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节地葬的发展及其对我国葬式设计的启发
2023-01-13李毓超李勤璞
李毓超 李勤璞 卢 军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日本和中国在传统殡葬文化层面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根深蒂固的儒教国家,在孝道理念下,都重视厚葬,都有祖先祭拜的习俗。日本在后续的殡葬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将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结合日本现代城市化发展快、土地资源紧张、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诸多问题,使墓园的节地生态葬葬式发展得独具特色,而且在亚洲范围内比较成熟。本文研究日本墓园类型的历史演变,重点分析描述日本节地型葬式发展内涵,从中获得对当代我国墓园节地葬设计的启发。
一、日本墓园类型的发展历程
日本墓地种类按经营主体划分,有地方公共团体经营的墓地、社团法人经营的墓地、财团法人经营的墓地、寺庙经营的墓地、民营经营的墓地。按墓园形态分为村落墓地、寺庙境内墓地、国有墓地、神葬墓地、公园墓地、永久纳骨堂、民间大规模墓地、宗教法人经营墓地、都市型共同墓所、无形化墓地[1]。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古代早期私人墓地、寺庙墓地、一般公共墓地、现代公园化墓地、立体化骨灰堂、自动化立体骨灰堂。
早期私人墓地为日本古代早期的个人私人墓地,在日本古代农耕社会,墓地集中化程度较低,且受两墓制影响,很多私人墓地分为安葬墓和祭拜墓两处,其中安葬墓选择距家较远的位置安葬,祭拜墓位于自宅周边,容易祭扫。佛教传入,寺庙墓地盛行,有佛教信仰的人为了祭扫方便,较早把祭拜墓地集中安置在寺庙里,促进寺庙墓地的发展,特点是集中化程度高且有一定数量。一般公共墓地是指骨灰集中安葬场所,非寺庙信徒都可骨灰安葬。明治维新后,人口大量流入城市,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在西方公园化墓园运动思潮的影响下,日本最早的公园化墓地产生。公园化墓地选在离城市不远、自然景色优美的净地环境,以东京多摩灵园为代表。多摩灵园设计打破了传统墓园严肃、压抑的氛围,利用近现代造园学科理论,使墓碑、景观、名人、文化恰切融合,成为日本公园化墓园的优秀代表。立体化纳骨建筑是指以集约、立体的方式存放、安葬逝者骨灰的建筑[2],特点是骨灰集中化程度更高、节地性更强,主要样式包括纳骨堂(堂式)、纳骨楼(楼式)、纳骨塔(塔式)[2]。自动化立体纳骨建筑是指传统纳骨建筑采用现代立体停车场技术,将骨灰立体停放在存储空间,采用一卡通形式,逝者骨灰自动从储存空间上升到祭祀空间的电子墓碑区域,解决了容纳更多骨灰存量和亲人祭扫问题。自动化骨灰建筑也是日本将来节地化骨灰安葬的发展方向。
二、日本节地生态葬发展影响因素及内涵
(一)日本节地生态葬发展影响因素
日本节地葬的发展受到人口、经济、土地、火化率、思想观念、文化、生态环保因素的影响,造成日本节地生态葬发展有着深刻内涵。
在人口因素层面,人口出生率降低,高龄化趋势加快,日本进入多死社会和无缘死社会,坟墓用地面积与死亡人口数目的比例失衡,造成墓地资源紧张;而人口的低出生率又导致日本家族规模不断减少,年轻人家族观念逐渐淡薄,导致传统家族墓地规模减小。在经济因素层面,日本经过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之后,人们收入减少,对物质没有强烈欲望,进入低欲望社会,人们在丧葬费用投入减少,一些无经济能力的人愿意与他人一起租用或购买墓地。在土地因素层面,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高度紧张的国家,受土地资源不足影响较重,长此以往日本人形成节约空间的观念。在火化率因素层面,日本是世界上火葬率最高的国家,火葬率几乎达到100%,促进了骨灰安葬设施的发展。在思想观念因素层面,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传统婚姻观念的变化导致更多年轻人选择终生独身,出现大量单身女性、无子化家庭、LGBT 群体①,由于担心死后无人祭扫,生前约定死后安葬在一起。在文化因素层面,首先,日本的儒教文化与佛教文化融合,使日本人有着独特的生死观,重生敬死,即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延续;其次,日本古代两墓制文化,为自然葬的发展创造了先天条件;最后,受团体主义文化思潮影响,使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跟他人团体合葬。在生态环保因素层面,后工业化时代之后生态环保科技与理念的发展促使人们增强了环保意识,在葬式葬法上促使人们选择自然葬等生态葬式。
