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广元三线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

2023-01-16

智库时代 2023年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精神大学生

何 莉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三线建设是无数先辈经历数十年风雨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推动了我国边疆建设与发展,也孕育出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值得后辈去学习和体会,为此也将其称之为“三线精神”。将三线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融合,能够培养学生不怕牺牲、乐于奉献、自力更生、敢于拼搏的精神,在提高当代大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实现良好的发展。

一、“三线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概述

(一)“三线精神”内涵

三线精神指的是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其中“三线”只指根据我国地理区域划分,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三线建设分两大片,一是包括云、贵、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另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两大片为大三线,中部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在这些区域开展三线建设的年代,也孕育出了伟大的三线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二)“三线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贯穿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基因,更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将“三线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能够让当代大学生学习三线建设史实,学习三线建设文化内涵,树立自身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家国情怀,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产生坚定的自信。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爱国意识

爱国意识是每一个新时代青年必须具备的良好品格,而在三线建设的历史发展中,传承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精神,老一辈参与三线建设的人们都展现出顽强的意志与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也能心系国家安危,将自身与国家联系在一起,为国家发展大业奉献自己的峥嵘岁月乃至生命。可以看出,三线建设的史实具有浓厚的爱国意识教育素材,对大学生爱国信念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三线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可以将老一辈人们这种艰苦奋斗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延续下去,点燃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将老一辈的精神传承,激发围绕新时代的发展毅然决然的奋斗之情。

3.有利于锤炼大学生意志品格

大学生想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品格绝非一朝一夕,只有从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磨炼,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在三线建设的历史中,当老一辈人们遇到困难时,能始终保持坚忍与自强,这也源于老一辈们自发的强烈意愿。所以,大学生也要学习他们在奋斗中展现出的“三线精神”,为自己宏大的志向和目标奋力前行,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不忘初心,展现出坚韧不屈的意志,达到有效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的。

4.有利于践行当代大学生报国行为

从参与过历史三线建设的先辈们来看,他们在当年国家需要的前提下,放弃了自己安稳的生活,终身前往我国三线地区开展工作,即便是喝黄汤水,住干打垒,依然不畏惧不退缩,所有的困难都未能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也展现出了老一辈三线建设者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念。将“三线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虽然不能让大学生重新感受一次当年三线建设者们经历的艰险,但是能够学习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三线精神”,秉承爱国主义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行为,这也是提高大学生信念与素养的重要方式。爱国行为无关大小与先后,学生从这一刻起锤炼自己的品德与精神,争做思想道德标兵,并且勤俭好学,练就过硬的本事,牢记自身的使命,勇于担当,将爱国之心转化成报国行为。

二、“三线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和工作组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对广元地区三线精神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文献及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等资料进行了整理研究,从整体上把握三线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关联,并从中发现三线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在开展问卷调查工作中,通过对不同群体设置13道问卷题目,具体问卷调查内容和调查结果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查内容和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项目研究的人群普遍处于18~22岁的大学生,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并未听过“三线精神”,家里人也未参与过三线建设,但通过简单了解后,大部分人能够认可三线建设,认为三线建设作为国防建设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的考量。同时认为当代大学生需要践行“三线精神”。因此,将“三线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三线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学的意义角度来看,为了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高质量人才,高校必须做出教育改革。随着“三线精神”理念的引入,全国教育学者纷纷对“三线精神”建设和教育发展施行了研究与实践,并提出培养具备“三线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传承“三线文化”,强化当代大学生艰苦创业、爱国奉献、团结协作、敢打敢拼、顾全大局和不怕牺牲的核心主义素养,而将“三线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进行高度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的真实性与生动感,提高对大学生理想想念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但要让当代大学生感受到“三线建设”人员的集体意识和爱国情怀,同时也要深切体会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真谛,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更能担负起新时代主人的这份重担。

三、“三线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一)探索三线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度

在阐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三线精神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关联度和相通性进行研究,从理论上阐明三线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明确三线精神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说明三线精神在实现文化自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系统分析将三线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有必要性又具可行性。必要性在于三线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可行性在于区域性三线精神和三线文化对于区域性高校大学生更具有亲近感和认同感。

(二)探索三线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路径

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发现将三线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实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通过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在其方案设计、教学主要内容、教学实施方式、学生组织参与、教学团队协作、学校制度保障、效果考核评价等方面,寻找出一条明晰而又可行的路径。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广元地区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如081国防军工基地、821核工业基地、凤凰山人防工程等。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广元地区三线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所体现的三线精神和三线文化,让学生深刻理解三线建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殊意义,认识三线精神对当时特殊困难时期的特殊作用,使学生领悟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伟大的三线精神,并让青年在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力量,从而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三线精神”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一)实现“三线精神”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认知的重要途径,而将“三线精神”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合,也能进一步让大学生体会到“三线精神”的真正内涵,从而达到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下,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深入融合,才能给学生带来最佳的理想信念教育体验。“三线精神”教育理念也要渗透到大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提高教育水平。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走进三线建设主题展览馆,借助纪念日或节日契机,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展现出身临其境的教育情境,触动当代大学生内心感受。其次,还可以组织三线建设工业遗址参观,广元地区也遗留了许多工业遗址,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三线建设时期的生产现状,也承载了诸多工业文化,通过大学生亲自走进三线建设工业遗址,能提高大学生对该段历史和“三线精神”的认知和感悟,从而让学生的理想信念得到升华。最后,通过组织三线建设调查走访活动,让学生亲自走进社会实践中,走访具有经历的社区居民和家属,听老一辈人讲述三线建设历史事实和精神,学习当时人们的理想、信念与精神,为“三线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提供可靠支持。

(二)实现“三线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当代高校学生开展隐性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利用大学校园独有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理解和感悟“三线精神”,同时也自主的传播与传承“三线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校园辩论赛、征文活动、演讲、朗诵以及文化沙龙等校园活动,让大学生校园文化与“三线精神”充分融合,形成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都能耳濡目染的感受“三线精神”的学习价值。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三线建设故事品读”活动,为学生播放有关“三线建设”的系列纪录片,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了解“干打垒”,拓展大学生视野。最后,教师也可以通过“三线精神”专题会议开展,邀请社会三线建设的参与者前来传递精神,给当代年轻人讲述老一辈人们身上值得学习的品格与意志,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发展做贡献。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永葆“三线精神”光芒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推进,新媒体在高校教育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为了提高“三线精神”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效果,也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使“三线精神”永葆光芒。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和实践,也丰富“三线精神”的教育形式与内容,让大学生有充足的选择权利,高校必须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融入多元化的传播和教育手段,提高互动性和广泛性,比如可以采取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校园论坛实现有效互动,为学生构建体验式教学,还可以通过实现传播受众的拓展,将“三线精神”传递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各个领域中,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四)将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三线精神,把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谱系与三线精神前后衔接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三线精神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时代价值;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三线精神,从三线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从三线精神中汲取信仰的真理和为民的力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大学生教育不仅要保证学生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理想信念。为此,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通过融入“三线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坚韧不屈的意识和良好的爱国情怀,是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甘于奉献与敢于拼搏意识的重要途径,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精神大学生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拿出精神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