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奥美拉唑、伊索拉啶、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2023-01-13陈任书
陈 任 书
(福安市医院 福安 355001)
反流性食管炎(RE)是因胃内容物反流使得食管发生炎症性改变,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红肿、糜烂及溃疡等,表现为烧心、反酸等症状,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可并发出血等并发症[1]。RE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食管体部功能紊乱、食管黏膜组织退化及胃排空延缓等密切相关。临床对RE治疗多采用药物方案,艾司奥美拉唑为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分泌,以减轻反流物对食管的刺激,但是本身并不能减少胃食管反流。莫沙必利是5-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促进胃排空[2],可能减轻胃食管反流。伊索拉啶可修复消化道损伤,对上皮细胞剥离起到抑制作用,有利于溃疡愈合。单一的抑酸、保护黏膜或促胃动力药物,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愈RE的目的[3-5]。这三种药联用对RE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本文研究艾司奥美拉唑、伊索拉啶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对RE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RE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2014)》的RE诊断标准,并经电子胃镜检查证实存在食管炎,RE的内镜分类标准参照洛杉矶分类标准。纳入标准:(1)出诊的RE患者;(2)近3个月未服用抑酸剂、促胃动力药物等。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道手术史等;(2)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符合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95)20mg/次,餐前30min口服,每日2次,联合莫沙必利(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5mg/次,每日3次,连续治疗8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伊索拉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48)2mg/次,每日2次,餐前30min口服,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判断
治疗8周后参照Savary-Miller标准,结合内镜下表现评估疗效:①显效:烧心、嗳气、反酸及胃灼痛等症状消失,内镜检查显示食管黏膜溃疡、水肿等消失或改善≥2级;②有效:症状明显好转,内镜检查显示食管黏膜溃疡、水肿等改善≥1级;③无效:未达到显效或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血清学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3mL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3000r/min,10min)取上清液待检;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
1.3.3 炎性因子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3mL空腹静脉血,离心(3000r/min,10min)取上清液待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1.3.4 不良反应
记录皮疹、腹泻、头晕、呕吐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3月—2021年1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RE患者127例,两组的基本资料见表1。2组的年龄、性别、RE洛杉矶分级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临床疗效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为7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9,P=0.003),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3 两组血清学指标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GAS、PG-I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GAS、PG-I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GAS、PG-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s )
表3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s )
组别 例数 GAS(μmol/L) MOT(ng/L) PG-I(μg/L) PG-Ⅱ(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3 73.15±7.33 83.26±8.33 97.56±9.58 98.63±9.22 82.63±10.57 103.58±12.16 26.36±4.36 20.47±3.66研究组 64 73.44±7.21 92.64±9.57 97.27±9.62 97.87±9.57 82.54±10.33 121.44±11.39 26.98±4.07 14.52±3.23 t 0.822 5.887 0.170 0.455 0.048 8.543 0.828 9.717 P 0.224 <0.001 0.865 0.649 0.961 <0.001 0.408 <0.001
2.4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IL-2、IL-1β及IL-6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L-2、IL-1β及IL-6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IL-2、IL-1β及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
表4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
组别 例数 IL-2(ng/L) IL-1β(ng/L) 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3 52.25±6.23 42.36±6.66 63.57±10.69 47.96±6.33 54.96±6.33 41.29±5.33研究组 64 52.66±6.18 31.48±4.21 63.48±10.27 34.56±6.77 54.26±6.87 29.57±4.33 t 0.372 11.022 0.048 11.517 0.596 13.610 P 0.710 <0.001 0.961 <0.001 0.551 <0.001
2.5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2%、对照组为12.70%,两组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RE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胃内容物和(或)胆汁反流至食管造成黏膜损伤,发病机制与患者食管黏膜屏障功能破坏、抗反流屏障功能低下及食管廓清能力降低等有关,此外,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也可诱发该病[6]。资料显示,我国RE发病率为10%左右,约有30%患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Barrett食管、食管狭窄及上消化道出血等[7-9]。艾司奥美拉唑是RE治疗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其主要代谢酶包括CYP3A4、CYP2C19等,可通过抑制H+/K+-ATP酶,以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目的。莫沙必利可对乙酰胆碱释放产生促进作用,以刺激胃肠道,发挥出促胃动力作用,且不会对胃酸分泌产生影响[10]。伊索拉啶对实验性胃黏膜损害如阿司匹林、乙醇及盐酸等所致有着保护作用,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等,以对抗黏膜炎性反应。由此,可考虑将上述药物联用于RE治疗。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为7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GAS、PG-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IL-2、IL-1β及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艾司奥美拉唑、伊索拉啶联合莫沙必利治疗RE,有利于疗效提高,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胃肠激素表达。分析原因,莫沙必利有着促胃动力作用,对胃肠道蠕动有着促进作用,以缓解RE患者胃肠道症状,且可经人体快速吸收,有利于快速发挥药效[11]。艾司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与胃内部的酶结合,促使其失去活性,可对胃酸分泌产生抑制作用,促使患者机体胃内达到弱酸或无酸状态,且不良反应少。伊索拉啶对急慢性溃疡有着改善作用,用药后可增加胃黏膜内的环磷酸腺苷含量,强化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联结,以增加黏膜血流量,达到促进黏膜再生目的。此外,伊索拉啶可对中性粒细胞中超氧化物产生起到抑制作用,发挥出抗溃疡效果,且不对尿素酶活性产生抑制,不影响胃酸分泌。三药联用可发挥协同效果,莫沙必利可通过促进胃肠平滑肌动力,起到控制反流目的,而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以减轻溃疡,而伊索拉啶可起到黏膜保护作用,以加速患者康复,从而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15.62%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1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三药联合治疗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分析原因,马来酸伊索拉定与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可起到修复及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的消化道损伤的作用,不会对机体产生其他影响,且可避免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所引起的副作用,同时,伊索拉定可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胃蛋白酶原(PG)由泌酸腺主细胞合成及分泌,可反映胃黏膜功能及形态。研究发现,PG-I、PG-Ⅱ等表达异常,常提示患者胃吸收功能出现障碍[12]。本研究中三药联合治疗,可对PG-I、PG-Ⅱ、GAS及MOT表达产生调节作用,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RE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是该病的常见病因,也是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本研究中三药治疗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L-2、IL-1β及IL-6水平下调,提示药物联合治疗RE,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发挥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艾司奥美拉唑、伊索拉啶联合莫沙必利用于RE治疗,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且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