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万宏源周海晨:不懂国家战略的分析师不是优秀的分析师

2023-01-15万丽

新财富 2023年1期
关键词:申万轻工分析师

万丽

周海晨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总经理 上海领军金才 新财富钻石分析师NFBR

2006年入行时,恰逢造纸周期低谷,周海晨没有受挫,坚持做深度研究,踏实打基础。孰料2007年行业刚迎来起色,又遇到2008年金融危机,精心搭建的模型开始失灵,他没有气馁,调整心态,以专业研究为底气,陪伴企业与投资者度过市场动荡期。

历经周期,实力终获认可。自2010年至今,周海晨12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轻工和纺织服装(包括原造纸印刷、轻工造纸)行业第一名,并于2017年加冕“白金分析师”,2020年获得“钻石分析师”荣誉。

从业16年,周海晨成长的不同阶段,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都不一样。做分析师时,更多从投资者角度关注个股涨跌;成为部门负责人、副总经理,开始关心和辨别产业空间。

2020年,39岁的周海晨升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总经理的职位,扛起中国最老牌证券研究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如今,他开始思考金融服务国家战略,怎样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去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学生时代的周海晨,“学霸”特质颇为明显。他高中读的是青岛市录取分数排第二的“高师班”,这意味着,其报考大学只能选择师范类学校。高考结束,冥冥之中的安排,他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并获得保研的机会。

华东师大从事证券行业的人不少,周海晨的导师当时也经常参加行内的活动,周海晨因此虽对证券行业有接触,但是并不太了解。他将进入证券研究行业的过程,称作一个“美丽的误会”。原以为,证券研究所像科研院校一样,是埋头做课题研究,基于其在大学期间多次参加课题竞赛并获奖的经历,便报名参加招聘,并从上千份简历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了申万的一轮笔试和四轮面试,开启录用实习之旅。

实习期间,周海晨被分在大消费组,先后研究过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板块。早期,他主要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学习写报告。随着学习的进阶,他很快感觉到,这个行业不是想象中的闭门造车,还要出去跟客户交流和到上市公司调研,更接地气,也更考验研究者的综合能力。

消费行业的调研,很多时候需要实地探访渠道和产品。周海晨记得,为了研究一家生产鸡蛋的公司,他曾跟着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赵金厚一起去养鸡场;为了对一家高端手表品牌有更直观的了解,刚毕业的周海晨还专门去逛名表店;之后研究家居公司,他又时常出现在各大卖场。

造纸企业大多分布在山东,行业内一家代表性的公司上市时,他飞往山东,待了将近半个月,住在公司旁边的小酒店,到点就去“上班”,和财务、采购、销售等各条线员工交流。以至于公司的人开玩笑说,周海晨成了他们的荣誉员工。

“不管在消费领域做了多久,田野式调查都是必要的,草根调研能够真实反映行业的情况。”周海晨称,尽管现在他已经做到了管理层,但还是会定期给那些熟悉的公司打电话或者实地调研,“去聊聊最近的一些变化,分析师要一直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

入行初期,公司平台的支持、资深分析师的指引,让周海晨受益匪浅。“在申万研究平台上,有长期积淀的研究體系、数据库,有新老带教的氛围。我能够不断成长,与资深分析师的指导密不可分。他们不仅传授我们研究方法,还指导我怎么样路演、调研。我入行时候的那批分析师,被称为研究所的‘黄金一代’,大家一起交流工作和生活,探讨研究的心得,亦师亦友,收获巨大。现在他们基本都是各大金融机构的‘顶梁柱’了。”

2006年5月,周海晨被正式录用,并定岗在轻工造纸行业。但纸业2005年起一直处于低谷,带他的老师也深表同情:“你运气挺不好的。”

周海晨的热情没有被挫伤,他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基础研究上,搭建研究模型和产业链框架。彼时,投研界对造纸行业的研究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周海晨8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做数据分析,建模型,打基础。

早期,申万造纸印刷行业研究就周海晨一人,有时候一个晚上有6家公司发财报,他必须要做完所有点评,中间困了就去洗个澡,吃点东西醒醒神,全部点评报告写完,一整晚就过去了。有时候,做公司调研,发现了新机会,或推荐的公司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必须要尽快发声,他也会在当天将报告赶出来。

