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在社区的应用价值

2023-01-13叶秀丽巫清秀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组织学螺杆菌呼气

叶秀丽 巫清秀

(1.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1356;2.广州开发区医院胃镜室,广东 广州 510419)

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螺旋杆菌,在胃粘膜表面比较活跃,是引发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出现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等疾病。有相关研究认为,50%左右的慢性胃炎均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1]。因此,幽门螺杆菌作为生物致癌因子,要加强对其检测。当前,幽门螺杆菌检测技术相对较多,不同检测方式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准确度存在相应差异。常见检测方式为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和血清技术等,虽检测方法不同,但上述检测方式都属于侵入性获取标本检测方法[2]。而13C-尿素呼气试验作为非侵入性标本获取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因为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法主要是通过口服试剂方式,对患者呼气样本进行检测,简单易操作,检测原理为通过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气与二氧化碳,以此对胃部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进行判断。因此,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方式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胃病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将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接收的198 例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男113 例,女85 例;年龄24~77 岁,均值(43.24±2.35)岁;萎缩程度:无萎缩2 例、轻度萎缩49 例、中度萎缩67 例、重度萎缩80 例。

1.2 方法

1.2.1 13C-尿素呼气试验。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试验前告知患者要空腹呼吸,以便收集气体;取出100mg 的13C-尿素溶于100mL 冷水中,气体收集完毕后,可告知患者饮入;半小时后可收集患者的呼气气体样本,使用红外线能谱仪检测气体样本,结果可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进行判定。

1.2.2 快速尿素酶试验。在胃镜辅助下,取出部分胃窦黏膜,将其置入试剂盒反应药孔内,5min 后可进行观察,若反应孔内药液呈红色和玫红色,可判断为阳性;若无色,可判定为阴性。

1.2.3 组织学检查。在胃镜直视下,取出至少2 块胃窦黏膜组织,使用甲醛溶液固定后,采用石蜡包埋方法进行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可进行病理诊断。

1.2.4 评价指标。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与13C-尿素呼气试验法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检测方式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结果,及不同检测方式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漏诊率与误诊率存在的差异。

2 结果

2.1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结果 观察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测、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学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结果统计(n,%)

2.2 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明显比组织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检测高,但漏诊率和误诊率则低于组织学检测与快速尿素酶检测。见表2

表2 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记录(n,%)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中比较常见的病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个存在密切关联,且能引发多种胃癌疾病。因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检测和治疗,对于临床上治疗消化道疾病,预防消化系统外疾病与胃癌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3]。而尿素呼气试验是当前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常用检测方法之一,作为非侵入性检查,尿素呼气试验不但操作简单,无创,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评估根除治疗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4]。

组织学检查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检查方式,其优点在于能完成胃黏膜状态评估和癌前病变诊断。同时,HE 染色能直接显示细菌分布状态。且组织学检查的诊断特异性甚至能达100%,其敏感性则会因取材质量、数量、大小和部位等因素的影响,胃黏膜萎缩、肠化,幽门螺杆菌定植密度下降,进而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组织学诊断敏感性降低[5]。另外,经胃镜检查也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重要方法,但胃镜检查出和病理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独属于侵入性操作技术,对于多数受检者而言,存在身体不耐受的情况,因此难以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中。相较之下,13C-尿素呼气试验作为非侵入性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和安全等优势,更容易被受检者接受。而且,13C-尿素呼气试验属于稳定型同位素,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受检者,特别适用于儿童和孕妇,属于重复性好,安全无创、简单且实用性强,还无放射污染的检查方式[6]。因此,13C-尿素呼气试验在临床上的应用更为广泛。

在本研究中,13C-尿素呼气试验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率均比组织检查和快速尿素酶检测高,但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比快速尿素酶检测和组织学检测低。且组织学检测的灵敏度不仅低于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检测结果,甚至比快速尿素酶检测的灵敏度低,阳性率也比快速尿素酶检测的阳性率低。由此可见,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不但准确性高,还不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采用组织学检测时,还需要进行重复检查。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组织学检测属于侵入性检测,多数患者存在严重的抵抗情绪有关,因而组织学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13C-尿素呼气试验与组织学检测相比,属于非侵入性检测,安全无创,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7]。而快速尿素酶检测虽然检测速度较快,但也属于侵入性检测,有相关研究认为,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该检测方式主要用于病菌基因,标本内只需要数个细菌,便能够实施检测,且灵敏度也比较高,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病菌的存在,是当前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中最可靠的诊断方式。但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需要在胃镜辅助下进行黏膜采集,依然属于有创性检测。而幽门螺杆菌无创检测主要为血清检验与C13-尿素呼气试验,尤其是尿素呼气试验,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金标准”,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准确性较高,且不会受到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灶性分布的影响[8]。但是感染治愈后,患者血清内依然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检出幽门螺杆菌病菌。因此,血清检测在判断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时,准确性相对较差。

尿素呼气试验又分为13C-尿素呼气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后者的优势主要为试剂、仪器价格更低,但半衰期较长,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尽管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的用量较少,但依然会影响儿童、孕妇,而且成年人也不能反复使用。另外,在采取14C-尿素呼气试验时,还要在具备处理放射性废物许可证的条件下才能采用该项检测,因此14C-尿素呼气试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具有相应的局限性。同时,相比于14C-尿素呼气试验,13C-尿素呼气试验性质比较稳定,没有放射性污染,能够重复使用。因此,儿童、孕妇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安全性更高。而且,13C-尿素能够均匀分布于胃部,与胃黏膜接触更广泛,能够完整、全面的反映胃黏膜感染状况,因而准确率也更高。

综上所述,13C-尿素呼气试验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更高,且安全无害,能够重复进行检测,且漏诊率与误诊率较低,可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组织学螺杆菌呼气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花刺参幼参摄食和消化器官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