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量化分析

2023-01-16国秀瑾

科技风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国秀瑾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江苏镇江 212016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支撑要素和关键力量,关于“双师型”教师概念最早始于1995年,政策从最初概念的提出、内涵的研讨,到关注“双师型”教师聘请、引进和培养途径问题,并最终立足于企业兼职教师的聘请、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人员的招聘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的建设着力点。[2]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将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通过北大法宝检索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和“双师型”,结合政府网站和教育部门户网站检索出来的政策文本,遵循权威性、公开性、相关性和规范性四大原则对文件进行筛选。最终确定22份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本。

表1 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部分)

(二)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Nvivo软件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通过三级编码,形成保障体系、建设目标、考核评价、师资培养、准入标准五个父节点。五个父节点的编制参照了世界银行公布的教师政策评估框架:岗前培训、任职资格标准、聘任制度、岗位管理、专业发展、待遇保障制度、退休制度、考核评估制度、教师权利以及学校领导等十个要素,具体如表2。

表2 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内容编码表

二、研究结果

(一)发文时间与数量

从政策的发文时间和数量上看,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文件有以下特点。第一,从2014年开始才有相关文件,因为从该年开始教育部确定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方向,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第二,2019年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件的数量达到最高,2020年和2021年的政策发文数量继续保持了最高发文量。2019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首批15所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由“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职业大学”,同时升级为本科院校。2020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了第二批6所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更名,并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第三,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发文量从总体变化趋势上是稳步上升的,从2020年开始各省开始颁布针对本省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文件,文件数量有8份,涉及山东省、甘肃省、江西省、江苏省、河南省、安徽省、重庆市和吉林省。这说明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从顶层设计开始不断地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

(二)政策工具分析

政策工具是政府用于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本文采用麦克唐奈和艾尔莫尔的分类方式,将政策工具划分为命令工具、激励工具、能力建设工具、劝告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五种。对22份政策文本中的政策工具进行编码统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对这五种政策工具都有使用,总共使用219次。其中,权威工具使用78次,占比35.6%;劝告工具使用52次,占比23.7%;能力建设工具使用41次,占比18.7%;激励工具使用33次,占比15.1%;系统变革工具使用15次,占比6.8%。分析五种工具的使用情况发现系统变革工具使用最少,关于体制变革、职能转变等的手段使用较少,22份政策文件中有4份标题中含有改革的字样。从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始,政府开始较多使用系统变革工具,2020年各地方也开始加强系统变革工具的使用,比如江苏省政府提出以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制定完善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重要政策。

针对五个父节点进一步分析,建设目标、考核评价对五种类型的工具使用最多,分别是78次和75次;准入标准对五种类型的工具使用最少,为15次;师资培训和保障体系使用五种类型工具次数分别为29次和22次。而五种类型的政策工具在五个父节点中的分布呈现差异化,准入标准使用最多的是权威工具,使用次数为14次;师资培训使用能力建设工具最多,为15次;考核评价使用最多的是权威工具,使用次数为24次;建设目标使用最多的是劝告工具,为30次;保障体系使用能力建设工具最多,使用了9次。激励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在五个父节点的政策使用中需要提高利用,尤其是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有重要作用的企业,激励工具的使用会有利于调动企业参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

(三)政策内容分析

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内容编码结果分析,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包括保障体系、建设目标、考核评价、师资培养和准入标准五个方面。

其中保障体系包含制度保障和待遇保障,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超过一半的政策文件都有提到制度保障和待遇保障,制度保障方面,只有1份文件提到了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相关法律的建立与完善是必须要注重的。教师培训时间的相关规定在比较多的文件中都有,对教师每年参与实践以及全员轮训周期有明确的规定。待遇保障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师绩效工资、兼职教师的报酬和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提及最多的是教师绩效工资,有9份文件都有相关内容,7份政策文件提到兼职教师的报酬。

建设目标包括平台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其中平台建设有两个子节点,培养培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示范单位,有15份政策文件都涉及“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2019年9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公布了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说明在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示范单位只有一份政策文件提到。

考核评价方面,主要有评价体系和评价内容两个子节点,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组织和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有职称评审制度和教师资格认定。

师资培养包含培养内容、培养机构和培养模式三个子节点,培养内容有“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提升科研水平和师德建设。“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提升科研水平出现较多,有3份政策文件涉及,而师德建设出现最少,只有一份文件提到师德建设。培养模式包括名师工作室和兼职教师聘任,13份政策文件有关于兼职教师聘任的规定,有5份文件提到名师工作室建设。培养机构主要有两种,校企共建和国外研修。

准入标准方面包括子节点最少,且没有一份文件提到退出机制,对“双师型”教师的任职条件有8份文件要求具备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还包括对“双师型”教师的学历要求。

三、政策建议

(一)适当增加规划类政策文件,加强多部门合作

通过分析22份政策文件,“意见”类政策文件最多,有12份;其次是“通知”类政策文件,有8份;另外“计划”类政策文件和“决定”类政策文件都是1份。“决定”“通知”“意见”类的政策的指导性较强,所以应该适当增加规划类政策文件。另外,政策的颁布部门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各省级政府等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多以单部门或两部门为主,各部门应加强协作,发挥更有力的作用。

(二)增加对激励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的使用

在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件中激励工具使用33次,占比15.1%;系统变革工具使用15次,占比6.8%。两种类型的政策工具使用最少,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只依靠强制性的手段往往没有办法调动教师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需要更多地使用激励工具,包括财政激励、授权激励和声誉激励。财政激励一方面是对企业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奖励,比如文件中指出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另一方面是对“双师型”教师核增绩效工资、报酬等。授权激励是授予当事人更高或更重要的权力来激发当事人的潜力。比如对“双师型”教师核定编制政策的倾斜。声誉激励使得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贡献的企业和“双师型”教师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地位,从而进一步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需要多使用系统变革政策工具,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完善政策内容

2019年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公布,为强化职教师资培养奠定基础,应进一步加强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乃至校级分级协作的“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规定。

“双师型”教师认定缺少官方的统一标准,作为操作主体的各院校只能制定易于“操作”的认定条件。进行“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多是职业类院校,应用型本科重视程度不够,需要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这样有利于推动“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有序进行。各地应结合地方特点,出台配套细则,确保政策的落地。另外,构建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双师型”教师政策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改进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考核机制,建立以实际贡献为导向进行评价的机制和管理制度,保障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质量。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