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章明:线上线下渠道将更均衡,预制菜有三大壁垒
2023-01-15
过去,渠道端的格局是线上不断冲击线下,因为线上流量成本更低,但从2015、2016年开始,线上红利逐渐消退,当时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7.9亿,网民增速开始放缓,结构也出现相对变化,线上获客成本不断提高,同时线上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电商向短视频、直播等新兴电商切换。2021年国家出台互联网平台反垄断意见,对各大线上平台的行为边界做了约束,随后线上监管进入常态化。
线下渠道在受到线上严重冲击的那几年,本身也做了很多调整,比如商业模式从纯百货向购物中心、奥特莱斯转型,进行了到店和到家业务模式的融合,上游供应链也做了进一步深耕。
当前,线上和线下的势能会更加均衡,线下压力最大的时候可能过去了,未来,线上线下会更趋融合,用线上营销方式和渠道获客,再结合线下供应链和门店去服务客户。不管是到店还是到家,都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场景,整个渠道端会变得更加均衡。
最底层因素,是伴随着中国国力崛起,年轻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会更加聚焦功能性、个性化、潮流性,所以,会对产品质量、性价比、品牌更加关注,而不是一味倾向国际大牌。
国货品牌在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等方面厚积薄发,做了很多布局,比如在研发端、供应链端有很多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功效,令消费者能有非常好的体验,形成持续复购。
在渠道方面,从2008年到2016年的电商中心化,到2016年至今的去中心化过程中,国货品牌抓住流量红利,借助线上渠道,形成品效合一的销售模式。尤其是进入流量分散的内容电商时代,有些公司没有依赖于超级流量平台,而是通过大量全域矩阵式红人,进行社会化传播和用户触达,这种能效会比传统中心化电商效率更高。
至于品牌力,目前国货品牌相对于国际大牌,还需要时间沉淀。但是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通过产品力、渠道力的加持,让消费者对于其认知越来越全面,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中国品牌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必然要经历的。
我认为中国预制菜正进入高速发展期,体现在B端和C端已经共振。预制菜在B端市场占比为85%,C端市场占比为15%,目前整个市场在扩容,同时B端和C端的结构在发生变化。新冠疫情发生后,家庭用餐场景采取预制菜变得越来越普遍,C端占比会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B端对成本和人力效率的要求更高,也会采取供应预制的方式降低原材料损耗和人力成本。所以,整个预制菜的景气度非常高。
背后原因是什么?通过研究美国和日本上世纪50年食品工业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在两个国家的人均GDP处于历史可比水平时,消费者对于餐食的健康、便捷、效率的要求都会变得更高。
很多人认为这个行业没有壁垒,但从研究角度看,这个行业壁垒还是蛮高。如果要做大,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是渠道;第二是供应链优势;第三是研发优势。
现制茶饮是最近兩年供给创造需求形成的新消费赛道,它将中国传统茶饮和现制饮料做了产品创新和渠道迭代。
第一,从渠道端或者门店端看,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不管高端A类店,还是低端C类店,都有各自的成长逻辑。而且,这个市场还在快速成长,还没有实现集中,在高景气细分赛道的公司都会系统性受益。
第二,要更多关注上游供应链公司,特别是跟烘焙相关的供应链公司,它们会整体受益于景气度提升。因为本质上,它们解决了门店连锁化效率的问题,东方不亮西方亮,它们最终会给整个市场供货,所以做大的概率会更高。
中国免税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中国龙头免税运营服务商也已经是全球最大。整个免税市场长期成长空间非常大,因为伴随它的是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中国消费者全球化的过程。
虽然在规模上,中国企业已经是全球最大,但其在质量上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目前有新免税运营商开始进入这个市场,这有利于改善行业整体的竞争环境,提升身在其中的免税运营商的运营能力。
未来,伴随疫情结束,中国消费者会恢复出境旅游,这要求中国免税运营商在黄金时间段快速提升供应链能力,实现全球领先和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在资本市场,酒店上市公司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连锁商务型酒店,第二类是度假型酒店。
过去10年,经济型酒店呈现向中高端酒店转型的趋势,其在商业模式上以加盟为主,市场份额快速集中。度假型酒店主要商业模式是委托管理,在疫情期间它受影响比较大,疫情后,盈利弹性会更大,但对单店运营能力较高,要求其形成产品差异化以及品牌矩阵化,以覆盖更多的消费者。
连锁型商务酒店的景气度也会进一步恢复。因为疫情期间,得益于政府采购,它的OCC(客房入住率)很高,但是ADR(客房收入/实际售出客房数量)比较低。疫情后,这两个指标都会伴随着商务活动的恢复进一步提升,酒店行业有长期成长性,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布局时点。
红人经济本质是基于关注关系的粉丝经济,粉丝经济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现在有大量腰尾部红人、腰尾部内容创作者迎来了春天。
首先,这一趋势对品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过去可能更多依赖于超级头部红人,现在需要依赖于更多的腰尾部红人,管理半径会变得更大。
第二,从用户角度,获取信息的来源不断细分下沉。比如,大家都关注宠物,可能我关注宠物食品,你关注的是宠物服饰,我们关注的内容创作者都不一样,所以会进一步垂直细分下沉,对红人经济全域矩阵式跨平台运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第三,东方甄选模式崛起和一般或传统MCN机构不一样。传统MCN机构,社交资产也叫流量,沉淀在红人身上,其实跟明星经纪公司一样,很难做大。如果说头部红人没有赚到钱,可能就会跟机构分开,自己单做。东方甄选的社交资产是沉淀在东方甄选这个平台上,因此,资产的稳定性会比其他公司更强。
传统MCN要坑位费,头部红人要大量提成,是因为社交资产在这些红人身上。越来越多品牌愿意跟东方甄选合作,就是因为东方甄选没有坑位费,提成比其他竞争对手也要低很多。这种低利润率模式,本质构成了它的商业壁垒,未来可以争取和更多品牌商家合作。
东方甄选平台与主播/红人是雇主与员工的关系,可以实现18个小时的直播,而传统MCN则过度依赖于1-2个红人,这导致后者在阶段性爆发后,持续性不强。
东方甄选的文化输出、价值观认同模式,会让用户在直播间停留时长大幅增加,带来转化率提升。东方甄选的商业模式是内容电商领域兴起的一个新动向,值得关注它的长期发展变化。它的出现,也打消了我们对于传统MCN机构资产稳定性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