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图书人性化设计

2023-01-13斯琴高娃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16期
关键词:儿童图书人性化图书

图书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对下一代进行良好教育的重要手段。优秀的儿童图书应该以儿童天性为基础,以“人性化”为设计理念,设计出儿童喜爱、积极向上的文本内容。儿童图书人性化设计不仅能够对儿童成长具有正面影响,而且能够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对儿童图书人性化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儿童图书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儿童图书设计更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

儿童图书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图书,儿童作用是指导儿童阅读,培养儿童智力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以人为本是儿童图书的最终目的。在设计过程中,成年人不仅要注重表现出的艺术效果和个性设计理念,还要以儿童这个特定的人群为落脚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优秀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传达给儿童,使儿童图书设计更加具有正面的意义。

1 儿童图书设计群体特征

儿童图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改变出版的设计理念,从内容、质量入手,改变过去发展方式,实现以品质为中心,以顾客为中心。在发行工作中加大对设计工作的投入,提高图书改计质量。根据调研,在国内儿童图书的年销量在国内的销售中占据了11%和8%的比重。在买书的时候,最主要的还是父母,在挑选图书的时候都会抱着“自我经验”的心态[1]。父母评判不但影响到儿童是否会买到一种特定的图书,还会影响到儿童对图书的审美。许多父母因教育观念的缺失,或者对子女与图书的关系理解不够,常常忽视对儿童图书的认知,在挑选和购买一些儿童图书时,没有从培养儿童的兴趣和阅读习惯上选择,而单纯地使用成年人的“有用价值观”来挑选儿童图书,中国父母则更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从图书里获得“有用”的信息,“读书”在许多时候还是“学习”的同义词。大多数父母只是将儿童们的书当成了“学习工具”,而“阅读”仅仅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但是,儿童图书的主要读者是儿童,因此很可能造成读者的强迫性。经市场调研发现,目前国内父母对于儿童图书的价值认知还不够,在图书的选题上缺乏综合性,过分强调“有益于儿童”的价值观,忽视了儿童的读书安全,盲目地购买外国进口图书和畅销图书。一些出版商根据家长的需要,不顾儿童的实际需求,推动着儿童图书走向“学习工具”。在重视实用和经济的前提下,涌现了一批外国畅销图书,还有不少非法出版、销售大量粗制滥造、内容低俗、质量低劣的儿童图书。过去对儿童图书市场占有率的盲目追逐,过度重视数量。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超越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一味追求量而忽略品质,不可能在儿童图书的领域立足。

2 儿童图书设计的问题和不足

纵观我国现有的儿童图书现状能够发现,儿童图书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缺少相应的行业标准,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儿童图书总体上没有统一的样式,缺少审美情趣;设计的样式大同小异,缺少艺术性;制作材料和形式不讲究,造成了儿童们不方便的阅读和不安全;儿童的图书人格化、模式化、缺少儿童气等。由此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的儿童图书还处于比较粗糙的阶段,缺少观念上的制约。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儿童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原因,对儿童发展的需要没有抓住,缺少人文关爱[2]。

第一,儿童图书的设计要有新意,形式要多元化。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题选择了历史英雄人物、儿童名著、说教式的童话等,由于儿童内涵的老套,很难吸引儿童们的阅读。在封面、内容、插图、材料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第二,国产优秀的原汁原味很少,而外国的原作却很受欢迎。随着我国儿童图书市场面临着严峻的竞争,部分图书出版商在借鉴和仿造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在儿童图书的某些领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这些悲剧性的著作终究只是杯水车薪。外国原作依然占据着我国儿童图书的市场空白,十分受欢迎。国外引进的儿童图书中的人文、建筑、人物、衣食住行、日常的生活习惯等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排他性,尽管细节丰富但已偏离了我们的实际生活,不利于儿童在阅读后将书中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第三,目前我国的儿童图书分类还不够科学、清晰、详细,急需对儿童进行科学、系统化的归类。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喜好和情绪特征,分别从不同的儿童喜欢的图形、文字、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按照儿童的喜好进行艺术的设计,选用软、轻的纸张,印制时使用无污染的墨水,装帧上使用线装,图书的形式也是没有尖角,从而有效减少对儿童的身心伤害。通过精美的封面设计引起儿童的注意,以童趣的内容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以精巧而有趣的图书形式引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儿童中,设计出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

第四,目前国内儿童图书销售尚不规范,相关部门缺少对儿童图书有效引导和科学监督。儿童图书设计者为了抢占市场,采用低俗内容和包装,只追求利润,而不会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图书设计上。由此产生不良后果是儿童图书的品质不佳,失去了图书的人文价值,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3]。

3 儿童图书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决定了儿童对儿童阅读的特殊需要,所以,儿童图书的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理解儿童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思维方式等特点与需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在形式上进行创造性的革新,提供安全、健康、对儿童发展有正面的作用,这也是儿童图书设计的核心理念。

3.1 图书造型

图书造型设计反映了图书的艺术性与工艺性。第一,设计者应注意图书形式与儿童的身体素质、运动的协调、安全性、适应儿童的阅读习惯及理解。最常用的儿童图书为24开本和16开本,儿童开本长度与宽度的比值为1∶1至1∶1.4,通常不能大于5mm。其次,设计者也应当打破常规造型的限制,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用、有趣、装饰的图书形式。例如:仿真书、触摸书、卡片书。为了防止对儿童的损伤,所有的书的边角都要加工成圆形或采用布或橡胶等软质制品的包角。最后,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图书,以便于儿童们的阅读。两种常用的是骑马钉和螺旋环形套钉,它们能将纸张平滑地铺开,减少读写难度。至于特别的书,则要仔细斟酌,例如有些手写的书,在实际操作时要拆封,所以要用拍头装,这样可以减少纸张的黏合,便于拆分。

