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2023-01-13周金华童黎敏
周金华 童黎敏 徐 丽
(1.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医院急诊科 南平 354100;2. 莆田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莆田 351100;3. 光泽县司前乡卫生院 南平 35410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1]。根据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慢性冠脉疾病主要包括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包含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等[2]。诱发冠心病因素较多,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为传统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自身免疫性疾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等为“新”危险因素[3]。心绞痛属于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出现突发性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4]。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可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胸部发闷、疼痛、紧缩感等情况,如不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患者则会发展为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率衰竭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安全[5]。现阶段临床上常使用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该药物患者会出现部分耐药性和副作用,无法达到预期疗效。本文着重探究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样本选取时间: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样本对象: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样本例数:70例;分组方法:抽签法。对照组男女占比20∶15,年龄41~62岁,均值(51.56±4.58)岁,病程1~6年,均值(3.58±0.75)年,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分别为20例、15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9例、16例,年龄40~63岁,均值(51.58±4.56)岁,病程1~6年,均值(3.55±0.72)年,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分别为18例、17例。组间上述对比(P>0.05)。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神疲乏力、迁延不愈、心前区疼痛等气滞血瘀症临床表现;符合《早期冠心病诊断标准》[7]中冠心病合并心绞痛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实验药物过敏者;病历资料不完整;近期采用其他方案治疗者;配合度差。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355)一次2片,1日2次;拜阿司匹灵(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160685)一次1片,1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915)一次1片,1日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气通脉汤治疗。益气通脉汤方:黄芪 30g、党参15g、当归15g、丹参15g、红花15g、三七粉15g、柴胡15g、葛根15g、枳壳15g、桔梗15g、牛膝15g、桂枝10g、川芎10g、赤芍10g 、炙甘草6g。上方每日1剂,水浓煎至200毫升,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服用100毫升。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已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经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状况改善明显。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没有减少甚至增加,经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状况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1-无效率。
②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对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估,评分标准: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0~1分;中度为1~2分;重度为2~3分。
③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早晨空腹取10ml肘静脉血,使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化检测仪,以3000r/min作离心处理,10min后取血清检测,检查患者全血黏度(CP)、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PCV)。
④病情状态。对患者病情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进行记录。
1.5 统计学分析
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病情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SAQ评分(±s)采取t检验;临床疗效(%)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间数据对比(对照组74.29%vs观察组97.1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 ,分)
组别 胸痛 胸闷 心悸 神疲乏力 脘痞纳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5) 2.23±0.26 1.18±0.30 2.42±0.24 0.92±0.15 2.76±0.24 1.25±0.25 2.40±0.24 1.46±0.18 2.38±0.30 1.42±0.24观察组(n=35) 2.22±0.25 0.42±0.07 2.48±0.28 0.27±0.07 2.74±0.21 0.57±0.09 2.41±0.23 0.52±0.11 2.40±0.31 0.49±0.08 t 0.164 14.595 0.963 23.231 0.371 15.141 0.178 26.362 0.274 21.748 P 0.870 <0.001 0.339 <0.001 0.712 <0.001 0.859 <0.001 0.785 <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CP、PCV高于对照组,PV、FIB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对比(±s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对比(±s )
