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2023-01-14严书帆
[摘要] 整本书阅读是对语文课程中单篇阅读、群文阅读的必要补充与提升,是培养学生终身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新课标理念下,将整本书放到学习任务群的环境中,更新实践策略,这个话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访问调查、文献搜索等方式,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展现了名著作品思想观念的结构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体现了文本逻辑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协调性,这对丰富和发展语言、锤炼和完善思维、丰富阅读经验、训练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就整本书阅读实践而言,还面临两方面挑战。其一,教学随机性大,缺乏有效指导。对“一般在什么时间开设阅读课”调查问卷,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每个月的机动时间随机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只有少部分教师结合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或学校下发的必读书目单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并没有将整本书阅读教学如教学计划一般固定下来,没有有序安排各类课型以助推整本书阅读,最终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其二,书目未成体系。虽然课外阅读书目众多,但也应挑选出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书籍。部分教师推荐的名家作品,学生却不愿意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阅读能力,筛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
一、固定时间,提升实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整本书阅读教学尤其应完整地上好导读课、推进课与交流课这三大课型。导读课可以让教师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推进课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待学生阅读完毕后,开展阅读交流课,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读书心得。每周利用一次晨诵时间开展“精彩语段分享会”,分享整本书片段,并进行诵读,学生誦读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提升阅读兴趣的过程。此外,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中午午读时间,开展整本书阅读,学生自由默读、浏览整本书。这是一段很好的师生共读时间。师生在静谧的午后一起共读,良好的阅读氛围氤氲而生。
二、书目分类,形成体系
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2022年版课标对该任务群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三个学段的整本书阅读目标和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规律,贯彻落实整体阅读素养这条主线。根据新课标要求,学校组织各备课组开展整本书阅读研讨,敲定符合各年级学生发展特点的必读及选读书目,学生在完成必读书目的基础上可自主阅读选读书目。
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十分重要。学生每个月进行一至两本整本书阅读,定期开展“手抄报比赛”“思维导图展示”“精彩诵读展示”“故事我来讲”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读书不仅是一种个别阅读过程,更是一个共享阅读过程。学生在分享过程中,体会到阅读整本书的乐趣;在提问与解答的过程中,加深对读本的理解;在聆听他人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新的阅读启示。
三、精品微课程,打造范式
备课组开展研讨分工,制作整本书系列微课程,依据“快乐读书吧”中的课外阅读推荐及各地方不同教材版本中的小学生必读书目推荐,重新梳理序列化编排,形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指导教程,形成了贯穿一年级到六年级,以“成长”为主题的必读书目导读系列。微课程根据年级和知识模块进行划分,有绘本篇、人物篇、神话篇、名著篇。以课例为依托,努力实现教材视野下的核心素养目标,着力构建了适合儿童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程。同时,教研组也要给予老师们简明扼要的导读课教法指导,完成不同类型的小学阶段文学类课外阅读的导读范本,丰富整本书导读课的教学思路,推进整本书导读课教学在一线教师中的实践。通过研讨,我们形成了四种课型模板:阅读引导课、任务驱动课、思考探究课、体验展示课。多重课型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他们掌握阅读方法,突破阅读瓶颈,深入把握作品内涵,从而使整本书阅读更有效。
阅读引导课,让学生“读起来”。教师找到整本书的一个或多个趣味点,并以此作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整本书的内容,对整本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蚯蚓的日记》《团圆》都是有趣的绘本,教师借助有趣的插图、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任务驱动课,让学生“读进去”。以提出问题、布置任务的方式,驱动学生阅读、思考,以使阅读落到实处,使阅读过程可视化,使学生真正做到读进去。在《夏洛的网》整本书交流前,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网”为背景,梳理人物关系、故事主线及对应的人物性格和品质,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思考探究课,让学生“读通透”。《我的妈妈是精灵》这本幻想故事以现实生活和时代为背景,以此来探求生活的真谛和人性的本质。教师根据这本书的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揭示等方面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问题和探究主题,引导学生理解“爱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它可以将人们紧紧结合在一起”。
体验展示课,让学生“说出来”。《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我和小姐姐克拉拉》都是必读书目,在体验展示课中,教师的方式就更加多样了,如读书小报展示、分角色朗读、讲故事比赛,充分地将展示的平台交给学生,逐步实现整本书阅读中由教师引导向学生领悟的转变。
通过四种课型,教师得以在读前、读中、读后进行全面的阅读策略指导,使阅读监督更有效,使学生能够习得最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能够对作品的内容、内涵与价值有产生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并能够极大地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四、全科阅读,学科融合
提到整本书阅读,都会想到语文学科,其实其他学科同样可以开展整本书阅读。四时韵致,古人有着细腻和敏感的体察,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精华,串起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时间脉络。我们组织各学科围绕同一个主题“二十四节气”开展“悦世界—共生长”全科阅读活动,以彰显不同学科不一样的阅读方式和策略,呈现各学科与“悦读”的完美邂逅。
语文课上,语文教师这样介绍“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年二十四节气中蕴藏着不同的自然变化、物候规律”。并引出作为全科阅读基础的书目《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接下来则由其他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对活动进行补充与完善。例如,科学课会开展奇妙的科学探索,让学生在“悦读”中感受科学奥义。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全年最短,日影则是一年中最长的。此外,还能引导学生经由科学课学习观察北斗七星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加深对节气与天文的理解。再如,美术课上教师带着学生观赏节气里的色彩,并基于此进行水彩画、水墨画、剪纸等手工艺术的创作。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不仅从另一个视角体悟了二十四节气,还涵育了艺术素养。总之,基于主题“二十四节气”开展的“悦世界—共生长”全科阅读活动促进了各学科的融合,也助力整本书阅读教学步入深处。
[参考文献]
[1]李功连.叶圣陶“整本书阅读”教育思想概述[J].语文建设,2017(25):65-68.
[2]洪敏.对儿童哲学游戏发现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9(21):42-44.
严书帆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