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群体特征分析*

2023-01-13张正峰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学校长治校经历

张正峰 刘 晶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陕西 西安 710062)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列强入侵、军阀割据动荡时期的结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然而,1949年至1959年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十年,面临着十分艰巨繁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建设任务。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在风云变幻的民国乱世取得了令后世惊叹的辉煌成就,但是相较于西方国家却依旧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持高校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教育,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5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重点高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指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为重点大学。这6所学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专业特征。该决议的颁布旨在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高校。1959年,中央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增加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10所高校为重点大学,随后又发文增加中国医科大学(今北京协和医学院)等4所高校为重点大学,至此,共有20所高校被确立为重点大学。其中,北京医学院后并入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第一医学院后并入复旦大学,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这20所重点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整合发展为18所。由于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当时是“分部办学、统一领导”, 因此,本文选取以上每所重点大学(除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位校长,共17人为研究对象。他们在办学治校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所在大学乃至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分别为:马寅初、蒋南翔、魏思文、吴玉章、张国藩、武光、陈望道、吴有训、郭沫若、施平、孟宪承、陈垣、李昌、黄家驷、刘居英、张步峰和黎东汉。他们普遍学历层次较高,具有丰富的革命经历和高等教育经历。他们中有在干部学校就读,在革命战争时期积极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又服从国家需要走向高等教育岗位的;也有留学海外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回到祖国,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大学校长是大学管理的主体,在大学管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大学校长的角色决定了其在大学的办学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关于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的研究[1-2]、对国内“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以及“双一流”高校等著名大学校长的研究[3-5]、对外国著名大学校长的研究以及中外校长群体特征对比的研究[6-8]等。虽然目前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是鲜有学者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为研究对象进行群体特征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在国家百废待兴的社会背景下带领所在高校取得了非凡成就。因此,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的群体特征的具体分析,发掘他们高等教育思想与大学办学理念形成背后的原因,这既有助于人们理解他们是如何成为优秀大学校长的,也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人口统计信息的分析包括对重点大学校长的性别、开始任职年龄、任期以及籍贯的分析,见表1。

表1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基本信息

(一)性别

17位校长均为男性校长。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男性校长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一方面,是因为受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及社会地位角色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对来说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而大学校长这一职业要求较高学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重点大学校长的性别倾向。

(二)开始任职年龄与任期

17位校长中,70%的校长开始任职年龄在40~60岁之间,校长的年龄以及身体状况也影响着一所大学的发展。就开始任职的年龄而言,绝大多数校长开始任职的年龄在40~60岁之间,年龄较大的有马寅初、吴玉章和陈垣,他们任职时年龄已达到70岁左右,年龄较小的有蒋南翔、魏思文、武光、施平、李昌等,担任大学校长时仅40岁左右。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大多都精力旺盛,有着丰富的学识和阅历,在学术和高等教育思想上具有一定成就,性格沉稳,对推动大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年龄较大的校长均德高望重,积累了一定的管理与领导经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同时也具有相当的人脉,影响力大;年龄较小的校长均在革命时期积极参加革命,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具有一定行业特色的大学校长,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17位重点大学校长当中的大多数任期达到了10年左右,任职的时间段大多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一时期恰逢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他们引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在长期治校办学的过程中形成了大学办学理念并将其不断丰富和完善,说明这些著名校长不但受到了师生的认可和爱戴,也反映了一所大学办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校长的长期治校。

(三)籍贯

17位校长的籍贯集中在革命地区。江浙籍的校长有4位,四川籍两位,江西籍两位,湖南籍两位,广东、湖北、吉林、河北、河南、山西、云南各1位。这与当时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省市大多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开放程度高,思想活跃,从古至今都人才辈出,革命爆发首先波及到这些地区和省份,如川、鄂、湘、粤、苏、浙、赣等,这些地区的革命运动使大批年轻人开始睁开眼看世界,涌现出大量进步青年。

二、教育背景特征分析

(一)多样的国内高等教育经历

这里的“高等教育经历”包括他们在中国近代的学堂、书院、教会学校、预科、高等专科学校、师范学校、大学等机构接受教育的经历[1]。通过对相关人物传记、校史、各高校官方网站以及各大网站相关内容的查找和梳理,整理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7位重点大学校长的国内高等教育经历表,见表2。

从表2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17位重点大学校长中,有15位均有国内高等教育经历。他们接受国内高等教育的学校类型较为多样,有中国近代较早创立的高等学府,如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有民国时期“师范区制”下实力最雄厚的各地高等师范学校[9],如吴有训就读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创办的干部学校,如延安马列主义学院、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有中国人民自己创办的高等学校,如带有公益性质,以“工业兴国,先育人材”为理念的北平冯庸大学;也有带有宗教性质的高等学校,如南京金陵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还有清末书院与高等学堂,如成都尊经学院;等等。一部分校长还经历了清末科举考试。有两位校长没有国内高等教育经历,其中陈望道虽然未接受国内的高等教育,但是他在中等教育阶段接受了传统的私塾教育;郭沫若在初中等教育阶段既接受了传统私塾教育,又接受了新式学堂教育,虽然他曾考入成都四川官立高等学堂理科,也曾被天津军医学校录取,但均未就读。

