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中风后偏身水肿的研究进展
2023-01-12赵妮李静
赵 妮 李 静
中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卒中,是以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伴语言不利,甚则不省人事为主症的一系列急性脑血管疾病。此病的发生多与情志郁怒、饮食不节、气血瘀滞、劳累过度有关,常见于中老年群体[1,2],有关研究显示,长时间肿胀会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因此必须及时控制水肿,促进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偏身水肿、恢复患肢功能疗效肯定,现汇报如下。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风后偏身水肿属于中医“水肿病”范畴,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该病为“肌肉虚满”,其病因可能与气血虚弱,腠理开泄,风湿内侵有关;张仲景曾言:“血不利则为水”,患者中风后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气血凝滞不通,遂见一侧肢体活动失灵,局部血气津液运行障碍,日久气虚血瘀影响津液代谢,故“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集结于偏瘫肢体,表现为偏身水肿、疼痛伴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皮温升高或冰冷,阻碍患侧肢体活动功能康复[4-6]。
现代医学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长期卧床股静脉、肱静脉峰流速、平均流速下降、管壁内径增大[7]容易并发静脉血栓,导致存在一定程度的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引起患肢组织缺血、缺氧,不利于神经元的恢复。此外,尚有学者认为卒中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引起交感神经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及血管本身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偏瘫肢体肿胀。
2 临床研究的认识
2.1 选穴
2.1.1 特定穴阳经输穴主治痛证,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引起者,可用于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疼痛,尤以手腕、脚踝等远端部位为佳。杨上善《太素》:“经,常也。水大流注,不绝为常。血气流注此,徐行不绝,为之常也”,故气血畅则经脉通,经穴可治疗中风后气血瘀滞所致的偏身水肿。刘美然[8]在针刺经穴、输穴治疗中风后水肿观察中,予经穴组:上肢配阳溪、阳谷、支沟,下肢配复溜、解溪、阳辅;输穴组:上肢配三间、中渚、太渊,下肢配太溪、足临泣、陷谷、太冲。结果显示:经、输穴对中风后肢体水肿均疗效显著,但输穴组取效快于经穴组。
2.1.2 以阳经 督脉穴为主头部督脉穴,可促进脑、脊髓形态结构和功能修复,并重建脑髓-督脉(脊髓)-脏腑经脉气血功能活动调控系统[9],使津液输布正常。手足三阳经走行于肢体外侧,凡属阴或因阳气不足而生之病均可选阳经穴,此谓“阴病治阳”。胡中本[10]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针刺治疗过程中选穴次数最多的为阳经腧穴,多分布于人体的四肢,涉及的主要经脉为手三阳经和足阳明经等;同时总结出“阴病治阳、从阳引阴”的选穴配伍规律。
2.1.3 肿八针取患肢固定的8个腧穴,即肩髃、曲池、手三里、支沟、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通过激发阳气、调节脾胃运化,来促进水气宣发,加速水肿肢体的恢复。
吴兢等[11]采用肿八针法治疗卒中后偏身水肿,对照组予常规肢体康复治疗,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因此肿八针对中风后偏身水肿患者疗效确切。
2.1.4 靳三针靳三针对脑卒中后并发症有积极疗效[12],分别取颞三针、肩三针、手三针、足三针4个节点,共奏疏通气血、输送津液之功。张利华等[13]研究结果示: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采用靳三针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水肿症状, 提高疗效。马跃敏[14]予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康复训练配合靳三针疗法,说明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减轻患肢水肿程度及疼痛感,而且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2.2 针法
2.2.1 醒脑开窍法此针法是石学敏院士以“脑府”理论创立的现代中风针刺疗法,以“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为基本病机,认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发而为病,其次在取穴上以阴经、督脉穴为主,注重针刺规范,并提出针刺手法量学,广泛应用于脑中风各期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有研究结果表示,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4周,患者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证实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病患者的治疗优于常规针刺[15],值得应用及推广。
2.2.2 火针傍刺法火针能够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神经恢复与再生,改善循环系统,加快血液运行,以达到治疗偏瘫肢体肿胀的目的[16]。火针傍刺法结合火针与傍刺法的优势,加强了针刺范围和刺激量,更有效地畅通气血、振奋阳气,加速水肿消退[17]。桑鹏等[18]给予对照组常规针刺法,治疗组火针傍刺法,结果显示:治疗组对脑梗死后肢体肿胀的疗效尤为明显,在改善肢体肿胀与运动功能方面有独特优势。
2.2.3 头针法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均上输于头部,因此可刺激患侧肢体对侧头部的穴位连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调整人体功能状态,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帮助修复损伤脑组织。刘洋[19]观察说明头针透刺可建立侧支脑循环,改善脑部缺氧缺血,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水肿程度减轻。
2.2.4 腹针法从脾胃论治痿证,取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健侧)、滑肉门(患侧)、上风湿点(患侧)、上风湿外点(患侧)以引土入水。戴伟怡等[20]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手部肿胀程度、VAS评分、UEFT评分、MBI评分的数据变化,表明现代康复训练加用肌内效贴配合腹针治疗于缓解患肢疼痛及肿胀程度方面效果更显著。何圣三等[21]临床研究认为:腹针与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能更有效地缓解患侧肢体肿胀疼痛、减轻损伤。
2.3 操作
2.3.1 针刺时间黄奏琴等[22]发现,在针刺过程中留针20 min,隔日1次,治疗8周,为针刺治疗中风后SHS的优选方案。
2.3.2 针刺方向刘碧原[23]认为,合谷穴斜刺法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因此在肿胀肢体局部采用斜刺法,可促进针感直达病所、驱邪外出。
2.3.3 针刺频率高嘉营等[24]予对照组常规针刺,其他3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分别施以低频、中频、高频提插手法,发现高频率的提插手法对疗效影响明显,可有效缓解患侧肢体水肿,减轻疼痛症状。
3 预防调护
中风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之一[25]。首先要高度重视中风的先兆症状,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其次有关研究表示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房颤、吸烟及抗栓塞治疗是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重点,所以中老年人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饮食宜清淡,戒烟酒,避免精神刺激,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率[26]。对于卒中后发生偏身水肿的患者,必须早期介入预防性护理,尽量抬高患肢,可进行康复训练、推拿等主、被动活动, 增加静脉回流,局部配合中药热敷、冷热交替法等[27];避免患肢输液,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进行情志护理,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除其抑郁焦虑等紧张情绪,为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
4 讨论
中风后偏身水肿,多于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28],患者以偏瘫侧肢体不同程度肿胀、或伴有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较差的肌力水平容易引起中风后水肿[29],甚至造成不可逆损伤。因此,通过检索近年相关文献,发现针刺对中风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疗效显著,能改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30];并且从选穴、针法以及针刺操作方面,分析了针刺治疗卒中后偏身水肿具有多样性、同一性:针刺的取穴、部位、针法虽各具特色,但大多通过疏通经气、激发阳气,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目前,针刺治疗卒中后偏身水肿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且患者痛苦小、接受度高,但仍存在不足亟待完善:缺少远期临床疗效观察,样本少;疗效评价标准不一;针刺疗效机制研究较欠缺。今后应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长期研究,逐步形成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