解六大教育难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冰雪进校园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攀岩特色学校、辽宁省体育局青少年攀岩训练基地、沈阳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沈阳市军事体育陆上运动学校柔道运动员选材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实践成果开始走进市外的学校并初见成效。学校通过理念输出、改革示范、实践指导,让“灵动教育”在多所学校落地生根,真切地改变了学校样态,实现了学校运转的优化与迭新,也形成了学校品牌的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