表2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国内高等教育经历

国内高等教育经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的宝贵经历,在读期间是他们与良师益友交流学习、获得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熟悉国内高等教育环境与现状的关键时期。国内高等教育经历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打开高等教育之门的同时,也为他们继续去海外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近一半校长有国外高等教育经历

洋务运动以后,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先后借鉴日本、德国、美国等高等教育强国的办学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大学校长的国外高等教育经历息息相关。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大学办学理念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他们在国外所接受的先进高等教育。这里的“国外高等教育经历”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赴海外高等学校留学的经历,见表3。

由表3可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7位重点大学校长中,8位校长有接受国外高等教育的经历,占总数近一半。在有国外高等教育经历的8位大学校长中,有两位校长在两个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为孟宪承、吴玉章;有5位大学校长在同一国家的两所及两所以上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分别是马寅初、吴玉章、张国藩、陈望道和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赴海外留学的国家也较为集中, 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其中有5位大学校长曾在美国留学,分别为马寅初、张国藩、吴有训、 孟宪承和黄家驷;有3位大学校长曾在日本留学,为吴玉章、陈望道和郭沫若;其次是西欧的英国、法国。这与当时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关系密切。

表3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国外高等教育经历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的国外高等教育经历是他们学习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这些高等教育强国留学期间,学习了学科的前沿知识、领略了强烈的高等教育氛围并接触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这些先进的办学理念也体现在他们日后的治校过程中。

三、革命经历特征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在成长过程中接触民主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而走上革命的道路。这种革命经历对他们后期的大学办学理念影响重大。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的革命经历,见表4。

联系商务英语专业对口企业负责人,了解新进人员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随时掌握该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个人能力需求及行业发展动态,可以作为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的参考依据。

新中国成立初期17位重点大学校长均有革命经历且他们的革命经历较丰富,如主编进步刊物、创作进步文学作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参与革命起义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内担任职务等。这些革命经历在这些校长的人生经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他们革命经历的分析和探讨意义重大。

这些具有丰富革命经历的校长开始任职年龄普遍较小,如蒋南翔、魏思文、武光、施平、李昌、刘居英、张步峰和黎东汉,他们开始任职的年龄均在40岁左右。他们在接受国内高等教育之后,甚至在接受国内高等教育期间就走上革命道路,为我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未留学海外。这一部分校长是在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虽然任职年龄较小,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但是他们在革命中接触并深入理解民主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但造就了他们坚毅的品质,也影响着他们办学理念的形成。

四、办学理念特征分析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这一本体所持有的基本看法和对大学本身的理性认识[10]。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经历以及革命经历为他们办学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虽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影响下,不同的经历使他们的办学理念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也有诸多共同之处。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共同的办学理念,把握他们办学治校当中的群体性特征,有助于学习总结我国老一辈大学校长的优秀办学经验,继承他们的精神财富。

(一)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大学处于社会之中,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而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中,十分重视从实际出发,主张大学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美国在融合创新德国古典大学理念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凝练出具有美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除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外的第三职能;同时,一大批赠地学院的兴起和创办,美国形成了以英德为基础,同时又融入实用主义的极具特色的大学理念。美国的高等教育及其办学模式也因此逐渐走向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自清末迄民国百年间的数万名留美学生中,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对近代中国各方面影响深远,而受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育界[11]。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中的留美大学校长受到美国实用主义以及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影响,带回诸多有关大学办学的新思想、新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留美回国的马寅初在治学治校上注重实地调查、关注现实。他认为应该从大学的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提高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师资建设等方面一贯强调“从实际中来”。他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多次提出要培养专门人才、建设人才,“培养才德兼备,体魄健全,有高程度的政治水平的人才”。他所强调的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符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急需人才的实际需要,也体现了马寅初对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认同,即大学应该为社会培养、输送满足其需要的劳动者[12]。在回国后的科学教育实践中,吴有训发现国内一些大学特别是理科教育存在教学脱离实际、忽视动手实践的问题[13]。因此,吴有训在大学办学实践和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张国藩在担任天津大学校长期间,对如何办好社会主义高等学校进行了阐述。他提出了衡量大学的标准,即一个好的社会主义的大学,必须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它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学生不但要掌握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生产实际技能[14]。张国藩对好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定义十分注重大学要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服务,培养学生的实际生产技能。孟宪承认为大学的理想包括三个方面: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与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孟宪承认为高深学问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教学固然是大学贡献于社会的一种形式,但是为了适应平民主义运动的要求,大学也应推广其智慧于“宫墙”之外[15]。他同样十分注重大学与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认为大学应该充分发扬民族精神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施平在北京农业大学工作期间,非常注重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领导全校教职员工为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农业大学而奋斗,致力于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12]。

