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1-13段莉霞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常规

马 鸿 王 洋 段莉霞

(1.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 韶关 512026;2.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韶关 512000)

脑梗塞为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局部性缺血性坏死或脑组织软化,严重威胁患者神经功能及身心健康[1]。该病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的特点,绝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可得到有效控制,但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增加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2-3]。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改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相关症状的可靠手段。早期护理是指在发病初期开展的护理干预,目的是最大程度为患者争取较多的康复时间,避免病情加剧,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4]。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患者选择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3 月至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83 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早期组41 例和常规组42 例。早期组男24 例,女17 例;年龄47~79 岁,平均(66.23±2.33)岁;病程1~10 年,平均(4.21±1.05)年。常规组男26 例,女16 例;年龄46~79 岁,平均(66.31±2.36)岁;病程1~9 年,平均(4.23±1.06)年。两组上述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涵盖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早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用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包含:(1)运动训练:先以被动训练为主,帮助其做好肘关节屈曲和旋转,以及手指的屈伸和并拢,协助其实施双下肢垂于床边的有关坐位训练,并在两人辅助下帮助其缓慢站立,而后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达到自主屈曲其肘关节,并确保手指可灵活运动,此后进展为自主扶床站立或独立行走。此外,从给予帮助到培养其自主漱口和梳头,以及穿衣服等生活技能。但因确保运动强度从弱至强,每日锻炼时间以患者自身可耐受为好。(2)语言训练:提供科学的语言功能恢复指导,要求其自主学会吞咽及咀嚼,尝试做舌头伸缩训练,语言上鼓励其先做好单音节发音,再从简单的字句进行重复训练,而后过度至正常语言交流,鼓励家属以提问的方式要求患者回答“是”、“好的”等,而后要求其以长句回答。(3)规律饮食:要求家属提供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营养食物,严禁给予辛辣及刺激类食物,做到少食多餐,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科学饮食。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心理状态变化,其中语言功能的评估主要通过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BC)完成,总分100分,得分和语言功能呈正比。(2)肢体运动功能的评估以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完成,核心内容有上、下肢功能两方面,总分100 分,得分和肢体运动功能呈正比。(3)生活质量评估借助QOL-BREF 量表实现,主要内容涵盖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一般健康状况等8 个维度,总分0~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4)心理状态评估以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实现,主要涵盖正性情绪(PA)和负性情绪(NA)两部分,按照相应情绪描述词的严重高程度实施五点等级评分,总分50 分,正、负情绪和相应分值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2.0 软件分析处理,计数及计量数据采用(%)和()表示,开展χ2/t 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MA 及ABC 评分对比 干预后早期组FMA 及ABC 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FMA 及ABC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FMA 及ABC 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早期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PANAS 评分对比 干预后早期组PA 评分高于常规组,NA 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PANAS 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PANAS 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脑梗塞的发生会对患者神经功能、语言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实施积极治疗亦有4/5 左右的患者可能存在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极大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5]。有相关研究报道,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存在较高的血液粘稠度,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进一步可能引起脑组织主动脉阻塞,对神经系统产生压迫,最终促使神经功能异常,诱发偏瘫及失语等后遗症[6-7]。有研究报道,多数患者会因疾病突然发生,而可能引起恐惧、紧张及害怕等负性情绪,甚至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在护理期间无法主动配合,不利于疾病康复[8]。有研究指出,该病在发病3~6 个月内属最佳治疗时间,在该时间内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治疗、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9]。

本研究发现,干预后早期组FMA 及ABC 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提示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考虑原因,可能是早期组干预方式可明显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在最大程度上获取其配合,有利于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使患者获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为相关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开展针对性运动护理有助于患者四肢肌肉及关节功能的强化,促进血液循环的改善。语言护理主要是通过言语刺激及阶段性训练,实现对患者语言功能护理措施的有的放矢,从而获取较为良好的效果[10]。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早期组高于常规组。这反映了早期组干预方式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优于常规组。究其原因,可能是饮食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血液粘稠度的下降,进一步改善其血管阻塞状况,减轻疾病对患者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等造成的影响,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11]。干预后早期组PA 评分高于常规组,NA 评分低于常规组。表明,早期组干预方式可缓解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12]。分析原因,可能是早期护理干预通过为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充分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从而避免应对上述相关知识未知而出现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通过和患者分享既往成功案例,可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予改善心理状态。

综上,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中的效果较佳,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心理情绪的正性发展。

猜你喜欢

脑梗塞偏瘫常规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常规之外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漫画
别受限于常规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