3.2 图书材料

在选择儿童图书时,应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点,以安全和环保的材料为主。儿童肌肤细软,不宜选择硬度高、边缘锋利的铜版纸,而应选择质地柔软、色泽柔和的蒙肯纸及胶版纸,既能有效预防对儿童肌肤的潜在损害,又能使颜色表现得更好,且反射系数较小,能减少对儿童的视觉刺激,预防视力疲劳。其他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的材料也可以应用到儿童图书设计中,例如:棉布具有环保、柔软、安全、韧性强、易清洁等特点,使图书造型的设计得以充分体现。塑胶因为重量轻、韧性好、耐磨,可以作为封面和内页,可以陪伴儿童洗澡、玩耍,让儿童安全地捏、咬、撕、用各种方法体验读书的快乐[4]。

3.3 美术设计

一部优秀作品必然是浑然天成的整体,因此在图书设计中要重视美术设计。为了提升儿童图书的艺术功利性和审美趣味,应对儿童審美原则和规律进行灵活、科学的应用。

第一,封面设计。儿童图书的封面具有大胆的创意,活泼的构思,鲜明的色彩,新颖的艺术手法,以及纯朴的想象和无限的罗曼史。儿童图书封面的设计,既要根据图书的内涵与艺术风格,又要从儿童的美学心态入手,体会儿童的情感,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恰当的人物,从而达到知识性、趣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第二,插画设计。儿童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得儿童对具有鲜明特征、形式简洁、趣味性和故事化的图像更具有吸引力。儿童图书的图画总体上应该遵循童趣、夸张和简洁的原则。在插图的表达方式上,除了采用手工绘画之外,还可以采用版画、剪纸、摄影、电脑绘图、立体插画等。设计师要以儿童的视角和思维去观察和理解周围的环境,使之与儿童的审美水平相适应,从而设计出一幅烙印在儿童心里的图画,同时也能使儿童们感到快乐。

第三,颜色图案设计。颜色对于塑造儿童们的性格与情绪有着特殊的艺术吸引力。总体而言,儿童图书的颜色应以明亮、和谐、温馨为主,尽量采用高亮度、高纯度的颜色,但过于明亮的颜色也会让人产生厌倦感,因此应在设计时适当选用中性色调,以减轻对儿童的视觉压迫。在进行具有显著性性别取向的图书时,还应该注意到总体颜色的不同,以适应儿童的审美特点。

4 儿童图书人性化设计规范

首先要加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监督,提倡图书出版商、编辑、设计师遵守职业道德,严肃职业操守,主动承担出版任务。出版社不仅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还应该把儿童图书作为一个特殊的出版门类进行特殊的对待。图书的选材应与儿童特殊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相适应。设计者要从儿童的言语发展和兴趣特征出发,严格把关图书的义词质量,将阻碍儿童阅读的文本“拒之门外”。

其次,图书的设计要在细节上充分反映出人文精神,使儿童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在规范儿童图书设计时,要坚持以儿童发展的理念,以“堵”“疏”相结合,制定出有益于图书设计的改革方案,以或策来引导图书设计者提高创新意识,参与图书设计创新。借助媒体的传播渠道,让整个社会都团结一致,公开、透明地推荐、评选优秀的图书设计氛围。要充分明确儿童图书是专门为儿童而设计的,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发育特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符合幼儿的兴趣,使其具有更多的人性化。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阅读需求存在差异,为满足儿童多样化的需求,应采取多样化的设计方法。对于图书编辑、图书设计者、图书出版商等,要自觉地在图书的文本与图像设计上具有人性化的思考[5]。主要表现在文字内容、材料选择等方面,保证文字内容健康、积极、阳光;在选择纸张的时候,应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心理和皮肤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材质。

最后,儿童图书的印刷采用无毒、无刺激性的油墨,而这些细微之处又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注重人性化设计,重点在于注重图书的设计,提高儿童图书的质量,使之更加人性化,使更多的孩子喜欢,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

5 结语

儿童图书设计关系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关乎思维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想让儿童图书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就必须加强对儿童图书人性化设计的深入思考。儿童期是各种知识储存的关键期,而图书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儿童图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儿童图书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是儿童,就要对儿童思维特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对儿童性格进行动态追踪,并对儿童阅读需求进行科学的界定,以便更好地开展儿童图书设计,满足儿童发展需求,在图书市场中做大做强。■

引用

[1] 韩艳雪.当下儿童图书设计趋势探析[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7.

[2] 伍玉彬.儿童图书人性化设计对儿童健康发展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6,29(5):240.

[3] 黄旭东.儿童图书动漫插画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7):43-44.

[4] 耿晓改,伍玉彬.儿童图书人性化设计现状研究[J].大众文艺,2015(10):78-79.

[5] 吴一东.论学前儿童图书设计中体现的人文关怀[D].保定:河北大学,2012.

作者简介:斯琴高娃(1985—),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编辑,就职于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猜你喜欢

儿童图书人性化图书
图书推荐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图书发行难点思考
浅析儿童图书的材料运用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多元文化儿童图书项目
我国儿童图书出版策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