虽然知道少写一份报告天不会塌下来,但是,追求完美的周海晨近乎苛刻地自我要求:“勤奋、靠谱,真诚服务客户”。

他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行业,一方面,他将海量数据、信息转换成研究模型,最后产出逻辑严谨、有理有据的报告;另一方面,跟优秀的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交流,令他受益匪浅。

当然,最令他有成就感的,是每一次辛勤调研和研究得出的前瞻研判,获得了市场的印证。这种来自“市场的美妙回音”,会给职业不断带来正反馈,“上市公司会更加信任你,客户也更愿意跟你交流,这也让自己相信,通过努力能够有回报”。

2007年,A股酝酿一波大牛市,而造纸行业一方面供需都发生了积极变化,另一方面长期缺乏投资机会使市场对该板块惯性“累觉不爱”,板块到底怎么走,多数人心里面没底。这时候,已经积累一定扎实研究的周海晨,基于详细的供需关系模型,找到“与大众不同的认识”,开始大胆发声,力荐“造纸的逆袭”。

回头看,他完美抓住了那一波造纸行业最波澜壮阔的行情,2007年,造纸板块股价涨幅将近200%。作为新人的周海晨,作为这一轮纸业行情的主推者之一,快速被机构投资者认识。

2008年,入行仅两年的周海晨,拿下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造纸印刷行业第三名。

同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申万研究所提出了“回顾30年,展望30年”的研究策划任务。基于这个要求,周海晨把国内外造纸行业30年的发展历程、未来展望均做了详细梳理和模型搭建。

不过很快,金融危机席卷全球,A股大幅受挫,造纸板块同样受到冲击,周海晨之前做的大量模型,在剧烈动荡的市场面前开始失灵,曾经力推的公司,也遭到市场的质疑。他迅速调整心态,冷静反思:模型里面,哪些是关键要素,哪些假设发生了变化?之后,他又频繁去公司调研,进而发现,2008年的回落,一方面是因为供需受外部环境影响变化;另一方面,也有市场过度悲观的原因。例如,正常情况下,公司一般只囤一个月的库存,经历了2007年市场的火爆,很多公司将库存提高到3个月甚至半年,但遇到危机,大家又齐齐大量抛售,回收现金,直至零库存,导致纸价和浆价都暴跌。周海晨回归模型,用正常的库存,测算价格区间,再测算企业的亏损是否正常。2009年初,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申万研究所开始整体翻多,周海晨也为轻工造纸行业摇旗呐喊,叠加下半年4万亿投资计划释放利好预期,市场行情反转,主推的公司从底部上涨了近10倍。

2009年,周海晨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的名次再进一步,获得造纸印刷行业第二名;次年,他首次拿下该领域第一名。后续造纸印刷行业再次迎来周期调整,市场关注度走低。此后数年,不少造纸行业分析师甚至开始转行。周海晨则从未放弃。他清晰地记得,2010年初,大雪封路,他花了大半天赶去一家上市公司调研。行业不景气,公司负责人如朋友一般和他真诚交流。“行业遇冷的时候,大家心不浮躁,才能深入研究。”

而今,周海晨时常以自身经历告诫新人,沉下心来,不要太急于去路演和服务,经历周期并沉淀自己,把研究基础打扎实。

“一个扎实的起步,对未来的快速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周海晨表示,“在这一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经历过周期起伏,才知道最好的时候和最坏的时候分别是什么样,心里面会更有底气,才能给投资者和企业恰当的建议。”

“如果没经历2008-2009年的周期,我对2015年这波供给侧改革不会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事实上,造纸行业设备投入大,在国外,算原材料行列。但是在中国,它和家电、食品饮料一样,归属于轻工业。轻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板块,它的分法要追溯到苏联时期的轻工和重工业。

周海晨在研究造纸的同时,不断扩展研究边界,增加对家居、文具等行业的覆盖,并将每一个板块的产业链研究图纸描绘出来。在申万,造纸行业的分类也延展至轻工造纸,行业属性从纯周期走向周期兼顾消费。此后,投研界也逐步参照申万的行业分类方法。某种程度上,周海晨改变了轻工造纸分析师的研究范围。

目前,国内的轻工造纸包含四大板块:造纸、印刷、家居及其他偏消费类的公司。早期这个板块中,造纸印刷上市公司市值占80%,随着轻工相关公司不断增多,现在轻工上市公司市值占80%,造纸占20%。

