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急诊抢救治疗中的作用及对24 h心室率的影响
2023-01-17刘尚
刘 尚
(天津市黄河医院内科急诊,天津 300110)
心力衰竭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活动受限、钠潴留等,而快速的心房颤动不仅会影响房室的同步性及心房辅助泵的功能,还会使心室的射血效率降低,造成急性心力衰竭发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1-2]。病发后患者心功能会明显下降,胺碘酮既有控制心室率的效果,还能改善机体的心功能,已成为该病的常用药物之一[3-4]。本研究选取60例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胺碘酮对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天津市黄河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诊治的60例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3~68岁,平均(60.25±6.22)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2~69岁,平均(60.37±6.4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①自愿加入本研究者;②不存在重大传染性疾病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过敏史者;②有精神类疾病史者。
1.3方法:对照组采用乙酰毛花苷治疗,首剂量0.4 mg,5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1 h后无效者追加0.2 mg。观察组另给予胺碘酮治疗,150 mg溶于20 ml生理盐水中,1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首剂量20 min后若患者为转为窦性心律者,重复给予75~150 mg,以0.5~1.0 mg/min静脉滴注24 h(24 h总量<1 200 mg),复律成功后停止注射。
1.4观察指标:①24 h心室率:记录两组用药前、用药后15 min、30 min、1 h、2 h、6 h、12 h、24 h心室率。②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记录两组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有效:心室率<100次/min;无效:心室率>100次/min。③药物不良反应:记录两组心源性休克、胃肠道反应、头痛等发生情况。④复律结果:记录两组3 h内复律例数、3~8 h内复律例数及总复律例数。⑤心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检测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SBP、DBP、心率采用血压检测仪检测,采用心脏彩超检测CO、LVEF、LVEDD。⑥心肌损伤标志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水平。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D-二聚体(D-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2 结果
2.1两组24 h心室率比较:两组用药前、用药后15 min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 min、1 h、2 h、6 h、12 h、24 h心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24 h心室率比较次/min,n=30)
2.2两组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30 min、60 min、90 min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比较[n(%),n=30]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30]
2.4两组复律结果比较:观察组3 h内复律率、3~8 h复律率、总复律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复律结果比较[n(%),n=30]
2.5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DBP、心率、LVEF低于对照组,CO、LVED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6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治疗前,两组CK-MB、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MB、cTn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
2.7两组LDL-C、HDL-C、D-D比较:治疗前,两组LDL-C、HDL-C、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HDL-C、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LDL-C、HDL-C、D-D比较
3 讨论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主要是心室舒缩功能、心脏泵功能受损,导致心肌损伤,主要危险因素有感染、心律失常、全身血容量增加等[5-6]。经研究发现,快速心房颤动是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因素,若干预及时,能快速地复律,控制心室率,减少疾病致死率[7-8]。乙酰毛花苷属于强心类药物,通过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来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还能控制心房向心室传导,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可一定程度提高该病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但并不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潘建军等学者认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美托洛尔相结合,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肌供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9],与本研究相似,不同的是本研究为胺碘酮联合乙酰毛花苷。
本研究说明胺碘酮可缩短起效时间,提高使用效果。胺碘酮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属于轻度非竞争性的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降低折返激动,还能降低传导速度,从而促使心室舒缩功能、心脏泵功能受损的功能恢复,提高急诊抢救效果[10-11]。且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相对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大,因此可缩短起效时间,进一步提高急诊抢救效果[12-13]。胺碘酮可提高对该病患者心室率的控制。胺碘酮还能抑制窦房结与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降低心房、房室结及房室旁路传导,加长旁道前向和逆向的不应期,终止各种微折返,达到防颤、抗颤的效果,从而降低24 h心室率。胺碘酮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SBP、DBP参与维持脏器的供血,当其水平过高、过低,均表示脏器的供血受到了阻碍;而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后,其CO降低,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可造成心源性休克等症状发生;LVEF可反映机体的射血功能;LVEDD主要反映机体的心室体积状况。SBP、DBP、心率、LVEF、CO、LVEDD均为反映机体心功能状态的指标。胺碘酮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静脉注射时,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室的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4-15]。胺碘酮可缓解患者的心肌损伤。CK-MB属于心肌酶谱中的一项,与心脏彩超检查等相结合,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心肌损伤;cTnI为一种调节蛋白,可参与机体心肌收缩。CK-MB、cTnI均为心肌标志物,反映机体的心肌功能,胺碘酮由于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脏负荷,修复受损的心室舒缩功能、心脏泵功能,从而改善机体心肌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LDL-C、HDL-C、D-D低于对照组,说明LDL-C、HDL-C、D-D与本研究疾病有着密切联系,且胺碘酮可改善其表达。D-D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血栓性疾病评估中有着重要意义;LDL-C、HDL-C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使其水平升高,预示着心脏类疾病发生风险提高。而胺碘酮通过改善机体的心功能,缓解心肌损伤,从而降低LDL-C、HDL-C、D-D水平。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说明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胺碘酮在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急诊抢救中,可提高抢救效果,改善24 h心室率、心功能及心肌标志物,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