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酸脱氢酶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2023-01-17周一男樊小燕熊梦云

江西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危象红细胞程度

周一男,樊小燕,熊梦云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九江 332000)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症是儿童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的常见病因,可引发贫血、黄疸、呕吐等症状,严重溶血者还会出现无尿、酸中毒及急性肾衰竭等严重症状,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需尽早诊治[1-2]。目前,临床主要依据患儿临床表现及血红蛋白、尿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对G-6-PD缺陷症引起的HA进行诊断,但无法对HA所致的溶血危象进行快速预警,可能会延误患儿最佳治疗时间,促进疾病进展,增加不良预后发生风险[3]。因此,积极寻找可快速、准确预警G-6-PD缺陷症引起HA患儿溶血危象的指标十分必要。张凤奎[4]报道,HA严重程度取决于红细胞破坏速率,红细胞破坏速率越快,疾病越严重。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糖无氧酵解及糖异生的重要酶系之一,在红细胞中含量较高,当红细胞遭到破坏时,LDH也会随之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LDH活性异常升高[5]。因此,推测LDH可能对G-6-PD缺陷症引起的溶血危象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且LDH活性水平可能与溶血危象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主要探究LDH对G-6-PD缺陷症引起的HA评估价值,并分析其与溶血程度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因“G-6-PD缺陷症引起的HA”于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血液专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溶血危象分为溶血危象组和未发生溶血危象组,每组各收集病例30例。溶血危象组中男28例,女2例;年龄1~14岁,平均(3.12±1.23)岁。未发生溶血危象组中男28例,女2例;年龄1~14岁,平均(2.05±1.19)岁。(1)纳入标准:G-6-PD缺陷症引起的HA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6]中相关规定:患儿面色苍黄,伴或不伴巩膜黄染、发热,尿色加深,或呈浓茶水样,或是呈酱油色尿,有进食蚕豆及蚕豆制品的病史,实验室检验提示各种程度的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胆红素升高,尿常规提示尿胆原升高等;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减低;年龄在1~14岁者;病例资料完整,包括本研究所需资料者。(2)排除标准:非溶血原因所致的贫血者;红细胞膜的缺陷、血红蛋白病及红细胞外异常所致的HA者;合并有严重感染者;合并有泌尿道畸形、血液肿瘤恶性疾病、心、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疾病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1.2.1 资料中溶血危象评估方法 溶血危象符合《内科学》[7]中相关规定:患儿突然出现寒战、高热、烦躁不安等症状,较大儿童能诉腰痛,四肢疼痛、腹痛、少尿或尿闭,尿色呈棕红色或酱油色,血红蛋白大幅度下降、贫血、黄疸骤然加重,脾脏较前明显增大,且经血分析及网织红细胞测定、尿常规、血生化检验及肝胆脾B超检查确诊。

1.2.2 资料中溶血危象组患儿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与分组方法 患儿入院时,采集空腹外周肘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珠海科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型号:KU-800)测定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根据Hb下降程度评估溶血危象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将Hb<60 g/L患儿纳入重度组,将60 g/L≤Hb≤70 g/L患儿纳入中度组,将Hb>70 g/L患儿纳入轻度组。

1.2.3 资料中LDH活性水平测定方法 患儿入院时,采集空腹外周肘静脉血5 mL,以3500 r/min速率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取血清,采用乳酸底物法测定血清LDH活性水平,试剂盒选自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以检验LDH评估G-6-PD缺陷症引起的HA患儿溶血危象发生的价值,AUC值>0.9表示评估价值较高,0.71~0.9表示有一定评估价值,0.5~0.7表示评估价值较低,<0.5表示无评估价值;用双变量Kendall的tau-b(K)直线相关性分析LDH与溶血危象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溶血危象组与未发生溶血危象组患儿LDH活性水平比较 溶血危象组患儿LDH活性水平平均为(523.16±23.85)U·L-1,未发生溶血危象组患儿LDH活性水平平均为(197.52±12.27)U·L-1,溶血危象组患儿LDH活性水平高于未发生溶血危象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00,P=0.000)。

2.2 LDH评估G-6-PD缺陷症引起的HA患儿溶血危象发生的价值分析 将G-6-PD缺陷症引起的HA患儿溶血危象发生情况作为状态变量(“1”=发生,“0”=未发生),将LDH活性水平纳入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见图1),结果显示,LDH过表达评估G-6-PD缺陷症引起的HA患儿溶血危象发生的AUC为0.877(95%CI:0.788~0.965),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且当LDH活性水平为300.015 U·L-1时,其敏感度、特异性较高分别为0.900、0.667,约登指数为0.567。

图1 LDH评估G-6-PD缺陷症引起的HA患儿溶血危象发生价值的ROC曲线图

2.3 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溶血危象患儿LDH活性水平比较 全部30例溶血危象患儿中,11例疾病严重程度为轻度,占36.67%(11/30);15例为中度,占50.00%(15/30);4例为重度,占13.33%(4/30);重度组LDH活性水平平均为(727.18±15.27)U·L-1,中度组LDH活性水平平均为(589.34±12.25)U·L-1,轻度组LDH活性水平平均为(383.27±11.53)U·L-1,重度组LDH活性水平高于中度、轻度组,且中度组LDH活性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4.105,P=0.000)。

2.4 LDH与溶血危象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经双变量Kendall的tau-b(K)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DH活性水平与溶血危象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86,P=0.000)。

3 讨论

G-6-PD缺陷症引起的HA患儿溶血危象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凶险等特点,若未及时诊治,可引发诸多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安全[8]。因此,临床需寻找快速、有效的方法对HA患儿溶血危象的发生进行尽早评估与预警,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参考,挽救患儿生命,改善其预后。

LDH为含锌离子的金属蛋白,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内LDH含量约为血清的100倍,当血清LDH水平异常升高时,多提示红细胞膜、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酶存在异常,机体可能存在HA[9-10]。因此,推测LDH可能与G-6-PD缺陷症引起的HA溶血程度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溶血危象组LDH活性水平高于未发生溶血危象组,初步提示LDH对HA所致的溶血危象具有一定评估价值,分析原因可能为,G-6-PD缺陷症可导致机体氧化作用所产生的过氧化氢无法被及时还原成水,而过多的过氧化氢会使血红蛋白和膜蛋白产生氧化损伤,最终造成红细胞膜的损伤及溶血,引起HA[11]。HA患儿因体内红细胞不断遭到破坏,红细胞中的LDH会不断释放入血,从而导致血清中LDH活性水平不断升高,且当机体出现溶血危象时,红细胞破坏速率会显著提高,进而导致血清中LDH活性水平显著升高[12]。因此,当血清LDH活性水平异常升高时,提示机体可能存在溶血危象,且血清LDH活性水平越高,红细胞破坏程度越严重,机体溶血程度越严重。为验证假说,进一步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LDH过表达评估G-6-PD缺陷症引起的HA患儿溶血危象发生的AUC为0.877,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且经双变量Kendall的tau-b(K)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DH活性水平与溶血危象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建议临床今后可通过密切监测G-6-PD缺陷症引起的HA患儿血清LDH活性水平,可能对辅助判断HA所致的溶血危象,评估患儿溶血程度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LDH对G-6-PD缺陷症引起的HA溶血危象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且LDH活性水平与溶血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危重病例的警示指标,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猜你喜欢

危象红细胞程度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疼痛控制在吸烟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