多年聚集这一领域,周海晨表示,不管行业怎么发展,轻工板块任何阶段都不乏机会:供给侧改革的时候,周期股表现好,可以深挖造纸;当原材料大幅下行,会带动下游需求稳定的包装行业毛利率提升,则可以逆周期挖掘这一板块,与造纸形成对冲;家居则存在较多成长类公司,跟随房地产发展,结合居民消费升级和改善型需求增加,这一板块不断成长。此外,輕工领域还有很多小市值的民营企业,其积极转型过程中也会诞生机会,例如不少做玩具的公司都转型游戏、体育及互联网,包括前两年出现的电子烟,使轻工板块会出现一些主题类的投资机会。

短短数年,周海晨在申万从一个普通的研究员,成长为高级分析师、首席分析师。基于此前在研究方面的优异表现,他又增加覆盖家电领域,此后又成为制造业的负责人,直接分管的行业增加了汽车和机械军工。

“轻工造纸行业有周期公司、有消费公司、有偏稳定的包装公司,以及主题类投资机会,这培养了我的行业比较研究思路,可以用更广的视角把所有行业串起来,分析共性和个性。”

自2008年首次获奖,周海晨已22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称号,其中,在轻工造纸(后改名轻工和纺织服装)领域12次夺得第一。根据评选规则,累计十届获得第一名的分析师,可以晋级“新财富钻石分析师”,周海晨于2020年获得这一荣誉。

从普通分析师到“白金分析师”“钻石分析师”,中间曾有机构邀请周海晨去转做投资,然而他依然坚守卖方研究岗位:“我很享受做分析师的过程,一手抓住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一手抓住最优秀的投资者,作为桥梁,分享大家的成长。”其中产生的成就感、正反馈和愉悦感,是长久以来周海晨坚守的最大动因。

“干久了,对于行业是有责任的。既然大家都信任你,我觉得自己也有责任做得更专业,配得上这份信任。”

作为分析师,有更全面长期的观察视角和积累,也让他在所研究行业的发展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比如造纸行业,本来可能只存在500 万吨的产能缺口,但是如果有5 家公司都投产200 万吨,这就是1000 万吨了,产能立马会变得过剩了。”这时候,周海晨会站在客观的角度,建议企业理性新增产能。有段时间,纸浆价格大幅上涨,很多企业都觉得应该增加购买。周海晨则基于分析认为浆价上涨是多重原因导致,包括汇率短期冲击、期货炒作和企业跟风囤浆,很快便会缓解。这一判断事后也被印证。

2015年,跨界并购潮起,有公司想介入与主业无关的方向,便来咨询周海晨。他建议,要做自己能把控的事,不要随意跨界。几年后,一些质押股权从事无关多元化的企业商誉大幅减值出现风险,有的企业家感慨万千:“稳稳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不然这公司都不是自己的了。”经历那段岁月的投资者,喜欢把周海晨的推荐称为“稳稳的幸福”组合。

除了直接给企业家提建议,周海晨还会从协会等更高层面,建言行业发展。他曾经作为金融机构代表,进入中国轻工业政策专家委员会,参与轻工行业相关的一些政策制定,针对行业发展提建议、反馈问题等。

周海晨发现,自己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关注的事情不一样,最开始会为推的上市公司涨了而喜悦,再往后,不会过于纠结短期涨跌,而是会为优秀的公司不断长大和行业不断成长而感到喜悦。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见证了一代轻工企业家的成长。在他眼里,老一辈的企业家普遍勤奋踏实,有家国情怀,他们立足实业,有一份责任和使命,对资本往往也不太热衷。“2015年,有人劝说一家企业转型做游戏,老企业家当场就火了,说游戏这种玩物丧志的事情,我怎么能干?”

后疫情时代,人们意识到,中国制造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在全球独一无二,这在轻工板块体现得尤为明显。典型如家居,在广东,密集分布着从上游板材及配套,到下游家具制造、销售的产业群。“这两年,有一些造纸和家居龙头企业会去东南亚考察,并尝试投资,但过去以后会发现存在土地、用工等成本虽低,但产业链配套相当不完整的问题。”

不过当前,不少轻工企业普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即二代接班。“二代企业家基本都是80后、90后,很多人从海外留学回来,思路会更加开阔,但不一定有上一代的情怀,对资本市场理解也不同,会更前瞻地去思考。有一些二代也未必想接班,他们觉得上一代做业务挺辛苦,而做其他行业更快。在意识到主业前景一般的时候,他们会抓住资本市场的时机去转型。”

