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2023-01-15王硕
王 硕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0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和需求。在实现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与文献资源等多维度整合的同时,如何优化提升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水平也成为关注的重点。目前,业界学者对图书馆智慧服务开展了大量研究,为精确把握当前的研究动向,本研究首先在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该主题领域的研究概况,其次通过聚类及多维尺度分析的方法,绘制可视化图谱,剖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文献分类目录下,采用专业检索方式(SU=(智慧服务+智慧化服务+智慧型服务+智能服务) OR TKA=(智慧服务+智慧化服务+智慧型服务+智能服务)) AND (SU=图书馆 OR TKA=图书馆),检索年限设定为2012—2022年6月,检索时间为2022年7月14日。对数据进行清洗并剔除无效文献,最终获得相关文献1 402篇。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借助COOC 12.6[1],VOSviewer,Ucinet 6.2及SPSS 26.0等软件,先从对目标文献从发文情况、作者情况、机构情况3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了解近10年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研究概况,接着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处理,以揭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3 数据分析
3.1 发文数量及趋势分析
通过对年度发文量及年累计发文量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智慧服务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状况。从图1可以看出,该研究领域的论文发表量在10年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2—2016年间,该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每年发文量均低于70篇。从2017年起,该领域进入发展阶段,发文量快速增长。2021年达到279篇,发文量比2016年增长335.9%。2022年上半年的发文量达到144篇,同比增长约2.9%。究其原因,新兴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冲击,图书馆智慧化服务逐步深入发展,实践应用渐渐丰富,引起了国内图书馆界对智慧服务研究高度关注。
3.2 高产作者及合作关系分析
本研究共检索到1 803名作者,设置最小发文量为3,筛选出69人。使用VOSviewer可视化工具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中节点越大表明作者发文量越多,颜色越浅表明发文时间越早,连线越粗表明作者之间的合作越强。
从图2可以看出,陆康、刘慧、许正兴3位作者所处的节点较大,说明他们属于高产作者,经统计,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上,其中陆康发表文献量多达19篇。从节点颜色可以看出许正兴、陈臣等均在2016年前对图书馆智慧服务领域进行关注并研究。其中,陈臣2013年发表的《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体系构建》被引次数为111次,下载量为3 194次,说明该研究成果有较大参考价值。而陆康、刘慧、马秀峰、杨新涯等则是该领域研究的中生力量,基本在2019年左右涉足,柯平、于兴尚、任贝贝等所处颜色较深,表明以上作者在该领域研究较晚。从节点连线可以看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网络特征,表明一些学者之间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是以南京晓庄学院的陆康为中心,与同单位的刘慧和上海市网络技术综合应用研究所的任贝贝组成的研究团队合作比较密切。二是以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马秀峰为中心与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的董同强组成的团队合作相对密切。三是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的孙鹏与重庆大学图书馆的杨新涯和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车宝晶组成了较好的合作团队。四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初景利与本单位的段美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团队。
图1 2012—2022年度发文量及年累计发文量
图2 作者合作网络
3.3 重点研究机构分析
对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近10年在智慧服务领域,各机构的科研状态和实际贡献。笔者共检索到1 012个机构及其二级机构,排名前11的机构如表1所示。
从发文量可以看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发文量最高,为21篇;国家图书馆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发文量均为20篇。从发文时间可以看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2012年就已经发文,属于该领域研究较早的机构;接着是2013年发文的国家图书馆、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虽然从 2016 年才开始研究,但是发文量排名第2。从发文机构的性质看,排名前11的机构有9所为高校图书馆与管理学院,其余2所分别为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由此可见,高校作为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表1 发文数排名前11的研究机构
4 高频关键词分析
4.1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笔者通过对关键词进行清洗处理,最终得到1 685个关键词,从中抽出词频大于7的关键词57个。为了解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利用COOC 12.6软件对其生成共现矩阵,并导入Ucinet 6.2软件中绘制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
从点度中心性来看,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两个节点最大,且处于相对中心位置,说明它们在整个关键词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模式的节点也较大,且聚集在关键词周围,也处于比较核心的位置,表明服务模式在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中受到重视。AI、物联网、智慧馆员、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等节点相对较大,也相对核心位置不远,说明学者对于这些方面也在持续关注。
图3 高频关键词网络
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对关键词按照距离远近可以形成不同类别,以此来确定该领域的研究主题。本文通过把高频词共现矩阵转变为相异矩阵,利用SPSS 26.0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树状图。根据聚类结果并对原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最终将此研究领域划分为5个研究主题。
