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诊治效果

2023-01-13陈北昌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胃底代偿消化性

陈北昌

(梧州市龙圩区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3100)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硬化分期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肝脏功能可完全满足人体需要,有一定的储备功能,肝细胞大量受损,超出肝脏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会导致肝衰竭[1]。相较于轻度肝病、脂肪肝、乙型肝炎等对肝细胞的轻度损害;随着疾病的进行性进展,肝硬化失代偿期可造成患者的肝功能进一步下降,并由此出现门静脉高压等症状[2]。消化道出血作为其常见并发症,考虑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消化性溃疡和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等相关[3]。因而在临床诊治阶段,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诊治效果,特就我院收治的80 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纳入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 年1 月至2022 年8 月收治的80 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男28 例,女12 例;年龄(55~65)岁,平均(58.4±1.6)岁;干预组男29 例,女11 例:年龄(56~64)岁,平均(58.5±1.5)岁。两组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上相差较小,研究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予以常规诊治和综合诊治,记录两组并发消化道出血情况,应用Logistic(Logistic Regression 逻辑回归)分析消化道出血发生原因。对照组:(1)因肝硬化后肝脏的维生素合成量降低,需注意适当增加B 族、C 族维生素的摄入量;确保维生素摄入量充足:(2)选取相关药物进行抗肝脏纤维化治疗,如抗纤维化的药、激素类药物及丹参、护肝利胆药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组:(1)按对照组基础治疗方法;(2)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3)确保患者饮食、日常生活起居有规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低蛋白血症患者高蛋白软食,无频繁低血糖发生情况下,正常饮食;(4)病因治疗,如因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HBV-DNA 是阳性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行积极的抗乙肝病毒治疗,如因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行积极的抗丙肝病毒治疗;内科保守治疗起效不明显者,应用人工肝治疗,人工肝达不到治疗目标者,行肝移植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积极治疗诊治并发症;(5)诊断环节:a、多排螺旋CT 诊断消化道出血中,可为临床提供有关活动性出血、出血位置和原因等关键信息。b、MRI 检查:从血管外溢证据,初步判定出血部位;配合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判断,示血容量减少所致的周围循环衰竭表现。c、核磁共振显像(MRI)等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 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并发消化道出血率上结果为2.50%(1/40)和25.00%(10/4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结果比较/%

2.2 Logistic 分析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消化性溃疡和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相关,且单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Logistic 分析结果

3 讨论

硬化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较常见,是最重要的并发症。硬化晚期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只能针对它的并发症来治疗,也可查找到肝硬化的病因,针对病来积极治疗,这样可延缓肝硬化的进展。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原因中,考虑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出血相关。因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辅以胃镜进行出血原因检查,有针对性的进行抢救与治疗[4-5]。

文马俊等人的研究表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考虑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胃癌出血等因素相关。经规范性止血治疗后,具有极高的止血成功率[6]。陈金强等认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有腹水、肝性脑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严重感染等。为预防腹水发生,建议患者进低盐饮食,控制钠盐和过多水分的摄入,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必要时行抗纤维化治疗或口服降低门脉压的药物。预防肝性脑病,建议严格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出现低蛋白时可考虑适当静脉输注白蛋白。为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补充支链氨基酸。尽早诊治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达到改善患者肾脏微循环、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腹水患者的治疗中,配合积极的消腹水诊疗方略;同时将预防腹腔感染进行下去。此时,应用免疫调节剂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这与上文在诊治解决对策上相吻合[7]。上文的解决对策上,创新了诊治措施之于患者的关系,并有必要依据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尽早诊断和对症治疗,从而提高止血成功率。其中积极探查出血原因及密切观察病情发展,针对并发症探查并对症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提高抢救治疗的效果[8]。因而,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诊疗实践中,除了考虑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外,还要尽早诊治患者[9]。

从上文诊治实践分析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早期诊治可收到明显的干预效果。肝硬化诊断标准为:(1)CT、彩超或肝活检提示有肝硬化形成;超声检查是早期肝硬化时评估肝硬化程度的依据,可发现患者肝表面粗糙不均匀、肝回声增强、肝大,可进一步的做肝脏增强CT 扫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2)肝硬度扫描诊断为肝硬化;(3)肝功能中的白蛋白水平<35g;(4)胃镜检查提示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征象;(5)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10^4/L。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是在上述肝硬化诊断基础上出现肝脏失代偿的表现,也就是以下三种表现只要出现其中之一就可诊断,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形成。上消化道出血判断中,①通过出血程度评估:即成人每日出血>5mL,粪潜血阳性,>50m 出现黑便;如胃内积血>250mL,出现呕血;出血>400mL,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短时间内出血>1000mL,为消化道大出血,可出现休克;②周围循环衰竭判断:当消化道出血未及时排除,可通过观察血循环状态判断血容量,如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提示早期循环量不足,平卧位改为坐位或站立位时,站立可发生晕厥;③判断出血是否停止:有无黑便无法作为上消化出血是否停止指标;应考虑消化道还在活动出血,反复呕血或黑粪;周围循环衰竭状态经过充分补液和输血后未见明显改善;血红蛋白计数和血细胞持续下降;补液量和尿量正常情况下出现血尿素氮升高。在上述诊断标准定义下,对确诊患者早期治疗并综合分析原因和后果。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和黑便;要确定呕血还是咯血,排除食物的原因造成的大便变黑;一旦明确存在上消化道出血,需注意鉴别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黏膜糜烂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还是胃癌出血。胃镜检查在鉴别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相对出血量较大,若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或胃癌出血,往往本身存在胃病,如存在周期性,节律性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等作用突出。总之,最终在干预后治疗实践中,依据明确诊断结果,取得满意的诊治效果,为提升救治质量提供了条件。

综上,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受多方面影响,为提高诊治效果,通过对潜在的并发症加以预防,可收到满意的诊治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诊疗依据。

猜你喜欢

胃底代偿消化性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