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2023-01-13严梦琴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护理员医养服务质量

严梦琴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整合在一起,实行医养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1]。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是指兼具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养老机构设立或内设医疗机构。面对老龄化程度日趋明显的情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2]。医养结合逐步成为养老服务新需求,这也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本身存在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等方面的问题[3],如今面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新要求、高要求,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形式、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研究通过调查湖南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工作现状,对养老护理员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3-8月随机抽取了湖南省东中西部共30 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和入住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养老护理员在养老机构工作时间超过3 个月;(2)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时间超过3 个月;(3)知情同意自愿接受调查;(4)能理解调查问卷内容。

(二)调查工具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采用自编《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工作情况调查问卷》《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服务评价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前者包括养老护理员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所在机构情况以及对现从事工作的自我评价四部分内容,后者包括入住老人个人基本情况、接受服务情况以及对服务的评价与期望三部分内容。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均使用纸质版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如遇到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偏低或者视力原因无法独立完成问卷的情况,则由调查员按照问卷问题顺序逐一读出调查问卷,协助调查对象完成问卷。回收养老护理员问卷117 份,回收老年人问卷99份,一共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16份。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使用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方法。

二、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工作现状

(一)养老护理员基本情况

对117 份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女性占62.9%,远多于男性。年龄在40 岁及以上的护理员占67%,有8.3%的护理员年龄在60 岁及以上。仅32.5%的护理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养老相关专业学历的护理员仅占2.4%,有36.3%的护理员拥有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还有很多护理员不具有资格证书。有近半护理员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不足3年,73%的养老机构护理员来自农村,84.6%的护理员已婚且有家庭。

(二)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工作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77.7%的养老机构护理员每月的税后工资低于3000 元,67.2%的养老机构护理员每天工作时长为8 小时以上,其中有31%的护理员工作时长在12 小时以上。77.8%的护理员每月休息时间少于5 天,其中8.5%的护理员每月无休息。68.4%的护理员每年接受培训的频率在3次及以下,具体见表1。

表1 养老机构护理员工作情况

(续表)

(三)入住老年人对机构和护理员服务的评价情况

在对入住老人选择养老机构时看重的因素调查中可发现,受访者最看重环境优美、设施齐全(74%),其次是照护仔细周全(57%)和餐食营养美味(49%),再次是医疗条件好(41%)、文娱活动丰富(39%)、价格合理(37%)等因素,具体详见图1。

图1 入住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时看重的因素

在对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的评价和认可调查中发现,受访者对养老护理员专业知识与能力扎实的认可低于对养老护理员态度友善、尊重长者、文明服务以及护理员着装整齐、仪态端庄、举止得体的认可,可见养老护理员需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提升。此外,对所在养老机构各服务项目质量进行认可度排序,非常认可度排名靠后的依次是餐饮服务质量、心理疏导和沟通服务质量、文娱活动开展服务质量、康复训练服务质量、排泄照料服务质量、用药照料服务质量、医疗水平服务质量、身体清洁服务质量,可见在这些服务项目尤其是医疗水平服务上,目前养老机构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具体详见表2。

表2 入住老人对养老机构各类服务质量的认可程度(n=99)

(续表)

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薪资待遇低,享受福利少

77.7%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每月的税后工资低于3000元,而2019年湖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护理员月均收入为6193 元,城镇私营单位护理员月均收入为3501 元,养老机构护理员薪资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同时,不少受访者表示,护理员能享受的福利少,社会保险落实困难,人员编制难以解决,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他们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成本偏高,政府政策虽有运营补贴,但逐级落实到位可能会出现困难,这就加重了机构运营的负担,对人员的激励力度减弱,从而导致护理员待遇偏低的问题。

(二)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劳动强度大

由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为特殊人群,在面临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障碍,护理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会较其他职业更多,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对护理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水平要求更高,护理员要承担除基本生活照料之外的健康教育、心理慰藉和其他综合服务。加之,较多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才流动大,人员数量较少,人员配比不足,导致护理员服务对象增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又将影响护理员对现有工作的满意度,产生职业倦怠、离职等问题,从而引发恶性循环。