组别 CP(mPa·s) PV(mPa·s) FIB(g/L) PCV(%)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5) 2.40±0.59 3.50±0.42 3.50±0.51 2.76±0.34 4.63±0.90 3.75±0.62 25.96±4.32 41.87±4.75观察组(n=35) 2.42±0.60 5.68±0.46 3.49±0.49 2.04±0.30 4.61±0.87 2.83±0.58 25.87±4.43 47.56±5.42 t 0.141 20.705 0.084 9.394 0.095 6.411 0.086 4.671 P 0.889 <0.001 0.934 <0.001 0.925 <0.001 0.932 <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的对比(±s )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的对比(±s )
组别 发作次数(次/周) 持续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5) 6.05±1.23 3.58±0.74 24.58±5.69 13.52±1.47观察组(n=35) 6.08±1.24 1.22±0.12 24.81±5.42 4.42±0.82 t 0.102 18.624 0.173 31.984 P 0.919 <0.001 0.863 <0.001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Q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Q评分对比(±s,分)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Q评分对比(±s,分)
组别 躯体活动受限程度 心绞痛稳定状态 心绞痛发作情况 治疗满意程度 疾病认知程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5) 24.85±3.54 34.11±3.58 1.47±0.34 2.85±0.58 3.85±0.75 6.74±1.05 8.47±1.27 14.18±1.45 7.41±1.27 10.74±1.05观察组(n=35) 24.79±3.49 40.25±2.54 1.49±0.35 3.96±0.62 3.86±0.73 8.79±0.62 8.53±1.25 16.36±1.47 7.46±1.32 13.96±0.75 t 0.071 8.275 0.242 7.735 0.057 9.946 0.199 6.246 0.161 14.763 P 0.943 <0.001 0.809 <0.001 0.955 <0.001 0.843 <0.001 0.872 <0.001
3 讨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壁上出现胆固醇和动脉中其他物质沉积物聚集,导致动脉管腔不断狭窄和血流部分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疾病[8]。冠心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呼吸短促、胸部压迫、心绞痛为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心绞痛是由于心脏血液供需失衡而导致的疾病[9]。近年来伴随社会大众生活方式转变,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发生率持续升高,且发病年龄趋于年龄化,其中男性更为多见,胸部压榨性疼痛、胸闷等为心绞痛发作时的主要临床表现,出汗、恶心、呕吐等为其伴随症状[10]。现阶段常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主要目的为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属于“胸痹”、“心悸”范畴,痰浊、血淤痹阻心脉为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肾两虚、阴阳气血惧虚,标实为痰、瘀、寒的纠缠作祟,病因及病机较为复杂,气虚血瘀、脉络不通为该病主要原因,需辩证施治。益气通脉汤方中,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红花: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三七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柴胡:和解少阳、和解表里、疏肝升阳;葛根:解肌透表、生津止渴、清热透疹、升阳止泻;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桔梗:止咳化痰、宣开肺气;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利水通淋;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川芎:活血祛瘀、祛风止痛、镇静;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炙甘草:滋阴养血、健脾益气。诸药相合,共奏活血通脉、祛痰化瘀、疏通脉络之效。李文博等[11]学者研究发现,益气通脉汤有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74.29%(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病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P、PCV高于对照组,PV、FIB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益气通脉汤具有增强心脏功能,增强心肌缺氧耐受性,扩张冠状动脉,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的作用,并有利于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血栓溶解,进而防止血栓形成。CP是一个综合性指数,可反应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是血液在多种流动状况及其他条件下表现出的粘度;PV是反映血液流动性的指标之一,其水平增加则会导致血流不畅,甚至阻塞血管,可用于反映淤血是否存在;FIB是一种凝血因子,是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中的重要蛋白纤维蛋白,可促进血凝块的形成,在凝血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PCV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经现代药理学证实,益气通脉汤方中,黄芪中含有的碱类物质,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功能,有利于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症状;党参、牛膝具有调节血脂、血压作用,对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作用;当归补血活血,降低血小板聚集、心肌耗氧量,可抗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且有利于增加冠脉血流量;丹参、三七粉、柴胡、葛根、枳壳、桔梗具有增强心肌运动能力,扩张血管,提高患者心功能的作用;红花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有利于减少患者心脏负担,改善心肌缺氧;桂枝含有挥发油以及有机酸、多糖等,桂皮油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心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川芎具有改善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赤芍可降低全血黏度比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变血液流变性。通过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相结合,共同发挥改善冠关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现象,提高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恢复,使其逐步正常生活及社会交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予以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益气通脉汤+西药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