(二)日本节地生态葬发展内涵
1.佛教对早期节地生态葬产生直接影响,导致节地生态葬有明显的佛教特色
日本是一个佛教国家,最早的节地生态葬墓就是在寺庙墓园里。把去世亲人的骨灰放进寺庙的佛像内部;佛像内部中空,一次可以容纳上万人的骨灰盒,不但能满足骨灰存放,且能满足共同祭扫的功能。在佛教中,地藏是教化六大世界中的众生、拯救众生脱离苦难的菩萨,在日本,地藏王菩萨无疑是最亲民的,一般作为儿童守护神被信仰;地藏菩萨像包括光头、围兜、锡杖、珠宝、衲衣、圆石,衲衣后面刻有“天明”和“明历”字样,“天明”寓意因饥饿而死的儿童,“明历”寓意是被大火烧死的儿童,圆石寓意孩子的魂魄,在日本墓园或寺庙中,常用在夭折的孩子的墓,很多夭折的孩子会集中葬在地藏王雕像的墓中[3]。至于无人续交管理费或无人继承的祖墓,逝者骨灰会转移到佛教特色的“三段墓”或带有佛教元素符号的雕像的合同墓之中。
2.节地生态葬发展遵循循序渐进的特点
在节地葬受众层面,最早选择进入共同墓地的是无子化家庭、高龄未婚女性、LGBT 群体、没有血缘关系的都市移民,过渡到现在一般大众。在选择墓地种类上,从最早的家族墓地过渡到少子化时代中没有血缘和婚姻关系者的合葬墓,再过渡到多个没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家庭的合葬墓地。墓地的生态节地性演变顺序为:传统三段式家族墓或传统石塔婆墓→现代简约造型的两家无血缘关系合葬墓→多人无血缘关系合葬大型共同墓→多人无血缘关系合葬的树葬、壁葬、花坛葬等环保葬→传统骨灰堂和当代自动化立体骨灰堂,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见图1。
图1日本葬式发展遵循循序渐进的特征
3.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使节地生态葬的葬式形态向立体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日本国土狭窄、人口密度大、城市化程度高,培养了日本人节约空间和强调实用功能的观念[3]。日本墓地带有明显家族化特征,传统家族墓地就是以直系血缘家族为单位,发展出最早的合同墓地雏形;日本家族墓地可以继承,三段式家族墓地的地下骨灰安置空间选用比骨灰盒更加节省空间的骨灰坛,合同墓的地下骨灰安置空间选择更加节约空间的骨灰袋,以上做法可容纳更多骨灰,见图2。随着城市化发展,日本寺庙陵园位置由乡村变为城市,寺庙陵园的土地规模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骨灰安置需求,在以前选址基础上,寺庙墓地由平面化转为立体,演变成立体纳骨建筑;纳骨建筑样式通常为纳骨堂(堂式)、纳骨楼(楼式),这是考虑到地震安全因素,最大程度利用建筑空间。
图2日本合同墓中的骨灰袋
4.视死如生的观念使得市区纳骨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呈现亲民化风格
现代日本主流的葬礼依旧是佛式的形式,可以看出日本人对死者的关怀和尊重,也反映了日本人对生和死的认识[4]。在日本人看来,浮生如梦,生死本无常,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开始。相信佛教生死轮回的观念、淡化死亡的态度使纳骨建筑在造型上体现亲民化风格。现代日本纳骨建筑大多选址在繁华都市区,外观造型为亲民化酒店式风格设计,在视觉上呈现亲和力,周边居民没有压抑之感,方便逝者骨灰安葬、祭扫的同时,不会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4]。
5.日本纳骨建筑有明显的科技化特征
日本纳骨建筑内部分骨灰存放区和祭拜区,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采用全自动形式,将现代仓储中的自动搬运系统引入纳骨建筑,形成自动搬运式纳骨堂。在位于纳骨建筑入口的接待处刷入IC 卡后,自动搬运系统将镌刻有祭扫者家族族徽、家族名的纳骨格位传送至指定的祭拜间,传送完成后供台的小门打开,祭拜者开始进行祭扫活动。祭拜完成后,祭扫者按钮关闭供台门,自动搬运系统再将纳骨格位传送至仓库存储[5]。纳骨建筑内部结合声光电技术进行综合设计,将纳骨设施、祭礼与现代科技高度融合,见图3。
图3 采用丰田汽车研发的一卡通式服务便捷祭扫系统
6.回归自然的生死观及生态环保理念促使葬式设计呈现自然化特征