(三)职业认可度不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在限制护理员对工作满意度的原因调查中发现,首要原因是工资待遇不理想(55%),其后依次是老人或家属不理解导致压力大(52%),再次是劳动时间长和休息少(33%)、工作内容繁琐乏味(21%)、劳动强度大(18%)、不受社会认可(17%)、工作环境较差(17%)等。可见,除了上述工资待遇问题外,服务对象和家属以及整个社会对职业的认可影响着护理员自身职业认可度。同时,工作内容繁琐乏味、工作环境较差也间接降低了护理员工作的成就感,这些原因直接影响着养老机构护理员的稳定性与对工作的满意度。这些因素导致养老机构护理员将机构作为就业的“跳板”,或者临时性的过渡,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加之调查中85%的护理员为已婚有家庭者,需要各种各样的家庭开销,会增加护理员的经济压力,导致他们从养老机构岗位流失。

(四)职业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机会少

一方面,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招聘工作“门槛”较低,是否拥有老年人服务工作的经验或经历过老年人服务的培训,尚未成为养老机构招聘人才的标准和要求。在受访的养老机构护理员中仅有32.5%拥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其中仅2.4%有养老相关专业教育背景。有36.3%的护理员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说明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不高。养老机构护理员需要取得一定的职业资格,也只有经过专业教育与训练取得职业资格,才能实现养老机构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不断提高为老服务的专业水平。

另一方面,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在职专业技能培训不足。虽然51.7%的养老机构护理员从业时间为3年以上,但就过去三年内获得的学习培训次数这一问题,68.4%的受访者低于3次,且以培训相关政策与法规、综合业务能力提升为主。在《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里提出,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应当经相关培训合格后上岗。养老护理员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机制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其对医疗卫生服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需要提升。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评价和认可调查中发现,受访者对服务人员专业知识与能力扎实的认可度不高,说明针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提供的专业技能培训存在不足。同时,从对服务对象选择养老机构时看重的因素调查中可发现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除了首先看重硬件设施和设备外,其次最看重的就是照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这也提示着养老机构需要为护理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专业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尤其是在提升非专业服务者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面。培训次数过少,这对专业化的老年人服务项目开展产生极大的阻力,直接影响养老机构护理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效率低下

一是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性多于男性,说明养老机构护理员当中性别比例不平衡。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养老机构护理员年纪偏大。年龄在40 岁及以上的护理员占比67%,有8.3%的护理员年龄在60 岁及以上。由于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有其特殊性,在对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等方面服务时更多需要有力量、健康的护理员来完成,因而护理员年纪偏大可能会影响服务质量。三是学历和专业结构不合理。护理员学历普遍偏低,具有养老相关专业学历的护理员仅占2.4%,有近半护理员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不足3年。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对老年人进行照护、医疗、康复等服务时,拥有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而目前的学历、专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可能跟高学历专业人才在养老机构的流失率较高有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在面临突发状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较差,影响整体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对策与建议

(一)亟需培养专业化、年轻化、多样化的养老人才

可通过医学院校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养老服务人才,利用校企合作机制、订单班培养等方式,专注岗位技能培训教育,输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年轻的养老力量。首先,高校可与养老行业一流企业或者民政部门联合培养养老人才,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技术技能培养模式。可通过“点面结合,订单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紧密对接养老服务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专职业技能实训、强发展能力培养、重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体系。其次,引入企业资金和管理团队,校企合作共建附属医院、模拟养老院等养老服务平台,产学研用相结合,形成“多方合作、跨界融合、资源共享、校企联动、机制开放、协同双创”的人才培养创新空间和创新模式。最后,高校要定期开展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掌握企业人才需求导向和对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根据实际岗位需求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多岗位多专业的养老人才,以达到人才资源互补,岗位多方协同,服务质量效率兼并的目的。

(二)提高待遇和福利水平

可加大政府补贴力度[4],完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的补贴制度和福利制度,改善其薪资待遇,增强护理员的获得感。在加大补贴力度的同时,建立定期巡防的监督监管机制,确保补贴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实际运营和人才管理过程中落实到位,使养老护理员真正地享受到政府的政策保障。

(三)加强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

利用社会营销效应[5],加大媒体对爱老、护老、敬老服务精神的宣传,通过公众人物、先进事迹人物等榜样力量带动全社会人群消除偏见,改善大众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态度和看法,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同时,建立养老护理员和老人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机制,从生活细节和工作细节等多方面扩大双方的共同经验域,建立稳固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畅通反馈途径,使护理员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努力工作的过程得到老人及家属的认可,提升工作的成就感。

(四)完善职业培训制度

参照医学继续教育模式,建立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学分制度,通过将继续教育和培训学分与机构补贴相结合,通过学分累积分级进行补贴,激励机构开展职业培训,也增强护理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同时,职业培训内容应聚焦在专业技能和沟通技巧方面,培训应针对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生理、心理、社会参与等多项服务需求开展。

猜你喜欢

护理员医养服务质量
医养当兴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