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复合薄膜{PDDA/rGO}-Au@P8W48的制备及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
2023-01-14鲍雅妍王玉珍刘荔贞
鲍雅妍,王玉珍,刘荔贞,冯 锋
(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是一类具有独特构造、和氧化还原特性的过渡金属氧簇,同时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光化学性质[1]。其中,POMs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催化剂,可以在不改变其原有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可逆的多电子传递反应[2]。近年来,利用POMs 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金属纳米结构,提高了其灵敏度和催化活性[3]。金纳米粒子(Au NPs)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催化、光电子、生物标记和信息存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6]。石墨烯于2004年被发现以来[7],因为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电子传递能力,使其在电池领域、场效应晶体管、超级电容器和超灵敏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关于POMs、金属纳米粒子和rGO 三维复合材料的合成报道很多,并显示出良好的导电性和高催化性能[8-10]。抗坏血酸(AA)是人体维持健康的重要物质之一,缺乏将导致多种疾病。因其检测灵敏度高、响应快、成本低等优点,目前电分析法已经成为检测AA 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之一[11]。
采用在层层自组装的石墨烯ITO 电极上原位电化学辅助还原制备新型的{PDDA/rGO}-Au@P8W48复合膜的方法。以还原态的POMs 为还原剂和桥接分子,通过对层层自组装在ITO上的氧化石墨烯和溶液中的氯金酸进行还原,得到了该复合膜,并作了该复合膜对AA 的电催化研究。结果表明,{PDDA/rGO}-Au@P8W48复合膜结合了rGO 的优越导电性和Au@P8W48良好的催化活性,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快等优点。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根据文献[12-13]分别合成了P8W48和GO。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DDA)来自麦克林公司;氯金酸购自Aldrich 公司;0.2 mol/L 磷酸缓冲液(PBS,pH 7.0)为支持电解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CHI 660E 型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
1.2 {PDDA/rGO}-P8W48复合膜的制备
将处理过的ITO基底浸泡在1%的PDDA水溶液20 min,用镊子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再将修饰了PDDA 的ITO 基底放入浓度为0.2 g/L 的GO 水悬浊液中20 min,用镊子取出,并再次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用氮气吹干,得到{PDDA/GO}薄膜。
以空白ITO 为工作电极,Ag/AgCl 作为参比电极,Pt 为对电极组成电解的三电极系统。以浓度2 mmol/L 的P8W48溶液(溶于0.1 mmol/L LiCl)10 mL作为电解液,在-0.8 V 的恒定电位下进行电化学还原。随着电解的开始,P8W48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经过3 min 左右,溶液全部变为蓝黑色的杂多蓝。期间,将{PDDA/GO}薄膜放入溶液中,得到{PDDA/rGO}-P8W48薄膜。停止电解,立即将30 μL,0.1 mol/L 的氯金酸溶液加入溶液中,溶液和膜的颜色在30 s 内全都变为浅紫色,得到{PDDA/rGO}-Au@P8W48复合薄膜[14]。图1为原位电化学辅助法制备{PDDA/rGO}-Au@P8W48复合膜的示意图。
图1 原位电化学辅助法制备{PDDA/rGO}-Au@P8W48复合薄膜示意图
1.3 实验方法
采用CHI660E 电化学工作站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进行电化学实验。实验过程采用标准的三电极系统,分别用铂丝和Ag/AgCl 作为实验的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以新制备的修饰电极{PDDA/rGO}-Au@P8W48为工作电极。0.2 mol/L 磷酸缓冲液(PBS,pH 7.0)作为电解液。所有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
2 结果与讨论