佛教的生死观更加促进日本人死后回归自然、生死一如观念的发展。日本在古代就有将遗体和骨灰归于大海和山林的风俗,树葬、森林葬、海葬等自然葬符合日本人回归大自然的生死观念。随着少子化时代的到来,血缘观念日益淡薄,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更促进现代树葬、森林葬、海葬等自然葬。在自然葬发展过程中,日本墓园充分运用日式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将“自然之中见人工”的优势发挥出来,避免人工痕迹,创造质朴至美的自然景观境界。受日式园林影响,日本墓园树葬景观植物种类单一,却能营造出纯粹的意境,在硬质景观上,除了佛教元素会利用雕像形式呈现外,大面积的植物软景表现也是回归自然生死观的重要体现。如图4 所示,大面积的草坪葬与日式枯山水景观结合,将回归自然生死观与禅宗意境日式园林景观完美呈现,纳骨建筑屋顶结合植物景观设计及大面积天窗采光设计,均体现回归自然的生死观。
图4 大面积的植被绿化与日式枯山水景观结合
自动化纳骨建筑内部的祭拜空间仿真模拟室外空间进行设计,栽植部分绿植,整个祭拜区采用大面积开窗,将室外光线引入室内,室外自然景观与室内设计融为一体,详见图5。通过采光设计,减少逝者家属内心悲痛之感,祭拜空间改变,祭祀情景不变,人工化自然被抽象化表现,也是回归自然生死观的最终体现。
图5 纳骨堂屋顶结合植物景观设计
7.在操作方面,现代葬式设计受传统两墓制文化影响深远,促使节地生态葬有着人文关怀的特征
在古代日本,两墓制是由埋葬墓和祭拜墓组成,为了埋葬尸体立即修建的称为埋葬墓,埋葬墓一般建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方;祭拜墓是在埋葬墓之后修建的,以石碑或石塔为标志,民间称为石塔、石塔场、石塔婆、上卵塔等,选址上,建在自家宅后,或建在寺院内,便于祭扫。祭拜墓一般埋入死者的头发、指甲、牙齿,或是从埋葬墓移来的土或石块等[6]。祭拜墓大都不是一人一墓,而是夫妇、两代人或数代人共用一墓。埋葬墓不受保护,一般在数年以后自行消失。
现代节地葬设计受到两墓制文化影响较重。家属将逝者骨灰分两部分,如逝者骨灰选择海葬,其中一部分骨灰撒海,另一部分放在家中佛龛,或安置在墓园乃至骨灰堂,留作生者念想的凭据,解决了祭扫对象的问题。众多无缘死家庭在其墓园服务费停交以后,逝者骨灰可入驻树葬、花坛葬等合同墓,从本质来讲,也是受到两墓制文化的影响,体现人文关怀。
8.日本家族墓地存在土地循环利用的特点
日本是个家族观念很强的国家,墓地单位呈现家族化特征,日本传统家族墓采用“三段墓”样式,碑身三块石头分别叫作竿石、上台石、下台石。竿石又名天石,而竿石的底下是上台石又名人石,再下面则是下台石,又名地石。在竿石部分往往刻有XX 家之墓字样,墓碑碑身有家徽图案,人离世后选择进入家族墓地,这也是最早以家族为单位的共同葬墓地。日本墓地产权永久,墓穴面积一般为1.2m×1.2m,墓穴可放6 个骨灰盒,家中长子继承祖墓,几代人骨灰入驻墓穴以后,墓穴空间无法满足多人骨灰入驻,最先入土的家族长者骨灰通过举行仪式植入泥土,为后续家族骨灰入场腾出空间,解决土地循环利用的问题,详见图6。
图6 传统家族墓穴骨灰安置
三、对我国葬式设计的启发
中日文化的相互影响深远,殡葬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的情况有着积极的借鉴的价值,尤其是近几年中国也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逐渐出现少子化等社会问题,国家大力推进殡葬改革,“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一些城市化程度高、老龄化严重的城市出现墓地资源紧张的问题,传统墓地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学习日本节地生态葬发展经验,解决目前国内节地生态葬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建立节地生态葬发展体系,多维度、多视角、多学科参与节地生态葬建设,结合地方殡葬习俗与文化,走可持续绿色殡葬之路,具体做法如下:
(一)节地葬的设计与发展要以尊重传统文化为前提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内涵中存在殡葬生态理论基因,可以作为现代节地生态葬的葬式设计与宣传的依据。《论语·雍也》中孔子有这样一句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孔子眼中,“乐山”和“乐水”分别是“仁者”和“智者”的标志,换句话说,“乐山”和“乐水”是“仁者”和“智者”之间的重要差别[7]。现代墓区设计可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为原则,结合假山葬和水葬等形式展开。将传统“落叶归根”的文化观念与回归自然的生死观融合,在葬式设计和选择上结合一树一葬、一树多葬、多树多葬等树葬形式展开设计。