(二)注重政治治校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众多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都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注重政治治校。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办学理念的又一重要特征。

吴玉章在赴日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踏上了革命道路,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有觉悟的先进革命者,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后半生都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吴玉章在办学期间主张学习革命理论,同时强调,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社会制度相对应的教育内容,而中国这个无产阶级的社会更应该以共产主义思想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次开学典礼上说:“要以马恩列斯的学说与毛泽东思想来进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并把他们培养成为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专家。”[16]办学是为革命培养人才,创办人民大学,就是为了适应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在吴玉章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独特的校风,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陈望道在求学期间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我国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出过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也一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期间,陈望道始终和党组织保持亲密融洽的关系,使学校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致力于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一流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他非常重视学校的科研工作,也注重建设优良校风,提倡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习和研究。

(三)“红”与“专”相结合

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一方面受其学习等相关经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烙下时代和社会的印记。新中国成立初期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国家迫切进行政治经济建设的需求和当时经济教育十分落后的状况十分不协调。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办学理念的又一特征即大学应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者。“红”是指在政治上有正确且坚定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专”是指在业务方面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蒋南翔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和著名的青年运动领袖。他在学校工作中,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和组织阵地[17]。蒋南翔主张要提高全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觉悟,社会主义大学的大师应当“又红又专”,还提出要创建“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一肩挑业务学习,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郭沫若在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期间,也十分注重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他提出的“三纲五化”中的第一化就是“思想马列化”,要求“全体教职学员的思想都必须努力马列主义化”,强调思想基础和科学基础的齐头并进,“我们既不容许忽略思想工作,也必须提倡认真读书。就是我们要‘勤奋学习、红专并进’,两条腿走路”[18]。魏思文就读的冯庸大学将爱国和救国作为办学的方针与追求的终极目标[19]。新中国成立后,魏思文在就任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院长时,致力于把北京工业学院这个中国共产党唯一创办的理工院校办成一流大学。在他的治理下,北京工业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向航天部输送了很多人才,奠定了导弹火箭研究部门的人才基础,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武光青年时期便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工作,28岁时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干部学校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并任党支部书记。他在担任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长时,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唯上、只唯实”,坚持党的领导。李昌在高中时就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投身于抗日救亡和爱国学生运动,他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参加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两次游行示威。在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期间,他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出大批人才,为祖国的国防工业和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结语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是现代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代宗师,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领导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体系的奠基、创建和完善倾注了毕生心血[20]。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经历的男性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大学期间就参与过爱国学生运动,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既有精湛的业务能力,也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经历以及革命经历对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大学办学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办学理念上,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有着共同之处,都认为大学与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办学中主张结合实际,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服务的大学;他们注重政治治校和校风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工作和学习,主张“红”与“专”相结合,培养“又红又专”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带领所在大学为新中国的各项事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

教育史研究不仅要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思想、制度、活动等方面的发展变迁,而且要从这一历史过程之中总结教育经验和规律,其研究的根本目的依旧在于为现实的教育发展目的服务[21]。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在分析和借鉴国外著名高校办学理念和经验的同时,就更应该总结和发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重点大学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的分析和总结为新时代一流大学校长队伍的选拔任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注重选拔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创新办学理念之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教育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22]。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在办学中坚持党的领导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注重政治治校,体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校长应当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治校中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依靠广大知识分子,制定和实施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特色的学校发展规划,为国家发展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二)注重选拔具有丰富高等教育经历的饱学之士

一方面,大学不同于企业或者其他的社会组织,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因此作为大学的最高领导者,校长本身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以带领所在高校更好地发挥职能。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高校正处于“双一流”建设时期,也要求大学校长要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以及丰富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经历。尤其是国外高等教育经历有助于大学校长接触和领略西方教育强国的大学办学理念和经验,形成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办学能力。

(三)注重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躬行之人

作为一校之长,不但是学校各项改革的引领者,也是统揽全局、凝聚人心的领导核心。校长既要学识渊博、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17位重点大学校长均具有丰富的革命实践经历,他们在革命活动中不但形成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锻炼了实践能力、引领能力与凝聚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在担任大学校长期间他们高超的治校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在新时代一流大学校长的选拔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其实践能力、引领能力与凝聚能力的考察。

(四)适当放宽任期限制

一位优秀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在长期治校实践当中不断形成并丰富完善的,同时一所高校的成长与壮大也离不开大学校长的长期治校。不论是民国时期著名大学的校长,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的平均任职时间都在十年左右。在长期的治校实践中,校长的办学理念才能够得到充分落实,相反,如果任期较短,那么校长的办学理念不能得到真正落实,同时校长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为了短期所谓的政绩而忽视大学长期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校长治校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怎样才能当好大学校长
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
大学校长谈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