2.1 {PEI/rGO}-Au@P8W48复合薄膜的表征
采用透射电镜(TEM)对修饰薄膜进行表征。图2是{PEI/GO}和{PEI/rGO}-Au@P8W48复合薄膜的TEM图。由图2a可看出,制备好的{PEI/GO}膜中的GO具有大的片层结构。{PEI/rGO}-Au@P8W48复合薄膜的TEM图(见图2b)显示了大量球状、单分散的Au@P8W48纳米粒子在rGO 表面均匀分布,平均粒径约为20 nm。
图2 2种薄膜的透射电镜图
2.2 {PDDA/rGO}-Au@P8W48 电极对AA 的电化学响应
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修饰电极对AA 的电化学响应。图3为电极{PDDA/rGO}-Au@P8W48在电解质缓冲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AA 时的CV 图。从图3(a)中可以看出,在0.25 V处有一个对应的氧化峰,并随AA 浓度增加,电流不断增加。图3(b)显示AA 浓度与响应电流呈线性增加关系。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AA 的电流响应较为灵敏。原因是修饰电极{PDDA/rGO}-Au@P8W48中存在P8W48、Au 和rGO 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了催化活性。rGO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导电率很高,与金纳米粒子可以作为优良的电子传导体,以增强{PDDA/rGO}-Au@P8W48修饰层与导电玻璃基底的电荷传递效率。
图3 循环伏安法测试结果
2.3 差分脉冲伏安法对AA的检测
相对于CV 方法而言,DPV 法可以获得更好的分辨率,以及更优良的电流灵敏度。因此,通过DPV 法进一步研究修饰电极对AA的电催化活性。图4显示了{PDDA/rGO}-Au@P8W48修饰电极催化AA的DPV响应电流,其峰电位为0.4 V,同时0.2 V 处的氧化峰电流随着AA 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关系。AA 浓度范围为5×10-6~ 4×10-4mol/L,线性方程为I=0.215CAA+39.1,R2=0.9976,检出限为0.22 μmol/L,灵敏度为0.215 A/(mol/L)。
图4 差分脉冲伏安法测试结果
2.4 抗干扰能力
同时,通过DPV 法考察了{PDDA/rGO}-Au@P8W48修饰电极的抗干扰能力。在0.2 mol/L PBS(pH 7.0)的电解液中,分别加入0.1 mmol/L 的NaCI、MgCI2、KCI、NH4CI、Urea、Glucose、L-Cysteine、L-Glutamic acid 时,没有观察到催化峰信号;而当继续加入0.01 mmol/L AA 时,可以在2 s 内观察到明显的催化峰电流。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修饰电极{PDDA/rGO}-Au@P8W48对AA 检 测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在检测中抗干扰能力良好。
2.5 稳定性
对于一个性能优异的电化学传感器来说,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了 100 个循环测定{PDDA/rGO} -Au@P8W48修饰电极的稳定性,电流值可保持最初值的95%左右。
同时,将新制的{PDDA/rGO}-Au@P8W48修饰电极在室温下存放30 d,每隔7 d 取出一片未测试过的电极,检测其催化AA 的电流响应信号。检测结果发现,AA 在{PDDA/rGO}-Au@P8W48修饰电极上的响应电流虽然随着时间流逝不断降低,但在30 d 内仍能保持初始电流的92.5%。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传感器在AA 检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6 实际样品的分析
通过对市场上采购的饮料样本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进一步考察{PDDA/rGO}-Au@P8W48修饰电极在日常生活检测中的应用状况。具体操作时,将饮料样本排气后加入0.2 mol/L PBS(pH 7.0)稀释5倍。按照文中所述的DPV 方法检测其中的AA 含量。所测得的加标回收率结果显示在95.24%~101.3%之间(见表1),表明该传感器可用于饮料中AA的直接检测。
表1 饮料中AA的测定与回收
3 结论
将P8W48作为还原剂和桥联分子,采用电化学辅助还原法成功制备了{PDDA/rGO}-Au@P8W48 纳米薄膜。与传统的层层自组装(LBL)法相比,大大缩短了制备时间。在P8W48、Au 和rGO 协同效应的作用下,{PDDA/rGO}-Au@P8W48修饰电极对AA 展现出较强的电流响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用{PDDA/rGO}-Au@P8W48修饰电极制成检测AA 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检测限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快等优点,可用于饮料中AA 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