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

2023-01-16

科技风 2023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工程能力

高 峰 李 鹏

无锡学院自动化学院 江苏无锡 214105

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社会文化建设持续的推进,全方位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出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社会需要大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因此,产教融合育人成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国家颁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本科教育转型改革的主要任务,开始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办学转变。近年来,应用型高校建设呈现出良好势头。

应用型本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办好应用型高校关键是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验实训条件。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需要主动适应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探索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2]。随着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作为世界制造中心的中国亟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学科交叉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为了助力高等教育强国,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构想并积极推进,先后发布了多项纲领性文件,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3]。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新工科理念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1 现状分析

目前,传统的工程训练中心存在诸多短板和问题:(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只考虑高校教学需求,与产业发展脱节;实践教学体系层次不完善,基础实践课程割裂,关联度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2)实践教学平台落后。实践平台硬件条件滞后于产业发展,基础实训设备老旧,设备数量较少且种类匮乏。另外,缺乏先进的实训平台,特别是引领学科发展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3)课程内容与社会脱节。既有的工程训练课程内容长期未变,教学内容相对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工程训练项目之间缺少联系,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实践教学师资资源匮乏。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人员数量较少,远远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极大地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广度;实践教学人员主要由本科、硕士学历为主的青年教师构成,缺少工程专业的从业经历和工程实践教学的经验和培训,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深度扩展。

2 建设目标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应结合当前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懂理论、知实践、有创新的高层次人才。

2.1 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工程训练中心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综合实训平台,需要打造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工程实训平台[4]。一方面,形成多学科有机融合的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开设大工程背景下的学科交叉的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掌握大工程制造的先进理念,从而提高工程实践综合素质和实践视野。

2.2 分层次、多模块的综合工程训练模式

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是工程技术的基础课程,通常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主要培养学生对工程的感性认识和理解;第二层次是工程技术的综合课程,主要面向理工科专业学生开放,主要培养学生对工程的理性认识和基础工程能力;第三层次是工程技术的专业课程,主要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出众的学生[5],深化学生对工程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综合实践能力。

2.3 多元协同和产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机制

打破专业限制、学科隔离,突破高校与社会的避障,积极引入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建设符合行业需求、专业领先的实习实训基地,协同构建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教融合的新机制,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学生进行专业技术的训练。

3 建设内容

3.1 实践教学模式建设

遵从目标导向理念,根据新工科建设、劳动育人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构建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分别是工程基础实践(工程认知、制图建模和传统项目实践)、交叉创新探索、项目融合提升,如下图所示。

实践教学模式建设图

面向一年级开展工程实践认知,工程实践认知重在强调学生的工程认知,通过专业启蒙拓展大工程视野。面向二年级本科生开展制图建模和传统项目实践,制图建模基础的软件方案为项目实践认知和交叉创新探索打下坚实基础。工程实践认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的能力等,使学生初步形成工程思维[6]。面向三年级本科生开展交叉创新探索实践,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拓展工程素质教育的广度,将新技术融入工程训练内容[7],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新工科的活力。交叉创新探索使学生感受先进技术的魅力,深入了解智能制造单元。面向四年级本科生开展项目融合提升实践,通过项目训练、科技竞赛等实现以项目为驱动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让学生体会全流程生产模式,培养学生扎实工程综合素质。

3.2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实践教学平台是工程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充分考虑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结合中心既有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并按照拓展认知平台、丰富基础平台、加强综合平台、提升创新平台的基本建设思路[8],在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规模的基础上,整体规划、分批构建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工程训练中心需要与学校职能部门和其他相关学院互通、共振,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1)纵向与学校职能部门上下贯通,助力省级工程训练示范中心的评选。(2)横向与机电系前后连通,在课程设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互为补充。(3)周向与双创学院左右互通,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形成合力。

3.3 创新竞赛队伍培养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对工程训练观念进行思想和文化革新[9]。开设工程创新实践课程,以竞赛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秉承“动手创造、思想碰撞、跨界协作、创业实践”的宗旨和“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积极搭建创意分享空间,建立跨界协作桥梁,在实战中培养兴趣、在实战中提升能力、在实战中锻炼队伍。此外,根据“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邀请校内外优秀竞赛团队的指导教师、创新创业名师来工程训练中心授课,通过人才优势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11]。

3.4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工程训练中心的核心内容。通过优化队伍结构、完善培育机制、改进评价机制以及健全激励机制等手段,规划了一支、能力出众、有创新思想的师资队伍[10]。在理论水平提升方面,采取应届毕业生与技术工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实验技术系列教师的整体理论创新水平。在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方面,通过一对一实操能力培训来帮助青年教师提升实操能力,逐步培养实际加工水平。在教学方法改进方面,邀请教学名师作为指导教师,从探索教学、体验教学等方面提升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及文字表达能力[12]。

3.5 管理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建设是工程训练中心系统有效运行的保障,应以简约高效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原则[13],工程训练中心在管理体制上采用校、院共管模式下的主任负责制,视情况不同设有各种不同的教学与行政职能部门。各部门负责人通过公开竞聘竞争上岗,从而建立起一支有思想、有能力的领导队伍。同时,以部门为单位建立党支部[14]。聘请校内外行业专家和相关主管负责人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和指导。

3.6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坚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积极建立多维度、动态化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工程实践教学质量进行持续的优化改进。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及时地修订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制定多层次的学生能力评价方法,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找出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不断完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的活力和动力。

结语

为满足“新工科”建设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新要求,根据中心既有不足开展升级建设。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竞赛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改进等方面,建设一个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一个分层次、多模块的综合工程训练体系和一个多元协同和产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机制,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猜你喜欢

应用型工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子午工程
工程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