周海晨观察,不只实控人家族,员工也在变,“有些家具厂,哪怕空调少了,年轻员工也不愿意干活,这是老一辈没法理解的”。

“我们陪伴了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成长,这是人生的一大乐事。现在他们如何顺利实现交接班?怎么让这些优秀企业和个体继续发挥作用?如何继续发挥中国制造业原有的优势?这些都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需要去深度思考的问题。”作为轻工分析师,周海晨觉得,责任感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利用专业能力,服务产业升级之外,周海晨更本职的工作是,协助投资者穿越周期。

从业16年,周海晨见证了行业的快速成长,轻工造纸板块公司市值从2005年的不足400亿元,成长到现在超万亿元,扩容20多倍。这背后,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是原因之一,更重要是公司的发展壮大。

以家居为例,周海晨初涉其中时,这还是一个很小的板块,只有个别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第一家定制家居公司上市时,投资者都不是特别关注,但周海晨则基于定制既能满足居民居家空间提升的需求,还能缓解劳动力越来越贵的问题,看好这一行业的空间,加之参照国外家居行业,国内龙头成长很大。此后“一路看着家居变成了轻工造纸里市值最大的板块”,观察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成效。

“分析师这个行业非常有意义,通过专业的研究,帮助大家规避短期的情绪波动,引导市场关注长期的逻辑,协助投资者克服恐惧和贪婪,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周海晨称,“为什么要强调专业深度的研究?只有对公司基本面有清晰把握和深度理解,才会在遇到系统性风险、推荐的公司下跌时,心里依然有底气,否则只会人云亦云。”

2020年3月,周海晨出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总经理。

做了管理,他还是坚持在业务第一线。“我可以用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协助团队出框架,带新人,手把手帮他们成长。年轻人该努力的时候要努力,该拼搏的时候要拼搏,大家合理分工,互相成就。”周海晨表示,自己受益于申万这个平台,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这个平台不断成长。

作为领军人物,保持专业研究能力的同时,周海晨每天还要花大量时间思考研究所团队管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事务,例如,如何拓展研究的价值?怎样培养员工,落实投研人才基地的建设,为公司乃至行业输送人才?打造新型的研究智库,保持研究所的影响力。

“如何让同事们和你一起干,这其中需要看你怎么样招人、选人、用人,怎样调整激励机制,建设自上而下的机制。”

周海晨看来,多年来,作为“证券研究界黄埔军校”的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企业文化和研究框架一直传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一直强调“带教”的培训机制,随着行业不断发展,持续在优化和迭代升级管理机制。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一直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一整套选拔人才的机制和全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打造了一系列的品牌课程:针对还未入职应届生的“行研精英班”,针对刚入职分析师的“投研特训营”,针对高阶学员的“外滩研学堂”。除了分析师授课,研究所还会请外部的基金经理和专家来分享心得。

“其中有些课程是公益性的,这是我当年入行的时候没有的,可以让新人了解行业,快速进入职业状态,少走弯路。”不管是课程培训、项目培养,还是带教机制,申万宏源研究所都力图让年轻同事成长、资深同事不断进步。

证券研究行业市场化之路始于机构服务,20多年来,随着公募基金的成长,全市场分仓佣金也不断增长,贡献了研究所的主要收入来源。

“从申万宏源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盯牢机构业务,保持市场份额,同时也强调通过专业的研究,对内提供投研支持,服务集团公司战略,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拓展研究的附加值。”周海晨表示。

近年来,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摸索拓宽研究的价值链,从单一的佣金模式,向“佣金+咨询服务”的综合收入方向發展,并提出“研究搭台,联合展业”的口号,协助申万宏源证券打造“研究+投资+投行”的模式。

除了传统的机构客户,其也开始强调服务财富客户、企业客户、政府客户,“申万宏源作为央企,重视金融担当,我们会为部委、协会做一些课题研究。总公司在这方面对我们研究所非常支持”。

“这个过程中,分析师转换还是有些难度。过去,分析师服务基金,简单直接,反馈及时,有效路演后,基金就会给打分,并转换为佣金,3月份干的事,可能6月就会体现。而做产业研究,反馈比较慢,这要求分析师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去,做前瞻研究,看清产业大趋势。”这需要研究所内部理顺机制,调动分析师的积极性。周海晨也在思考建立一套机制,促进分析师服务产业等客户,包括作为智库,为政府建言献策。