主题一:主要关键词为“可视化分析”“物联网”“云计算”“RFID”“数据挖掘”“区块链”等,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为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智能技术更新迭代发展迅速,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引进智能技术,一方面可以提升读者在阅读、检索、共享访问等方面的体验,使其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图书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供精准服务,提升服务的效能。李小涛等[2]构建了知识可视化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流程模型,推动图书馆由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发展。王茜等[3]提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可视化等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将资源、管理和服务充分融合,提高服务效率。蒋兰君[4]将用户画像嵌入智慧阅读服务体系中,设计了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框架。由此可见,新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实践,用以提高智慧服务的水平、提升服务的质量,是当前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主题二:主要关键词为“服务”“模式”“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等,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为服务模式与体系的构建研究。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它的升级改造涉及资源、技术、人才、空间等要素,需要平稳科学的过渡。张谱[5]从观念、场馆、资源、平台、馆员5个方面探讨了5G 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李慧萍[6]从制定规划、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重视服务创新3个角度对新时期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策略。明海等[7]则研究了基于用户画像的数字图书馆精准服务体系建设。伴随着服务体系的升级革新,科学、便捷的服务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构建,目前学者们已经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温颖[8]从要素、维度和流程等角度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点。王睿佳[9]从用户需求角度,提出构建“软智慧”和“硬智慧”相结合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候淑香[10]从技术角度提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慧服务模式。众所周知,模式存在于体系的各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不断完善现有的服务模式,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才能更快地向智慧化迈进。
主题三:主要关键词为“数据驱动”“资源建设”,该领域涉及图书馆资源的建设管理研究。资源作为智慧服务的载体,有纸电资源、特色资源、地方文献资源、开放存取资源、共建共享资源等多种形式[11]。目前,学者对于资源的研究主要从整合、推广、共享与管理等方面展开。陈奕[12]从资源聚合与服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途径方向进行研究;孟冬晴等[13]对资源推广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高劲松等[14]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馆藏文物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主题四:主要关键词为“学科服务”“馆员”,该部分涉及图书馆员的研究。智慧馆员是唯一具有知识和智慧两方面属性的角色,是智慧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丁明春等[15]从智慧图书馆制度建设与智慧馆员能力自我培养两个角度提出构建高质量的智慧馆员人才队伍。梁宏伟等[16]从专业素养、沟通能力等5方面提出培养智慧馆员。唐敏[17]则提出建立正式的管理制度培养馆员。目前学者的研究多聚焦在智慧的培养及素质提升、团队建设及管理研究2个方面。
主题五:主要关键词为“智慧空间”“空间再造”,可以看作服务空间的研究。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可以分为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读者情境感知空间。目前国内对该方向的研究多偏重理论与建设研究。于志敏[18]从智慧空间的再造角度进行研究,提出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再造与智慧服务融合,并打造集体智慧空间。杨文建等[19]则从空间建设、管理、服务等视角提出空间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4.3 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聚类分析可以把相似度高的关键词聚合成类团,而多维尺度分析可以通过点与点所处的空间位置距离,研究关键词之间的分布情况,从而更为直观地表现研究热点。本文通过SPSS 26.0软件进一步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其中X轴代表关键词所在主题间的相互影响力,Y轴代表关键词所在主题成熟度。由此可知,第一象限研究处于核心位置;第二象限的研究较为成熟,但相互影响力较弱;第三象限研究相对分散,处于边缘位置;第四象限研究主题联系紧密,有潜在发展的趋势[20]。
图4显示主题一的关键词在4个象限都有分布,说明目前图书馆采用的技术,有的已经成熟,有的还需进一步探索。云计算、物联网、RFID这些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中研究较为广泛,也是关注的中心。信息服务、智能服务则仍旧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主题二的关键词在一二四象限都有分布,但大部分分布在第四象限,因此主题二涉及的服务模式、个性化、智慧、服务仍旧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主题三的关键词大部分在象限三,表示资源建设与其他研究领域相对疏离。主题四的关键词大部分分布在象限二和象限四,因此馆员仍旧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主题五的关键词大部分在象限三,表明智慧空间的研究与其他研究领域也相对疏离。
图4 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5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的变革与转型,智慧服务是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从年度发文数量看,2017年至今,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仍旧处于发展期,将有更多的理论成果相继出现;从作者合作角度关系看,目前一部分学者之间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发文机构看,高校作为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近10年图书馆智慧服务领域的5个核心主题分别是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服务模式与体系的构建研究、图书馆资源的建设管理研究、图书馆员的研究和服务空间的研究。其中信息服务、智能服务、服务模式和馆员仍旧是未来研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