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2023-01-13胥静
胥静
中学语文教育是一项基础性语言文化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基礎语言文化知识体系具有重大作用。其中,情感教育是大家学好语文的重要助推力量,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存在着教师缺乏情感教育意识、教学过程缺乏感染力、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等教学问题,导致其整体课堂效率下降,不利于新时代综合性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根据全新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构建主义、寓教于乐等重要科学教育理念,本文提出以“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感染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情感体验”四种具体措施,改进当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学。
情感教育是广大学生群体掌握较高语言文化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助推因素,情感教育主要包含于语文阅读教育中,通过大家饱含情感的文章阅读,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与文艺之间细腻而充满感染力的各种感情变化。深化情感教育,毫无疑问是中学语文学科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等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必须从情感教育着手,为青少年群体开展更具人文性特征、情感性特征、生活性特征和民族性特征的语文阅读教育,才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性阅读理论的同时,有效发展自身更加深厚的个人潜力和知识迸发力。
一、情感教育概述及其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综合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与认知教育处于相对状态,侧重于学生感性感知能力、表达能力的教育教学。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深厚且细腻的情感体验能力,在错综复杂的生活及学习过程中,更加清晰地感知客体行为及话语的情绪状态、思想表达等。情感教育相对于当下流行的“唯理智教育”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特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绝对理性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从感性层次完成个人情绪感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学生社会性情感出发,以多样化的社会生活体验,协助学生充分感受喜怒哀乐等多样化情绪状态,提升个人审美能力,从而增强其核心素养。情感教育具有三个教学目标,即提升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升学生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增强学生在自然、社会及自我之间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力。情感教育具有兴趣性、成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特征。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增强学生社交感知能力。世界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类一切生产生活行动都离不开社会性环境、社会性交际的参与。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性交往、生产活动中,具备强烈的情感感知和传达能力,则成为必要。开展情感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情绪感知能力和自我诉求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个人社交及成长推动作用。
第二,提升学生文学创作能力。语文教学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文学认知和传达能力,从而在语言文化世界中更好地开展个人行为。情感教学能帮助学生增强文学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事物情感敏锐度,从而提升其在文学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和渲染能力。
第三,增强学生文本理解能力。文本理解除了需要学生具有基本的文字释义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区分能力,情感教育则可以帮其提升综合情绪感知能力,塑造较强的文本理解本领。
二、现阶段中学语文阅读教育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情感教育意识
教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科学理论性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在情感情绪方面的体验。教师在教学理念、认知方面的缺失,导致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并不完整,在情绪感知、思想感知和感触感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中学语文阅读课程的高效化教学。
(二)教学过程缺乏感染力
教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偏重于功利性地快速传递相关语文知识,忽视具体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学生感知过程的深入引导。在此状况下,学生完成阅读学习是在相对机械化的状态下,缺乏感同身受的深入共情,对于一些文章思想、情感、社会文化等内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认知表层,没有深入个体思绪内部,从而影响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阅读课文的抽象化理解,较少安排类似生活场景的实践性体验,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调动的学习机能更多的是记忆、背诵,而真实、深入的切身感受则很少发生,其所学习到的对于课文一系列思想情感的理解,也具有相对的抽象性,缺乏真实场景和情感的具体体验,难以深入其内部,不利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中学语文阅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感染力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情绪表达、情感渲染的真实环境中自主感受其中所包含的多样化情感因素,从而加深自己对于课文类似情节内容的理解。语文阅读教学中包含大量情节丰富的课文内容,然而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大部分由作者亲身经历过的场景,在学生这里却不曾见过,如果教师仅仅凭借语义讲解、情感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深意,则难免存在一定的教学机械性。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共同以手工材料、音乐素材、投影设备等方式,在班级中布置相类似的故事情景,并邀请学生参与故事情节的演绎,从而增强其情感体验效果。
例如,在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在课程导入部分,邀请大家观赏相关的影视作品,并且以“背影”为主题开展简单的分享活动,邀请大家说出自己记忆中感受最为深刻的“背影”。以轻松愉快的分享活动、影视观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再深入阅读课文,感受作者记忆中的“背影”。文章中作者的父亲在送别时匆匆而紧张地去给作者买橘子,那焦灼而拼尽全力的背影让作者感受到父亲沉甸甸的爱意。如果学生仅仅是阅读课文必然难以对作者的心理状态感同身受,教师在影视资料和现场情景布置、情景再现表演的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作者当时的心绪,从而增强情感教育作用和文章理解能力。
(二)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在大量的文獻查阅、教学研讨会议中,教师要增强自己对于新时代全新中学语文教育理念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能力。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查阅教育文献资料的习惯,以较高的教学能力标准要求自己,在大量国内外教育文献中找到自身适用的教学观念,学习国内外专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方式。此外,教师要积极参与省内外的中学语文阅读及情感教育相关的教学研讨会议,在不同教师群体、教育专家的探讨、交流活动中增强自己的科学认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积极学习当下最新的教育政策法规,以实际的政策内容来鞭策自己完成充分的自我反思、自我否定和自我革新。
(三)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年龄特征、情感状态、情绪变化以及事物接受能力、文学基本素养,设计规划具有针对性的语文阅读教学计划,在其中有意识地增强情感教育,完成学生情感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同人生经历的学生在同一种情感内容中的感受方式和感知结果不同,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多样性的情况下开展个性化情感教育,肯定学生每一种情感体验结果。
例如,在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所理解的角度进行内容的情感体验,而不一定要根据教材中定向的标准答案来展开思考。在深度阅读文章内容之后,部分学生感受到解放军群体的豪情壮志,部分学生感受到此时此刻中华儿女身处水深火热之境的凄凉悲苦,部分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此时的危急处境。不同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背景,必然导致学生在同一事物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则要充分欣赏大家不同的学习成果,在基本符合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下,鼓励大家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和相关知识储备,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领略本文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及情感。在大家丰富多样的学习成果中,不仅不会降低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以产生集思广益、深化学习成果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形成多样化思考、多角度看待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四)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电影艺术、电视剧艺术、话剧表演等作品,都能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导观众在艺术化的情景再现过程中,增强自身在某种情绪情感体验过程中的深化程度。影视作品通常将细微的情感因素在艺术表演中有效扩大、深化,使得大家能够更加明显、深刻地感受到其故事内容的主题。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在多媒体投影手段中,根据课文内容搜索大量相关影视资料供大家观赏,尤其是可以将这些影视资料在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集结为一种不断输入的影视资源库,供学生在休闲时间自行观赏。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较为健康、具有科教意义的教学方式中休闲放松地学习,而且还能够以现代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的强化性情感体验、故事欣赏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机能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调动,从而实现情感教育的现代化提升。此外,教师在课堂导学部分也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资源,在生动鲜活的影视资源中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在迎合学生娱乐需求的状况下,完成阅读教学目标,达到两全其美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中学语文阅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其中情感教育更是能够以强烈的感性方式增强学生的事物感知能力,提高文本学习能力、情感体验能力等。以多样化手段增强情感教育,针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现存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改进意义的情感教育教学策略,帮助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群体改进自己的情感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理论启发作用。在今后的持续性研究过程中,本人还将延续相关主题的深化研究,找出情感教育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策略,从而以极端感性和极端理性的相互结合创生更加高效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