老子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古代自然观、宇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与现代绿色殡葬结合,从历史源头寻找生态理论基因,为现代绿色殡葬的宣传寻找文化和概念上的突破。
国内每个地方都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文化,节地生态葬葬式葬法与地域性文化元素结合,既增强现代墓园的文化内涵,又增强墓园景观丰富度。如在一些南方地区的村落还存在大量的祠堂建筑,祠堂过去是安奉祖先牌位乃至塑像、按时祭祀的场所,现代骨灰堂建筑可以采用祠堂建筑样式设计,既传承文化,又增强逝者与家属对祠堂式骨灰堂建筑的认同度,提高骨灰进入骨灰堂的入驻率。土楼是福建地区特有的古建筑,是有血缘关系的建筑群体,特征是内部结构空间畅通、向内开放圆形、方形建筑形式,是客家人抱团文化的体现,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福建一些地区的骨灰堂建筑可以结合土楼建筑设计,增强当地人们的认同感。
(二)节地葬的设计与发展要坚持共情的理念
共情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这里的人包括逝者和生者。现在墓园存在大量无主墓,主要原因是无人缴纳管理费,过期老墓骨灰入驻合同墓或节地葬墓,体现了现代绿色殡葬的人文关怀。节地生态葬式融合仪式场景空间设计,如在壁葬墙增加仪式空间设计,体现对逝者与生者的敬重与关怀,同时提升节地生态葬在现代陵园中葬式葬法的地位。
为了给逝者家属情感有所寄托,可以参考日本节地生态葬的做法,在“殡”的部分的拣骨环节提取逝者骨灰分别放入两个容器,在“葬”的部分将两个骨灰容器分别放入安葬空间和祭拜空间,将逝者部分骨灰放入纳骨堂建筑作为安葬空间,另一部分骨灰利用骨灰抛撒或可降解骨灰盒形式,选择环境优美、带有纪念碑载体的花坛葬、草坪葬、树葬等节地葬式作为祭拜空间。纳骨堂可以最大化空间进行骨灰安葬,并引导逝者亲人到带有纪念碑载体的花坛葬、草坪葬、树葬等环境优美的葬式空间祭扫,解决逝者家属清明节期间祭扫难的问题,而且祭拜空间经过人性化设计后还解决了逝者家属的情感寄托问题。
(三)节地生态葬的设计与发展应坚持生态性和景观性原则
节地生态葬的发展应首先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遵循生态性原则,对于石漠化、荒漠化地块陵园应首先做好石漠化、荒漠化的治理工作,在生态葬的选择上可以大面积选择不立碑的树葬、树林葬形式;在植物配置的树种选择上,可以从最初的耐存活的乡土树种过渡到彩色叶景观树种,丰富景观效果。林业资源丰富的山地陵园在开发阶段应做到对山体、地貌、水体、原生态植被的破坏与影响最小化,把握好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地形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在保持原生态自然景观基础之上增加一些彩色叶树种,在山地墓区巧妙利用地形、植物优势开发不立碑的树葬、树林葬等形式,在护坡、挡土墙等特殊位置因地制宜巧妙开发壁葬等节地葬设计,在平地开发花坛葬等葬式设计,最终营造出关系协调、生态平衡、层次丰富、环境优美的生态型殡葬空间。对于矿山型陵园,应首先做好水质修复、土壤修复等生态修复工作,利用遗留下来的矿山崖壁因地制宜做成雕塑景观,利用遗留下来的矿坑、洞穴开发洞穴葬、壁葬等节地葬式。
(四)节地生态葬的设计与发展要借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绿色殡葬与科技殡葬共融,是殡葬改革发展的目标
目前有些殡葬企业基于5G 通信与卫星导航技术,开发陵园智慧导航系统,通过矢量坐标的采集及数据化,实现园区墓穴位置的精准定位,祭扫时人们只要通过移动端或园区终端的系统功能,就能顺利实现墓穴查询及实景导航“一键达”,解决找墓难的问题[8];在草坪葬、树葬、森林葬区域,可以应用智慧导航系统,引导逝者家属祭扫。在骨灰堂内部空间,可以采用信息化检索技术,辅助逝者家属快捷找到亲人骨灰和牌位所在位置。骨灰减量技术也称生命晶石技术,是一种将骨灰通过在高温下离心加压、无氧冷却转换、使碳原子产生凝结、形成稳定骨灰结晶体的高分子合成技术[8]。生命晶石是一种新型骨灰减量技术,符合国家对节地生态葬的推行要求,能有效减少骨灰存量,逝者家属可以通过生命晶石载体,居家即可纪念逝者,减少清明期间墓园祭扫或骨灰堂祭扫时人流车流的拥堵。
注释:
①LGBT 群体主要是指女同性恋者(Lesbian)、男同性恋者(Gay)、双性恋者(Bisexuality)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