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3-01-13季淑娟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肢体神经功能脑梗死

季淑娟

(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中心卫生院内科,江苏 南通 226141)

脑梗死在脑血管疾病中属于高发病,发病率、致残率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感觉、语言、智力等多个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活动能力[1]。因此,针对脑梗死患者,要积极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以免患者出现脑出血、痉挛等现象。由于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通常会伴有肢体活动受限和偏瘫的症状,这种情况可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2]。传统的脑梗死护理干预主要为常规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对患者的病情也有相应的改善效果。但常规护理需患者的积极配合,脑梗死患者因长期遭受疾病困扰,护理依从性相对较差,部分患者对常规护理的耐受性较差,一些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后,会出现并发症[3]。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认知行为,还可对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暗示,调节患者的认知状态,对患者的肢体运动与神经功能也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适合在临床上应用。本研究以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分析对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入院的80 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两组各4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23 例;年龄51~83 岁,平均(71.03±4.63)岁;病程1~4(2.48±1.12)年。研究组男19 例,女21 例;年龄52~83 岁,平均(72.65±4.54)岁;病程1~5(2.73±1.15)年。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病情监测、饮食、康复运动指导等。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包括:(1)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可在患者发病早期指导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以免患者出现压疮或痉挛等症状。每隔1 h 调整1 次体位。(2)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可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医学评估,若患者无明显的神经学进展,可对其实施功能训练,积极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积极性,定期按摩患者的患肢软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与静脉回流,对不具备下床活动能力的患者,可按摩其患肢;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康复锻炼,可先进行坐起锻炼,再到穿衣、洗脸、站立等训练,逐渐增加患者的身体耐受度。(3)运动指导。当患者能在护理人员帮助下离床活动,可指导患者进行摆臂行走或打太极拳等训练,进行上下肢活动锻炼,增强患者的行走能力,同时进行抬腿锻炼,3次/d,15min/次,以患者身体实际恢复情况为准,合理调整锻炼频率。(4)语言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语言功能锻炼,比如进行呲牙、噘嘴,待患者发音正常后,可逐渐增加吐字量,指导患者进行连续发音,鼓励患者多开口,提升患者的语言功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1)神经功能可采用NIHSS 量表评分进行评估,分值为0~42 分,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越差。(2)肢体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评估,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强。(3)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分为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和总体健康4 部分,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并发症主要包括肺炎、尿路感染和深静脉血栓。(5)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满分100 分。(1)评分<70 分为不满意;(2)70~90 分为满意;(3)>90 分为很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很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 软件处理,计数、计量数据用n(%)、()表示,差异用χ2和t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前后FMA、NIHSS 与SF-36 评分改善状况 两组护理前FMA、SF-36、NIHSS 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FMA 评分和SF-36评分比对照组高,NIHSS 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组间不同护理时期NIHSS、FMA、SF-36 评分(n,)

表1 组间不同护理时期NIHSS、FMA、SF-36 评分(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统计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记录(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 对照组不满意8 例,研究组仅2 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32/40),研究组为95.00%(38/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χ2=4.114,P=0.043)。

3 讨论

脑梗死作为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复发率与病死率,不少患者会出现语言、认知功能障碍或肢体偏瘫等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脑梗死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还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此控制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身体康复[4]。早期康复护理作为专业的护理干预模式,将其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但能改善患者的预后,还可保障各项基础护理落到实处,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确保护理干预流程能得以顺利实施[5]。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积极对患者进行思想疏导,能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对其进行语言发音指导和训练,协助患者按摩其翻身,按摩其患肢肌肉,帮助进行主动和被动活动,能增强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修复患者的神经功能[6]。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FMA、SF-36 评分、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其NIHSS 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则更低,数据统计差异明显(P<0.05),结果说明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发生。观察高菲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后NIHSS 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SF-36 评分较对照组高,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近,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分析其原因,可能和早期康复护理重视康复护理的针对性与及时性有关,而且可结合患者早期的实际情况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健康。早期康复护理通过早期的肢体、语言功能等训练,可刺激患者中枢神经,重建大脑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7]。加强对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也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减少脑梗死病灶体积,促使轴突重建,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在方宏莲等人的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其SF-36 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该结果同本研究结果趋于一致,说明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能修复、改善患者受损的神经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脑梗死患者在进行临床护理期间,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服务后,患者脑神经功能会恢复正常,增强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且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能预防患者发生相应并发症,护理安全性良好。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适合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可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肢体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