“当前,我们还要更多地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一路成长,周海晨在不同阶段思考的问题完全不同。当初做分析师时,更多从投资者角度关注个股涨跌;后来做到部门负责人、副总经理,就会关心和辨别产业空间;做了总经理之后,他开始思考金融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作为央企下属子公司,申万宏源证券将金融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长期战略。为此,周海晨不断思考,研究所怎样结合打造百年团队的愿景,利用自身30年的沉淀,一方面做好传承,另一方面做到创新,在服务传统机构客户的同时,设计一套合理的制度,确保每一个优秀的分析师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凝聚团队配合国家战略,不断提高决策影响力、市场影响力,为公司创造综合金融价值,体现央企的责任,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贡献。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不仅要保证短跑的成绩,更要做长跑冠军。”周海晨表示,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整个证券研究行业长期要面对的问题,思考更长远一点,有助于行业的发展,如果太纠结短期,会导致浮躁,带来很多问题。

周海晨参加过不少智库讨论,深感申万宏源研究的历史积淀和人才根基深厚,也因此更增添了使命感。

在他看来,做研究所和做企业一样,先保证机构佣金的主业,维持研究所正常运营的基本盘,再去前瞻布局培育一些不一定短期能带来收益,但是长期重要的方向,包括产业研究、政策研究,服务国家战略。

当然,不管做新兴业务还是传统业务,周海晨强调,专业的研究都是重中之重,是根本。

2022年,研究所引导分析师对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进行复盘,研究个性和共性,并带着更高的事业目标,围绕“十四五”做了20多期专题,通过产业规划看每一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并为日常行业研究指导方向。

“这些事情短期未必是最重要的,但对于研究所的长期发展是有意义的。”

对于新人,周海晨也有同样的要求。“来到申万宏源,要认同平台打造百年研究团队的价值观,在不断提升专业度的同时,要有大局观意识,通过前瞻的研究,围绕国家战略,聚焦产业和企业发展方向,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不断提升研究质量,发挥研究的品牌效应”。

“不懂国家战略的分析师不是优秀的本土分析师。新人要有一些长期目标,而不是纯粹做雇佣兵。”

坚守,与行业一起长跑

如今,唯一让周海晨感到困扰的,或许是时间常常不由自己控制,生活的节奏也不太能把控。

2022年4月,上海疫情,周海晨居家办公,日常生活经常是早上7:30开始自己进入房间开晨会、写报告、给上市公司和客户打电话,收盘之后再组织分析师和销售交流,其间各种会议,一直到晚上10 :30,中间出来吃饭、接水。这是让家人近距离感受了他的工作状态。若没有疫情,他会有1/3到一半的时间在出差。

入行16年,周海晨几乎没有晚上12点前睡过觉,也很少休假,妻子不时会提起,两人至今没有休过婚假。

高中时周海晨短跑拿过全校第二名,大学时也获得过全校第七的成绩,“前三名都是体育特招生,第四到第六是体育系的”。尽管有很好的身体底子,而今他每次去体检前都会很紧张。

为了平衡身体和工作,他特意去办了健身卡,最开始一周去一次,现在这也保证不了。“忙完了就总想稍微躺一会歇一歇,锻炼真的偏少,行业里很多优秀的人在坚持锻炼,要向他们学习。”周海晨感慨,“如果有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我肯定还会做证券分析师,当年能做这个行业,还是挺幸运的。”

2016年,上海首次实施“上海金才工程”,周海晨便获得“青年金才”称号,之后,他又获得“领军金才”荣誉。如今,他还有区政协委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金融工作局金融形势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身份,要参加各种会议和调研等,他身上的责任在不断增加。

当前,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管机构大扩容,证券研究行业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加盟,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我希望行业能有些变化,不能让大家觉得这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理论上,在保持学习、保持对新知识渴望的同时,从业时间越长,资历会越丰富。我内心深处一直希望,分析师是能够做一辈子的职业。”周海晨做過不少海外调研,令他印象特别深的是,海外一些分析师满头白发,依然在研究一线,这在国内极为少见。

他认为,证券研究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专业性强,分析师是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因为只有经历了市场周期的摸爬滚打,才能见真章。

猜你喜欢

申万轻工分析师
轻工指数
轻工会议
轻工会议
轻工指数
申万宏源190亿再融资一波三折 新方案抱紧国寿大腿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